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莹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踝关节是辅助人体日常行走、跑步的重要关节组织,由胫腓骨的下端以及距骨共同组成,在人们剧烈运动过程中,踝关节容易发生骨折或者损伤的状况[1]。踝关节骨折的出现原因大多是间接性的暴力撞击或者扭伤所导致的,当踝关节骨折之后踝关节部位会异常疼痛、红肿,部分患者因损伤程度严重,还会出现青紫或者瘀斑的状况,给患者的日常行走带来了一定的影响[2]。踝关节是人们在走路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重要关节,因此在接受踝关节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无法进行正常的行走,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焦虑和恐慌情绪。特别是老年人,骨骼组织退化严重,出现骨折的概率也增加,一旦出现踝关节骨折的状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3]。面对这种情况,临床上提出了临床护理这一护理模式,通过在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让患者的踝关节可以更快地恢复正常。临床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在围术期的疼痛程度和心理压力,也能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减缓了医院的医疗资源压力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选取我院在2018年9月-2019年11月接受的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临床护理效果研究对象,现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8年9月-2019年11月接受的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1∶1分组的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2组。将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临床围术期护理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有19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位于23-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2±4.33)岁;左踝发生骨折者17例,右踝发生骨折者18例。对照组有20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位于22-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84±5.01)岁,左踝发生骨折者16例,右踝发生骨折者19例。通过对以上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后,P>0.05,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距,可以进行实验比较。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次临床护理效果研究,签署了知情协议书;属于非病理性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精神正常,思维清晰;因外界因素出现踝关节骨折。排除标准:拥有重要脏器疾病,如心脏病、肾病等;患有精神疾病。
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具体护理内容包括:(1)对患者进行手术前指导,要求患者做好手术准备。(2)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让患者依靠正确的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踝关节的功能。(3)为患者提供饮食护理,依照特定的食谱进食,为患者补充身体内所需要的营养。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模式,首先需要成立负责护理措施的临床护理小组,保证能够在围术期对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4]。具体临床护理的内容包括在手术前的护理、手术中的护理以及手术后的护理。(1)患者入院当天:护理人员主动接待患者并为其介绍医院的环境以及主治医生,缓解患者在医院的陌生感与恐惧感。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询问并进行体格检查,对其病情做出评估,为其制定手术方案并确定手术时间。为患者进行疾病与手术相关的健康教育,讲解踝关节骨折的相关知识、骨折原因、手术流程以及术后注意事项,加深患者对疾病与治疗的认知,避免患者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因手术带来的恐惧、紧张感,告知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消除患者的顾虑,提高治疗依从性。为患者打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期通风与消毒,调节好室内的温度与湿度。(2)入院第2天:对患者实施7-10天的骨牵引,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牵引的目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让患者能够配合护理人员进行牵引,确保牵引的实施有效性。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以及足趾屈伸的锻炼。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叮嘱患者手术之前需要禁食12小时,术前需禁水6小时,帮助患者彻底清洁术区的皮肤,再次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指导,医生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一步确定手术方案,对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手术治疗方案、手术时间、术后效果,缓解患者在术前的紧张情绪。患者家属需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对患者进行术前饮食指导,并再次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安抚患者让其勇敢的面对手术。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清洁和消毒,如果患者的足部出现肿胀的情况可以使用静脉加压泵进行处理,防止患者的损伤处出现张力性的水疱。(3)手术中护理:手术当天,护理人员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记录,提前将手术中需要使用的仪器以及药品准备妥当,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采取合适的麻醉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并做好保暖措施,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科学冷静地处理突发事故,术后协助住院医生对患者术后病程进行记录。(4)手术后1-3天:上级医生进行查房,由住院医生完成患者的常规病例的书写,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适当的将患者患肢抬高,每隔2小时左右帮助患者进行1次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能够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压疮。在手术后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合理的观察,防止出现坏死组织或者组织液渗出的状况,定期查看患者受压部位是否发生肿胀或溃烂等,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当及时的上报。及时进行清洗与消毒处理。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若患者身体允许可尽早开展肌肉收缩锻炼。(5)手术后4-7天: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适当的进行屈曲锻炼,锻炼的强度可根据患者的耐受度决定,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待患者逐渐康复后可指导患者下床锻炼,需由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在旁陪伴。(6)出院当天:上级医生查房时对患者手术的伤口做出评估,登记出院记录以及出院证明书,指导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以及饮食习惯,即便没有护理人员在旁叮嘱也应主动进行康复锻炼,定期来院复查。通过全方位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3 观察指标:通过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焦虑情绪和恐慌情绪评分,判断临床护理路径对踝关节骨折手术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1)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入院接待、入院宣教、服务态度、答疑解惑、住院环境方面进行评价,每项0-20分,总分>85分为非常满意,总分在60-84分为比较满意,总分<59分为不满意。(2)对比2组患者焦虑情绪与恐慌情绪评分,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得分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严重。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得分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严重。(3)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QLI评分)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进行评价,包括运动、生命观、日常活动、家庭支持以及健康意识5个维度,每项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越好。(4)对比2组患者踝关节运动度数护理前后改善情况,包括踝关节屈、伸、旋前与旋后。(5)对比2组患者Baird踝关节评分、AOFAS后足评分护理前后改善情况,其中采用Baird踝关节评分表对患者踝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价,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踝关节恢复状态越好;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对患者踝后足功能进行评价,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踝后足恢复状态越好。(6)对比2组患者踝关节肿胀情况与初始下地VAS疼痛评分,踝关节肿胀情况采用4级评分法,0分为不肿胀,1分为轻度肿胀,2分为中度肿胀,3分为重度肿胀,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踝关节肿胀越严重;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将一个刻有10cm刻度的游动标尺分别标上0-10个分数,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分数越大表示患者感受到的疼痛越强烈。(7)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5 结果
5.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对护理模式非常满意,21例患者对护理模式满意,2例患者对护理模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4.3%。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患者对护理模式非常满意,18例患者对护理模式满意,9例患者对护理模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4.3%,经统计学处理,x2=15.1113,P=0.0001,P<0.05,2组数据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5.2 2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在接受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为(72.58±4.96)分,抑郁情绪为(71.36±4.87)分;对照组焦虑情绪评分为(72.01±4.88)分,抑郁情绪评分为(73.15±4.85)分,经统计学处理,t=0.7164,1.6471;P=0.4759,0.1069,P>0.05,2组护理前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差距并不明显。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为(50.23±3.21)分,抑郁情绪为(51.67±2.97)分;对照组焦虑情绪评分为(54.35±3.87)分,抑郁情绪评分为(55.21±3.56)分,经统计学处理,t=5.1824,4.8291;P=0.0000,0.0000,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心态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5.3 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护理前,对照组患者运动评分为(71.12±2.53)分,生命观评分为(72.34±3.06)分,日常生活评分评分为(71.65±3.25)分,家庭支持评分为(73.46±2.46)分,健康意识评分为(71.06±1.16)分。观察组患者运动评分为(70.03±2.42)分,生命观评分为(72.16±3.11)分,日常生活评分评分为(71.48±3.19)分,家庭支持评分为(73.37±2.34)分,健康意识评分为(71.16±1.21)分。对比可见,2组患者QLI评分中各项分数护理前对比无显著的差异,t=1.8419、0.2441、0.2208、0.1568、0.3529,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运动评分为(84.11±1.41)分,生命观评分为(83.34±1.21)分,日常生活评分评分为(83.54±1.16)分,家庭支持评分为(83.15±1.68)分,健康意识评分为(84.34±1.62)分;观察组患者运动评分为(87.88±1.49)分,生命观评分为(87.89±1.44)分,日常生活评分评分为(87.89±1.54)分,家庭支持评分为(87.46±1.77)分,健康意识评分为(88.34±2.12)分。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QLI评分中各项分数较对照组患者提高程度更明显,t=10.8724、14.3115、13.3480、10.4486、8.8693,P<0.05。
5.4 2组患者踝关节运动度数护理前后改善情况对比:护理前,对照组患者踝关节伸为5.11°±0.62°,屈为16.04°±1.72°,旋前为8.16°±0.93°,旋后为15.22°±1.64°;观察组患者踝关节伸为5.22°±0.71°,屈为16.15°±1.83°,旋前为8.26°±1.05°,旋后为15.13°±1.54°。对比可见,2组患者踝关节运动度数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t=0.6904、0.2591、0.4218、0.2367,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踝关节伸为6.41°±0.78°,屈为20.19°±2.14°,旋前为10.54°±1.15°,旋后为16.12°±1.62°;观察组患者踝关节伸为7.88°±0.91°,屈为25.78°±2.74°,旋前为13.54°±1.81°,旋后为17.37°±1.88°。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踝关节运动度数护理后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t=7.2560、9.5122、8.2764、2.9799,P<0.05。
5.5 2组患者Baird、AOFAS后足评分护理前后改善情况对比:护理前,对照组患者Baird评分为(63.11±7.82)分,AOFAS评分为(58.55±6.05)分;观察组患者Baird评分为(62.75±7.68)分,AOFAS评分为(59.15±6.12)份。对比可见,2组患者Baird、AOFAS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t=0.1943、0.4125,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Baird评分为(80.24±8.46)分,AOFAS评分为(71.54±7.26)分;观察组患者Baird评分为(88.16±9.06)分,AOFAS评分为(78.13±8.48)分。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Baird评分与AOFA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提高程度更明显,t=3.7799、3.4924,P<0.05。
5.6 2组患者踝关节肿胀情况与初始下地VAS疼痛评分对比:护理前,对照组患者踝关节肿胀程度评分为(2.01±0.22)分,初始下地VAS评分为(4.22±0.63)分;观察组患者踝关节肿胀程度评分为(1.92±0.19)分,初始下地VAS评分为(4.17±0.55)分。对比可见,2组患者踝关节肿胀程度评分与初始下地VAS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t=1.8317、0.3537,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踝关节肿胀程度评分为(0.69±0.11)分,初始下地VAS评分为(2.31±0.28)分;观察组患者踝关节肿胀程度评分为(0.51±0.05)分,初始下地VAS评分(1.78±0.21)分。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踝关节肿胀程度评分与初始下地VAS评分护理后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t=8.8131、8.9586,P<0.05。
5.7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患者出现踝关节僵硬症状者有2例(占比5.71%),出现深静脉血栓症状者有2例(占比5.71%),发生切口感染症状者有3例(占比8.57%),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9.99%;观察组患者出现踝关节僵硬症状者有1例(占比2.86%),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x2=5.0806,P<0.05。
在骨科疾病中,踝关节骨折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创伤,还会伴有韧带或者是肌腱的损伤,而且在手术之后的并发症非常多,患者也容易出现焦虑的情绪[5]。因此,对于患者的护理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护理工作主要是单纯的执行医嘱,将配合治疗的工作放在重点,这种情况下,有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机性。而CPN在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其特定的图标会帮助建立护理新模式,并且使诊疗与护理的工作开展的更加有序,而患者与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之后,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举措,可以缩短患者的病程,并且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的痛感,并且能够使患者的踝关节锻炼更快地达到目标,而且CPN模式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相关的服务意识,并且提高服务的质量[6]。经过相关的研究表明,通过CNP的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包括对于手术的接受程度,在功能康复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护理的时候则会针对于患者的情况开展术前、术后的护理,包括良好的康复指导,这些都能够起到比较理想的效果[7-8]。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3%,高于对照组(x2=15.1113,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为(50.23±3.21)分,抑郁评分为(51.67±2.97)分(t=5.1824,4.8291,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评分为(87.88±1.49)分,生命观评分为(87.89±1.44)分,日常生活评分评分为(87.89±1.54)分,家庭支持评分为(87.46±1.77)分,健康意识评分为(88.34±2.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0.8724、14.3115、13.3480、10.4486、8.8693,P<0.05)。各项分数较对照组患者提高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伸为7.88°±0.91°度,屈为25.78°±2.74°,旋前为13.54°±1.81°,旋后为17.37°±1.88°,显著优于对照组(t=7.2560、9.5122、8.2764、2.9799,P<0.05)。观察组患者Baird评分为(88.16±9.06)分,AOFAS评分为(78.13±8.4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7799、3.4924,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肿胀程度评分为(0.51±0.05)分,初始下地VAS评分为(1.78±0.2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8.8131、8.9586,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6%,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x2=5.0806,P<0.05)。李卫敏[9]研究中指出,在患者围术期采取循证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47.25±1.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徐丽娟[10]研究中表明,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后患者AOFAS后足评分为(78.08±8.56)分,Baird踝关节评分为(88.15±9.1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本次研究与李卫敏、徐丽娟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总而言之,踝关节骨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在踝关节骨折围术期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以及踝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