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欣然
浪漫主义时期作为钢琴音乐发展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而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讲,李斯特无疑是众多浪漫主义钢琴作曲家中极为重要的一位人物。主要原因是李斯特在拓展钢琴演奏技巧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钢琴技巧在其老师车尔尼的基础之上,更是借鉴了同时代其他音乐家的精华,并用之在钢琴演奏上。比如在他的作品中很多借鉴了帕格尼尼小提琴演奏中的炫技性,深受柏辽兹交响乐的影响并努力将钢琴的演奏效果达到交响乐般的效果。
《旅行岁月》是李斯特作品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选集中的第一套瑞士游记创作时间是在1835年至1836年之间。其灵感来自他及爱人玛丽达古特游历于瑞士期间创作出来的。我们可以从李斯特旅行岁月第一集中的前言中可以了解得到:“近年,我游历了很多国家,年时了各种不同地貌和那些在历史和诗歌中被奉为神圣的地方,深深感到大自然的表象千奇百怪,随着时间的推演却又千变万化。这一切都不只是在我眼前轻轻地一掠而过,而是在灵魂深处打动了我,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而直接的关系,一种不确定却很真实的关系,一种无法解释但又不可否认的精神上的共鸣——于是,我试着将最深切的感受和现货的印象写入我的音乐。”(出自李斯特钢琴全集旅行岁月1前言)从这段前言中,已经最为直观地表达出李斯特这套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
前面已经提到这首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瑞士的各个风景及历史建筑和人文文化等。《威廉退尔教堂》应该说创作灵感结合历史建筑及文化两个要素。威廉退尔是十四世纪的一位传奇性人物,他的英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个故事歌颂了他曾经带领人民结盟推翻奥皇的统治,塑造了一个反抗异族统治和封建统治,团建人民最终完成解放斗争的英雄传奇故事。因此这首作品从音乐内容上来讲,不仅仅是针对教堂建筑的描写,更是奏响了一首英雄故事的凯歌。针对威廉退尔的故事还有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罗西尼所创作的威廉退尔序曲。两者之间描写的故事内容是有相似之处的。
全曲的引子部分(1-20小节)是对于教堂钟声的一种描写。音乐中包含了庄严肃穆的氛围,李斯特通过慢速的lento及piu lento的慢速来展现教堂的宏伟,并运用了大量的和弦展现钟声的色彩,整体演奏效果就像沉浸在整个大教堂钟声的回响之中。而且随着音乐的不断行进,会很容易发现作品中的音域会不断扩大,回声的效果逐渐增强,给人以一种肃然起敬的效果。
全曲第二乐段(21-38小节),在和声色彩中出现了许多的不和谐音,比如右手刚开始就运用了极不和谐的七度音关系,并且辅以左手部分快速的震音,让人情绪突然变得紧张不安起来,这个乐段段落更多表达了一种潜在的危险情绪,更像是表达侵略者入侵的一种不安情绪。但即便如此音乐中依然没有慌乱的感觉,依然处于保持着整体平稳的节奏。30-35小节的左手旋律部分,由最强的ff到极弱的ppp非常考验演奏者的手指能力,这一乐段音乐中也非常像是教堂中声音的一种回声。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乐段的左右手交替来完成主要的旋律部分,因此主旋律声部在演奏过程中应当注意统一一致的音色。在音量上震音部分的伴奏和旋律声部差距也非常大,需要演奏者很好地平衡这一乐段的手指音量控制。
第三乐段(38-51小节),速度由原来的慢板变为快板。乐段中出现了大量的八度上行,象征着英雄的一种反抗和蜕变。这一乐段和李斯特的《但丁奏鸣曲》描写炼狱的乐段创作手法有些相近,应该说两首作品的创作意图也较为相近,都是在痛苦中升华,抗争。音乐创作中都运用了更多向上的八度和弦,音响效果也更多了一些强调的音乐色彩。这一乐段也为过渡到下一高潮段落起到了非常好的连接作用。
第四乐段(52-60小节),这一乐段应该被称为全曲的高潮段落。李斯特将全曲最重的音量放在这一乐段中去,并且借助大量的和弦和分解和弦来展现这一乐段的英雄主义色彩。此乐更像是英雄通过团结人民进行反抗而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整个乐段充满了光明和宏伟的色彩,就像借助了宏伟的教堂而展现了一幅英雄的赞歌。
第五乐段(61-75小节),这一段落和前一段落所运用的主旋律基本相同,并且音量上依然保持着宽广和强调,只是借由中声部的八分音符三连音,音乐的流动感增强而使音乐上变得更为舒缓和歌唱,音乐的表现内容更像是从赞颂变成了一种回忆。李斯特通过改变创作手法将相同的旋律变换了另外一种音乐效果,不仅可以很好地过渡下一乐段,也可以让听众在欣赏完全曲主旋律持续的回荡在脑海中。
最后一个乐段(76-97小节),音乐回到了最初引子部分的钟声描写,整个音乐由歌颂英雄逐步回归了教堂的钟声。更像是对这一座大教堂中所包含沉淀的历史文化进行着最后的诉说。全曲的结尾所用音量依然是较强的,最后强调了整个教堂庄严宏伟的主色调。
李斯特钢琴演奏技巧种类繁多,针对这首作品主要包含以下四类钢琴演奏技巧:震音技巧、八度技巧、声部控制技巧、以及踏板技巧。
震音技巧是李斯特较为常用的钢琴演奏技巧之一。比如他在匈牙利狂想曲中以及超级练习曲当中的很多段落都有这种的存在。这首作品中的中段(21-35小节)更是运用了这类技巧。这种技巧的难点不在于读谱本身,而在于追求最终的演奏效果。乐谱下方也用了tremolando sempre的音乐术语来标注,表示一直的震音技巧。从字面意思来理解震音是追求震动效果的一种技巧形式,演奏效果有点类似于颤音。颤音早期的形成原因有一部分是弥补钢琴无法持续发音的弊端,而将单音通过颤音形式来拉长音符的时值,因此将颤音演奏成一种单音效果往往在作品中是失败的,绝大部分也是不符合创作者的本意。震音技巧更像是颤音技巧的升级版,由原本单音的持续改为双音乃至和弦的一种持续,因此这种技巧整体比颤音技巧要高出一个等级。从李斯特创作的整个震音乐段中大量运用了三十二分音符时值可以看出在这个段落依然演奏速度是非常快速的,也就要求演奏者有较高的演奏技巧功底。在这里可以给演奏者提供一些练习和演奏的建议,首先是严谨对待乐谱,震音技巧在这首作品中较比颤音更难的一点是所有音符写得非常具体,并非像颤音一样根据演奏者的能力和段落需求可以自行增加或减少颤音中的音符,因此需要我们准确演奏而非随意改变。很多能力不够的演奏者经常在会采取缩减音符加上踏板以蒙混过关,这种方法在针对所有作品是极其不可取的,任意增加或者减少音符不仅会影响作品段落中的振动效果,还会影响右手旋律部分的节奏韵律,因此最可取的方式是针对技巧采取练习和面对。很多的练习曲或者是基本练习中有包含这种震音技巧的练习,比如哈农手指练习中的最后一课以及车尔尼和克拉默练习曲中的某些课程,可以采取提前训练这类曲目或者练习再过渡到这首作品。其次是要关注震音技巧中的平均度问题。这类技巧较为直白一点说更像是两个音符之间的重复加速,好处是很快可以形成一种肌肉的习惯性动作,但针对部分练习者缺点就是容易任由手指的随意重复而忽略掉本身的平均度要求,这种缺乏平均度的震音最终的效果将是灾难性的混乱不堪,因此解决这种技巧要求我们用不同的速度练习时都要时刻关注平均度的要求,才能最终达到音乐本身的效果。
提到八度技巧绝大部分钢琴演奏者是不陌生的,因为一般钢琴演奏到中等程度八度技巧运用已经处于一种常态化,由于八度演奏比单音色彩更加饱满,这类技巧甚至存在于大量的流行音乐中。针对李斯特这位炫技大师而言八度技巧在作品中的大量存在更是不稀奇。但依然需要引起演奏者注意的是,李斯特八度演奏技巧是在其老师车儿尼练习曲技巧的基础之上加以进化和提高的,他本人更是为了追求钢琴色彩的多样化加入了各种八度技巧的变化。比如作品中38小节的八度跨越,39小节的八度半音以及50到51小节中的八度音阶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演奏者在训练这类技巧过程中要保持音符的完整和清晰,这一点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和犯的错误。比如部分人在演奏八度过程经常丢音,尤其是低音演奏不清楚。还有部分演奏者弹这首作品的这类技巧缺乏手指的支撑感,下键较软,声音无法达到作品要求,甚至会出现连续两次八度音第二个音符没有声音的情况。针对这首作品,需要演奏者在练习演奏中懂得运用小臂和大臂的力量来推动演奏,而不仅仅局限于手腕关节,并且手掌和手指的支撑感要强,手腕关节不可过高,否则声音无法达到通透的效果。这类技巧的练习依然需要较好的技巧功底,值得一提的是,八度技巧如果能力本身不够而硬性大量练习的话,容易造成手部的创伤,包括一些职业的钢琴演奏家也时常会因为八度练习技巧的练习造成手部的疼痛甚至由于肌肉拉伤造成了终身的影响。因此在训练这类技巧时可以循序渐进来练习,不可操之过急。
作为一个多声部的乐器掌握声部演奏技巧是钢琴演奏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从键盘乐器早期发展的巴洛克时期,复调作品中就大量运用了多声部的演奏技巧,这种技巧发展到浪漫主义时期在绝大部分作品中都有所运用,尽管在充斥着主调音乐为主的浪漫主义时期作品中,难度相较于复调作品稍低,但仍然不可忽略。《威廉退尔教堂》这首作品中接近于尾段的61到73小节这一乐段基本包含了三个声部。控制声部的技巧是这一段的重点。这个段落主要旋律的高声部是需要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剥离出来练习的。一方面是需要清晰知道李斯特在这个段落过程中所表现的主体旋律是那些声音,第二方面是将这类主旋律的声音需要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乐句甚至是乐段。在完成了高声部的训练之后,中低声部的训练也必不可少。尽管作为次要声部,但演奏者仍然需要对中声部的音符流动感加以训练,如果声音超过高声部将会出现主次不分的情况,声音的过分生硬也会影响乐句走动。中声部的训练建议手指以紧贴在键盘上走动为主,这种触键容易让声音连贯而柔和。作为低声部的分解和弦可以声音略重,起到低声部声音支撑作用,可以较好地拓展音域,让整体和声效果更为饱满。因此在这个段落的声部训练过程中,突出高声部的同时整体协调好各个声部的职责和声音控制,相辅相成的展现作品的音乐是极为重要的。
针对浪漫主义时期作品而言,踏板技巧是一个不得不提及的演奏技巧。古典主义时期开始到浪漫主义时期,钢琴本身的乐器发展也在慢慢变化,踏板的功能也逐渐趋于更好的共鸣和延长效果。因此这一时期几乎很少有作品是完全不用到踏板的。但仅从李斯特《威廉退尔教堂》原版曲谱中发现,踏板是没有被标注出来的。这点其实很多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创作作品都是如此,不一定会标注全部的踏板,甚至有些作品完全没有标注任何踏板。即便如此绝不代表演奏者是完全不用的。从作品中的和弦连线,震音的振动延长效果,到和弦重音最终所需要达到的饱满程度,无疑这些要点缺了踏板音乐作品很难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这里给出演奏者的建议是按照旋律及和声来参考踩踏板。比如整个引子乐段(1-20小节),由于段落速度较慢,和声变换频繁,因此踏板换的频率也非常高,甚至有部分小节会换到三到四个踏板。而针对后面的震音乐段(21-37小节)和后面的快板乐段(38-51小节)而言,速度较快,和声变化少,演奏者就可以适度减少换踏板的频率,某一些小节完全属于同一和声就没有必要换踏板。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没有一个标准的踏板是一定要如何运用的,一名好的钢琴演奏者会根据不同的钢琴甚至不同的场地不同音效来随时轻微改动踩踏板的方式,因此在这里只可以适度给出一些踏板建议仅供参考。针对踏板总结一句最为精华的话就是用我们的耳朵听辨来及时控制踏板的运用。
通过对李斯特《威廉退尔教堂》的分析,可以让更多音乐爱好者感受到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魅力及李斯特钢琴技巧中所包含的技巧难点和部分解决要点。作为强调抒情性、自传性和歌唱性的浪漫主义时期,李斯特这首作品无疑成功的,也为后面《旅行岁月》曲集的整体创作展开了一个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