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吴歌是对汉族吴地,即江苏一带地区民歌民谣的总称,2006年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内容包括芦墟山歌、白茆山歌、江南颇、河阳山歌和上海田山歌等。其中,以张家港凤阳镇为传唱中心的河阳山歌,是吴歌中篇幅最长、抄本最多的代表,现知最早的河阳山歌《斫竹歌》,被中国音乐界誉为“活化石”,它可以追溯到的历史十分久远。
《斫竹歌》是一首江苏河阳的民歌号子,主要在搬运重物、挑担物品以及狩猎时演唱,歌词大致为:“(嗯唷)斫竹,(嗯唷嗨,嗯唷)削竹,(嗯唷嗨,嗯唷)弹石,飞土(嗯唷嗨,嗯唷)逐肉。”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二言五句歌,演唱时一般是几十人一起齐唱,歌词较为简洁,且实词与衬词相间。
原本仅为江苏人民自己在劳作时所传唱的一首号子,而到如今能够家喻户晓,对于整个中国音乐界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被誉为“音乐活化石”这样高的荣誉,这都离不开民俗学家——虞永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返乡的民俗学家虞永良路过一户人家劳作时,发现其口中唱着的歌词与记录在古文献《吴越春秋》中的《弹歌》似乎有些相似,后经过他翻阅书籍查证,二者确实十分相似,但一直未敢肯定这个想法。后来,他多次找到当地的山歌大王张元元演唱并录音,然后寄到了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直到1998年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以及14为专家学者到河阳张家港考察河阳民歌时,现场听到张元元演唱的《斫竹歌》,也纷纷与原始社会时期产生了联想,便着手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由张元元演唱,虞永良记词,朱新华记谱的《斫竹歌》,也就是现今我们所听到的版本。
据了解,民间歌唱者张元元不识字,他所演唱的《斫竹歌》的曲调、歌词、节奏等几乎都是来自父辈们世代的口传心授。随后,此消息一经发出,该民歌就在中国音乐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调查,最终提出了“《斫竹歌》就是原始乐舞《弹歌》的遗存”的观点。
1、从调式和旋律上看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斫竹歌》是在20世纪末由民间歌唱者张元元演唱,虞永良记词,朱新华记谱的版本,是一首降B调的歌,旋律中只用了“mi”“re”“do”三个音,这看似是一首“三音列”的歌。但是,如果能够考虑到《斫竹歌》作为一首传统民歌属性——口口相传和即兴性,那么就会发现,这并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是一首三音列民歌那么简单了。
(1)口传心授
抛开与《弹歌》可能存在的联系不谈,仅作为其历史可追溯于魏晋时期的吴歌的《斫竹歌》,其本身也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并且在虞永良先生发现之前,并没有在相关的歌集书本中找到其记载,证明了《斫竹歌》的传承方式就是以口传心授为主,那么对于一首古老的中国传统民歌,我们并不能以今天十二平均律所组成的西洋调式,来为其定性。
虽然在旋律中出现了“mi”“re”“do”三个音,但是若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的“do”音出现的位置几乎均位于“mi”和“re”之间,也总是出现在弱拍,或者强拍的弱位上,而且实质较短,放在今天的一些作品中来看的话,是可以将“re”定义为“mi”和“re”间的经过音的。
(2)即兴性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并且在没有固定的记谱情况下,音乐还可能会受到环境和表演者者情绪的影响,从而有细微的不同。例如华彦钧先生所演奏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黎松寿与杨荫浏两位都曾去采录过,同样是阿炳演奏,但是二者所记写的谱子却仍有少许的出入。
在1998年的采录中,民间歌手张元元也说到,这是其父亲教唱给他的,小时候经常听到父亲和爷爷唱这首民歌号子。口口相传的优势在于可以保留其原本的风味,尤其是对于不识字的张元元来说,所唱旋律就是来自父辈们的耳濡目染,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训练,听到什么就是什么。同时其弊端在于所唱旋律的准确性,采录时的张元元已经是七十多多岁的高龄了,并且作为一首号子,在劳动中演唱和坐在家中演唱的情绪也是不一样的。这一版本的谱例中,“do”基本上都有临时变音记号,并且处于“mi”和“re”之间,考虑到以上因素,我们更可以把它看作是“mi”和“re”之间的经过音,那么只剩下的两个骨干音是无法构成调式一说。
这样是表达形式是产生于音乐规范之前的表达,而在我国音乐没有调式规范的情况存,只在于未进入文明的原始时期,由此可以证明《斫竹歌》的产生是十分古老、悠久的。记录有《弹歌》的《吴越春秋》成书于东汉时期,但《弹歌》在很多史料中被证实早于东汉,而是在黄帝时期,例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中说道:“黄歌断竹,质之至也,又曰断竹黄歌,乃二言之始。”这一点上,再次证明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
2、从节拍节奏上看
(1)这一版本的《斫竹歌》的节拍为2/4拍与3/4拍的交替进行,但是音乐旋律主要都落在二拍节奏上,而且每三拍乐句时的最后一拍均为休止,所以这一版本的《斫竹歌》可以说是一首二拍子节奏的歌曲。
(2)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来说,二拍子的历史是比较久远的,甚至可以说它是在中国是最古老的节拍,因为它来源于人们最简单的劳动中。例如用原始时期时人们的各种劳作,石斧砍树的“一起一落”,拿石块敲打的“一上一下”,以及人类双脚走路的“一左一右”,可以说都是两拍子的节奏。
古歌谣《弹歌》在《吴越春秋》中只留下了关于歌词的记载,对于节奏旋律等因素一概都无从得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根据其记载的时期来看,其节奏为二拍子的可能性是有的,而且有很大的可能。因为二拍子的节奏和原始简单劳动息息相关,符合原始劳动人们的劳作,与原始社会时期的生产生活状况是相适应的。现观《斫竹歌》,其乐谱中几乎都为简单的“二八”节奏,且为单一重复的节奏型,又一次例证了二者之间是存在着关联的。
3、从音乐结构上看
(1)该版本的《斫竹歌》共八个小节,每两个小节组成一句,第一句与第二句的音乐材料几乎一样,第三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有了一点小的改动,第四句则几乎又回到第一句音乐材料上,这与我们中国行文中的“起、承、转、合”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
(2)同时不难看出这首民歌音乐旋律简单,音乐材料重复性强,与远古歌谣以及古时候人们创作特点相和。因此再一次证明二者之间很大程度上是有联系的。
4、从歌词上看
(1)《弹歌》相传是黄帝时期的原始乐舞,其内容大概讲述的是远古时期的孝子驱赶野兽的情景,原文记载在东汉时期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中:“古者人民质朴,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也”。大概的意思是远古时期的人民生活生产低下,所以在人去世以后,只在尸体能裹上白茅抛于荒郊野外。孝子不愿意看到自己父母亲的尸体被野兽啃食,所以用竹子制作弹弓,泥土制作成弹丸,用来驱赶野兽。其歌词:“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是一首二言四句歌。
河阳民歌《斫竹歌》的歌词除去衬词为“斫竹,削竹,弹石,飞土,逐宍”,是一首二言五句歌;相较黄帝时期的《弹歌》,除了多了“弹石”二字以外,其他几乎没有差别。有学者曾还原《弹歌》的完整歌词为:“斫竹、削竹、绝竹、续竹、弹石、飞土、逐宍”,若为真实,便可以断定《斫竹歌》就是《弹歌》的遗作。因为资料的不充分,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如今记载于《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歌词是否完整,所以无法确定学者还原的准确性;但就从目前的记载来说,二者在歌词上有关联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2)《斫竹歌》中的“斫”字是比较久远的,在甲骨文中有出现,它是从“石”、从“斤”、从“手”,最初的意思是手拿着石头做的斧子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普遍在吴地运用了,它在江苏吴语中的意思是“砍”,现在很多地方的江苏方言中还有它的运用,比如说“斫草”、“斫稻”等等。按照两首歌的歌词,若将《弹歌》中的“断”,阐释为《斫竹歌》“斫”,将“续”阐释为“削”,意思上是完全说得通的,而且在数千年的传承中,或许被后来的传唱者加入穿插“弹石”,并且世代流传至今,既准确地阐明了《弹歌》的意义,又进一步证实其的古老性。
《斫竹歌》演唱方式为“一领众和”,这是我国民歌中应用最多、也是最古老的演唱方式之一,其中第一小节为领唱,第二小节为合唱,依次排列,这种演唱方式与我们今天的传统民歌号子如出一辙。(1)根据江苏当地人民了解,《斫竹歌》多在打猎、搬重物、扛东西以及挑担等劳作时唱,这是非常符合劳动号子的运用特征的,尤其是我国农作生产方式发展较为缓慢,有例如云南、四川包括江苏河阳等某些农村地区还在保持一些原始的农作生产方式,以及使用较为原始的一些生产工具。(2)而且这首民歌无疑表达的是一个集体劳动的场面,而《弹歌》在记载中本就是一首描写古代原始人民狩猎的歌舞,“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仅仅八个字便描述出了竹制弓箭的制作和使用的全过程,所以说其演唱也在打猎等劳作中,这既恰好与原始社会时期的劳作相吻合,又证明了《斫竹歌》自身的古老性。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斫竹歌》无疑是十分古老的,具可考证的材料而知《弹歌》的产生至少在春秋战国以前,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歌谣。《吴越春秋》中对《弹歌》原文描述里介绍了射技代代相传,所以陈音将其由楚国即今湖北一带,带到越国即今浙江绍兴一带,再随着人口流动传到吴国,最后演化成一首用吴地方言演唱的《斫竹歌》,经历千年岁月,吴地人民世代流传,至今仍活跃于人们的唇舌之上。
从音乐角度上,二者无论是从显而易见的歌词相似度上,还是今天所听到的《斫竹歌》的旋律、节奏和曲体结构与原始社会时期的音乐发展状况相适应上,都表明了其二者的关联。并且,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古代音乐的音像资料的空缺,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民歌多存在着有词无曲的现象,《斫竹歌》的出现,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提供了生动的史料;也表明了《弹歌》是一首有衬腔的原始的劳动号子,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数千年前中华民族先辈们的音乐智慧的同时,又向世界证明了我国文化艺术起源早、发展快和传承好的特点。
《斫竹歌》的发现为《弹歌》的探索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也体现了我国民歌的产生与社会生产活动密切的关系,从古文献中对于《弹歌》的记载可以得知,《斫竹歌》是在集体劳作中产生的,并在后来流传中不断完善而成;而通过《斫竹歌》在今天的演唱上又可以证明,《弹歌》是一首描写原始人民狩猎劳场面的歌舞。被誉为音乐界“活化石”的《斫竹歌》,在今天已经无法找到与其直接相关的文献典籍资料,其实这样的民歌在我国还有很多,由于古籍文献记载的缺乏,或其记载未被研究者发现,其可能渊源久远,却无法被证实,所以对于民歌和古歌瑶之间的源流联系的发掘,还需要音乐学者们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