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婷 史春林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6)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海洋作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载体,海洋安全与发展问题必须受到重视。海洋的整体性与连通性,以及海洋开发事业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决定了世界各国要加强海洋合作。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秉持和平、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并在多个场合发表了一系列论述、做出具体指示,形成了新时代习近平加强海洋国际合作的论述。这一论述内容丰富,特点鲜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解决海洋问题、共享海洋利益提供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习近平加强海洋国际合作重要论述应时而生,顺势而为,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海洋经济、科技、环保、安全国际合作四个方面。
新时代经济发展要坚决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协调发展与更好地满足人民需要。习近平高度重视海洋经略问题,认为“发展海洋经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强调必须加强海洋渔业、运输、港口、造船领域国际合作,不断“扩大海洋开发领域,让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1]。
首先,要加强海洋渔业国际合作。过去由于中国近海捕捞过度,造成渔业资源日益减少。基于此,习近平强调要根据互利互惠的原则同有关国家加强渔业合作。2014年12月,习近平在会见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彼得·奥尼尔时指出:“中方愿同巴新扩大渔业等领域合作。”[2]2015年12月在会见多哥总统福雷时表达了愿同多哥开展海洋捕捞、渔产品加工合作的意向,2016年5月在同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洽谈时,强调双方要深化在渔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由此可见习近平对加强海洋渔业国际合作的重视程度,这对促进中国远洋渔业发展、活跃国际渔业市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渔产品的需求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与实用价值。
其次,要加强海洋运输国际合作。海洋运输的连通性决定了加强海运国际合作的必要性。2012年9月,习近平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表示,我们愿意加强同东盟国家海运、物流等领域合作。[3]2013年9月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强调要“开辟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走廊”[4],2016年10月在会见葡萄牙总理科斯塔时,倡导双方要加强物流建设等“蓝色经济”领域合作。习近平的上述讲话为打通国际间海洋运输通道,促进世界各国经济人文的交流开辟了有效途径。
再次,要加强海洋港口国际合作。习近平具有超前的港口国际合作意识。早在1993年他在出访美国港口城市塔科马时,曾就福州马尾港与塔科马港缔结友好联盟进行了深入商讨。在习近平的积极推动下,双方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结为友好港口。此后,习近平在多个场合用“桥头堡”“重要支点”来形容港口的重要性,反复强调要加强和推进港口国际合作。2016年7月,习近平在会见希腊总理齐普拉斯时强调,两国合作要努力将比雷埃夫斯港建成地中海最大的集装箱转运港。[5]2017年11月在同吉布提总统盖莱举行会谈时表示,愿同吉方一起推进港口合作等。习近平高度重视港口国际合作,主要目的是通过以点带面推动海洋经济整体发展。
最后,要加强海洋造船国际合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装备的支撑,因此,习近平倡议要加强造船业的国际合作。2014年3月习近平在会见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2016年11月在同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举行会谈,以及2017年5月在会见意大利总理真蒂洛尼时,都表示双方要支持企业在造船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加强造船业国际合作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技术融通,这对于壮大航运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调:“各国应促进为和平目的而进行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新时代要求各领域向现代化发展,而中国海洋科技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整体而言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为弥补海洋科技短板,习近平强调必须加强海洋科技国际合作。
一方面,要加强海洋科技国际合作。习近平指出:“当前,以海洋为载体和纽带的市场、技术等合作日益紧密。”[6]具体而言,要求“在深海探测领域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国际合作,协同攻关”[7]。2014年11月,在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晤时强调,中方愿同各岛国积极开展海啸预警、海平面监测等合作,提升彼此应对海洋风险的技术水平。此外,习近平还强调“要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发挥联合人才优势,为海洋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些论述说明发展海洋科技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要牵头开展或积极参与相关海洋科技国际合作项目,加强人才交流,才能增强海洋科技实力。
另一方面,要加强海洋科考国际合作。一是加强北极科考国际合作。2015年9月,习近平在会见丹麦首相拉斯穆森时表示:“双方要不断加强在北极科考等国际问题上的合作。”[8]2017年4月在会见挪威首相索尔贝格时表示,中方愿同挪方深化在北极科研等领域合作,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9]二是加强南极科考国际合作。2013年6月,习近平在南极仲冬节之时向中国极地考察人员发去慰问电并表达了希望他们加强国际合作的美好心愿。2014年11月还亲自前往霍巴特港看望了“雪龙”号全体科考人员,对船上的中澳两国科考人员表示慰问,并强调中方愿加强国际合作来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习近平上述一系列讲话都表达了中国参与极地科考国际合作、解决极地困境、促进南北极地区稳定发展的决心。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在保护,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很早就倡导这种理念。2006年9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绝不能以牺牲海洋环境为代价,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然而由于海洋的整体性与海水的流动性以及重特大污染事故处理的艰难性,单靠一国力量还无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因此习近平强调要加强海洋环保国际合作。2015年在博鳌论坛发表讲话时强调,各国要促进海洋环保等各领域合作,同年出访美国,两国首脑就加强在海洋酸化监测和评估等海洋环保领域的务实合作达成共识,并一致同意联合建立罗斯海海洋保护区来加强海洋环保合作。习近平多次强调,海洋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9]为保护好海洋环境,各国应该牢固树立生态命运共同体意识,重视国际间合作交流,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1]同时,要联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联合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环境修复工程,切实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全人类共同的利益。
新时代,要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安全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根基。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障需要国际合作完成。因此,习近平在大力倡导加强海洋经济、科技、环保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将海洋安全国际合作问题提上日程并作为海洋事业发展的保障。
一方面,要加强海洋通道安全国际合作。近年来,影响海洋通道安全的因素如海盗、海上恐怖主义等呈现高发态势。对此,2014年11月习近平在出访澳大利亚时强调:“海上通道是中国对外贸易和进口能源的主要途径,中国愿同相关国家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海上通道安全。”[10]之后,在2016年5月同多哥总统福雷、2017年4月同普林西比总理特罗瓦达会晤时都表示中方愿同对方加强打击海盗和跨国犯罪等安全领域合作。这一系列讲话都表达了加强海洋通道安全国际合作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另一方面,要加强海洋搜救国际合作。海难的突发性、复杂性都要求搜救作业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习近平对此十分重视。在2014年3月马航MH370航班失联后致电澳大利亚总理时表示,“搜救工作难度较大,有关海域情况复杂,中方愿同澳方保持密切沟通和配合”[11],2014年4月韩国“岁月号”客轮不幸沉没时在第一时间同韩国总统通电话表达慰问并表示中国将提供有关人力与物力积极配合韩国开展搜救合作,2018年7月泰国游船在普吉岛附近突遭暴雨发生倾覆时立即指示增派搜救工作队协助泰方开展搜救行动,以减少人命财产损失。[12]习近平用实际行动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塑造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习近平加强海洋国际合作论述内容丰富、意义非凡,总体呈现出合作主体多元性、合作领域宽泛性、合作方式多样性、合作成果共赢性这几个鲜明的特性。
2015年4月,习近平在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的亚非领导人会议上指出:“中国既要与亚非国家深化合作,又要同拉美、南太及其他地区国家合作。”[13]加强海洋国际合作亦是如此,习近平强调要突破地域限制,鼓励各国参与到海洋国际合作之中。首先,倡导同亚非国家加强海洋国际合作。他指出:“同亚非国家加强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因此,2013年出访东南亚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4],2015年赴非洲对津巴布韦和南非进行访问时倡议中非要拓展海洋经济等领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其次,高度重视同美洲地区特别是同美国这一海洋大国间的合作。2013年6月访美时强调,双方要加强在打击海盗、跨国犯罪等海洋领域合作。此后,在同美国总统进行2013年安纳伯格庄园会晤、2014年北京会晤和2015年华盛顿会晤时都提出双方要进一步加强保护海洋及极地科学合作,深化在海洋人道主义救援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最后,强调要加强同南太地区国家间海洋合作。2016年9月在杭州会见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时提倡两国要加强海洋科学等领域合作,2014年11月在会见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莫里、纽埃总理塔拉吉、萨摩亚总理图伊拉埃帕时都强调双方要深化渔业等领域合作。可见,习近平不论各国体量大小、国力强弱、发展先后,均秉持平等相待原则,加强同各国间的海洋合作,合作主体呈现出极强的多元性。[15]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互联互通建设,促进海洋经济、环保、灾害管理、科技等各领域合作”[15]。首先,强调要发挥亚非国家渔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渔业领域合作。2016年4月在会见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时就表示,中方愿同尼方深化在渔业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2017年3月在同马达加斯加总统埃里会谈时,双方就开展渔业等产业开展互利合作进行了探讨。其次,重视同相关国家进行海运与港口方面的国际合作。2014年2月在会见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时强调,双方要扩大海运等领域合作,2015年11月在同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会谈时表示,双方要深化海洋运输等领域合作,2015年12月会见加纳总统马哈马时指出,中方愿积极参与加纳港口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通过加强海运与港口领域合作,保障“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最后,习近平还注重加强海洋安全、环保、科技领域国际合作。如在2013年11月同也门总统哈迪会谈、2014年3月访问荷兰时都提到,中方愿同对方一起开展反恐与打击海盗合作,2015年3月,在和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见证下,两国签订了关于海上搜救合作谅解备忘录,2014年同马尔代夫总统亚明会谈时强调,双方要加强海洋科技、环保、灾害防控等领域合作,2015年9月访美期间积极同美国就加强极地科学领域合作达成共识。综上所述,习近平分析各国海情,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1],加强在海洋经济、科技、环保、安全等领域国际合作,显示出合作领域的宽泛性。
其一,加强高层对话,深化海洋合作共识。2014年,习近平同马尔代夫总统亚明会谈时强调,双方要继续保持高层互访,加强海洋领域合作,2015年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会谈时提出,要加强两国高层沟通,妥善处理并管控好海上分歧,推进海上合作[16],2017年会见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时强调,双方要保持高层交往,深化海上合作,通过高层对话进一步明确合作意向,继而从国家层面签署协议能够确保合作倡议落实。
其二,建立伙伴关系,夯实海洋合作情感基础。2013年,习近平在印尼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14]2014年在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晤时强调,中国是岛国真诚朋友和合作伙伴[17],通过建立海洋伙伴关系,筑牢情感基础,有助于双方合作持续发展。
其三,建设海洋合作机制。2013年,习近平在印尼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防长会议机制,通过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妥善处理海洋争议[14],2014年会见太平洋岛国领导人时强调,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岛国地区合作机制,推动海洋事业共同发展[17],2015年在博鳌论坛发表讲话时强调,要推进亚洲海洋合作机制建设,促进海洋各领域合作,2017年会见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时强调,双方要用好高级别对话和交流机制,积极开展海上对话和合作,通过合作机制的建设使合作国之间交流渠道更加便捷,推动合作完成。
其四,落实海洋合作具体项目。2014年9月,习近平在考察中国与斯里兰卡合作项目——科伦坡港南集装箱码头时强调,双方要一起建设好这一重要枢纽。同年,在会见库克群岛总理普纳时强调,愿同库方加强合作,早日推进中国、新西兰、库克群岛三方在太平洋岛国地区合作项目——拉罗汤加岛供水项目落地。这些特定项目的建设是惠及合作各方的工程,必须做到实处。由此可见,新时代习近平加强海洋国际合作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也显示出习近平的全局眼光和战略意识。
2014年习近平在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晤时强调“我们要务合作之实,结共赢之果”[17],表达了加强海洋国际合作是为了实现共赢。
近年来,习近平秉持平等原则,积极主动出访多国,通过演讲等方式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加强海洋合作的愿望。同时,他注重处理“取”和“予”以及“义”与“利”的关系,让各国都能从海洋合作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加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有助于各国海洋资源流通,带动输出国经济效益的提升,满足输入国的相应需求,实现共赢;加强海洋科技这一低敏感领域国际合作,不仅能提升各国海洋高新技术水平与资源开发能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还可以发挥其外溢作用,夯实国家间情感基础;加强海洋环保国际合作,有助于交流海洋环保技术,联合治理海洋环境问题,促进海洋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加强海洋安全国际合作,能够为海洋各项事业的开展塑造和谐的外部环境,是维护海洋整体利益的举措。由此可见,习近平加强海洋国际合作重要论述是在追求自身海洋利益时兼顾他国海洋利益,在寻求自身海洋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其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具有合作成果共赢这一鲜明特性。
在习近平关于加强海洋国际合作重要论述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开展海洋外交活动,建立机制化的合作平台,实施相关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海洋事业的全面发展。
首先,渔业国际合作成果丰硕。中国与毛里求斯在2013年8月签署了关于毛里求斯向中国出口水产品合作谅解备忘录;2014年10月,中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签订了新一轮年度双边入渔协定;2017年10月,中国与塞拉利昂签订了双边渔业合作备忘录。这些协议的签署极大地拓宽了双方渔业合作范围,活跃了海产品市场,带动了渔民收入,提升了各国海洋效益。
其次,海洋运输国际合作成果可喜。中国海运业积极拓展中欧海运合作,不断丰富《中欧海运协定》的内容:在2014年6月将克罗地亚列入适用的国家,2016年12月又签订了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海运合作秘书处谅解备忘录,2017年11月中国和巴拿马在北京签署了《中巴海运协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互惠政策。上述协定的签署有助于相关国间海运领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再次,海洋港口国际合作成绩不斐。2013年9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论坛宣言》,加强了双方港口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14年2月,习近平将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列为中巴海洋合作项目后,在双方的不懈努力下,瓜达尔港港口生产作业能力得以修复并恢复正常运行,推动了中巴贸易往来。2015年11月,中马两国签订了《建立港口联盟关系的谅解备忘录》,为双方开展港口合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上述举措不仅有助于中国与有关国家之间搭建友好港口关系,而且促进了彼此港口管理融通,深化了海上贸易往来。
最后,海洋造船国际合作成果显著。中船集团和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在2014年11月签订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其中涉及双方对豪华游轮共同开发项目,这是中船集团首次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展造船业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17年,中外运长航集团与中国船级社、法国船级社开展合作,对牲畜运输船的构造性能进行了合理规划。这些项目的开展能够促进优势互补,有助于海洋装备的更新升级。综上所述,通过加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促进了各国间贸易往来,盘活了海洋经济事业,有效带动了各国经济效益的增长。
为落实习近平加强海洋科技国际合作精神,一方面就海洋科技国际合作而言,中国召开了一系列会议。2013年11月,中国同马来西亚在吉隆坡召开了海洋科技合作研讨会;2018年6月,中国主办“中国—东盟·海洋藻类科技合作会议”,宣布启动“中国—东盟南海热带海藻研究计划”,夯实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海洋合作基础。中国还与印度开展了一系列海洋科技合作项目,同斐济、斯里兰卡等国建立了联合海洋研究中心,加强海洋观测和技术研究等方面合作。另一方面就海洋科考国际合作而言,中国同有关国家召开了一系列会议。2014年10月,中国在青岛举办了中俄北极研讨会;2017年5月,在大连召开中国—北欧北极合作研讨会;2016年2月,中国同澳大利亚一道在霍巴特召开中澳南极与南大洋合作联委会第一次会议;2017年5月,中国在北京召开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与各国就南极条约运行、南极事务管理展开研讨。中国还开展了相关实践活动。2014年7月,由中国、俄罗斯、美国等国科学家组成科考队对北极开展了第六次联合考察活动。2016年2月,中国通过“雪龙”号科考船为澳大利亚科考人员运送物资,加强与澳方极地科考合作。同年12月,中国与多国科研人员组成联合科考队乘坐俄罗斯的“特列什尼科夫院士”号考察船开展了环南极科考项目。上述合作活动的开展为各国参与科考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极大地拓宽了极地合作范围。总之,加强海洋科技国际合作,可促进各国科技交流,提高海洋创新能力与研发实力。
在习近平加强海洋环保国际合作精神的指引下,一方面,中国同有关国家召开了一系列会谈。2014年,中国在青岛主办海上溢油合作研讨会,就加强海洋溢油防治合作问题同十多个国家的技术专家进行讨论。2015年,中美召开了“保护海洋”特别会议,此后每年的中美合作论坛都会针对海上溢油监控及应急处置问题进行交流,可见双方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2017年,中国和欧盟会谈时共同发起了“中欧蓝色年”倡议,该倡议主要围绕海洋治理、海洋环保国际合作等问题展开讨论。另一方面,还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2013年6月,中泰联合成立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借助这一平台双方加强合作解决了泰国湾海水侵蚀沙滩问题,保护了泰国湾海洋环境。2015年,中国同印度开展了关于海洋和海岸带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合作项目。2016年,中美进行第八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时,确定了中美建立防治海洋垃圾伙伴城市项目和海洋保护区项目。此外,中国还向牙买加援建了首个联合海洋环境监测站,对海洋环境污染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这些合作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各国参与到海洋治理之中,提高了海洋环保能力,维护了海洋生态环境平衡。
为落实习近平加强海洋安全国际合作精神,一方面,就海洋通道安全国际合作来看,中国积极参与海军联合演习。2016年5月,中国的南海舰队参加了由文莱和新加坡联合主办的维护海上通道安全演习,2016年11月,中国与欧盟的护航编队就加强亚丁湾反海盗合作进行了详细沟通并进行联合演练,极大地提升了联合反海盗与海上恐怖主义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海洋搜救国际合作来看,一是中国积极参与海洋搜救联合演习,2015年10月中韩成功完成了联合海上搜救演习。2017年10月,中国海警“3306”号船出色完成了“2017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习。各国通过这些演习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合作的默契度。二是中国还积极开展海洋搜救应急合作。2014年4月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后,中国向韩国海警提供了有关装备支援搜救工作。2018年1月在中国长江口以东160海里处巴拿马籍“桑吉”号油轮和香港籍“长峰水晶”号货船发生碰撞后,中国政府立即派出应急搜救船与人员前往开展施救活动,并邀请日本、韩国等邻国专业队伍参与联合搜救,体现出中国对国际社会搜救力量的开放态度。综上所述,加强海洋安全国际合作不仅提升了各国的责任意识,培植了政治互信,还增强了联合打击海洋威胁的实力,有助于塑造和谐稳定的外部海洋环境,保障海洋各项事业发展。
习近平立足中国及有关国家的海情,提出了全面加强海洋国际合作的重要论述及具体方案。中国以此为指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今后应进一步落实习近平系列指示和精神,不仅要做海洋国际合作的参与者,还要做海洋国际合作的引领者与助推者,与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全面促进海洋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