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视角下职业教育研究

2022-11-22 04:29张民权
现代交际 2022年3期
关键词:劳动人才职业

□于 萍 张民权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盘锦 12400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读书似乎存在一种微妙的感情:一方面,希冀通过读书达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另一方面,也揶揄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不事生产。究其原因,恐怕就要归咎于我国传统社会对体力劳动的偏见。长久以来形成的这种社会氛围,间接导致我国在劳动教育领域投入不足,劳动教育发展乏力,这种趋势不利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产业布局和发展。

一、劳动教育的定义

在分析新时代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之前,应首先明确劳动教育的概念。传统观念关注的劳动教育主要集中在教授学生必要的生活技巧,或是借由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中获得劳动之外的生活体验或人生感悟。劳动教育在这里仅仅被当成另外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和跳板,如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培养自主劳动锻炼的习惯等,很少有学校就劳动教育本身展开研究和培养,劳动教育往往成为学生“全面发展”中必需但又无足轻重的一环。如此程度的“劳动教育”显然不能引起社会和学校的足够重视,更达不到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结合现代产业革命发展的大势,以及我国教育体系的特点,应该把劳动教育放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中考量:以传统的劳动教育为基础,囊括职业教育在内,形成广义的劳动教育概念。让二者形成合力,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引导学生对职业教育形成正确的认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技术型人才。

综上所述,传统的劳动教育存在感低,不受重视,这是我国当代社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作为劳动教育延伸的职业教育,在劳动教育得不到充分重视的情况下也很难有所作为。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应该结合职业教育,丰富自身的内涵和外延,积极参与到素质教育中,同时职业教育也应该主动与素质教育开展互动。

二、国家关于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

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一直都很重视。在198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相关构想,意识到了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性。教育界也开展了“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标”的大讨论,对片面追求学习成绩的现象进行了反思。199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更是将德、智、体、美、劳作为定义人才素质的标准。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开始受到关注。素质教育的推进为国家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今天我国在经济上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这些努力是分不开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就当今我国社会的整体氛围来讲,相较于“蓝领”工作,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选择做“白领”。可见,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宣传,仍然任重道远。进入21世纪后,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方式也持续发生变化,对人才的知识储备和劳动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必然会对固有的学校教育提出挑战。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鼓励、支持各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1]明确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必须端正办学方向,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目标。改革保障机制、育人方式、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提高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2]

三、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面临的困境

1.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是有其深刻原因的。我国是个制造业大国,制造行业种类齐全,体系完整,但基本上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阶段。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传统制造业在面对国外先进企业的竞争时,在核心技术、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上存在较大差距,容易受制于人。另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工成本也水涨船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周边国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印度等国家却利用自身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本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我国形成了竞争。实际上,已经有一些国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生产线从我国转移到这些国家。因此,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人才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而且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鉴于目前制造业的这种情况,如果不做出改变,势必会拖累我国经济,丧失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脱颖而出的机会,同时还会造成大量失业者出现,甚至会影响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要改变这种局面,对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就显得必要且迫切。简单来讲,产业升级主要包含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产业的重组和整合、企业体制改革及技术创新等几个方面。它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程,仅依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是不够的,而且容易受制于人,必须从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人才的培养上做出根本性的变革。其中,技术人才对我国产业转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数据显示,我国技能人才占就业总量的26%,其中高技能人才仅有5000万人。[3]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提升。而对技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职业教育。为顺应产业升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稳步推进发展职业教育。新的科技革命往往会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这也就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因此,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将我国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发展为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在这些愿景的实施过程中,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及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都是不可或缺的。

2.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尽管职业教育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现实中,职业教育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青年报》对1353名学生家长进行的职业教育专题调查显示,约有六成受访者表示能够接受孩子进入职业教育,其中一线城市家长对职业教育的接受程度最高;然而调查还反映出另外一个现状,那就是约七成家长感到职校生社会地位不高,六成家长直言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一半家长认为职校学生毕业后工资待遇差,还有38.1%的家长觉得职教学生未来晋升难度大。[4]由此可见,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及对技术人才的重视起到了一定作用,不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还是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徘徊。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职业教育在我国的低迷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莫大的关系,它来源于我国传统观念中对劳动教育的深刻偏见。提到职业教育,往往会让人联想到“蓝领”“体力劳动者”“车间”“大汗淋漓”“风吹日晒”等一些不够“体面”的词语。另外,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职业学校往往被人们视为学习不够出色、考不上大学学生的“收容所”。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方面,由于信息闭塞,受传统观念影响深刻,对劳动教育乃至职业教育的偏见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和新产业的传播、接受度存在滞后性。社会接受度、认可度低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其次,我国职业教育在社会资源的获得和人才的支持上存在一定困难。在人才方面,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职业教育无形中充当了高中教育、本科教育的“备胎”和“流放地”,间接导致生源的数量与素质难以保障,也就加大了职业教育的运行成本和人才培养难度。可想而知,如果一所学校的社会关注度不高、生源状况不理想,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也会变弱,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在社会资源方面,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具体方式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与工厂、企业的互动与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锻炼场所的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向企业输送人才。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双方合作往往流于形式,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和宣传层面。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参与方,难以对合作院校形成帮助和反哺,这就使职业教育存在与现实脱节,技术和专业不能反映市场需求的问题。另外,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当地政府应该更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机会和资源,积极联系洽谈相关企业或搭建相应平台,促进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企业和学校的紧密合作,更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倾斜。

再次,传统学校教育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有待更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劳动教育的存在感一直很弱,尽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及国家的重视,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不过就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力度来说,还存在很多瑕疵。我们不妨看一下日本。日本中小学教育一直都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不仅体现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还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生活用品及食物的制作、分配及保养环节,以达到培养学生获得“生力(ikiruchikara)”的目的,即提高他们“生活的力量”。[5]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还有“現場見学”的环节,主要内容是学校组织学生去参观工厂、农场农田、水处理场等实业单位,甚至还会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到真正的生产[6],以期培养其恰当的劳动观、价值观。在日本,这些能力也被视作公民的基本素质。在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方面,日本的教育方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相较而言,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在劳动教育的丰富性和实践性上还有待提高。要想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没有什么比从小就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更有效。

最后,职业教育发展的另外一个瓶颈则是来自于自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革命的升级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进,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本来这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是一片“蓝海”,但现实是,由于社会竞争激烈,职场对于技能的要求变多,标准变高,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自然也就提高了。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诸如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目前,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存在一些与社会发展脱节的专业,不能很好地反映社会发展和企业进步的需求,教材和硬件设施老旧,更新不及时,学生仅依靠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造成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发生。二是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欠缺。职业教育塑造的人才应该是适应生产一线的技术型人才,需要学生在职业教育阶段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倾向,势必会影响其最终的培养效果,也就难以造就出理论知识全面,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另外,现在社会发展迅猛,知识技术更新换代快,信息量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职业学校有必要改变办学思路,积极研究市场动向,主动与市场接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提高生产实践在职业教育中的时间和比重。同时,应配合社会发展的热点、动向,拓展相应的成人职业教育领域,开设相关课程,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需要。

四、发展职业教育的愿景

职业教育在我国未来的产业升级改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改变职业教育面临的尴尬境地,可以有效助力我国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首先,针对传统社会对劳动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偏见,应有正确的舆论来引导。一个对劳动教育、职业教育充满善意的社会环境是鼓励其发展的最大动因。在国家鼓励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社会媒体、有识之士包括职业学校自身都应该积极宣传,从国家政策、行业前景、就业趋势和世界大势等多方面向社会推介,职业教育从业者和学校还可以通过新兴的媒介如直播等扩大自己的社会知名度等,让更多的人认识职业教育,了解职业教育。

其次,社会偏见来自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固有认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现有条件下,每所职业院校都应该尽量打造和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专业。如山东蓝翔技校的挖掘机专业,尽管其本身带有几分调侃的意味,但毕竟有效地帮助学校提升了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这样就可以凭借优势专业带动学校的发展。只有职业学校自身办学水平上来了,社会效益彰显了,才能令人信服。在此基础上,还要招贤纳士,引进人才,根据社会发展的动向,定期对教职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和授课水平。

再次,职业教育与市场是息息相关的。市场的动向,行业的变化,都需要学校去主动调查和掌握。只有准确把握市场脉动,及时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才能为学校赢得声誉,进而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因此,学校要主动出击,审时度势,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增删专业,调整授课内容及培养方案。另外,还要积极与企业建立可持续的合作关系。在实习、就业和职工再教育(成人职业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深化产教融合,践行校企合作,将办学融入市场化的大潮,谋定而动。

最后,职业院校还必须重视与中小学的联动与合作。在国家和教育界的努力下,劳动教育的观念和实践方兴未艾,在此背景下的中小学生虽然具备一些对劳动的认识和体验,但也基本局限在生活领域,这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参观、联谊、校外体验等方式,让中小学生参与技术与生产的环节,提升其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树立其劳动观念,同时也使他们对职业技术教育有所了解,激发潜在兴趣,这也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责任。

虽然普及劳动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需要整个社会合力来完成的,但是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人不应该有等、靠、要的心态,必须积极行动起来,迎难而上,发展职业教育。

五、结语

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的重要指示,纷纷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人才培育、师资建设和专业设置等多方面来推进职业教育建设。在人才培育上,要努力做到立足国际,积极与国际教育建立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在师资队伍上,应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专业素养,通过人才引进、专业进修和技能竞赛等方式聚集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应着眼本地实际的同时,放眼全国,设置符合本区域发展前景的专业和技术门类,通过技能竞赛、实验教学和实训教学等方式,扎实推进人才培养,细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着眼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整体上呈现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虽然在与中小学的合作互动方面还有一定程度的欠缺,但只要广大职业院校都能真正从长远利益出发来筹划推进自己的未来,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正确指引下,在职业教育人的不懈奋斗下,职业教育一定能够得到蓬勃的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人才职业
人才云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职业写作
热爱劳动
我爱的职业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