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梁 磊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在《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一文中明确提出:“阅读能力由信息性阅读、文学性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3方面的能力构成。”信息性阅读是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思辨性阅读”与“实用性阅读”的重新整合,也是对非文学性阅读文本的统称,包含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说明类文本等。信息性阅读又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无论是新高考Ⅰ卷、Ⅱ卷,还是全国甲卷、乙卷,都将其作为必考内容。其考查核心是要求学生以求知求真的态度细读文本,侧重于考查对关键信息的理解把握、辨析评价,进而跨文本整合相关信息,并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结构化的迁移与运用,最终达成拓宽视野、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
然而,信息性阅读备考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教学与考查脱节。虽在教学中有所涉及,但在实际考查中,学生仍存在时间紧迫、解读不明、答题不清、频繁失分的现象。基于以上现状,本文以高考试题为例提出以下四点复习策略:
对比近三年各高考卷非文学类文本的选材,可以清晰感受到命题者对文本挑选的认知深化过程。
年份卷别内容出处2022年全国甲卷扬之水《“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全国乙卷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新高考Ⅰ卷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2021年全国甲卷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全国乙卷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新高考Ⅰ卷朱光潜《诗论》钱锺书《读〈拉奥孔〉》新高考Ⅱ卷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2020年全国卷Ⅰ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全国卷Ⅱ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全国卷Ⅲ振甫《谈谈〈古文观止〉》新高考Ⅰ卷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新高考Ⅱ卷埃德·扬《我包罗万象》
2023年高考备考,仍受“三新三旧”——新旧高考交叠,新旧课程、新旧教材更替的影响。这意味着“两个关注”:关注变化,关注传承。前者要求一线教师关注命题选材的变化,后者意味着原有的复习备考方向、思路、目标、范围和要求等仍可沿用。通过以上表格不难发现,近三年全国卷和新高考卷中出现的信息性阅读的文章有三个特点:一是篇幅较短小,文字较简洁,既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又具有文化性、传统性的特点;二是信息密度较大,文字简短但包含陌生化、科技化、前瞻性的信息;三是成果价值高,发布时间切近,常常是最新的、水平最高的理论成果。
教学启发:高考试卷上信息性阅读文本主题以文艺理论为主,也经常会涉及社会伦理、历史科学等主题;选文的社会性、时效性强,一般来说都是最新发表的文章,其目的是引导广大学子去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借此促使学生思考所处的时代以及个人选择。这为我们的复习备考提供了一个思路: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民生、时代,拓展阅读视域,莫陷入“题海”之中。
1.客观题型的比对
客观题的命题形式相对稳定。三道选择题命题点相似,往往是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命题者选择文化积淀深厚、反映传统文化或前沿理论研究的材料,阅读者能够筛选整合信息,明确论证思路、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并根据文意进行推断,最终进行正确判断。尽管难度不大,却因为是试卷起始前三题,要求学生心理素质稳定,能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这三道题的答题情况会影响整体心态,对答好整张试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注新题型,做到对考点了然于心,也是一轮复习的关键。下面,笔者以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3题为例,对该题型涉及的考点进行讲解: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把握文章的观点。本文中心观点是:怎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一主要谈及两方面看法:其一,纵向来看,要继承创新传统文化;其二,横向来看,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符合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要求。据此,只要判断四个选项是否符合这两方面的观点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本题设问与前两题不同,并非以往的设错类型,也不是回归原文细致比对就可以得出选择的。
与本题相关的题目还有2022年全国乙卷第2题: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视角的分析,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
B.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C.文章末段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叙事学概念变得较易理解。
此类题目要求学生思路更加灵活,思维更具发散性,需要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后再理性判断。
关注题干会发现,有关论证方法的问题都是在论证、论据上设问。在此需要关注的是,对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这些年连续出现,应作为2023年高考复习和备考的重点。尤其要了解论证角度——立论、驳论、破立结合等;明确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对照)式、总分式;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例证法)、理论论证(引证法)、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只有掌握了论证的相关知识,才能以实践来检验知识,以知识来系统地解决问题。
教学启发: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信息性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的第一篇阅读,这要求日常对1~3题客观题的训练起码要做到三点——其一,明确限定答题时间;其二,快速阅读,圈画观点思路;其三,圈画题干,形成回文细比的习惯。
2.主观题型的比对
《课程标准》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提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也指出:“通过选取适宜的素材,再现学科理论产生的场景或是呈现现实中的问题情境……全面综合展现学科素养水平。”
基于此,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4、5两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观点的前提下,解读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第4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第5题:
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如果我们将眼光放长远,纵向关注近三年的信息性阅读简答题,会发现其中的一些特点。
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4题: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第5题: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再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第4题: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第5题: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综合以上试题的对比,可得出如下特点:
特点一:概括思路题——重思维能力的考查
无论是2020年新高考Ⅰ卷的“梳理”“行文脉络”题还是2021年的“分析”“论证思路”题,实质上都是对行文思路的考查。解答此类问题,要求学生有“聚合”思维,不能在头脑中臆造,也不可随意跳读,阅读时聚焦于文本内容,从“句—段—篇”的角度,由浅入深,从细节到整体,从段落到篇章,逐层抽取核心观点,划分论点、论据,探寻论证方法,建构行文思路图。一般来说,对于文本的论证角度、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是否落地,就体现在对此类题型的把握上。
教学启发: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从文章整体解构行文思路。
特点二:分析理解题——情境灵活,重文化传承的考查
聚焦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5题,会发现命题者别具匠心,打破了原有命题思路,以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引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其一,命题来源于文本。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文本内“诗画异质”的观点理解充分,即“诗是动态的,画是静态的”,前者在时间上可延续,后者只能是瞬间的真实再现。其二,命题情境开放灵活。嵇之诗与顾之画论,两则素材取自文化典故,同文本外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相结合,回扣到诗句与谈画作涉及的“诗”“画”不同的特质。出乎其外,入乎其内,以文本来解读文化现象,能够有效检测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022年的高考题显然青睐于此类开放灵活的“因文设题”方式。黄荣华在《高考语文阅读题该长啥样》中指出,“因文设题”就是“不以考查考生是否掌握文章的共性知识为目标,而以考生是否能把握文章的个性特征为指归”,“依据文章的个性特征,从文章理解、欣赏的角度,看哪些地方是阅读的重点、难点,然后据此设计成题目”的命题方式。这恰恰暗合了《课程标准》在“命题和阅卷原则”中所明确的“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展现学生智慧,鼓励学生发挥和创造”“倡导综合性的测试形式”。据此可更好地理解2022年新高考Ⅰ卷的题目设置,无论是《论语》中的观点成为国际公认的“黄金准则”,还是探讨“如何推动”古典诗论的创新发展,都是在灵活设置情境的基础上,通过关联文本以外的相关现象,引导学生真正读懂文章并尝试践行,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学启发:鼓励学生挖掘文本的现实价值。“因文设题”的命题方式,必将成为一大趋势,面对此种命题变化,不妨从解题者视角走向命题者视角,结合所学所知的多学科知识,发现信息性文本的现实价值,尝试自主命题并条分缕析地设置答案,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切实拓宽学科视野。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高考的研究应以课堂教学为落脚点。因此,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给出有针对性的方法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才能真正以“不变”的核心能力应对“万变”的高考试题。
1.厘清思路,整体把握
信息性文本就是针对某种现象或矛盾,提出自己的困惑并主动求解,同时有条理地阐明自己观点的文章。下面,笔者以教材课文《师说》为例,尝试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的行文脉络。
环节一:引导学生梳理文脉
针对现象:士大夫耻学于师。
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现状: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对比论证)
圣人—众人、爱其子—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之间的对比。
做法:“圣人无常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举例、引用)
缘由:嘉其(李氏子)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环节二:质疑思考,提升能力
学生疑问:“《师说》一文的作用和写作意图共有三个。一在赠李蟠,二在刺时弊,三则是劝世风。虽是‘师说’,却有‘劝从师、劝学习’的意味。我认为本文以‘说’为辅,‘劝’为主。”
这里教师需要帮学生厘清“说”的含义,“说”是一种文体,可以以《马说》为例进行解释。但需肯定学生的想法,即标题可明确点破写作意图,请学生当堂改写本文的标题,最好一语道出论点。于是“劝从师”“从师说”等优秀题目纷纷涌现。
环节三:因疑解惑,提供学习支架
以《劝学》的思路梳理为例,呈现学生困惑:
《劝学》中心观点是“学不可以已”,但文章第二段论述的是学习要“善假于物”。首段后半部分也是强调“博学”和“日参省乎己”,到第三段才论述学习要注重积累、锲而不舍,为何文章要如此论证?“善假于物”“日参省乎己”同“学不可以已”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由此问题可见,学生并未厘清各段分论点,而仅仅是在字词表面做文章。经过对前文的梳理,明确了文章第一段谈意义,第二段说作用,第三段写态度。然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将分论点清晰化,教给其“表达支架”。
如何拟写段落首句,才能够让别人清晰感知自己的思路呢?教给学生两种简单易行之法:简单提问法、开宗明义法。引导学生借助“表达支架”,尝试为另外两段拟写段首句。
【教师示例】
简单提问法:为何而学?学有其义。
开宗明义法:学之义,在修养身性。
【学生习作】
简单提问法修改后文脉呈现:
观点:学不可以已
第一段:为何而学?学有其义。
第二段:学之用何在?习鉴以补不足。
第三段:如何学之不已?贵在积累、不舍、心一。
开宗明义法修改后文脉呈现:
观点:学不可以已
第一段:学之义,在修身养性。
第二段:学之用,习鉴以补不足。
第三段:学之法,贵在积累、不舍、心一。
2.开放情境,提升能力
如在思辨读写单元设置相应任务情境,让学生尝试运用课内所学知识进行表达交流。
任务情境一:返校交流 写发言稿
初中母校邀请你在周末为初三的学弟学妹们谈谈学习方法,以帮助他们明确对学习的认知。你打算谈些什么呢?
如果不想泛泛而谈,那就要学习古人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敢于思考当下问题,勇于表达真情实感,进而引领学生思考:当下的学习情况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习不是照搬照抄,贵在得其精髓、有个体独特的想法与心得,能够精准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原因、着力寻觅方法、真诚提出建议。学生自然而然地去主动思考:如何在学习中防干扰、不沉溺、有追求、非功利。
当然课内所学方法也值得思考借鉴,如能否采用《劝学》《师说》中的论证方法并借鉴其语言风格?笔者尝试引领学生列表归纳:
篇目语言特色论证方法《劝学》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师说》引经据典、思维严谨、深沉感喟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情境任务二:置换身份 你评我点
在小组表达交流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听众,是否被打动?你希望听到什么样的内容、方法?进而得出结论:表达过程中最怕千篇一律的“老生常谈”。谈论事理要追求个性化思维,思想活跃,眼界开阔。这需要学生既有形象思维,也有逻辑理性。
情境任务三:“劝学”新说发言稿
“劝学”新说发言稿观点针对现状原因可行建议论证方法思路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