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览的核心概念、叙事构建与信息传达
——以“吉金春秋展”钱币展示为例

2022-11-21 21:45
东南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铜钱钱币展品

蔡 明

(深圳博物馆 广东深圳 518026)

内容提要:核心概念被科技馆与自然馆从科学教育界引入,在展览策划中用于解决知识碎片化和信息传达有效性的问题。科技馆与自然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工作,但历史类博物馆对核心概念却较为陌生。深圳博物馆在策划“吉金春秋——深圳博物馆铜器展”钱币展示的过程中,将叙事范围限定在铜钱时代货币流通领域,提炼出铜钱实际重量与名义重量及其关系这一核心概念,以相关历史事件将该核心概念故事化,进而构建了展览的叙事。观众可由此形成一个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知识体系,避免了信息的碎片化,展览达到了信息有效传达的预期效果。这次实践是文物历史类展览借鉴核心概念的一次积极探索与有益尝试。

21世纪以来,受国际博物馆界“由物到事”思潮的影响,策展逐渐被理解为讲述藏品的故事[1]。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博物馆学界开始提出并践行“信息定位型展览”,以区别于以往传统的“器物定位型展览”[2]。后者被称为“审美型展览”或“文物艺术品展示模式”,前者则逐渐被称为“叙事型展览”或“叙事型主题展示模式”[3]。这也促使博物馆策展人不断深入研究,充分发掘文物的多方位信息,以某种逻辑将众多展品组织起来,合理、顺畅地“讲好”故事。

然而在展览追求叙事的当下,叙事不应该仅仅为了看似合理地组织展品或堆砌面面俱到的知识点,而更应该作用于展览信息的有效传达。观众通过参观展览获取的信息,既融入他们的精神层面而成为长期记忆的“精神遗产”,亦可被视为衡量展览有效性的重要指标[4],这也表明观众对展览信息的接收程度是构建展览叙事的主要目标。现实情况却是有些内容架构合理、逻辑性较强的展览,由于叙事宏大且缺乏聚焦,容易出现信息碎片化的现象。在观展结束后,观众脑海中的信息是混乱、割裂、欠缺联系的,不但难以形成长期记忆,也无益于理解展览想要传达的主旨。

以钱币展览的策划为例。区别于早年基于钱币版别研究的策展理念,当下的钱币展览开始尝试从更多元的角度去丰富展览叙事,发掘铜钱蕴含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内涵。比如一个展览中不仅有铜钱的发展史,还单列国别钱、民俗钱、钱文艺术、铸造工艺等主题,甚至会在展品中加入金银币、纸币以及当时的“食货”类文物,以展示钱币在经济领域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5]。这种展示方式确实能多角度、多层次地丰富展品知识链条,但也会导致呈现的知识较为庞杂,观众貌似从中获取了历史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民俗学、艺术鉴赏、铸造技术等不同学科或专业的知识,但各类知识彼此独立、缺乏有机整合。在参观过程中,观众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记住某几个感兴趣的信息,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会逐渐忘却这些信息,更遑论展览的主旨。

不过,近几年已有学者对宏大叙事进行了反思,并探讨了从微观视角构建叙事的可能性[6]。也有展览尝试从某个学科的具象概念着手,让观众形成对该学科某个理论体系的认知及基本判断,使其在今后日常生活中遇到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自己的筛选将这些知识不断添加到这个体系中,而不再是陌生抵触或全盘接受[7]。可见,从微观视角切入,聚焦于某个具象的知识或问题,引导观众主动思考,以该具象的知识为中心有机整合展览中的多层信息,从而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是有助于观众对展览形成长期记忆的。

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思考:深圳博物馆在策划“吉金春秋——深圳博物馆铜器展”(以下简称“吉金春秋展”)钱币展示[8]的过程中,如何突破已有的范式,聚焦于一个能引发观众共鸣、更加具象的知识点,让所有的解读与阐释均围绕着它渐次展开?观众可以凭此知识点为中心节点,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并最终将之“融入他们的精神层面”。那么,什么样的知识才能作为中心节点?这里就要借鉴一个概念——核心概念。

一、核心概念的借鉴

(一)什么是核心概念

2011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发布了《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Practice,Crosscutting Concepts,and Core Ideas,以下简称“《框架》”),针对“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技术与科学应用”等四类学科的13个二级学科提出了44个核心概念及其细化,随即被介绍至中国的教育界[9]。《框架》中的“跨学科概念”(crosscutting concepts)与“核心概念”(core ideas)很快便引起中国科技馆与自然馆从业者的高度重视,他们展开广泛讨论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策展和教育活动实践。

“跨学科概念”是指那些能应用于所有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通用概念,它们都具有解释的价值;“核心概念”指各门学科中非常重要的关键性概念,它们能为理解或研究更复杂的概念和解决问题提供工具与支持[10]。比如,《框架》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二级学科“物质及其相互作用”,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核反应”等三个核心概念及其细化[11];我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物质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是“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形状和运动状态”,其下还包括“有的力直接施加在物体上,有的力可以通过看不见的物质施加在物体上”和“物体运动的改变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有关”等次一级概念[12]。可见,物质科学领域中的核心概念可以是一些较为具象的知识点,而非笼统的主旨。

(二)核心概念的作用

核心概念被引入博物馆的展览与教育活动实践,旨在解决知识碎片化和信息传达有效性的问题。美国史密森尼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乔治·布朗·古德(George Brown Goode)就指出博物馆应使展览能反映“概念”,而不仅仅是“物”[13]。“概念是人文的东西的总结和结果,容易形成一个逻辑性强又严密的体系,以概念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网,能保证展览的严密、简洁,使其更具有教育作用”[14]。核心概念是一个学科体系的核心,是连结其他概念与现象的中心节点,通过这些中心节点可以把碎片化的知识有序地联系起来[15]。相关科技、自然类展览的策划实践表明,只有抓住核心概念才能在有限的展示空间和时间内将最具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观众,并帮助观众构建知识体系,促进跨学科概念的理解。观众在以后遇到与该学科相关联的新知识时,才能将它们纳入这个框架体系中[16]。由此可见,核心概念是可以作为展览叙事的中心节点,并能提升展览信息的传达效果。

(三)核心概念与文物历史类展览

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人类的知识体系可以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大部类[17]。历史类博物馆的收藏、研究与展览等工作多是围绕文物开展的,这些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可以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三大部类的研究对象。从哪些学科角度去研究、阐释这些文物,将会影响展览的呈现效果。但是,目前只有自然科学部类的相关学科(如《框架》中提及的四类学科)经过长期的实践与验证,总结出了明确的、成熟的且成体系的核心概念,仍有相当多的学科尚未提炼出来或者并不明晰。当我们把核心概念这个“概念”借鉴至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尝试提炼出这些学科的核心概念并以之策展时,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表述理解核心概念并将其作用于策展实践,即核心概念是关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与如何运行”的底层逻辑,该逻辑是展览叙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一系列过程的内在驱动力。

二、核心概念与“吉金春秋展”钱币展示的策划

(一)叙事范围的限定

钱币涉及的学科门类或专业知识众多,从哪方面提炼中国古代铜钱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会随着处在不同层级的科学主题或话题而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在给定的范围内找到最能够聚合所有现象、事件和客体的组织性观念[18]。普通观众看到铜钱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这些钱能买多少东西?不同形状的铜钱之间怎么互相流通?不同尺寸、重量的铜钱之间如何作价?这些问题虽然没有标准答案,却反映了铜钱时代[19]货币如何流通的底层逻辑。若将展览内容限定在铜钱时代的货币流通领域,提炼出其中的核心概念,不仅能让观众借此尝试自我探索与回答,与现实中的生活情境产生共鸣,还能让他们以此为中心节点构建知识体系,让展览信息得以有效传达。

(二)铜钱时代货币流通领域的核心概念及故事化

金属货币包括金属称量货币与金属铸币,均以重量决定其币值。不同的是,金属称量货币是金属货币的原始形态,没有固定的重量,也没有一定的形状,以重量为价值的计量单位;金属铸币是经过国家认可而确定的具有固定的重量、形态和成色的货币,因重量固定,使用时可以不用先考虑其重量,而只需计算货币的数量[20]。在经历了一个与市场相适应的长期过程后,金属铸币的重量逐渐固化和标准化。这个标准化的重量就是金属铸币的名义重量,即经过国家认可的法定重量。

铜钱就是一种金属铸币。重如其文,即实际重量要与名义重量相符,是中国古代社会对铜钱的理想要求。若重不如其文,尤其是当实际重量小于名义重量之时,就会影响货币流通、破坏经济秩序。比如铸小钱就是将铜钱减重,即实际重量远小于名义重量,同等重量的铜材就可以铸造更多的铜钱,造成货币数量增加;又如铸大钱则是发行高额货币、虚增钱值,一枚大钱可以抵用若干枚小平钱,但其实际重量却达不到这些小平钱的实际重量之和。铸大钱与铸小钱均是为了应付财政危机而实行的货币贬值政策,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通货膨胀。实际重量与名义重量及其关系,是铜钱流通的底层逻辑,也是理解中国铜钱时代货币流通领域相关现象的核心概念。

提炼核心概念只是完成了策展的第一步,下一步则需将核心概念情节化、具体化、通俗化地融入“故事”之中,促其转化成展览大纲[21]。彭信威指出,铜钱的规格与重量能反映当时的财政、经济状况,所以铜钱是直接、可靠的史料[22]。若从实际重量与名义重量及其关系这一角度重新审视铜钱,将会发现铜钱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这为构建展览的叙事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比如:王莽时期进行以发行高额货币为特点的币制改革;三国时期蜀、吴竞相铸造大钱;唐代安史之乱(755—763年)时期,交战双方均铸造大钱以弥补军费;明代万历与清代咸丰两个时期都出现因内外战争导致财政匮乏而铸造大钱的情况等。历史似乎在不断地重演这样一个“周期性故事”:政局动荡(如持续的军事行动)→财政开支增加→铸造大钱(或小钱)→铜钱名义重量大于实际重量→通货膨胀。在这个人人皆知“通货膨胀”术语的时代,“吉金春秋展”钱币展示通过这样的“故事”,让观众在观展过程中对比当代社会的“通货膨胀”概念,逐渐了解铜钱时代货币流通领域的核心概念,主动探知铜钱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从而以新的视角理解历史的演进。

(三)钱币展示的叙事构建

展览的叙事应聚焦于主题和主线,大而全的内容只会增加观众的阅读难度[23]。这就要求展览每个层级的说明、每件展品的解读、每个故事都应聚焦于对核心概念的阐释,摒弃与之无关的内容。

“吉金春秋展”钱币展示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以历史时期为序分为10个一级单元,勾勒出以铜钱为中心的中国古代货币经济发展的大致脉络以及各时期的主要特征;第二层级以货币政策变化的关键节点划分为24个二级单元,成为一个个体现核心概念的故事,主要包括兑换、比价、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货币流通领域的内容;第三层级是展品及其解读,围绕铜钱重量进一步解释二级单元的“故事”。

比如,第三单元“秦汉:货币的大一统”的说明中提及“汉初沿用‘半两’钱,并推行实际重量小于名义重量的货币减重政策”。关于展品“秦半两”“西汉四铢半两”的解读,在标明实际重量分别为7.4克、2.3克的同时,进一步阐释实际重量背离名义重量的现象:“秦代及以前的半两钱,重如其文,实重半两,即十二铢。西汉初年沿用半两铜钱,因财政匮乏,为了增加铜钱供给、进而增加财富,遂推行铸币减重的政策,出现了实重四铢的半两铜钱”。再如该单元的二级单元“王莽的币制改革”,其说明为:“王莽夺权后,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滥发高面值的大钱,虚增钱值,妄图以行政手段维系货币比价,违背了铜钱‘重如其文’的惯例,扰乱了金融秩序。民间开始拒绝使用货币,改以布帛、粟等实物进行交易”。展品解读中不仅标明了“小泉直一”“大泉五十”“大布黄千”等展品的实际重量,即分别为1.3克、4.4克、9.8克,还对其面值(即名义重量)与实际重量的关系作出解答:“大泉五十、大布黄千分别作价50枚和1000枚小泉直一,但重量不及小泉直一的50倍和1000倍”。各层级的叙事紧紧围绕相关铜钱实际重量之间的对比,通过对通货膨胀等现象的描述,聚焦于对铜钱时代货币流通领域核心概念的具体阐释之中。

如果说第一层级是帮助观众从较大的时间段了解铜钱的发展变化,那么第二层级则是通过一个个具体事例,引导观众了解铜钱的实际重量与名义重量及其关系这一核心概念,进而探索货币流通领域相关现象的原因、发展与影响,第三层级则是对第二层级内容的注解。所有的叙述内容均聚焦于对核心概念的故事化阐释,避免碎片化信息对观众的干扰。观众通过故事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并在脑海中以核心概念为中心节点构建出一个知识体系和展览的叙事网络。

三、信息传达与观众评估

提炼核心概念并以之构建展览叙事,最终目的就是将展览信息有效传达给观众。因此,了解观众对展览的评价与意见,是对此次策展实践的重要检阅,有助于今后策展工作的改善。

由于钱币展示位于“吉金春秋展”的结尾处,观众在参观至此时多已产生博物馆疲劳,许多观众只是匆匆扫一眼便离开展厅,只有部分观众会选择若干个单元仔细观看或者通看完整钱币展示。通过现场访谈得知[24],这些观众均表示钱币展示的内容着重强调了铜钱重量、通货膨胀等知识,甚至有观众发现这类知识是贯穿于整个叙事的。他们认为展览中关于兑换、通胀、比价等货币现象的内容很有意思,尤其是关于多个单元的不同重量大小铜钱之间的比对展示及其内容解读,他们能从中不断地发现前文所述的“周期性故事”,即政局动荡与财政开支增加,进而推行铜钱减重或虚增钱值的货币政策,最终导致通货膨胀。这些故事容易让人印象深刻,有一部分观众表示能从这些故事中了解到铜钱重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甚至还有多位观众表示能感受到重量对于铜钱流通的关键作用。这些观众认为他们对铜钱的名义重量与实际重量及其关系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后会从这一角度重新认知中国古代的铜钱。

另外,访谈对象也包括“吉金春秋展”的志愿者。博物馆志愿者扮演着博物馆文化传播者和观众代表的双重角色,以志愿者为代表的“他者”给博物馆提供了自我认知、自我评估之外的另一种途径[25]。这些志愿者既是观众,又要在展厅中为普通观众讲解,他们对展览的理解会比普通观众更有深度;同时,由于博物馆工作人员与他们较为熟悉,也便于在一段时间后对其进行回访。有志愿者表示在讲解过程中最想向观众提及通货膨胀,因为“这个点是比较鲜明的,可以与现代金融知识挂钩”。这表明该内容能够使观众产生共鸣。还有两位志愿者上一次参观“吉金春秋展”是在半年之前,但对铜钱重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联依然印象深刻。这说明虽然时隔已久,展览想要传达的信息已然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了长期记忆。

虽然这次的观众访谈不具有定量调查的价值,但我们依然能从中管窥此次钱币展示的信息传达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提炼核心概念,揭示某类藏品(以质地、功能、文化内涵等分类,如陶瓷、生产工具、文人用品等)或某类事物(如规律、现象、群体、阶层等)的性质、变化、原因的底层逻辑,以此为中心节点构建的展览叙事,对展览信息的有效传达具有极为正向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余论

“吉金春秋展”钱币展示提炼出的铜钱时代货币流通领域的核心概念,即实际重量与名义重量及其关系,主要是通过历史上有关通货膨胀的故事去阐释。此类钱币展览还可以发掘更多有关物价、比价、铸币权、国际货币等故事。

对于核心概念的提炼,要有相关学科、专业的背景,也要有广泛、深入的前期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核心概念不应该是那种宏大却笼统的主旨,而应是一些具象的知识点,最好是那些隐藏在普通人生活中的、能被人们察觉并与之共情的现象本质。与具象同样重要的是聚焦。具象针对的是核心概念的提炼,聚焦则在实操层面对叙事文本的撰写提出了要求。展览的结构、层级,叙事的内容、文字以及展品的选择,都应聚焦于反映这些展品与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解读,在看得见的展品与看不见的核心概念之间建立联系,舍弃那些与之无关的内容。核心概念如同一个中心节点,可以构建起一个内容丰富、逻辑性强、体系严密的展览叙事网络。

在这里,概念或逻辑才是展览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而不仅仅是展品本身。观众不再是机械地记忆、理解展览中那些孤立、碎片的知识点,而是通过一个个由展品组合构建的故事去理解核心概念或底层逻辑,以此为中心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知识体系或展览的叙事网络,再将展览中呈现的各类信息(如展品、知识点)纳入其中,彼此构成有机联系,最终产生长期记忆。即便许久之后,他们再看到类似展览或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现象,这些概念或逻辑依旧可以为他们提供看待事物的角度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致谢:在本文的立意与撰写过程中,深圳博物馆刘红杰副研究馆员、韩蒙博士与笔者多次探讨,提出了不少积极有益的建议;张媛媛博士、刘绎一博士、罗晶晶博士、刘倩女士与笔者交流了各自的见解;志愿者邓宇女士组织了观众访谈,志愿者郑宇劼先生和雷镭先生在访谈之外也为本文提供了不少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铜钱钱币展品
花喜鹊的铜钱
展品被盗了
铜钱为什么中间有方孔
铜钱草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Sun Yat-sen Numismatic Museum, Hangzhou
左脑风暴
铜钱草
2009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展品选登
钱币保存各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