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琳 迟振海 毛强健 陈日新 欧阳希林 钟根平 肖源诣 朱道成 许巍(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近年来,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慢性病因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控制率低和疾病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全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热敏灸技术是陈日新教授团队创立的原始创新技术,经过30余年的临床研究得知,该技术能大幅提升多种慢性病的临床疗效。为了拓展该技术服务群体,陈日新教授团队开拓了热敏灸小镇技术推广新途径,致力于热敏灸技术进入千家万户,服务百姓健康,取得了满意效果。在前期技术推广中我们发现,志愿者及百姓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薄弱,而热敏灸技术专业化程度比较高,致使该技术的防治优势发挥受到限制。为了进一步提升热敏灸技术在小镇防治慢性病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小镇居民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小镇常见的慢性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seous arthrophlogosis,KOA)、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研究对象,比较有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的两种模式对慢性病干预的效果,为探索更有效的小镇防治慢性病艾灸模式提供依据。
受试对象均来自江西热敏灸小镇村民,研究时间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将募集的KOA、LDH、FD各60例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镇自灸组和指导艾灸组,每组30例。KOA、LDH、FD受试者两组干预前分别进行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2、表3。
表1 KOA受试者干预前基线情况对比(x ±s,n=30)
表2 LDH受试者干预前基线情况对比(x ±s,n=30)
表3 FD受试者干预前基线情况对比(x ±s,n=30)
1.2.1西医诊断标准
1.2.1.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参照2018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研讨发布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1]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1.2.1.2 腰椎间盘突出症参照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修订版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1.2.1.3 功能性消化不良参照目前最新提出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3]中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编写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
受试者均需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40~65岁,性别不限;(2)受试者干预前1个月未接受与本病相关的药物及临床干预;(3)对本次研究充分了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受试者有以下之一需排除:(1)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功能损害等原发性疾病者;(2)神志异常的精神病患者;(3)对本次研究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满意度不能作出明确评价者;(4)KOA、LDH患者有肿瘤或结核病者,FD患者有器质性病变者;(5)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6)晕灸者;(7)不能明确表达自身热感者。
参与试验的研究人员固定,项目开始前对所有参与者培训,使其熟悉操作流程、要领及目的,掌握规范统一的工作方法。
KOA、LDH、FD受试者各60名,分为指导艾灸组及小镇自灸组,各30例,其中指导艾灸组由热敏灸小镇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操作,小镇自灸组由热敏灸小镇志愿者负责操作。
两组均采用特制的灸具施灸,分别放置于中脘为中心的腹部、以命门为中心的腰骶部及以髌骨为中心的膝关节局部,前2个星期每天灸1次,第3个星期开始1周灸2次,共干预治疗3个月。
2.3.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3.1.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受试者分别干预前及干预末在1条标有10 cm长的线段上画出一点表示自身当下的疼痛程度,标尺测量出的长度即为患者相应VAS得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5]。
2.3.1.2 西安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评分量表(WOMAC) WOMAC包括疼痛、僵硬、日常关节功能活动3个维度。受试者于干预前和干预末分别评估,WOMAC积分为0~96分,积分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6]。
2.3.2 腰椎间盘突出症
2.3.2.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同上述KOA。
2.3.2.2 根据日本骨科协会定制的评估治疗(JOA) 分数JOA评分表主要包括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活动受限情况和膀胱功能共4个部分,最高分29分,最低0分,分数越低表明越严重[7]。
2.3.3 功能性消化不良
2.3.3.1 中医症候积分参考《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8]制定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2.3.3.2 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主要指标包括认知、饮食、睡眠,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与得分呈负相关[9]。
调查问卷为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疼痛缓解、精神调节、睡眠调节、寒热调节、安全性、可行性、实用性、灸具使用、施灸形式等问题,评价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3个等级。
2.5.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症状分级量化表判定。疗效指数=[(干预前评分-干预末评分)/干预前评分]×100%。
(1)临床控制:症状消失,膝关节功能活动正常,临床症状评分减少≥95%;(2)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能满足正常工作和活动,临床症状评分减少70%~95% (含70%);(3)有效:疼痛基本消失,膝关节屈伸活动基本正常,参与工作或日常活动有改善,临床症状评分减少30%~70%(含30%);(4)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临床症状评分减少<30%。
2.5.2 腰椎间盘突出症参考2012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0]中有关LDH效果标准,配合腰腿痛的JOA评分系统进行诊治疗效评估: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29-治疗前评分)×100%。
(1)临床控制:如果腰腿疼痛的症状得到缓解或者治疗,并且双腿可以正常抬高和伸直>70°,个人生活可自理,则治疗总改善率应在75%以上;(2)显效:患者未出现腰腿痛,并且双腿可以正常抬高和伸直能够达到70°,个人生活可以自理,腰椎功能总改善率50%~75%;(3)有效:基本上感受不到腰腿痛,并且能够直腿抬高在30°~70°,个人生活可以自理,25%≤腰椎功能总改善率<50%;(4)无效:腰腿仍然能够感受到疼痛 ,腰椎功能总改善率不足25%。
2.5.3 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判定[11],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1)临床控制:FD的主要症状及相应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且计算得出疗效指数≥90%;(2)显效:FD的主要症状及其相应体征显著改善,且计算得出的疗效指数≥70%;(3)有效:FD的主要症状及其相应体征得到一定缓解,且计算得出的疗效指数≥30%;(4)无效:FD的主要症状及其相应体征均无显明显缓解,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且计算得出的疗效指数<30%。
将全部数据资料采用Excel 2021版录入数据,应用软件SPSS 25.0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对干预前受试者的性别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末组间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内干预前和干预末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调查问卷满意度及总疗效评价。本次研究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3.1.1 两组受试者干预前与干预末VAS积分比较两组受试者干预末分别与干预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KOA受试者干预前与干预末VAS积分比较(x ±s,n=30) 分
3.1.2 两组受试者干预前与干预末WOMAC积分比较两组受试者干预末疼痛、僵硬、日常活动、WOMAC总积分分别与干预前组内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KOA受试者干预前与干预末WOMAC积分比较(x ±s,n=30) 分
3.2.1 两组受试者干预前与干预末VAS积分比较两组受试者干预末分别与干预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LDH受试者干预前与干预末VAS积分比较(x ±s,n=30) 分
3.2.2 两组受试者干预前与干预末JOA积分比较两组受试者干预末分别与干预前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LDH受试者干预前与干预末JOA积分比较(x ±s,n=30) 分
3.3.1 两组受试者干预前与干预末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两组受试者干预末分别与干预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表8 FD受试者干预前与干预末中医症状积分比较(x ±s,n=30) 分
3.3.2 两组受试者干预前与干预末NDLQI比较两组受试者干预末分别与干预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9。
表9 FD受试者干预前与干预末生活质量指数NDLQI比较(x ±s,n=30) 分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指导艾灸组满意度为86.67%,小镇自灸组满意度为73.33%,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0。
表10 KOA、LDH、FD受试者干预末满意度比较(n=90)例
3.5.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两组受试者疗效比较,指导艾灸组控显率73.33%,总有效率90.00%;小镇自灸组控显率56.67%,总有效率80.00%,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1。
表11 KOA受试者疗效比较(n=30) 例
3.5.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组受试者疗效比较,指导艾灸组控显率70.00%,总有效率86.67%;小镇自灸组控显率53.33%,总有效率80.00%,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2 LDH受试者疗效比较(n=30) 例
3.5.3 功能性消化不良两组受试者疗效比较,指导艾灸组控显率70.00%,总有效率85.00%;小镇自灸组控显率50.00%,总有效率80.00%,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表13 FD受试者疗效比较(n=30) 例
艾灸疗法源远流长,《本草从新》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神灸经论》云:“取艾之辛香作炷……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由以上可知,艾灸适应症极为广泛,具有驱寒除湿、活血化瘀、培元补虚等作用。KOA、LDH、FD是常见慢性病,研究证实三病发病多为正气不足,属本虚标实者居多,正气虚为本,风寒湿邪入侵为标,导致局部经脉不通,气血瘀滞而致病[12-14]。故寒、湿、瘀、虚是KOA、LDH、FD发病共同的病因病机,艾灸疗法可扶正祛邪,有效治疗KOA、LDH、FD。
热敏灸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陈日新教授团队创立的艾灸新疗法。该技术重视灸位和灸量两个核心要素,大幅提升了包括KOA、LDH、FD在内的多种疾病的临床疗效[15-17]。在本项目执行之前,本团队在热敏灸小镇以呼吸、代谢等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小镇自灸模式为干预方案,观察了热敏灸干预慢性病的效果,结果显示热敏灸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在干预疼痛、焦虑等方面效果显著[18]。为了进一步提升热敏灸干预慢病的效果,本研究以KOA、LDH、F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最新研发的高效激发艾灸得气的灸具,融合小镇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资源,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灸疗模式的干预效果,探索热敏灸干预小镇慢性病居民的艾灸新模式。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艾灸模式对KOA、LDH、FD均有疗效,指导艾灸组干预KOA、LDH、FD疗效更为显著,群众满意度更高。同时,通过调查分析,在热敏灸使用群体中初步显现出小镇居民健康水平提升、医疗费用支出减少、门诊就诊率、转诊率降低的趋势。此次研究提示,有基层医疗机构参与的艾灸模式优于无基层医疗机构参与的自灸模式。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建立了一套简便、安全、有效、规范化的适宜基层应用的热敏灸干预慢病的新方案,为实现全民健康提供了新范式,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