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瑞席,张子浩,刘启予,徐浩,蒋跃绒,李立志
(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91;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105)
患者陈某,女,80岁,主因“间断胸闷喘憋10年,加重3 d”入院。既往史:2018年8月因面瘫就诊时发现低钠低氯血症(血钠110 mmol/L)转至空军总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后1个月复查电解质正常。入院查体,T:36.4 ℃,P:64次/min,R:17次/min,BP:200/90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体型中等,营养一般,查体合作,面色晄白,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略粗,可闻及明显哮鸣音,未闻及明显湿罗音。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神经查体: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化验结果:血钠:104.5 mmol/L,血氯:61.8 mmol/L,尿钠:63.06 mmol/L,BNP:492.7 pg/mL,尿酸:79 μmol/L。入院诊断为:(1)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2)重度低钠血症(容量正常低渗透压性);(3)低氯血症;(4)低钾血症等。西医治疗予抗感染,降压,利尿等治疗,浓氯化钠注射液泵入补充钠离子。
入院第2天,患者喘憋较前明显好转,复查生化,K+:3.26 mmol/L,Na+:105.71 mmol/L,Cl-:70.72mmol/L。患者经补充电解质后,未见明显升高,且无神经肌肉症状,考虑为慢性低钠血症。
2020年3月4日,腹部超声显示:胰头区混合回声结构(性质待定,建议CT或MRI进一步检查)胆总管及主胰管增宽。腹部增强CT:胰腺钩突区占位性病变,考虑患者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明确,具体性质待定,但由于患者年老,且无明显症状,家属拒绝进一步检查。考虑患者低钠血症为胰腺癌首发表现,给予托伐普坦7.5 mg利尿。1周后,患者电解质逐渐恢复正常。
患者生活中经常吃咸菜,有如此低的血钠,却没有神经肌肉症状,考虑为慢性低钠血症。分析其原因:该患者疾病前无吐泻等肾外丢失导致血容量减少的情况,也无收缩性心衰,肾功能不全的疾病,甲状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合患者实验室结果计算渗透压为225 mmol/L,双下肢轻度水肿等表现,考虑为正常血容量低渗透压性低钠血症。这种类型低钠血症常见原因为药物、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甲减或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1]。患者有长达两年的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服用史,但在服该药之前出现过重度低钠血症,本次入院血钾正常范围,入院停药补钠后,血钠没有明显上升,患者甲功及肾上腺未见异常。
目前,慢性低钠血症发生的原因有两种理论:SIADH(约占40%)与脑耗盐综合征(CSW)除血容量不同外,不易鉴别,结合本例患者情况:SIADH 一般容量正常、尿钠增加、尿酸低和脑利钠肽正常;输注等渗盐水后,尿量和尿钠会立即增加,血钠无明显增加,血钠纠正后,尿酸可恢复正常;而CSW之前多有尿钠增加、低血容量、尿酸低和脑利钠肽增高的表现,输注等渗盐水后,血钠有改善,血钠纠正至正常后尿酸仍不正常。考虑患者SIADH可能性大。
1957年Schawartz等[2]发现两例肺癌患者出现严重低钠血症,后证实肺癌中燕麦细胞产生一种医源性ADH,导致ADH增多,称为SIADH。导致SIADH的肿瘤以肺癌最多,占所有肿瘤的77.42%,其次为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外伤,脑出血等)[3]。而患者的肿瘤标记物升高未超过两倍,肺部CT未提示肿瘤存在,该患者的SIADH原因是什么?
抗利尿激素不当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为肺癌,其机制为小细胞肺癌燕麦细胞产生一种医源性ADH,导致ADH增多[4]。根据本病例的治疗,结合目前报道的严重低钠血症或ADH相关的肿瘤病例,总结如下:(1)如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严重低钠血症,无论有或无明显症状(尤其无症状患者更需警惕),均需进行肿瘤相关检查,有望早期发现恶性肿瘤并早期治疗。本例患者胰腺癌无相关表现,仅有无症状性低钠血症。国内未见文献报道,既往国外曾有胰腺癌与ADH相关的个案报道[5],但机制尚不清楚。(2)治疗上采用缓慢补钠、限水和利尿相结合,从本病例和目前报道来看,新型利尿剂托伐普坦效果明显,未见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