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山东省德州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253015)
A 型塞内卡病毒(SVA)最早发现于2002 年,早期分离到的塞内卡病毒被认为是非致病性的病毒[1],但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A 型塞内卡病毒的感染和流行。猪群感染发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鼻部和蹄冠部原发性水疱,新生仔猪发病后病死率较高,对养猪业危害巨大。A 型塞内卡病毒病是一种新发疾病,我们对该病毒的认知很有限,不利于该病的防控。
2015 年3 月我国广东地区出现A 型塞内卡病毒的流行,随后在2016~2017 年在福建、河南等地均出现了A 型塞内卡病毒的流行,我国农业农村部在2018 年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关于做好塞内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以切实做好A 型塞内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维护养猪业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并将塞内卡病毒列入监测范围。我国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第256 号公告将塞内卡病毒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 中的二类动物疫病。
中国是猪肉消费大国,同时也是养猪大国,生猪饲养密度大,另外,中国喜食生鲜肉而不喜欢冷冻肉,这使得不同地区生猪调运频繁,给生猪疾病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A 型塞内卡病毒为RNA 病毒,该病毒在传播过程中易出现病毒基因组的变异和重组,使该病的防控及其疫苗研发带来了巨大挑战。
塞内卡病毒病的病原体为A 型塞内卡病毒(SVA),较早时称塞内加谷病毒(SVV),为塞内卡病毒属成员,是一种无囊膜的线性、单股、正链小RNA 病毒。A 型塞内卡病毒的基因组全长大约为7.2kb,病毒含有4 种结构蛋白和8 种非结构蛋白。研究发现,塞内卡病毒对人类肿瘤治疗可能有益,该病毒不仅对正常的人类细胞没有致病性,而且它是一种溶瘤病毒,可以在人类肿瘤细胞中繁殖。因此,它已被用作人类溶瘤病毒疗法的候选药物。
目前发现该病毒只在生猪中流行,生猪被认为是A 型塞内卡病毒的自然宿主。A 型塞内卡病毒发现时间不长,目前仍缺乏对该病毒理化性质的研究。因为A 型塞内卡病毒与口蹄疫病毒结构特性相似,所以猜测两者的理化性质相似,因此,选择消毒时可参考口蹄疫防控使用的消毒药及消毒方法。张燕红、史琳凯等对塞内卡病毒SVV/CH/ZZ/2016 分离株对理化环境的耐受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毒株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和酸均具有较强耐受性,但对碱性环境非常敏感[2],这为我们在选择消毒药时提供参考,在选择消毒药时可选择氢氧化钠等消毒药。
我国首次分离到A 型塞内卡病毒是在2015 年[3],2015 年在广东省发现的A 型塞内卡病毒侵害成年猪及仔猪,猪群感染主要出现原发性水疱样病变,仔猪容易死亡,2016 年在湖北、黑龙江,2017 年在河南和福建相继发生A 型塞内卡病毒疫情。通过分离毒株的基因同源性分析,2015 年广东分离毒株与2016年湖北分离毒株同源性很高,2016 黑龙江分离毒株、2017 年河南和福建分离毒株与美国毒株同源性较高。
自2015 年以来,A 型塞内卡病毒病开始在更多地区和国家不同年龄组的猪中迅速传播,我国广东省首次报道的A 型塞内卡病毒疫情同时感染育成猪和新生仔猪。从2015~2016 年,包括中国、巴西、美国、加拿大、泰国等的更多地区报告了生猪A 型塞内卡病毒疫情。2016 年是中国A 型塞内卡病毒的一个转折点,在2016 年之前爆发的病毒与在加拿大和巴西分离出的病毒核苷酸具有较高相似性;而2016 年后报道的所有A 型塞内卡病毒毒株与美国A 型塞内卡病毒毒株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2017 年前后分离得到的A 型塞内卡病毒毒株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距离,这表明A 型塞内卡病毒在持续不断且快速地进化,病毒间的重组使A 型塞内卡病毒在我国的遗传多样性变得更加复杂[4]。我国分离到的A 型塞内卡病毒毒株之间的致病性存在差异,如GD-S5/2018 毒株的致病性高于GD04/2017,前者可导致明显的临床症状[5]。与HB-CH-2016 株相比,CH/AH-02/2017 株致病性更高[6]。
生猪被认为是A 型塞内卡病毒的自然宿主,血清学调查显示,猪、牛和老鼠体内存在A 型塞内卡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但人类中没有。这些发现表明,老鼠可能在A 型塞内卡病毒的流行中起重要作用,但没有直接证据证实A 型塞内卡病毒可通过老鼠或蝇传播途径。根据口蹄疫病毒的传播特点,现猜测A 型塞内卡病毒的传播方法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及垂直传播,带毒尿液和粪便造成传播的可能性较大。
A 型塞内卡病毒与口蹄疫病毒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除病毒结构相似外,两种病毒均可导致生猪产生类似水疱的临床症状。口蹄疫的研究比较深入,是大家所熟悉的,其传播方式、致病机理等均得到证实,口蹄疫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甚至是气溶胶短距离传播,主要影响各种偶蹄动物。但A 型塞内卡病毒的感染特点、宿主范围和流行病学的许多方面仍然未知,这对该病的防控存在很大的不利因素。除此之外,猪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病及猪水疱性皮疹与A 型塞内卡病毒感染出现的临床症状也相似,通过临床病变无法区分,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测才能鉴别[6]。
临床上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免疫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但因A 型塞内卡病毒与口蹄疫、水疱性口炎等临床症状高度相似,确诊仍需实验室检验。生猪感染A 型塞内卡病毒后临床症状包括口鼻部及蹄冠部出现水疱或溃疡性病变,跛行、厌食、嗜睡、皮肤充血和发烧等临床症状,生猪感染A 型塞内卡病毒后可出现短期的病毒血症,在早期便可以在血清中检测到病毒。成年猪感染可能表现为无症状感染或轻微症状,新生仔猪症状明显且病死率较成年猪高。受感染的成年猪经常出现运动困难,采食减少。研究表明,A 型塞内卡病毒对淋巴组织有嗜性,且病毒含量在扁桃体中最高,不同毒株在致病性上存在差异。
A 型塞内卡病毒感染生猪引起的原发性水疱病与口蹄疫、水疱性口炎或水疱性皮疹的临床症状极其相似,通过临床症状很难鉴别。需要通过实验室病原学检验进行确诊,A 型塞内卡病毒为RNA 病毒,现常用的方法为常规RT-PCR、定量RT-PCR 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如数字RT-PCR、RT-LAMP 技术等。同时对塞内卡病毒与口蹄疫进行检测,双重RT-PCR 检测方法或多重RT-PCR 检测方法被开发利用[7,8]。用于检测的样品可采集血样、淋巴结、粪便、唾液及水疱液等。最准确的方法可通过病毒分离鉴定,但病毒分离鉴定时间长、成本高,除科研用途外使用较小。因A 型塞内卡病毒还未有商业化疫苗可以使用,也可采用检测抗体的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如间接ELISA、竞争ELISA 或病毒中和试验。
A 型塞内卡病毒病作为一种新发疾病,还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目前尚未开发出A 型塞内卡病毒的商业化疫苗,而口蹄疫病毒疫苗免疫接种对A 型塞内卡病毒的感染没有交叉保护作用,市场上无疫苗可以使用,因此,控制猪的A 型塞内卡病毒感染必须依赖于饲养管理,饲养条件和环境的改善有利于该病的防控。积极主动对A 型塞内卡病毒进行监测对降低该病发生风险至关重要。各养殖场(户)可以采取检疫、监测及消毒等防疫措施。可通过采取驱蚊灭鼠、消毒、隔离等提高生物安全的措施。
近年来,一些国家如中国、泰国、美国及加拿大等均报告了A 型塞内卡病毒疫情,A 型塞内卡病毒是一种新发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疾病的疫苗研究还处于最初阶段,因此,市场上还没有商品化的疫苗可供大家选择。塞内卡病毒为RNA 病毒,其基因组变异、重组现象频繁是阻碍疫苗研发的重要原因。
2018 年Fan 等用我国福建分离株CH-FJ-2017 制作灭活疫苗,接种后可产生较高的抗体并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这是我国第一个报道的塞内卡病毒疫苗的研究[9];2019 年美国南达科塔州立大学Bishwas 等研究开发了一种重组减毒疫苗可提供很好保护[10]为该病基因重组疫苗的研发打下基础。2021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发的猪A 型塞内卡病毒病灭活疫苗(CH-Fu J 株)获得农业农村部兽用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批件,标志着该疫苗的研发取得标志性进展。
因各地区流行毒株不同,疫苗研发最好可抵抗不同类型毒株的攻击,塞内卡病毒核酸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也是今年该病疫苗研发的重点,因为核酸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制备简单且安全性高。
近年来,A 型塞内卡病毒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流行,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为水疱型病理变化,目前来看,A 型塞内卡病毒并不像非洲猪瘟病毒那样危害巨大,但也不容忽视,该病毒已对养猪业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大多数成年猪感染后预后良好,但对新生仔猪影响较大,新生仔猪病死率高,并在不同地区和范围流行,且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而且从流行病学上看该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未来的影响很难预测,养殖场户及兽医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A 型塞内卡病毒不在我国发生大面积流行。
与口蹄疫相比,A 型塞内卡病毒感染特点、宿主范围和流行病学的许多方面仍然是未知的,作为一种新发疾病,畜牧兽医人员对A 型塞内卡病毒的认知暂时有限,A 型塞内卡病毒对生猪养殖业的影响难以估计,政府及畜牧、兽医人员应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A 型塞内卡病毒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理化性质及流行病学研究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加快塞内卡病毒的快速诊断方法及疫苗研发,有利于该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