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与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的内涵与传承架构探赜

2022-11-21 21:27张嘉友师钦燕
关键词:四川基因红色

张嘉友 刘 勤 师钦燕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红色文化传承保护愈加重视,多次强调要赓续优良传统,传好文化接力棒,正如习近平所讲:“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1]460这要求我们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四川①在中共百年中经历了泸顺起义、战略转移、三线建设、率先实行国营企业扩权试点等重大历史事件,召开了会理会议、两河口会议、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重要历史会议,诞生了朱德、邓小平、吴玉章、杨尚昆等的重要历史人物,镌刻了不朽的红色印记,书写了激情的奋斗华章,四川地方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做出了独特的历史贡献。四川红色基因作为红色文化意蕴的基本构成,不仅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又立足于新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四川红色基因,弘扬四川红色文化,是彰显区域文化特色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一、四川红色基因的概念与特征

红色自古以来都是华夏民族喜爱的颜色,它代表着权威、吉祥与喜庆。1864年,马克思成立第一国际,其标志颜色就是红色,而马克思称“农民的同盟者的专政”叫“红色共和国”,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叫“红色党人”。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共产党迎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了打倒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革命先辈们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指引着我们走向新中国,走向国富民强。自中国共产党诞生,“红色”又有了更加特殊的寓意——象征着革命,被用来指与党的革命和建设有关的一切现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红色政权”“红色革命”等成为革命和争取独立的代名词,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五星红旗”“红色天安门”“东方红”卫星等成为奋斗与探索的象征,红色也因此被赋予更加深厚的意蕴;改革开放时期乃至新时代,党和国家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传承的“红色精神”“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等,更是为其增添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它们最基本特征就是“红色”,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特征。基因“是生物体携带和传播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3]1009。它储存着所有的生命遗传信息,是决定生物基本结构和性能的遗传因素。它既来自过去世代的精神积累和生命要素,又具有恒久的、强大的持续遗传性[3]。对于红色基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红色基因是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凝练出来的价值立场、远大理想、顽强意志、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等[5];有的认为红色基因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思想因子的总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革命道德、思想路线以及先进本质的集中体现[6]47。

综合以上观点,在时间范围上,广义红色基因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形成的印刻在中国人民骨子里的优良传统、不屈精神和坚定信仰等遗传信息;狭义红色基因,指党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长期的斗争中,依托红色文化为载体,形成的革命精神、先进思想、优良作风和坚毅品格等。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灵魂所在,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政治传统,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到人民当家、人民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从工业落后到科技强国的精神指引。

(一)四川红色基因的概念

2013年2月,在兰州军区视察工作时,习近平强调:“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7]“红色基因”一词首次被提及。至此以后,习近平一再强调要发扬优良传统,继承红色基因。“红色基因”一词被认识和熟知,并在后续使用中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红色基因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因子,既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同时也蕴含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因,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不仅是确保红色文化赓续传承的基本前提,而且也是维护民族认同、增进民族感情的天然粘合剂。人民创造历史,历史见证巨变,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一个又一个奋斗历程中,由中国人民自己创造的红色文化基因早已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中国人民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四川红色基因的特征

红色文化基因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之文化特征。四川红色基因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四川人民在马列主义科学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在四川大地实践过程中,所遗留的,以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共存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鉴于此,四川红色基因具有地域性、代表性、先进性等特性。一是独特的地域性。在四川大地落地、生根、发芽的红色文化必然打上四川地域的烙印,具有浓郁的四川魅力,例如四川的甘孜红色文化因诞生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其在各个时期的发展与创新就与藏区文化相互影响,且带有明显的藏区文化特色[8]。二是丰富资源的代表性。四川红色资源丰裕,且带有强烈的巴蜀特色,四川不单是邓小平、杨尚昆等伟人故里,也是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罗瑞卿等将帅故乡,还是王右木、卢德铭、李硕勋、赵世炎、旷继勋、刘伯坚、邓萍、赵一曼、张思德、张露萍、江竹筠、丁佑君、黄继光、邱少云、刘文学、赖宁等英雄故土。除此之外,川东地区有著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其所在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根据地。三是价值的先进性。结合四川具体实践,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四川红色文化始终旗帜鲜明,坚持与时俱进与创新,注入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每个时代都引领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在价值导向上具有鲜明的先进性。

二、四川红色基因的赓续与传承现状及挑战

红色基因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核,蕴含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奋斗历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和新时代,都凸显其强大的革命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特质。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基因的外在表现,而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含了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因此,要想挖掘红色文化基因价值,既要注重有形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强调精神文化的凝练升华。赓续与传承四川红色基因,亟需通过挖掘基因内涵来增强文化价值的内生张力,这就要求在新时代化被动为主动将红色基因转化成为厚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酵母,为现实活动提供充足的文化源泉、精神养分和创新动力。

(一)四川红色基因传承现状

1.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分布现状

四川现存有大量历史遗留下来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红色遗址、遗迹和遗物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作为见证四川发展变迁的活化石,既是红色基因的实体象征,也是红色基因的表达方式。因此,为了赓续传承四川红色基因,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整合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由于历史原因,在分布地域上,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大体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现象,主要分布在包括川东北的达州市和巴中市、川西的甘孜和阿坝州、川西南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川东北境内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5处,各种陈列馆、纪念馆10余处,如巴中市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素有“红军文物露天博物馆”之美誉,馆中收藏的红军文物数量庞大,多达10000余件[9]301-302。又如红军石刻标语,现今川东北地区存有的数量已经超过2000件。再者,还遗留有大量的纸质文献,如川陕省委机关报等一批红色报刊[9]68。川东北地区还流传有大量的红色故事、红色歌谣、红色戏曲等非物质文化资源,这是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已成功发掘的红军歌曲、红色戏剧等文艺作品已经达到40多件[10]57。阿坝州、甘孜州等高原藏区存留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各类革命遗址413处,包括有12处国家级、15处省级、15处市州级以及4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此可见,川东、甘孜、阿坝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集中。

川西的成都、德阳、绵阳等地,川南的宜宾、泸州红色文化资源数量相对较少,且分布较散。如四川省绵阳市仅有梓潼“两弹一星”国防科技教育基地,江油王右木纪念馆、王右木故居,北川红军碑林馆、北川地震遗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等。川南泸州发现红色革命遗址75处。

除了对本业的专注以外,韦俊贤表示,国家为民族企业腾飞带来了巨大机遇,而回报社会是民族企业应具备的责任担当。

2.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类型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种类齐全,特色鲜明,知名度高,享誉国内外,集中体现为旅游资源优势,即依据地域分布、资源类型、主题构想及产品特色等要素,它可以分为长征丰碑、将帅故里和川陕苏区三大板块[11]1。这些强大的资源优势为未来挖掘四川红色基因价值以及拓展红色文化功能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第一大板块是“长征丰碑”。1935年1月底至1936年8月,在这20个月里,红军战士奔赴四川10个市(州),近70个县,行程达15000公里。红军长征四川篇是这部伟大壮丽史诗中令人赞叹的华丽篇章,红军在四川凝聚了珍贵的革命经验,铸就了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构筑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给世人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此外,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在四川留下的红色文物和两翼沿线的大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12]如“彝海结盟”佳话是工农红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第一次成功示范,进而为以后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基础模式[10]64。

第二大板块是“伟人故里”。四川是著名的将帅之乡。据统计,1955-1956年,共有99名四川籍人物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将和少将[13]1。除此之外,四川也是众多伟人的故土,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中国共产党元老吴玉章、人民军队高级指挥员王维舟、国务院前总理李鹏、神剑将军张爱萍等等。四川籍伟人将帅身上所呈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品质是指引、激励中华儿女奋进前行,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四川拥有如此数量庞大的“伟人故里”资源,围绕其保护和开发的故居、纪念馆等红色场馆、红色教育基地得到了蓬勃发展,四川红色旅游资源也因此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

第三大板块是“川陕苏区”。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突破敌人第四次“围剿”,在今天的巴中、达州、南充、广元、汉中五市,建立川陕苏区。川陕苏区人民为革命共计输送12万余名英雄儿女。其中,超过4万人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他们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在中国革命史上是无可比拟的辉煌篇章。川陕苏区也塑造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川陕苏区精神。在革命时期,它团结人心,支撑着苏区军民为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不懈奋斗;在改革开放时期,它攻坚克难,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断努力。在新时代,广大巴蜀儿女早已将川陕苏区精神入头、入脑、入心,将其植根于四川的发展土壤中,促进革命老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二)传承四川红色基因面临的挑战

1. 历史虚无主义对人民群众认识红色文化具有不良影响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出现了一些歪曲红色文化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首先,模糊了一些人的政治观点。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消解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认识,误导人民大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产生质疑。其次,造成部分人民群众历史观混乱。历史虚无主义者披着“正视历史”的外衣,妄议历史,批判历史,其本质就是为了否定“新四史”,倘若人民群众对史实缺乏相应的学习和了解,就会产生错误的历史观。再次,扭曲人民群众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通过一些手段肆意篡改和批判历史,否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伟大成就,否定目前从事的伟大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排斥、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民群众形成不健康、不科学的思想文化观念。四川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和困扰。

2. 四川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有待加强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反映了党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的先进文化综合体,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凝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产物”[14]。“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特征与价值追寻上是一致的”[15]。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为这种价值一致性增加了时代特点和精神意蕴。一方面,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其强大精神内核可以保证它在任何时代都发挥着对人民群众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其在不同时代所体现的特殊精神产物,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在红色文化中凝练红色基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成长进化,代代遗传,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带着红色印记创造新篇章。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内核和主线,可以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6]。但从现实来看,两者在整合融入上还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认识上不够准确、机制上不够健全等问题,难以做到相互促进,同向而行。由此,必须强化四川红色基因的时代融合,创新时代表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态的吸引力和创造力。

3. 四川红色基因与“互联网+”的结合有待加深

“互联网+”时代,全媒体蓬勃发展,各类新兴媒体已经渐趋与我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相交相融,特别是在文化思想传播这一方面越发显著。从红色文化与信息网络的融合发展来看,“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的宣传方式愈加多元、新颖和快速,除了采取直观讲解、平面展示等传统宣传手段之外,还逐步增加了艺术再创作的形式,例如,近年来《亮剑》《集结号》《我和我的祖国》等电影电视剧的上映都很好地起到了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增强红色文化认可度的效果。在“红色文化产品热”浪潮下,具有巴蜀特色的微电影、微视剧、小程序、红色文化公众号等创新型红色文化产品不断出现。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红色文化产品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起到了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的作用,但是相较于红色文化的自身价值和应该发挥的效用而言,红色文化产品数量和质量上还有诸多提升空间。由此可见,如何挖掘和创新更多优质红色文化产品,切实提升教化民众的实际效果,是四川红色基因赓续与弘扬的又一重要挑战。

三、赓续与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的路径架构

四川红色基因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是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鲜活素材。为此,亟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赓续与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的现实路径:

(一)党的领导是赓续与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的首要保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7]14。在赓续与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的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要切实落实党和国家出台实施的关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文件和基本政策,加快推进文化传承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文化传承法律法规,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为更好地传承四川红色基因,四川各级党委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改善传承环境、挖掘文化功能、提升文化品位上来,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适应四川具体发展实际的、全员共同参与其中的红色文化基因传承机制。具而言之,一是采取实际措施保护四川红色文化资源,避免文物遭到自然或是人为损毁。二是坚持保护、开发与利用三维共举,实现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创新发展。三是加强四川红色旅游设施建设,创新红色旅游体验模式。四是打造四川红色文化精品,塑造四川红色文化品牌。除此之外,四川各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正确引导,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度,塑造全民关心、人人参与、落细落小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的良好氛围,调动人们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积极性,使四川红色基因赓续与传承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二)文化自信是赓续与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的必然选择

“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8]361。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文化自信是关系到文化安全、民族独立和国运兴衰的关键一环。要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有高度自信心,激励中华民族每一个儿女在新时代披荆斩棘。红色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优秀外来文化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的三大文化基础。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认同感和归属感,弘扬与发展红色文化有利于加强大众化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就是要让红色文化用其强烈的文化感染力,引发大众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文化品格,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四川红色基因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因子,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容丰富,感染力强,教育面广。我们要忠实复制四川红色基因的内在价值,秉承客观理性的原则充分发掘红色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已有红色文化有益成果,进一步构建具有巴蜀特色的红色文化传承体系,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筑牢文化自信基石,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道德规范和理想信念。

(三)党史学习教育是赓续与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的有效手段

四川红色基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精神内核,推进其传承需要综合施策,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弄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回答这三个问题离不开对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历史事件的分析研究。因此,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依托厘清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提高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和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性的正确认识,增强红色文化感召力和情感共鸣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看,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各级党政机关、大中小学以及各级社会组织学习党史,引导更多人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应着力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将四川红色基因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创新红色教育形式,如各级学校可以根据当地具体红色资源,选择适合本校学生教育实际的纪念馆、博物馆、革命旧址等红色实践基地作为第二课堂,进一步完善特色鲜明的四川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升华思想境界,接受四川红色文化洗礼。

(四)全媒体时代是赓续与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的发展际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审时度势,高度重视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深刻认识到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媒体融合深入发展,打造强传播力、导向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主流媒体,多次号召要用新型网络媒体来宣传、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体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众多年轻人的第一信息获取源,而且每个人也是信息传播源。因此,借助互联网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利用全媒体网络平台创新宣播方式不失为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的一个良好互动形态。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种新兴社交媒体,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网络平台建设,优化、拓宽红色文化网络空间,使其成为传承四川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舆论主阵地。

(五)红色旅游是赓续与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关于发展红色旅游,指导思想要正确,旅游设施要同红色纪念设施相得益彰,要接红色纪念的地气。”[19]通过红色旅游拓宽四川红色基因传承途径,创新红色旅游模式,整合红色文化基因精神特质,树立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四川地区红色旅游产业竞争力。一是依托四川红色“三遗”,即遗址、遗迹和遗物,以及红色纪念场馆,发展四川红色旅游,向游客提供相应的红色主题游学活动。如游客在参观红色旅游基地时,讲解员可以根据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参观时长等方面的差异性,定制个性化讲解词,满足人们多元化红色文化需求,最大程度增强游客情感共鸣,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二是充分利用VR技术和3D打印技术,大力建设红色文化旅游场馆。借助高科技手段真实再现红色场景,提升运用和融合四川红色基因效果和能力,把旅游与教育完美结合起来,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和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凸显红色旅游基地对游客的熏陶作用,努力促使游客们成为四川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六)红色文艺是赓续与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的有力载体

红色文艺,是红色文学艺术作品的简称,原为革命战争时期党和人民创作的文艺作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文学形式不断涌现。现今,凡是讲述红色史实、传播红色精神、进行红色教育的文艺作品和文学创作都可称之为红色文艺。传承红色基因要不断突破固有印象,以更符合人民群众实际文化需求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高红色文化感染力和亲和力。影视娱乐节目要厚植红色土壤,社会及政府要积极组织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员编撰各种四川红色故事,鼓励各级文体部门通过拍摄电影、电视剧、音乐剧、舞台剧等形式,以鲜活人物形象和生动故事情节感染广大人民群众。如为庆祝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特别拍摄的电视剧《觉醒时代》,描述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南湖的一艘游船起始,一路追求真理,实现真理的全过程,这些作品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科书。通过影视娱乐节目等载体发挥红色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要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找准定位,以创新意识为前提,寻求切入口,探索赓续与传承四川红色基因新途径。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四川娱乐节目合作开设专题专栏,邀请老兵和专家学者进行访谈,通过他们对四川红色基因的实质内涵与内在精神的解读,塑造鲜活典型革命榜样,营造人人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的社会氛围。

总之,历史的尘埃埋藏了许多英雄,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追忆过去,学习他们留下的红色精神。四川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铸就的先进文化,有着极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时代价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百年历程。现在正值国家巩固红色文化教育效果之良时,最重要的是要挖掘四川红色基因育人价值,强化育人功能,打造育人品牌。我们要主动了解红色英雄故事,学习红色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有一份光,就要发一份热,要像无数革命先烈一样,为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家园奋发前进。新时代,赓续与传承四川红色基因,就要落实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不断扩大四川红色基因知名度,推动四川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实现四川红色文化与红色经济的良性互动。

最后,感谢2021年西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研究与发展基金课题(项目编号:21sxb002);2020年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sxb001);2020年西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及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sxb151)的资助。

注释

① 为了确保四川红色文化的时空一致性,故在本文的论述中,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范围涵盖今重庆市。

猜你喜欢
四川基因红色
四川移动
四川移动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追忆红色浪漫
基因事件
基因
基因搜索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