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春,张子石
(1.同济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2;2.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3.岭南师范学院 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1]。大学外语课程的价值取向赋予其丰富的政治内涵,助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高校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之一的大学外语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2]。目前已有对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研究或聚焦理论层面的探讨[3-5],或将理论介绍与课程思政实践相结合,但对实践部分的阐释仍然比较泛化[6-9]。上述研究指出大学外语课程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发挥课程的思政性功能,将“四个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课程教学体系中,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如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Internet)和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发展,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混合学习结合传统教学和数字化资源的优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对教学全过程的引导、启发和监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10]。在后疫情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混合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符合学习者特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互联网+”时代已然触发了教育领域信息化革命[11],而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则是通过开发数字化技术及其支持能力,如移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推动企业转变业务模式、学习者转变学习方式,从而为用户(企业和学习者等)创造新的、更大的价值。数字化转型对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丰富课程资源库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后疫情时态,教育数字化转型呈现出多边界、多通道、去中心、分布式、自治性、自修养的特点[12]。当前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建设,忽视了数字化对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难以顺应Z世代新数字原住民的学习特点。教育数字化转型应突破慕课微课的建设,关注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从而帮助他们适应新型教育环境,建好用好教育“新资源”,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13]。然而,现有研究尚未能构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价值取向理论框架,鲜有研究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助力大学外语课程思政金课的建设。有鉴于此,基于课程价值取向理论,本文首先构建了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价值取向理论框架,阐述课程思政内涵意义,然后分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最后以扬州大学为例,在成功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单位的机遇下,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开展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路径。
价值体现的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一种相互满足的关系。价值取向是个体或团体形成的一种具有组织化、内在化和稳定性为特征的理念[14],也是其在看待事物或处理问题时所持有的基本价值立场和态度[15]。教师对课程的领悟能力或对课程理解能力至关重要[16],牵涉到各种价值取向。厘清课程价值的内涵对于理解课程价值取向十分重要。西方学界对于课程价值存有两种观点:一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课程价值是由某个外在的目的赋予,强调课程工具性价值,代表人物为杜威;二是从人本主义视角看,课程具有内在的善和价值,强调课程的内在性价值,代表人物为彼得斯[17]。长期以来,由于科学思潮的影响和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现实,课程研究的重心在于课程编制,忽视课程的价值比较和辩护。课程价值就是课程满足价值主体(教师、学生和社会)一定需要的属性,即课程对教师、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意义。综上,本文认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价值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以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各价值主体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以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为依据,根据个体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
课程价值研究需考虑课程价值的主体(社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和客体(哪些学习领域有价值?有什么价值?)[18]。个体或团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他们从事某种活动或采取某种行为的目的和意向,也是他们从事该种活动或采取该种行为的原因[19]。一方面,课程的价值取向影响着课程的教材编写、课程目标和大纲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活动的实施等,并对整个课程活动进行规范和调适;另一方面,课程的价值取向通过课程来影响课程价值主体,实施多样的课程活动,选择特定的评价体系,因此,课程价值取向是与课程和教学相关的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价值取向的维度有: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知识本位关注的是知识本身,即向学生传授某个知识要点;社会本位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一切与教学有关的活动均以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主张社会需要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本位是以人的发展和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学习者的本性和要求,促进个人知识和理智的发展[20]。上述三种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目的的不同解读,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时代背景,课程价值取向亦不相同。从课程社会学的观点看,各种社会因素和主流价值观共同影响着课程的抉择和实施。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统治阶级选择符合他们价值取向的知识和文化进入课程,从而培养统治人才,保证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得到再生产[21]。
课程具有三种维度:领域维度(Scope)、时序维度(Sequence)和价值维度(Value)。领域维度规范教与学;时序维度决定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价值维度是指一切与课程有关活动中所隐含的价值取向,如社会或教育部门对教学内容的价值标准,课堂中教师对所传授知识的价值取向,以及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22][23]。根据价值维度的含义,大学外语课程价值取向理论框架应包含:(1)教学内容的价值标准,即教学内容除满足课程的工具性功能外,还必须实现其人文性价值,帮助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提高社会责任、塑造完美人格;(2)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即教师根据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价值观标准和教学风格等,对标国家战略和主流价值观,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价值整合和理想重建;(3)教学内容本身所呈现的价值取向,即教学内容对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如教材如何体现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擘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以及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史表明,大学英语教学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经历了“一会”(阅读)到“四会”(听、说、读、写)的转变[24]。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外语教学目标经历了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到注重大学英语人文性和课程价值观的转变。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工具性价值的影响,大学外语课程的价值取向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现有大学外语类教材以西方文化,尤其是美英内圈文化为主,而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社会进步的内容较少,不利于培养与提升学生道德情操,未能形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与价值塑造的合力[25]。大学外语课程价值取向应基于战略的高度,从国家利益、社会发展、教育变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思考[26]。
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阐释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从价值范式和功能的角度来看,课程思政是价值引领下的知识传授,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情感和行为[27]。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来看,课程思政强调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相结合、相统一[28]。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课程思政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内容呈现,将立德树人理念有机融入各教学环节[29]。总之,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理念是协同育人;结构是立体多元;方法是显隐结合;思维是科学创新,新时代课程思政首要特点是寓德于课;主要特点是人文立课;核心特点是价值引领[30]。综上所述,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应彰显价值塑造之意蕴,在传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应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重构课程内容,以润物无声和化盐于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和公民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提升品德修养。
课程价值维度,是指课程抉择和实施过程中所呈现的价值取向,即对价值主体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内容除满足工具性价值外,还必须具有价值意义。正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所指出的: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是指知识自身的实用价值,而人文性则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学会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学会求真、向善、尚美,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然而,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外语被普遍认为是一门工具,重语言知识传授,轻课程价值取向。这种工具性价值取向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素养。大学外语课程的价值主体应该包括个人价值本位和社会价值本位[31],从这个意义上看,外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尤为明显[32]。因此,为实现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大学外语教学应推动课程教学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素质本位和价值本位的转变,强化其人文性价值。
根据价值维度理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及其课程思政水平。思想品德高尚、课程思政水平较高的教师更能找准教学内容的价值意义。价值取向的呈现方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然而,部分教师理想缺失、信念模糊、急功近利、心态浮躁,从而在教学上敷衍,在育人上失职、在学术上失范、在道德上失缺。受语言工具性价值的影响,大学外语教师仍然以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传授为主要目标,以黑板加粉笔或电脑加多媒体课件为媒介,立足知识本位,以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方式将知识呈现给学生。此外,大学外语教师年龄层次偏大,教学任务繁重,教学理念陈旧,他们既缺乏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也不愿意作出努力去改变,他们或全盘接受,或完全否定西方文化。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文化背景及教育内涵,更谈不上深挖文章背后的爱国主义、人格品质、理想信念以及中国文化等思政教育内涵[33]。
价值维度理论认为社会整体价值观决定了教学内容对国家、社会和学生实际价值或者意义。批判教育社会学理论认为,教材内容不是任意或随机的,也不是给定或既存的,中立或无价值的,而是基于一系列原则和价值观对社会知识进行重新选择和建构的结果,体现的是国家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和实现社会控制的途径。总体而言,大学外语类教材选材得当、主旨性强、体裁多样、题材广泛,符合特定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然而,现阶段大多数大学外语类教材均存在着严重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教材内容多以美英文化为基础,重西方价值观的传播而轻中国文化和中国制度的呈现,缺少对中华文化、中国故事、中国政体、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系统关照,对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呈现就更少了,部分大学英语教材推崇美英内圈文化,不够重视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国文化比例过低,未能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加强中国价值的国际传播”中发挥作用[34]。总之,教材编写偏知识传授却忽略了大学英语的思政育人功能,造成了中国元素的缺失,学生既无法理解当代中国,也看不懂西方之乱的根本原因[35]。大学外语教材中部分语篇背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出现了不同程度与形式的价值偏差。事实上,教师既要传授语言知识,也要传播语言背后文化规约、交际规范的隐性知识[36]。
教学大纲是依据学科特点编制的指导性纲要文件,规定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教学方法等,它是课程内容合乎逻辑的构架,是教学秩序和一切教学活动的指南。长期以来,受大学外语工具性的影响,各高校校本大学外语教学大纲主要聚焦语言的工具性价值,忽视其人文性价值。大学外语教育应打破以美英文化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外语教育全过程。除强化工具性价值外,校本大学外语教学大纲应凸显其人文性,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实施路径、实施方法和评价措施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陶冶道德情操,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起来。
如扬州大学的外语培养目标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立体多元的大学外语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在第三学期设置了一批发展类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事业发展期望自主选择学习。除大学英语外,增设了第二外语(日语、朝鲜语、法语、德语等)、专门用途英语(法学、生命科学、医学、工学、理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英文)、国际交流能力提升、学术交流英语、公共英语演讲等十多门课程,建设“外语+专业”和“专业+外语”等微专业。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为增强国家履行国际义务及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优质人才资源。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们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充分利用MOOC和SPOC课程,积极开展混合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和课后等方面全过程实施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的目标体系细化为线上和线下教学目标,利用线上学习时间自由,学生自主学习及考评方式灵活等特点,实现优势互补,更科学地完善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37]。
教学团队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改项目为依托,以教学名师、知名教授或教学骨干为核心的一定数量的、能力互补的专家和教师组成,以专业、课程、基地或项目建设为抓手,发挥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团队,顾名思义,是以课程价值取向理论为指导,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为路径,重在立德树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中最为重要的是应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意识和较强的政治判断能力[38]。加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建设,首先是提升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学习专业本领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应以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切实担负起形塑学生价值观的责任。作为青年学子的榜样和引路人,大学外语教师应率先垂范、严格自律,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好老师。
扬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核心团队由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队伍组成,团队成员的遴选标准有四个方面: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具有团队精神。核心团队由12名教师组成,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思政核心团队成员信息
团队12名成员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3人曾获年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3人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人获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程思政重大项目,出版《21世纪大学英语长篇阅读(思政版)》教材一套等。充分利用获批首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单位的机遇,积极开展校内和校际课程思政研习交流。在校内,定期组织团队成员进行线上或线下研讨,就课程思政理论基础、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思政元素、教学模式等开展专题研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思政课程教师、教学骨干等举办专题讲座,举办教授公开课、中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和微课比赛等,积极开展集体评课等活动。就校际而言,有组织地安排教师参加全国性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与省内外共21所高校大学外语教学部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机制,就课程思政等内容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以期激发教师动能、拓宽教师视野、提升育人能力,最终实现大学外语教师从“教书匠”走向追求卓越的“大先生”的嬗变。
知识传授的传统媒介是课本,在数字化时代,还包括各种网络和电子资源。广义的教材概念既包括传统纸质课本也包括各种网络和电子资源。教育社会学理论认为,任何一门课程的价值取向均反映的是国家机器或者统治阶层所倡导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通过对知识的甄别,那些符合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内容被纳入课本,而那些不符合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知识则被忽略、掩藏或修正。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集中体现了社会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特性,并且这些标准或明或暗地反过来又强化了意识形态[39]。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外语教材应关切如何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打造课程思政金课,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厚植爱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等。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指出,高校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基本价值观、人类文明、知识积累、创新成果;必须扎根中国大地、站稳中国立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课程价值取向理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材建设应有以下关切:
1.教材中中华文化呈现。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材应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强调育人功能,因此,教材编写中应主动融入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观、公民人格品质、理想信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外语教材编写应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教材编写的原则和出发点[40]。教材编写应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教材内容应符合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学编写者应熟悉所属学科的教学大纲或教学指南。扬州大学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团队编写的思政版大学英语长篇阅读教材,获江苏省重点教材立项并即将出版。该套教材的特点是用英语全方位介绍中国智慧、中华文化、文学、政治、教育、科技、社会和经济等,以思政教育为抓手,内容并置,合理选择中外文化,通过语言知识的显性呈现达到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效果,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
2.教材中思政元素提炼。现有大学外语教材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缺失,如何在传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通过挖掘隐性的思政元素重构课程价值取向则成为重要的一环。建设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资源库,是有效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首先应挖掘本单元的思政元素,然后制定单元思政目标,通过对思政元素的解读,集思广益,利用互联网,从China Daily、TED等资源中寻找合适思政素材(如表2所示),精心筛选出既能育才又能育德的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唤醒青年一代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表2 资源库素材来源及思政元素
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在量上需增加中华文化烙印,在质上需反映中华文化特色以及中国发展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知识模块重组、广度延伸、深度解读,充分挖掘德育内容,每个单元凸显一个思政教育主题,最终构建由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育人框架。如:教材中某一单元主题是Stephen Hawking,在认可霍金对于物理学的贡献,为普及深奥的科学知识所作出的不懈努力的同时,我们也准备了由BBC制作的关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杨振宁的介绍,通过对比,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献身科学的崇高理想。又如:教材中某一单元的主题是美国梦,文章通篇并没有出现有关中国文化的元素,经过教学团队的研讨,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与讨论:What is American dream?What is Chinese dream?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merican dream and Chinese dream?Can American dream be realized today? And why or why not?利用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进行价值判断,最终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3.混合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是依据某种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为基础,经过多次课堂教学实践而形成的,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规范或范型。教学模式并非完全固化的,不同的教学理论或教学观往往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模式,由于实施者或实施对象的不同,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修改调适。创新教学方法,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拓展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混合教学模式融合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优势,做到线上有资源,把部分课堂讲授的内容前移,通过课前自学,可以让学生课前预先掌握一定的知识基础,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线下有课堂,聚焦重点和难点,查漏补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认知层面参与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扬州大学外语教学团队充分利用MOOC、SPOC、以及校内外各教学平台,依托现有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利用校本优质课程思政资源库、微课程、微案例、课件集成、优秀教案等教学资源,采用显性与隐性、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后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前线上导学、预学;课中线下精讲、研学;课后巩固、提升的模式(如图1所示);改变传统作业形式,设置灵活多样的学习任务,如小组讨论、读后续写、田野调查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在第二课堂中亲身体验,巩固学业效果,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内外,提高语言知识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言技能发展,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图1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如:教材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True Height”,课前我们将罗格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演讲视频、有关奥运会和残奥会历史的视频、以及对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的英文版介绍上传至学习平台上,让学生进行预学并思考:奥运会的精神是什么?我们能从张海迪身上学习什么样的精神?课中主要聚焦文章的篇章结构和重难点段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Why is it true height? What are important qualities contributing to the success?What role does READING play in Michel's life? 教师聚焦语篇层面的讲解,最后让学生小组汇报交流。课后让学生去寻找身边励志的榜样,对其进行采访,写出一篇不少于200词的短文,并上传至教学平台供同学们进行交流。课程思政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树立人生的中长期目标,坚定“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意识,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提升个人素养。对教材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延展能有效地将思政元素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有机融合,从而达到隐性渗透,显性提升的效果。
课程思政不是加法,而是方法[41]。同样需要说明的是,课程思政不是用思政内容取代专业课内容、课程思政也不是将课堂知识与价值观的简单物理叠加,它是一种新的育人理念,是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将价值观隐性地灌输给学生,从而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课程思政也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隐性教育的主体是学习者,在“激活—体验—理解—认同—升华”的机制下,学习者的理念、情感、意志、动机、人格、修养等获得更大的影响[42]。
在数字化转型和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师应扎实开展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混合教学模式,推进在线教学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学外语教师应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自身发展的第一标准。通过强化大学外语的人文性价值,提升自身课程思政素养,提高“三术”(技术、艺术、学术),才能更好地凸显大学外语教材中的价值取向,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的、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