戴莹莹 王 瑾
国产动画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历时近百年。从《大圣归来》到《白蛇缘起》,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国产动画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国产动画从禅宗文化中汲取养分,采用其中的神仙体系、思想内容、美学内涵,改编、重构叙事主题、人物角色与禅宗机语,重新发现和创新传统文化视角,最终形成别具一格的动画特征。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禅宗美学一直是国产动画重要的审美模式与表现内容。那么,禅宗美学究竟是什么?它对国产动画的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国产动画又是如何具体体现传统禅宗美学精神?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本土文化的认同、回归与重构,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在中西方影视艺术发展史上,人们对于民族化、本土化的关注与诉求,往往缘于某种强烈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与文化冲击。伴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社会与个人环境的急剧变化,当代艺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也迫切需要更多的创新和转化。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层面。如果说,技术的革新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感官冲击,那么文化的回归则给人们带来更多心灵和思想的震撼。
“全球化”对国产动画而言,具有双重的影响:其一,迫使国产动画被动卷入同质化和统一性的全球大趋势;其二,引导国产动画表达多样化与差异性的审美话语诉求。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碰撞,一定会产生对话、博弈、融合、会通等不同关系。其中,弱势文化不可避免地处于被动输入与影响的角色。在动画领域,这种被动输入和影响具体表现为国产动画对西方、日本动画的简单模仿。在全球化的新一轮进程中,国产动画如何摆脱“弱势”身份,如何撕下简单模仿的标签,如何赢得观众的认可,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这种困境激发了国产动画对本土文化的强有力的回归情结。面对创作风格的同质、原创市场的匮乏以及市场流失的不利境遇,民族化和本土化成为国产动画实现困境突围的重要选择。国产动画更加注重挖掘、表达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塑造、保持国产动画的差异性。从叙事、审美、题材、人物、技法等各个元素的借鉴,到儒、释、道文化的一体化整合,国产动画在各个层面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试图最高限度地满足新的社会诉求与文化诉求。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产动画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借鉴、重构、反思,实际上是在探索哪一种文化更能获得认同,更能兼具“世界性”与“民族性”。禅宗文化在与当代意识和市场机制的博弈中再次获得新生,生成契合于当代文化、艺术的新形态,在全球动画领域获得了高度的文化认同,成为西方动画走向中国市场的载体,也成为国产动画走向全球、回归本土的不二之选。无论是从影片的场景布置、角色设定还是审美特征、语言风格来看,近年西方、日本动画中以禅宗文化为主题的动画均已逐渐走向成熟。以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1》为例,无论是叙事模式、语言风格,还是场景设计、音乐编排、角色塑造等,都呈现了完美的禅意表达。悟道的故事、禅意的语言、玄远的山水、古典的建筑、空灵的音乐、了悟的乌龟大师、顿悟的浣熊师傅、“空”的“神龙秘笈”、深处执念之中的太狼以及返求自性的阿宝,都淋漓尽致地传递了传统禅宗思想的精华与审美的范式。它不仅为全球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的盛宴,更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一场心灵和精神上的“归乡之旅”。
那么,禅宗美学是什么?它何以能在全球化的喧嚣之中异军突起,获得国际动画领域的青睐呢?自南朝梁菩提达摩东渡以来,禅便在中土落地生根。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它积极吸收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儒、道二家碰撞、融合、汇流,最终形成中国式禅宗并“一花开五叶”,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同时,以其异质的存在论、认识论、境界论、方法论,禅宗逐渐形成了“空性”“空理”“空境”“空观”的佛教审美观和审美传统①,从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了本土的文学、哲学和艺术创作。这就是禅宗美学的“四维”。以禅宗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对这四个维度的挖掘与建构。
面对万法皆空,如何证空得悟呢?禅宗提出了“明心见性、以心证空”的不二法门。修持者需要体悟空性、契合空理。这种超然地看待世间万物的方式,在于“求返于自己深心的心灵节奏,以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②。不同的是,北宗神秀一支主张“渐悟”的修行方法,渐次修行,以达无我正觉;南宗慧能一支主张“顿悟”的修行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无论“渐悟”还是“顿悟”,“悟”的过程都是将自我与本心融合,直透生命本源。这就是禅宗美学的“一体”。这种美学思想已为艺术界广泛接受,其在影视中的相关表达不胜枚举。
以“心”为本体,“空性”“空理”“空境”“空观”四个维度内外相生,形成了禅宗美学“空”的审美传统和“悟”的审美方式。“禅的修养被作为人类经验的一个正当部分加以接受,对于中国和日本的艺术家产生一种深刻的影响。”③在动画影视领域中,这种审美传统和审美方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影响了作品的立意选材、故事走向、人物塑造、语言风格、镜头画面、音乐背景等方方面面。
此外,禅宗美学中“平常心是道”“三十六对法”“不立文字”等思想在国产动画中的表达随处可见。国产动画也常化用禅宗大师的语言,巧妙设置玄机,引人入胜。举例来说,禅宗大师的法语、六祖慧能的“三十六对法”“洪州宗”、马祖道一的“即心是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牧牛”思想、百丈怀海“不昧因果”的公案,在《牧笛》《白蛇:缘起》《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国产动画中皆有体现。
对当代国产动画的创作而言,禅宗美学“一体四维”的思想既能从存在论、认识论上超越意识形态,开放作品思想和审美的边界,更多地探讨人性的解放、心灵的安放,在全球文化语境中获得认同;又能在境界论、方法论上提供具体的指导,用现代技术打造视觉盛宴,用禅宗思想引领心灵之旅,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技合,让国产动画兼具视听品质和文化生命。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竞争力,也是国产动画在全球市场中奋力一搏的力量之源。
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产动画不断探索、吸收禅宗美学内涵,并致力于对其进行民族化、艺术化、现代化表达,积极寻找禅宗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美学构建途径,推动禅宗美学传统在现当代社会和文化需求中再生。有的影片完全使用禅宗的典故和义理,在片中全方位体现禅宗“一体四维”的审美模式和审美方式;有的影片借用禅宗“空性”“空理”的美学,构建禅意的世界观、价值观;有的影片使用禅宗“空境”“空观”的理念,注重内容、场景、人物、声乐等方面的禅意表达。有的影片取禅宗美学之“形”,侧重于景物、人物的“传移模写”;有的影片取“意”,侧重于塑造“神品”“逸品”的境界;有的影片取“气”,侧重于结构、精神的行云流水,“贯通一气”,将艺术想象与直觉创造力相融合,将艺术感受与影视表现力相结合,追求动画美学的禅意表达。从早期的国产动画《牧笛》(1963)、《九色鹿》(1981)、《三个和尚》(1981)、《山水情》(1988),到当下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白蛇:缘起》(2019)、《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姜子牙》(2020)、《青蛇劫起》(2021),影片借鉴和探索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皆由众缘和合而生;众缘和合的诸法,其性本空。一切有为法,皆自缘而起,从缘而灭。这种关于存在的理论,对后来中土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持续性和普遍性的影响。它在国产动画中或隐或显的存在,使得影片在世界观上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匠心旨趣。
国产动画《白蛇:缘起》,片名“缘起”直接源自佛经,是佛教的核心之法。故事源于《白蛇传》,以流传千古的白蛇传说为题材,以佛教缘起性空、因果轮回思想架构影视空间,描写了人、妖之间凄美的爱情。从某种意义上说,《白蛇:缘起》恰似《白蛇传》的“前世”,以合理的想象介绍了《白蛇传》的缘起。过去因到现在果,现在因到未来果。片中突出了有情流转生死的思想,但又突破了佛教所说的烦恼、业行及苦果,彰显了“爱”的凄美与力量。这是创作者通过片名及其背后的宗教思想传达的情怀,也是作品的叙事逻辑和情感基调。在叙述过程中,影片不断用镜头、音乐、语言强化“轮回”的思想。故事的核心内容虽然是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但同时也隐含着一条佛教“因缘”的线索。
因缘生灭,相续流转。作品将佛教教义、禅宗思想与动画载体相结合,充分表达对现实世界、人生百态的深度思考,在艺术的叙事逻辑和宗教的义理之间寻找表达的张力,增强作品的创新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此外,《白蛇:缘起》中还有一个副线,即人、妖殊途,天地不容。这种“明”与“暗”,“邪”与“正”的对立,以及如何取舍,也是禅宗思想中的重要问题。大乘中观思想把世界理解为对偶的现象,如“动”与“静”。如果人们专注于两个极端,便会生出无穷烦恼。世上没有绝对的“动”,也没有绝对的“静”,没有绝对的“明”,没有绝对的“暗”。因此,人、妖之间,也并非绝对殊途。禅宗六祖慧能临终前向弟子传授“不失本宗”之法,即“三十六对法”④。三十六对法,七十二相。从每一对片面来看,都会生出执着和偏见。因此,修行者应当将体悟中道作为禅定与智慧的方法。这种思考与审美方式,对国产动画的美学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在世俗世界中,人妖相恋,天地不容。然而,《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却引导片中的角色、片外的观众在“人”与“妖”“明”与“暗”“正”与“邪”“神”与“魔”的两极对立中参悟,最终觉悟自性。影片模糊了二元对立,完美地传达了创作者的意图和情怀,架构了影片的世界观,确立了东方式的内在审美理论,赋予了作品宗教的神秘性和艺术的感染力,为观众带来了深层的生命艺术和哲学思考。
《牧笛》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片,片长仅二十分钟,主要讲述了牧童牧牛的故事。但是这部简单的动画片,却蕴含了极不简单的禅宗内涵。洪州禅的创始人马祖道一,提出了著名的水牯牛公案,用“牧牛”比喻“治心”。禅宗史上,高僧大德常常以牛喻心、喻禅,流传着较多的《牧牛歌》《牧牛图》和《牧牛图颂》等。《十牛图颂》在禅宗史上影响深远,甚至远播日本、韩国。以著名的廓庵师远禅师的《十牛图颂》为例,这组颂录《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还源》《入鄽垂手》十首,将修心分成十个阶段渐次修行,是接引修行者的方便法门。禅师用牧牛的人比喻修行者,用牛比喻人的本心。牧童骑牛,比喻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牧童入睡,恰似修行者迷失本性。寻牛,暗喻寻找自己的本心。最后与牛同归,表示明心见性。影片《牧笛》的立意、题材、人物皆取自于禅宗的《十牛图颂》,运用佛教典故传达影片的思想和创作者的情怀。
审美体验有不同的层次,最常见的是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体验,最令人心动的是对人生、世界的感受。随着佛教传入并融入中国文化,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观也在悄然地变化。“缘起”,是佛教关于世界的生成和本质的理论,它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三十六对法、水牯牛公案,是禅宗对于世界的体认,是个体生命对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的观照和超越。从某种程度来说,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有相通之处。佛教、禅宗的神圣感、庄严感,借助影视艺术而得以具体呈现;影视艺术因为佛教、禅宗的神圣感、庄严感,将观众从日常审美提升到与自然世界神交的审美境界——感受世界的运转规律,领悟自然的终极法则,为影片平添一份诗意、浪漫和美感。以佛教教义、禅宗美学架构影片的世界观,是国产动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回溯国产动画的发展历程,也能清晰地看到这种架构方式的转变。《牧笛》等早期国产动画,保留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与其说是国产动画的禅意表达,不如说是禅宗美学借用影视的方式得以呈现。《白蛇:缘起》与《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新的国产动画则明显不同,它清晰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审美方式的交错渗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国产动画,《白蛇:缘起》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夹击中突围与革新,最大限度地回归了佛教与禅宗美学传统,并为这种美学传统增添了新的内容。
佛教认为,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生死相续,因果相依。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报。正是由于善恶业力的作用,众生才会在三界、六道之中轮回。一般人不能从存在论上把握佛教之“空”,却能从认识论上理解“因果理论”“善恶有报”。同样,影片深层的禅宗、佛教的价值观架构不易被观众察觉和理解,但善恶有报、扬善止恶的善恶观与伦理观却易为观众接受和领悟。
比如20世纪80年代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九色鹿》,即以敦煌莫高窟北魏257窟西壁壁画《鹿王本生图》为原型,将《鹿王本生》的佛经故事作为叙事基础,铺写了鹿王救世的因缘故事。动画在晕染和勾勒之间,在写实和写意之间,以流畅的线条、中性的调和色尽展中国山水之美和禅意的美学特征。同时,影片将《鹿王本生图》的叙事情节做了部分改编,将九色鹿、溺水人(弄蛇人)、国王与王后之间的人物冲突刻画得丝丝入扣,使故事结构更加清晰,突出了惩恶扬善的因果报应思想。
在时代思潮、商业利益与新的艺术形式的刺激下,动画电影也进入了产业扩张的原始积累阶段,标新立异的电影层出不穷。其中,不少影片的价值观在现实与理想、严肃与荒诞之间游离,大量影片以新、奇、怪、异赢得了市场和受众。然而,不论影片形式、内容、技术如何变化,因果善恶理论一直是国产动画影视的常用主题。归根结底,在对东西文化交融和新旧艺术形式转换的多重考量之中,国产动画需要一个能为多重身份属性的人所接受的主题,需要一个能够满足中国观众民族道德认同的影视主题。
动画微电影《一指城》讲述未来世界人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拥挤,人们一边加高建筑,一边不断丢弃下层的居所。影片一方面塑造了未来的新世界,一方面描绘了“现在”的旧世界,将未来与现在、新与旧、暗与明对比,一步一步深入观众的内心。在日益增长的欲望面前,人们逐渐迷失了自我。佛像,才是“明”的源头,代表着佛性。院子里的唯有老太太,仍保有那一份“明”的心性。最终,善因种下了善果。通过讲述善恶有报、坚守信仰的故事,影片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
在佛教教义中,三界因果不亡,生死相续,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在动画影片里,世界处于因果联系之中,依据善恶的条件生灭变化。影片中的一切事情,无不是因果法则的具体体现。众生是因果,佛也是因果,已作不失,未作不得。修习善法、断除恶法,是影片传达的核心内容。国产动画《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皆运用善恶有报、弃恶扬善、弃善为恶等思想去展示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使得片中人物的行为充满宗教救赎感,迎合了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心理需求。
在国家与社会的转型阶段,艺术发展同样充满了未知。国产动画,经历过对文化的融入、否定、分离、再融入的过程,这是一个在他者观照之下向外求生、挣扎蜕变,最后反复确立自我的过程。其中,传统的民族文化、道德观念在不断的扬弃过程中重新确立,因果善恶等具有普世价值的理念被观众广为接受,有的影片直接袭用、改编佛经中的因果故事,有的影片将“因果”观念贯穿动画情节始终,有的影片采用因果叙述模式,环环相扣,增强了国产动画的故事性和逻辑性。这是国产动画以影视艺术的形式参与了民族道德观与价值观从疏离、认同到重塑的历程。
“意境”是禅宗美学的核心范畴,也是艺术审美不可或缺的要素。从境界论上说,修持者体悟空性,契合空理,也就进入了生命的澄明之境。在一些佛教学者看来,空境就是佛教的最高境界。⑤“空境”不仅是佛教、禅宗的最高之境,也是传统艺术创作的最高之境。具体来说,国产动画影片中塑造的“空境”主要包含两种:一是玄远澄明之境,二是空纳万境。
国产动画擅长利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方式来营造意境。一般而言,动画影片水墨画的使用,是表现禅宗“空境”的重要手段。影片注重将画格、镜头组合,强调设置“空境”,形成空灵飘逸的影视语言。作为水墨动画的经典之作,《山水情》以黑、白两色为主,辅以淡青色,用简单的色彩渲染了唯美的山水画面,充分展现了水墨画空灵飘逸的意境之美。禅宗的空境、空观赋予了片中山水画面、写意画面的精神深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从而形成玄远澄明的唯美意境,也向观众传达了一种“味”与“悟”的审美体验方式。
此外,《牧笛》关于竹林的描绘,也只有淡淡的青色。没有光影、明暗、特写,甚至没有明显的区分度。但青色虽淡,意却在笔墨之外蔓延。动画化实为虚,传达出无穷的意蕴。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想象最丰富、画面最绚丽的部分当属《山河社稷图》。该图的设计既凸显了中国古典哲学“一花一世界”的禅意之妙,又呈现了古代山水画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白蛇:缘起》中着意刻画的捕蛇村,像是一幅水墨画卷。村子在云雾缭绕、层峦叠翠之处,漫山遍野都是火红的枫叶和飞舞的蒲公英。青山绿水之中,一叶扁舟驶过……影片采用含蓄留白、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空境”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有限性与无限性。
“空境”的营造,一种方法是渲染玄远澄明的艺术之境,另一种方法是追求“空纳万境”的艺术效果。
在《三个和尚》中,影片以最简单的红、黄、蓝三种颜色代表三个和尚,背景除了寺庙、山之外几乎空白。太阳,代替了天空中的一切物象;烛台,代替了寺庙里的环境描写。在一般影片中,寺庙、山等具体场景的设置,易将表达的无限性转为有限性;而该片的留白,则使有限性转为无限性,引起观众无尽的深思与妙想,在审美和情感的共鸣之中超越具体的物象,变“空”为“多”,变“空境”为“万境”。《牧笛》整个故事围绕牧童和牧牛展开,剧情简单,人物很少。影片化用禅宗的牧牛公案,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表达深厚的禅宗义理,渲染出气韵生动、自然优美的空灵唯美之境。通观整部影片,有限的是片中的人物和情节,无限的是禅宗的美学与哲思。
禅宗对中国美学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审美体验的境界化。禅宗追求顿悟,追求对宇宙万物的瞬间式体验。 郁郁黄花,皆为般若,青青翠竹,亦是真如。由“色”证“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景是常景,但境非常境。景景入禅,境境可参,直探万物规律与生命本源。这就是禅宗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被“提取”出来后,纳入了国产动画的美学体系。当下,国产动画借助数字技术,更为有效地营造空寂悠远的自然环境、虚实相生的神秘之美、动静不二的空灵之态,追求禅意审美的无限可能性,给观众带来无限回味和想象的空间,带来诗意和审美的愉悦。禅宗美学的自然、空寂、空灵、圆融、无碍的艺术形式,逐渐成为国产动画独有的审美范畴和艺术品格。
这些玄远澄明的唯美意境,营造了一个中华文化由来已久的“世外桃源”,满足了观众的文化理想与文化幻想。构成电影的不仅仅是一幅幅美丽精致的画面,更是画面之后的禅意与诗意。禅意的审美与趣味,诗意的情感与生活,才是影视的灵魂所在。观众需要这样的表达,更多的是因为现实世界中诗意、禅意生活的匮乏,更多的是因为人的内心深处蠢蠢欲动的想象和欲望。国产动画中对意境的描绘,成功地引领观众暂时逃离现实世界进入想象中的“桃花源”,实际上是一次理想主义加浪漫主义的“归乡”之路。无尽的空间和美景回溯了人类之初的生存体验,以慢节奏的温情脉脉对抗时代的滚滚洪流,这是一个期待已久的“归乡”之路和审美救赎之路。
“空”观既是佛教对世界本体的基本看法,又是佛教参透人生,实现其伦理道德目的的重要途径。禅宗认为,“空”是万有的本性,“心”是真正的存在。这种空心、空境的获得又要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惟有“信心清净”,才能“即生实相”。修行之人,要能观空,不要执着于世间万象。把握了“空”,见诸相非相,也就获得了般若,返见自性,即见如来。“空”观是禅宗审美体验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主客体圆融的感性审美,蕴涵着虚则纳物的审美境界,在动画人物性格塑造、情感逻辑刻画中尤其重要。
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大圣孙悟空意外被江流儿救出,解除了封印。在这里,封印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既是佛祖的封印,也是孙悟空自我的封印。影片设置由江流儿解了封印,暗示江流儿是那个引导孙悟空觉悟自性的人。在禅宗看来,存在即是虚妄。这些虚妄制造了假的人世百态,也束缚了人性真如。只有看清实相上的“尘埃”,并将它拂去,才能获得自性。在整部影片中,故事主题意在修行顿悟、自性自度。
同样,《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作为“魔丸”降世的哪吒,一生都在自我救赎,都在和内心的魔性、恐惧、痛苦做斗争,甚至一度迷失其中。在禅宗看来,人人心中皆有魔性,也皆有佛性;人既能入魔,也可以觉悟自性。压制哪吒的乾坤圈,恰似孙悟空的紧箍咒,是戒律的象征。在紧箍咒、乾坤圈的束缚下,孙悟空、哪吒都必须学会去除心中的魔性,定止心、修禅行、破乱想、除烦恼,彻底了悟诸法真相。影片将对自我本心的觉悟设置为诸法真相,将清净佛性的发现设置为自我的发现。正因为人人皆有、平等无差别,才会引起观众的极大共鸣。
这种带有禅宗特点的体悟与自我救赎,是在参透无常、返见自性之后对人的自身价值与存在意义的再思考和再发现。禅的审美体验,即是在人心、眼耳和自然的互动之间形成的直观体验。不论是渐悟,还是顿悟,都要求人物见诸相非相,无所住、无所执,从心灵深处体会、悟道。当然,顿悟更能满足观众刹那间的审美期待,更能达到极致的审美体验,更能达到影视艺术的戏剧效果。
影片《大鱼海棠》中爷爷对椿说:“我们并不是神,我们为他们工作,真正的神在你心中。”寥寥数语,体现了禅宗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美学。不仅如此,这种类似的语言较多,为整部影片笼罩上一层禅意之美。《一禅小和尚》用一个个小故事勾勒出人生百态,创造了许多参禅妙悟的经典语录。影片将现实语境嵌入人物对话中,自然而然地强化了影片中参禅妙悟的艺术感染力。
禅宗是讲究主观生命体验的,禅宗美学也是讲究主观体验的宗教美学。参悟的人将心面向世界,从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乃至空无当中感悟生命,感悟空寂的本体,这是一种瞬间永恒的形而上的审美体验。正因如此,禅宗才有“藉境观心”“不立文字”之说。“藉境观心”的法门在人心、眼耳与自然三者间展开,悟道唯有从性起修,“不立文字”,重视个人在修正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才能达到禅宗追求的境心一体的境界。体现在具体的创作中,国产动画放弃过多的旁白与对话,采用名山古刹、青灯古佛、晨钟暮鼓、酥油灯海等一系列镜像语言表达丰富的禅宗内涵和禅宗美学,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此外,国产动画运用富有禅意之美的声乐元素,不仅渲染了影片气氛、表现了人物角色的情绪,还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带动了观众的情绪。
《山水情》整部影片没有一句对话,但是故事的情节通过画面层层推进,人物之间的对话、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山水的变化、音乐的不同含蓄委婉地呈现出来。不同的声音,传达片中人物在各个阶段不同的心境。观众从声音中“悟”出禅意,“悟”出人生,“悟”出自然万物。《三个和尚》同样没有台词,只有音乐与音效,人物的言表心声均由音乐展示得淋漓尽致。影片用不同的乐器代表不同的和尚,大胆改造、重构传统故事情节,塑造故事人物角色。乐器音色的变化、乐器的组合,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演绎人物内心活动。音乐空灵自然,与清虚、淡雅的禅意故事结合,建构了动画美学中藉境观心、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美学传统。
“明心见性”“藉境观心”是一种双向的观照,体现了禅宗美学的生活态度和生命体验。影片不是通过故事,而是通过营造的“境”与观众的“心”形成心理共鸣,从而调动观众的感知力、想象力和领悟力。禅的审美体验就是在人心与自然二者之间展开,超越有限和无限、瞬间和永恒,静观变化无常,证得寂静大自在。
20世纪中期,艺术领域普遍面临“表述危机”。有趣的是,禅宗这种表达和呈现方式巧妙地化解了这种危机,并使得国产动画的表达和阐述空间不断延伸、拓展。在宗教和哲学领域一枝独秀的禅宗美学理论也因此在国产动画领域获得新生,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别具一格的影视美学逻辑和叙述方式。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后的重要形态,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空性”“空理”“空境”“空观”是禅宗审美思想的重要维度,四者内外相生,相互作用形成了禅宗“空”的美学传统和“悟”的审美模式,深刻影响了国产动画的创作。从《山水情》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国产动画对禅宗美学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借鉴和重构。这种借鉴与重构是全球化冲击下对禅宗美学的回归与重构,也是禅宗文化生命在新时代的延续与表达。
影视美学是艺术美学中诞生较晚的一支,在生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其他美学理论多方面的影响。国产动画影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这些美学理论既是解读、重构国产动画美学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同时也与影视美学汇流,构成一个更为复杂的国产动画美学理论。
回溯历史,国产动画的每一次蜕变,都与“内外交困”的现状密切相关。对于想要创新的国产动画而言,这无异于一场挣扎已久的自我破茧之旅。国产动画取得的成就,为中国动画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探索性路径;禅意动画收获的广泛关注,令国产动画行业充满信心和力量。国产动画电影的下一步,就是在这样的文化回归与重新发现的困境中突出重围,寻求更加民族化、个性化的影视表达方式,形成彰显民族文化性格的国产动画文化、理论和美学特征。
国产动画向中华文化的回归,不仅是技术和观念的回归,更是美学的回归。未来,国产动画更需要在民族文化、异域文化和时代风气之间寻找平衡点,在创作实践和美学理论之间寻找结合点,养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和文化品格,构建美学意义上的国产动画新传统。
这种新传统,不仅仅是影视技法的“新”,更是美学表现程式的“新”。中国禅宗题材的动画创作要与时俱进,就需要在审美、叙事、技术三个方面思考如何契合当下社会和文化需求,构建可拓展的开放的影视空间架构。2021年,国产动画导演赵霁在接受访谈时说:“大体来说追光的布局,‘新神榜’肯定是一个系列,刚刚聊的如白蛇属于中国民间传说,这样的“新传说”也是一个系列。我们还会有一个系列,是更文化向的,但是这个目前没有具体的作品出来,还处于开发中。”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更文化向”的国产动画一定和禅宗文化有关。
如何在“技”法之外,超越模仿之“形”,突破禅宗之“意”,抵达中华文化之“气”;如何更好地追求个性化差异,实现中国传统美学在动画电影中的创新性、创造性转化,使动画电影更具传播力、影响力和品牌力,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异军突起,有效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国产动画行业应当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⑤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绪论第13页。
② 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8页。
③ [日]铃木大拙:《禅与艺术》,徐进夫译,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④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出自丁福保笺注《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173页。
⑥ 赵霁、於水、赵欣:《〈新神榜:哪吒重生〉:中国神话的当代书写和视觉表达——赵霁访谈》,《电影艺术》,2021年第3期,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