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炜 史玉民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 安徽合肥 230026;2.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科学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和被丰富着的概念,“不是一个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1]9。科学既是通过科学方法探究自然规律、获取科学知识的认知过程,也是与社会接续互动促进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的建制过程[2]6。科学的多重形象内在规定了以科学研究为职业并依托于这一建制的科学家,不仅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尊重符合求真规律的认知规范,也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遵守符合向善目的之价值规范。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3]。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指导下,中国科技工作者从科学救国到科学报国、科教兴国及科学强国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主要内涵的科学家精神,铸就了彰显中国科学家意志品格和精神风貌的独特精神气质。当前,针对我国科技界作风学风主流积极向上、同时在一定程度存在问题的客观现实,如何把握科学家精神的生成逻辑和价值取向,以继承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塑形铸魂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进境,加快形成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动力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科学家作为一类专门职业,是从事科学研究、推动技术进步的直接执行者;精神作为一种实践理性,不仅受到理性指导并得到确证,而且具有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就时空维度来看,中国科学家群体的精神特质既与世界科学共同体共有的精神气质具有一致性,也有符合中国本土实际和时代特点的特殊性,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借鉴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契合时代要求的精神品质。
精神的动力作用是客观的,正如精神的动力作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一样,人类对于精神动力的认识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深化。同古今中外众多思想家一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思考。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11。他认为作为“批判的武器”的理论与作为“武器的批判”的实践同样不可缺少,作为理论形上本性的精神通过掌握群众可以变成推动实践活动的重要力量。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5]251,明确提出“精神动力”概念,并进一步批判旧唯物主义“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5]248。聚焦科学家本身,马克思认为科学家、发明家和职业发明者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的直接执行者,该主体内在掌握的创新方法、具有的创新精神同外部良好的创新环境一道构成了科技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科学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客观精神气质通过自我确证,内化为指导实践的意志和动机,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动力支撑,也为探索自然规律、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方法论和价值论支持。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科技创新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将技术革命作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邓小平形成一系列科技创新理论体系。江泽民将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摆在科技创新优先位置。胡锦涛较为系统论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发展科学技术问题[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深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首次提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的观点,强调人才在创新中的地位,在加强创新人才价值引领、弘扬科学家精神方面有着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科学家群体的反映。一是体现了扎根中国大地的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7],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勤劳谦逊优秀品质在科学家群体的具体诠释。二是体现了遵循科学规范的科学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3],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以创新创造、求真求实为核心的科学精神在科学家群体的人格化反映。三是体现了紧扣时代脉搏的时代精神,“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8],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是大科学时代对科学家正确处理好个体与集体、继承和发展之间关系的时代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家精神”,其形成和阐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传统、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文化品质等为科学家精神的提出和建构奠定了厚实根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和情感认同形成互构。儒家文化经过先贤志士的思想凝练和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不断积累丰富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时代特色的主题,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进取精神,“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的务实态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奉献境界,“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的团结协作规劝,“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传统,这些鲜明主题不仅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的信仰基础,也成为知识分子立德修身、处事治学的价值规范。20世纪上半叶,中国第一代职业科学家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群体中脱颖而出,作为“殷忧启圣,多难兴邦”的一代学人,中国第一代职业科学家在登上历史舞台伊始,其思想认识就超越了“为学问而学问”的价值中性框架,赋予了更多探究纯粹知识体系之外的价值判断、伦理命令和精神气质,体现出科学救国、经世济民的鲜明价值取向。
20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基于对当时开展科学活动的社会考察,首次在范式意义上系统论述了科学应该具有的社会规范,提出了以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性为主要内涵的“科学的精神气质”,认为“科学的精神特质是指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以规定、禁止、偏好和许可的方式表达。它们借助于制度性价值而合法化”[2]363。这一应然性的规范在维护科学建制在小科学时代相对独立自主发展、实现以“扩充正确无误的知识”为主要目标的纯科学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跨越百年,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日益加深,以科学家个体或科学小组为主体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小科学建制逐渐向规模巨大、人数众多、投资庞大并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大科学建制转变。科学家不仅要通过为科学而科学的理想主义情怀潜心做好纯科学研究,还要顺应时代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科学与社会、个体与共同体、自律与他律、求真与向善之间的关系,在借鉴“科学的精神气质”价值精髓基础上,形成与建制发展、与时代要求相契合的价值规范。
在聚焦科学实践的建构主义视角下,各种异质性的文化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建构着科学。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思考者,而且是行动者[9],在行动过程中形成了受文化因素影响、契合实践演进特点的精神特质。中国科学家精神根植于中国实际,衍生于从科学救国到科学报国、科教兴国、科学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作用于几代科技工作者接续追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实践之中。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饱经磨难,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徐图自强接续探索。20世纪初,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群体在此历史背景下产生,一批富有爱国情怀的有识之士怀揣科学救国理想远赴海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这批留学生同本土新式学堂培养的科技人员一道为中国近现代科技事业奠定了人才基础。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群体克服巨大困难做了不少奠基性工作。新中国成立前,近现代科学的几乎所有主要门类在中国都获得了发展,个别门类与少数专家在学术上已经赶上国际水平,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民有能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但总体而言,该时期科研总体工作量还比较小,在大多数领域成就还不高,同时在作风和学风方面也存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科学救国的先驱秉志(1896-1965年)注重通过建构和倡导科技界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的作用,在深入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精神面貌基础上,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以“公而忘私、忠于所事、信实不欺、勤苦奋励、持久不懈、仁爱之心”为主要内涵的“科学家之精神”,指出“科学家之精神,在寻求真理;科学家之目的,在造福人类。故能称得起科学家之人,不独其在专门学问上,有精深之造诣,而其道德人格,亦必高尚纯洁,有深邃之修养”[10]361。呼吁科学同仁秉承“科学家之精神”摒除陋习,实现科学救国理想。
历史已经证明,片面依靠科学救国思想既不可能挽救民族危亡,也不可能富国兴邦。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科学技术服务于国家目标成为发展科技事业宗旨,也赋予科技工作者科学报国使命。建国初期,国内科技人才极端匮乏,面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和外部势力的遏制,毛泽东指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11]341,强调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科学技术。大批海外留学和访学的中国科学家纷纷归国,到1957年归国人员已有3 000多人,占新中国成立前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12]129。老一辈科学家以科学报国为己任,促进了中国科技事业大发展,在多个具有关键意义的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是在“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肃态度、严明纪律”的“三老四严”作风指引下,“两弹一星”独立研制成功,不仅维护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而且振奋了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彰显了老一辈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气质。
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成为中国科技发展新的重要转折点。面对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态势和国内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较低、科技创新力不足的客观现实,邓小平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3]279这一时期国家层面的科技体制改革措施纷纷出台,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体制改革被提上重要议程;1987年和1988年,国务院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和《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将科技体制改革政策方针具体化;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6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国家对于科技事业的重视促进了国内科研条件和环境持续改善,对于人才的尊重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作积极性,科学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数学机械化、单分子磁性控制、非典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等基础研究领域,高性能计算机、超导材料、系统控制等前沿技术领域,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农业生物药物研制等农业科技领域的科技成果纷纷涌现,尤其是神舟6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和返回不仅圆了中国人民百年航天梦,也铸就形成了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载人航天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14]。在有力的科技政策和科研条件保障下,我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提升,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科技发展从以跟跑为主,步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伟大的事业铸就伟大的精神,在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中凝练形成的载人深潜精神、“天眼”精神、探月精神等集中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的精神风貌。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2019年党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号召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科学家精神做了全面概括。2020年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意见》的出台和习近平的讲话集中体现了对科学家群体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期望,为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投身科学强国实践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精神作为一种实践理性,不仅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而且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科学家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几代科学家的意志品格和精神气质。当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对于树立科技界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科学知识的积累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代际接续的结果。纵观新中国科技发展史,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仅体现为取得的科技成果,更体现在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无形的精神力量相较于有形的科技成果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长久的生命力。清华大学刘兵教授认为,“在老一辈科学家身上,有着不计功利研究科学、献身科学的理想主义传统;严谨、求实、不以从事科学来追求非分私利的传统。这些传统都更加需要倡导。而这种倡导之所以必要,恰恰说明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优良传统,在今天已经受到了相当程度地损害”[15]。当前,我国科技界在作风学风方面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毋庸回避问题所在:学风作风问题依旧突出,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依然存在,研究灌水、论文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学诚信还处于灰色地带,从事肆意扩张的“大型豪华”研究、以“概念股”范式误导科学研究方向、把“概念探索”和尚在“科学实验”阶段的东西不负责任地推向实际应用[16]。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的道德高线,优良的作风和学风是做好科技工作的“生命线”和底线。以科学家精神为抓手切实加强改进作风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明确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规范准则的需要,也是加强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价值准则的需要,更是提升公众对科学家群体信任度的认同需要,还是维护中国科学界公信力的现实需要。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同样也离不开精神层面的自立自强。精神自立自强根植于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度的提高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精神支撑。一方面,精神自立自强是通过增强民族自信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中华民族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取得了众多重要科技成果,为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尽管近代以来中国科技发展相对落后,但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努力,不仅助力中国科技状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事实证明中国人有能力做好科学技术工作,这也为中国科技事业的自立自强提供了信心和动力。另一方面,精神自立自强是通过增强文化自信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精神问题和科学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底色,科学家精神的文化元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印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奠定了文化根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时代内容、进行了时代诠释。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就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彰显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科学家精神,从精神层面激发了以精神自立自强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动力。
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也是一部科技工作者与祖国前途命运荣辱与共、同向同行的精诚报国精神史。在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和进步,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影响力和贡献度不断扩大。同时,也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科技发展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短板突出,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偏少,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机制和生态环境还有待完善,原始创新性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3]。科技是国之利器,世界上的现代化强国无一不是创新强国、科技强国。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破解这一矛盾需要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建设科技强国的历史责任,满足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科技创新的需要、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对于科技方案的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于科技支撑的需要、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于创新驱动的需要,以科学家精神为统领汇聚起科技工作者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精神力量。
如何全面看待发展科学技术和加强精神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由来已久。20世纪三四十年代,秉志先生曾有过如下描述:“吾国先儒只知注重道德,而忽视科学,致国势孱弱,呻吟于强权压迫之下,而无可如何。循至崩颓覆灭,无法挽救。然道德之教诲,于国脉之延长,实为大助。不可因前人之失计而竟蔑弃之。”[10]265当前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社会公众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给予了支持和信任。作为以科技工作为职业的科学家,在获得重视、支持和信任的同时,理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义务和使命。2021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以及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等8条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是我们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强调,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
影响科技发展的精神瑕疵违背科技发展规律和中国科技界主流价值观,与求真、向善、臻美的科学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价值约束和精神层面的规范引导,完全依靠功利的驱使和资本的推动,这既与中国科学家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气质不相符合,长此以往也会对科技发展和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在加大外部保障和内部治理的同时,如何以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为进境书写好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之笔,在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为有效处理好科学家在精神层面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中国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强劲的精神力量,仍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和紧迫现实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