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立
长期以来,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行业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以翻译批评为例,市场上认可的“好”未必是翻译学上认可的“好”,群众说的“好”未必是学理上说的“好”(周领顺,2019a:16)。具体到影视翻译的批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更为明显。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查询后发现,翻译研究领域内有关影视字幕翻译的研究发轫于2000 年,在2013 和2014 年发文量达到顶峰;这些文章大多从翻译理论出发对字幕翻译进行评价,属于自上而下式的批评。而电影市场对国产电影字幕外译的关注度近年也逐渐升温,如《囧妈》(2020)等影片的字幕翻译引发了影视观众和翻译爱好者的广泛讨论;这些讨论以网络为主要载体,属于自下而上式的批评。自上而下式批评大多局限于文本分析,对影视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有人指出所谓的专家并不能代表广大影视观众这一真正的目标读者群体;自下而上式批评则大多局限于个案点评、随感而发,观点大多涉及个人喜好,缺乏理论深度,批评不成体系,难以为其他相关实践提供切实指导。本文以《囧妈》字幕翻译为例,运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批评模式的优势进行结合,并纳入译者的自我评价,试图在影视翻译的理论评价和市场评价之间架设一座互通的桥梁。
周领顺(2010b:93)指出:“译者行为不全是翻译行为。”一般而言,所谓的“翻译行为”(即狭义的“译者行为”)是再现原文意义的语言转换行为,而广义的“译者行为”则包括译者的语言性翻译行为和超越原文语言的社会性非翻译行为(周领顺,2014a:16)。周领顺(2010b:93)将“译者行为”定义为“译者在对作者/原文求真的纯翻译行为基础上,融入务实性目标,特别是译者个人及其他赞助人务实于读者/社会需要的目标而表现出的非纯粹的翻译行为,即译者的社会性行为”。
翻译批评的路径主要有文本批评和译者批评两种,但后者长期处于附属地位,而且传统的译者批评多“通过分析译作的错误指出译者的翻译能力、翻译态度、翻译道德等问题”(温秀颖,2007:97),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以译者为中心开展的批评。周教授开创性地将“译者行为”作为一个界定明确的批评术语运用到了翻译批评领域,首倡并构建了“译者行为批评”(Translator Behavior Criticism)理论体系,这是对于译者在翻译社会化过程即翻译活动中的角色化过程及其作用于文本的一般性行为规律特征的研究(周领顺,2012:90)。译者的行为规律是通过译者作用于文本并在文本上留下的行为痕迹显现出来的,其在译文上的表现需要通过构建评价模式加以描写和解释。周领顺创设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便是这一背景下具体化的产物:“求真”是指译者为实现务实于读者/社会的目标而全部或部分求取原文语言所负载意义真相的行为;“务实”是指译者在对原文语言所负载意义全部或部分求真的基础上为满足务实性需要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周领顺,2010b:95)。此二者实为一体又相互区别,位于连续统的两端。
作为中国的原创译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因其“描写比较客观、解释比较合理、应用比较简便”(周领顺,2010a:45),已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开展学术研究的理论工具。就研究内容而言,文学翻译领域和应用翻译领域无不留下了译者行为研究的痕迹(周领顺,2019b:26)。但就笔者所见,截至目前,尚未有针对影视字幕翻译的译者行为批评研究。本文基于对《囧妈》字幕译者翻译过程的了解和对翻译结果的细致分析,尝试探讨“译者行为与其产生的客观效果(包括译文的语言特征和翻译的社会效果)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译者类型与译者行为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周领顺,2019b:31)等问题,而这些内容都是周领顺教授提出的译者行为研究中值得检验和加强的部分。
影视翻译研究在经历了从2008 年到2014 年的繁荣期之后已逐渐趋于平静。但与学界研究趋势不同,我国电影观众对字幕翻译的关注度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喜剧电影《囧妈》于2020 年春节期间上映,第二天微博上就出现了对其字幕翻译进行评论的博文,且其阅读量一周就突破了24 万;随后多个微信公众号相继发布了点评文章,网友留言中不乏溢美之词;传统纸媒《北京晚报》上也刊发了评析文章。不过遗憾的是,这些评论都是随感式的采点列举和简单分析,缺乏理论指导,评价亦不够科学。基于现有字幕翻译研究的经验,结合市场评价的视点,笔者认为,有必要从译者行为批评的角度对《囧妈》的字幕翻译进行从过程到结果的全面探析,因此与字幕译者姚典娜女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以往的字幕翻译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一类从翻译和语言的角度对译文进行剖析,另一类则关注影响字幕翻译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周领顺提出的“译者行为批评”可兼顾上述两大视角。根据译者行为批评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译文从对作者/原文求真一端到对读者/社会务实一端的变化,对应的是译者属性从“语言性”到“社会性”的渐变,反映的是译者行为的社会化过程。因此,译者行为批评需要首先从“语言性”角度出发,看待译者的翻译行为——多大程度上“求真”、求了多少“真”;其次从“社会性”角度考察译者的社会性和行为社会化程度——多大程度上“务实”、务了多少“实”,同时分析其背后的社会性动因,全面描述译者行为的轨迹(周领顺,2014b:30)。
“ 求真”是译者忠实于原文和语言性的本能表现,是译者行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周领顺、杜玉,2017:24),关注的是“翻译内”现象。现有的从翻译学和语言学角度开展的字幕翻译研究也是聚焦“翻译内”,常以目的论、功能对等、合作原则、顺应论等为理论指导。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往往只对翻译结果进行分析,并未将译者的声音纳入考量范围。笔者认为,在探讨字幕翻译的质量时,除了对静态的文本进行分析之外,还应听取译者的解释和意见,以便对字幕翻译的“求真”效果进行全面评价。根据译者的自述,《囧妈》的字幕翻译是其在专职“工作之余,前后用了一星期完成的”( 姚典娜,2020),且因为“时间紧,是边看边翻的”①此为姚典娜女士2 020 年1 月29 日在回复笔者的邮件中所写。。虽然译者介绍其翻译团队中会有人“做最后的整体质量把控,例如检查语法等,成稿交给片方也还会有人审核”②此为姚典娜女士2 020 年1 月29 日在回复笔者的邮件中所写。,但因为整个流程中并没有专业的翻译人士把关,也因为市场对翻译准确性的在意度并不高,整个电影字幕译本在“文本求真度”上存在一些瑕疵,具体表现为“零求真”和“半求真”两种。
(1)零求真
在给“求真度”“务实度”总结阶段性特征时,周领顺、杜玉(2017:22)曾提出“零求真”的概念,认为误译、漏译这类现象实际上已经超出了翻译的范畴,属于无原文可依的情况,已偏移至“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之外。《囧妈》字幕翻译中确实存在“零求真”的翻译。如例(1)中的“四十多岁”是约数,而且根据电影后半部分的细节推算,男主角应该是42 岁,故此处“40 years old”属于误译,应改为“in my 40s”;例(2)中的“车尾巴根”指的是火车的最后一节车厢,叫守车或望车,而“deck”一词意为甲板或行李舱,也属误译,应改为英语中守车的对应词汇“caboose”,这一修改也为下面例(4)的处理埋下伏笔。以上两例都属于译者在“求真”时“无意而为的误译,是真正的误译”(周领顺,2014a:157)。对此,译者也表示认可,她直言例(1)确实属于疏忽;而例(2)则“因为常听到deck 就选择用了这个单词,没有多想”③此为姚典娜女士2020 年5 月20 日在回复笔者的邮件中所写。。
例(1)原文:哎呀,我都四十多岁的人了。
译文:I am 40 years old.
改译:I am in my 40s.
例(2)原文:直接干车尾巴根上来了?
译文:straight to the deck?
改译:straight to the caboose?
(2)半求真
必须肯定的是,《囧妈》字幕翻译在句法、篇章、修辞和文化信息层面基本未出现“零求真”现象,只是存在一些缺陷。“缺陷翻译”指的是介于“正译”与“误译”之间的、既不完全正确也不完全错误的不精确、不到位的翻译(王向远,2015:2),在“求真—务实”连续统上具有“半求真”的阶段性特征。
例(3)中对“扒火车”的翻译虽然也多少传达了原文的语义,但却未能在译语中找到最真的等值。其实,英语中有一个词组可以与此处男主角的扒火车行为完美对应——train surf ing(火车冲浪),指的是流行于城市中的年轻人攀追火车的危险游戏。因此,笔者建议将“扒火车不允许的”直接翻译成“Stop train surf ing”,如此表达不仅更为简洁,而且符合当时的紧张情境,还契合列车员角色在影片中喜欢旁征博引的语言特点。在与译者的对谈中,她表示此处翻译是为了体现人物搞笑的说话习惯。笔者对她的翻译结果持保留意见,但不可否认,译者和笔者对此句台词翻译的初衷是一致的,只是实现的手段见仁见智。
例(3)原文:扒火车不允许的,你疯了啊你!
译文:Leave the train alone you psycho!
改译:Stop train surf ing you psycho!
例(4)含有对“震”字的修辞运用,属于同词异义双关,笑点也因此产生。译者尝试用“bang”来进行替换,是“故意取粗俚之意,要跟性爱有些关系”①此为姚典娜女士2020 年5 月20 日在回复笔者的邮件中所写。,但笔者考虑到此处是母子对话,或许表达隐晦些更为合适。此外,出于语义等值和修辞等效的考虑,笔者建议可以用“shock”来翻译“震”字,对应英语中的“car shock”,而为了表达原文对“震”的反复强调,“什么车震啊?”最好改译为“What shock?”。而且,由于此处对话的发生场所就是例(2)中提到的caboose,因此可将“火车震”具体化为“caboose shock”,与前句中的“car shock”形成近似发音,从而使此处译文的修辞和文化效果完全求真于原文。
例(4)原文:你跟她来这里干什么?
我们能干吗呢,车震吗?
什么车震啊?
火车震!
火车不是一直在震吗?
译文:What are you doing here?
What could we do? Car bang?
What is it?
Train bang!
Isn’t the train banging all the time?
改译:What are you doing here?
What could we do? Car shock?
What shock?
Caboose shock!
Isn’t it shocking all the time?
在翻译 活动中,译者的表现既有紧扣原文语言负载意义的求真行为,又有顾及译文应用效果的务实行为(周领 顺,2011a:87)。周领顺(2011a:87)将翻译的效果分为译内效果和译外效果:前者在译文效果上反映为译文向原文靠近的求真度,在译者行为上反映为译者在翻译内向原文靠近的求真努力;后者在译文上反映为译文靠近社会需求的务实度,在译者行为上反映为译者在翻译外向社会靠近的务实努力。这种务 实努力关注的是社会和文化因素。在现有的字幕翻译研究中,确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考虑到了社会和文化对字幕翻译的影响,但是他们探讨的都是广义的文化概念。作为影视行业的一个翻译现象,字幕翻译研究还应关注影视文化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就《囧妈》的字幕翻译而言,前文提及的各社交媒体和传统纸媒的一致好评反映了该片译文靠近影视市场需求的务实度,而译者事后对翻译过程中各种考量和决定的回顾也揭示了她作为影视文化工作者对字幕翻译的务实努力。
(1)语用务实
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囧妈》的人物对话中不乏文字游戏。在与笔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译者表示她对片中的语言游戏所要传达的语用效果颇为在意,为了达到喜剧“笑”果,常常采用新的修辞方式来再现甚至超越原文的语用意义。如片中字幕翻译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段是排比,将“残酷,无情,无理取闹”译成“ruthless, soulless and senseless”,就是一种务实的努力。下文中例(5)和例(6)也是观众非常认可的务实经典。
例(5)原文:对,就是因为这个,我才被你妈逼得我妈逼着我让你做我助理。
译文:Thanks to our mothers’ union, I end up with you being my assistant.
例(5)中看似脏话又不是脏话的“绕口令”让汉语观众哑然失笑,但将其翻成同样“似脏非脏”的英语则难度颇高。如果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会丢掉“形/音似脏话”的“笑点”;但如果硬要呈现脏话的感觉,肯定也是不合适的,即便翻出来,也无法通过审查。好在译者团队里有人发现了assistant 这个词里有个ass,于是别出心裁地用连字符将ass 和istant 隔开,这样“既有了脏点的暗语”(姚典娜,2020),又可以让译语观众领会到男主角对助理的嫌弃。
例(6)原文:你不要在外面猫三狗四,
横七竖八的,
做了一堆不着四六的事情。
最后搞得乱七八糟,
一塌糊涂的。
译文:Stopping messing around,
fooling around,
and playing around.
You can scatter around,
but not good around.
例(6)是男主角母亲对儿子不要搞外遇的告诫,也是观众颇为赞赏和译者颇为得意的案例之一。对此某公众号如是评价:“数字成语多见于相声中的‘贯口’,这长久以来都是译者的噩梦。但(本片)译者的经验非常丰富,用了‘around’来进行各种搭配。”①出自公众号“米恩翻译”2020年1月29日发文《hakana matata!盘点电影〈囧妈〉字幕翻译带来的惊喜》。确实,此例中的数字游戏在字面上造成了翻译的高难度,如果译者过于关注对原文文本的求真,必然会落入“横七竖八”“乱七八糟”的圈套。相反,译者在此处牢记社会需求,换用了貌似背离原文文字实则遵守原文意图的表达,产生了同样的“警钟长鸣”和“喋喋不休”感,是务实操作的上佳案例。
(2)文化务实
综合对《囧妈》字幕好评的内容来看,获得观众最多肯定的是译者对于影片中文化信息的处理。译者姚典娜(2020)坦言,其在翻译文化信息时所定的目标如下:“一是搞笑,二是一目了然,不想做成书面解释的那种一长串英文单词,三是见招拆招、以梗化梗,最好能用另一个‘次元’的梗还原这里的梗。”诚如周领顺(2010a:49)所言,译者在进行翻译前(甚至也包括在翻译过程中),都会设定自己翻译的指导原则或标准,不管是写下来的“宣言”或者潜存于意识中的“宣”言。事实证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付出努力较多的部分,往往也正是观众认可的部分。
例(7)原文:我就是想看看,一个不见黄河不死心的人,怎么见的黄河,怎么死的心。
那你就看不到了,你只能看见伏尔加河。
译文:Just want to witness, how ducks realize that they can never become part of the Swan Lake.
You won’t see that. There is only Volga River.
例(7)中“黄河”和“死心”之间的文化内涵不宜通过直译的方式“求真”给外国观众看,但如果舍弃这一文化信息而对语义进行解释,又会丢失原文的意象。此外,这里还涉及“黄河”与“伏尔加河”的幽默对应。据译者回忆,她在这里采用了“倒推法”的思路——先把伏尔加河确定下来,然后倒推到前文去找与之相呼应的事物,“要么是江河湖海,要么是出名的地标,还要能代表俄罗斯”(姚典娜,2020),“天鹅湖”的灵感由此便应运而生,而且“鸭子”和“天鹅”的对比还暗讽了大妈合唱团与真正的艺术之间的差距。笔者认为,这样“务实”的译文所产生的译内效果和译外效果甚至可能超越了原文对源语观众产生的效果。
例(8)原文:一江春水向东流吧!
译文:Hakuna Matata!
在例(8)中,学 习古汉语的俄罗斯姑娘娜塔莎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表达发现男友劈腿自己闺蜜时的伤心和愤慨。译文“Hakuna Matata”则是迪士尼动画片《狮子王》的经典台词,源于非洲谚语,表示从此以后无忧无虑。译者详述了这句“神翻译”颇费了一番功夫的产生过程:一开始感觉无从下手,如何做到“要有意境,要让观众知道是咬文嚼字,但得一目了然!还要搞笑!主要还有个核心意思:我要忘记一切烦恼向前看!……太费力了”;试验了几套解决方案都不行,只好想了很多方向去找影视参考,比如“失恋(后)放下的经典片段,绝地逢生的经典片段……复仇成功经典片段”,进而想到了《哈姆雷特》/《王子复仇记》的动画版《狮子王》,于是发现了“Hakuna matata”,最终片方欣然接受,“并且很喜欢!”(姚典娜,2020)影片上映后引起观众关注的第一条翻译便是此例。“妙哉,神翻译!”“笑翻了!”“太赞了!”等评论表明,译者的务实努力较为成功,译文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务实度极高。
就以上所举的《囧妈》字幕翻译实例而言,译者在“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上更多地偏于“务实”,其考虑的重心主要是英语观众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也就是读者/社会一端。译文在文化信息、篇章和修辞等各层面的务实度都很高,且以文化信息类最为突出。结合笔者与译者的交流可以看出,这是译者在考量文本求真的可能效果后作出的合理的行为选择。
此片字幕的译者姚典娜女士并非专业的字幕译员,而是一名电影制片人。她13 岁时跟随母亲移民新西兰,因而拥有双语背景。出于对电影的热爱,她在大学时期从医学专业转到电影专业,此后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了影视翻译,剧本、对白、资料的翻译工作都做过,电影《一出好戏》(2018)和《决胜时刻》(2019)的字幕翻译都是出自她手。因为与电影《囧妈》的后期制片人认识,对方觉得她“平时气质符合喜剧风格”,而她自己也“一直期待有部喜剧可以做”(姚典娜,2020),因此在试译了一段预告片、且经过导演和片方其他负责人审核后,顺利接下了《囧妈》的字幕翻译工作。除了她本人负责主 体翻译之外,其好友杨雨尘(编辑)会辅助进行背景资料搜集、提供翻译建议等;她的母亲是一名大学英语教师,为其做最后的整体质量把控,例如检查语法等。
在与笔者的交流中,译者表示自己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字幕翻译,“完全是从一个影视制片人的审核角度在做字幕翻译,根据多年的影视制作经验总结字幕翻译的要求和特点,比如长度不能过长,语序有时候需调转但要整体配合影片视觉节奏等”①此为姚典娜女士2020 年5 月20 日在回复笔者的邮件中所写。。这些经验和早期字幕翻译研究总结出来的瞬时性、空间性、通俗性等特点不谋而合。谈到从事电影字幕翻译工作的初衷,译者说,首先是因为将翻译当作“生命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爱好”,“视翻译工作为学习和创作的过程:……突破文化的差异,让外国友人也get 到笑点泪点……每做一次翻译,都会成长很多,很享受这个爱好”(姚典娜,2020);其次是因为“如今海外发行也成了多数国产电影的一部分,而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故事、文化,字幕翻译尤为重要,我希望通过我的一点努力可以让业内更重视中译英的翻译”(姚典娜,2020)。她也深知喜剧翻译的不易:“喜剧很难,难在对白里藏有包袱,把它们译成英文要知道外国友人们的笑点在哪儿、如何转换。”(姚典娜,2020)因此,在《囧妈》的翻译工作开始之前,她给团队制定的第一目标就是“必须得让人笑出来”(姚典娜,2020),而且“笑得要高级”②此为姚典娜女士2020 年1 月29 日在回复笔者的邮件中所写。。因为有电影专业的背景,其阅片量极大,能够在翻译过程中参考许多经典美式风格的喜剧片,比如《冒牌天神》中的金·凯利、《怪物史莱克》中的驴等,“这些经典形象的语言特点对我们的翻译很有启发”(姚典娜,2020)。这也是译者在“务实”地翻译文化信息时游刃有余的重要原因。
译者在翻译时的思考顺序是:“导演要表达什么?→这句的重点是什么?→先写出一个OK 的版本→如何让它更传神、恰当?→宏观微调,力求让风格、梗保持一致。”(姚典娜,2020)翻译时将导演(赞助人)的意图置于首要地位,这与周领顺(2011a:89)所说的“译者有帮助赞助人实现最大社会化效果的义务”基调一致。而从之后的思考路径可以看出,译者重点关注的还是字幕翻译的“务实”效果,不论是“传神、恰当”,还是“风格、梗”,都与文本的语用有关。因此就定位而言,她肯定是“务实”派,而市场好评也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但与此同时,由于译者把思考重点放在了对“效果务实度”的追求上,她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本求真度”,因此译文在造词、句法和语篇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瑕疵。对此,译者也表示“如果再多给些时间,相信还可以做得更好”(姚典娜,2020)。综上,笔者认为,影视翻译的译者群体选择和翻译要求可以以《囧妈》字幕翻译为参考,以“务实”为第一要务,但也要在此基础上增加翻译专业人士对“求真”的考察与辨识,减少译文的瑕疵甚至错误。
译者行为的规律与译者的身份特征紧密相关(周领顺,2011b:272)。《囧妈》字幕译者因少时移民而拥有较强的双语能力,能够充分理解源语社会和译语社会的幽默文化;同时作为一名电影制片人,她既熟悉译语社会的影视体裁,也了解市场和观众需求。但由于翻译只是她的一项爱好,并非专业,翻译时缺乏翻译理论的指导,多依赖经验性的实践总结,因此她处理得比较惊艳的“务实”翻译大多源自瞬间的灵感,并非刻意为之;与此同时,译文也存在因忽视“求真”而产生的误译和缺陷翻译等现象。市场和学者的关注点是有差异的,若能将两种关注点予以结合,将更有利于在译文和译者行为上求得“求真”和“务实”之间的平衡。因此,就译者行为而言,本文认同周领顺、丁雯(2016:1)的观点:“实现译者学者化,才能传递文化的最强音”;而就译者群体选择而言,本文呼吁更多学者型译者参与到影视字幕的翻译中来,助行业型译者一臂之力,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的“求真”和“务实”,为中国电影“走出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