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的音乐文本及演奏技巧诠释

2022-11-21 20:18刘纪敏
黄河之声 2022年7期
关键词:织体壮乡民歌

刘纪敏

一、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创作的时代背景

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是独特广西壮乡风情的《壮乡组曲》的其中一首。倪洪进创作的许多钢琴作品都是根据传统民歌改编而来,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也是如此。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的创作有特殊的年代背景和时代特征,研究创作背景对理解作品具有帮助。

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是根据建国后整理的广西民歌元素创作而来,创作后的音乐结构更加完整,旋律更加优美,广西壮乡民族元素更加浓郁,受到许多人传唱,至今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1979年倪洪进在保留了原民歌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娴熟的钢琴技术创作了这首钢琴作品,把西式钢琴技艺与民族曲调完美融合,将广西民间音乐元素的格调和韵味“搬到”了钢琴形式中,可谓是中西合璧的佳作。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描写了广西壮乡的美丽景色。

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创作的时代具有特殊性。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运动发展如火如荼,音乐领域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时间样板戏、革命戏成为音乐创作的主流思潮,民歌改编、翻新是当前的创作潮流。许多音乐家都投身于此,倪洪进也积极投入到民歌整理、改编创作当中。在此背景下,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诞生了。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创作符合时代的革命需求,“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正是秉承这种理念,从民间音乐汲取养分,用民歌教育音乐家,帮助音乐家“回炉锻造”。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创作符合时代革命需求,突出红色音乐的主题,推动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在坚守民族音乐元素的基础上,充分吸收西方作曲创作技巧,焕发了钢琴音乐的新的生机。

二、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的音乐文本分析

(一)曲式结构分析

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作品在原民歌基础上改编而成,曲式结构属于在降B宫系统中的C商调式上再现单三部曲式,是在传统三部曲式基础上与再现曲式混合而成的曲式结构。曲式结构分为引子、首部、中部、再现部、尾声五部分。作品有四个主要乐句,下面用a、b、c、d来表示。

引子部分(1-9小节)凸显了作品的音乐色彩,尤其在前五个小节当中,通过高声部与低声部的音区对比,形成鲜明的色彩层次。例如高声部用通过四、五度叠置和弦增强了旋律的进行感,低声部则以六连音呈现下行模进,勾勒出了一幅田园湖色的美丽景象,让人置身于壮乡的宁静气氛之中。

首部(10-32小节)是作品的呈示部分,分为A段和A1段。A1段是对A段的不完全重复,凸显了主题与再现之间的过渡,通过一系列十六分音符的下行发展,为中部奠定了基础。

中部(33-52小节)是作品主题的流水部分,曲式按照再现和发展两部分来设置,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民歌风格,用复调的方式处理。中部是对首部的变化陈述,并非构成对比并置关系。

再现部(53-82小节)是再现主题的部分,散板节拍,共有三个乐句,引入对比性音乐材料的单乐段,独立构成单三部曲式结构中的对比部A2。再现部由四个乐句组成,其中前两个乐句是对首部A段前两个乐句的主题再现,后两个乐句则是对首部A段后两个乐句的二次再现。

尾声部分(83-90小节)是结束部分,通过六连音的模进发展,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回到了引子部分的那种宁静的音乐氛围里。

(二)调式调性分析

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发展了广西壮乡民歌的音调旋律,并且在原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变化发展运用。例如广西壮乡许多民歌的调性为C徵五声调式,钢琴曲中则发展为了C商五声调式。

同时在本首乐曲中,作曲家以钢琴宽广的音域配合上立体性的织体、五声音阶的音乐发展来进行创作,使得原本单调的原歌曲旋律变得丰富多彩,富有韵味,体现了钢琴创作的立体化。这首作品中,可以充分的感受到浓郁的民族艺术特征。

C商五声调式在和声创作中应用十分明显,突出了钢琴曲浓厚的民族音乐风格。尤其是大二度和声当中,C商五声调式应用十分常见,在整个作品当中比较普遍。大二度是五声调式的基本音程,是传统民歌创作的重要特征,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继承了这种写法,因此在和声创作中大量应用五声调式展现民族音乐调性就不足为怪了。

(三)旋律特点

众所周知,中国民族音乐的旋律进行以五声调式为基础,通过大二度和小三度组成的调式结构推动旋律的发展。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直接取自广西壮乡民歌,可见倪洪进在创作时充分考虑到了广西壮乡民歌的旋律韵味,让钢琴作品听起来具有民歌化特色。具体看,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民歌特色的旋律出现了三次。

从第10、15、36小节开始,分别出现了三次广西壮乡民歌的主题旋律,通过明亮纯净的平行八度五度和弦来再现了主题,始终保留了两个三音小组的展开,通过音区变化让广西壮乡民歌单调的旋律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在第一次的主题旋律陈述中,倪洪进没有对主题旋律进行过多的修饰,和声较为简单朴素,主题清新和抒情,瞬间让观众带入到音乐氛围之中。第二次第三次主题旋律出现了再现,左右手的旋律在不同音区上交替转换,对比明显。

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整体旋律按照五声音阶式走句的方法展开,结合钢琴器乐本身的金属性音色,增添了主题特性。在引子部分中,旋律手法以八度内夹四度和音展开,结合装饰再现,让旋律更加出彩。首部中旋律线条大多以下行为主,围绕宫音进行和弦分解,听起来动力感十足,借助钢琴宽广的音域,提升了原民歌的C徵五声调式,形成C商五声调式,以五声音阶式走句。

三、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的演奏技巧诠释

(一)节奏变化层面的演奏技巧

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整体节奏为中速、2/4节拍,充满优美的意境,彷佛置身于湖光山色之中。整首曲子在保留了广西壮乡民歌惯用旋律基础上,通过音区、节奏的变化,配之以钢琴的音色,为我们呈现出了更加立体的音响效果。相比作者的其他钢琴作品的节奏处理,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更加灵活多变,充分地挖掘了钢琴音乐丰满、音域宽广、表现力强的特点,极大地发挥了钢琴器乐的演奏优势。具体如下分析。

引子部分中,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演奏运用了两手交替的长琶音句,这种演奏处理的作用是连接乐句,保证旋律的流畅性和自然性。速度从慢变快,乐音也随之由高至低,节奏给人一种自然流淌的艺术感受。演奏时必须要掌握好均匀的节奏感,避免因过快弹奏破坏掉音乐氛围。演奏时要将踏板踩到底端,模拟河水缓缓流向四周的音响。

首部中,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演奏左右手各有分工,右手负责旋律线条,采用单音展开的方式,这样可以保证旋律的民族性特征,通过前八后十六、附点音符的运用,充满活泼的气氛。左手伴奏选则选择了节奏感强的节奏型,通过大量柱式和弦与根音的搭配运用,将主题烘托出来。首部的整体节奏稍快。

中部演奏中,节奏开始放慢,通过大量的连续性琶音形成一种波动感觉,彷佛河水在连绵起伏般荡漾,这时候的节奏较为自由,演奏时适当放松,找到渐变的节奏感觉,心理可以想象壮乡水悠长蜿蜒的样子。最后一小节的节奏放平缓,引出再现部。

再现部的节奏与首部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只有个别节奏做出了细微的调整。整体节奏相比首部更有力量感,节奏感更强。相比中部节奏,再现部节奏稍慢一些,通过轻缓的力度处理和持续琶音,既保证了旋律的连贯性,也烘托了音乐的歌唱性。尾声部分节奏为自由型,通过延音踏板运用,极大的丰富了古典音乐意境。

(二)旋律处理层面的演奏技巧

演奏时要注意许多旋律细节方面的处理。弹奏时动作要小,音色的处理要柔和,弹奏重复性节奏时,要突出情绪的差异,保证情感的层次性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从77小节开始节奏发展进一步得到扩充,不能简单的看作是乐段反复。至81小节起,右手弹奏的力度稍微加强,根据演奏经验,力度达到f即可,持续到84小节。86、87小节要加强旋律性特点,触键动作不可过大,控制好第一个长琶音的起始音色,与主题的音色形成呼应。88小节中的高音“mi”是关键,弹奏时要控制好力度,尽量避免手臂的发力,否则会出现手指砸琴的音色,破坏整体的氛围。再现的音乐旋律部分演奏中,通过织体加花等装饰音的技巧,增添主题性色彩,但是节奏仍然保持变奏后的速度。尾句的演奏时,右手通过八度和弦加强乐句的流畅性,这样音乐听起来更加舒展自然,左手的指尖轻触键盘。这样双手的交替弹奏一直保持到最后,呈现由低音至高音的缓慢上行,需要注意力度进行渐弱处理,主题再现部分整体音色要平和轻柔。

(三)伴奏织体层面的演奏技巧

钢琴器乐被称为乐器王者的重要原因就是可以表现多声部的音乐织体,这是钢琴的主要优势。这首钢琴作品通过丰富的音乐织体形式增强了音乐表现力,提高了当地民歌的音乐性表达。倪洪进在创作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中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借鉴了西方和声理论,突出了钢琴丰富的织体特点,层次感大大增强。由于广西壮族民歌属于单声思维的形态,而钢琴的优势是多声部伴奏,因此倪洪进在创作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中为了将两者融合起来,考虑如何既能体现传统民歌的旋律线条,又能突出多声部的音响效果,故而以广西壮族民歌调式风格的特征作为伴奏织体特征的依据,加强了对西方传统和声手法的改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伴奏织体特征。

一方面,伴奏和声材料使用更为丰富、复杂,民族音乐风格更加浓郁。倪洪进创作中,谨慎地引入了调式变音,既保留了传统民歌五声性调性风格,又增添了伴奏色彩。例如通过省略音、替代音等使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三度叠置和弦中的调式偏音,这样就形成了省略音和弦、替代音和弦,充分利用了钢琴伴奏的立体声优势,将横向的五声性音阶材料改编为纵向五声性和声,整体伴奏织体结构呈现纵合性结构,我们看到的许多四、五度和声的叠置以及它们的平行进行就是倪洪进对西方和声技巧的运用体现。这样一来,中国传统民歌旋律就与西方器乐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充满独特的民族风格的同时又体现了伴奏织体的多声性优势。

另一方面,倪洪进在伴奏织体中运用了“随腔”伴奏形态。“随腔”伴奏在中国古典戏剧中十分常见,像黄梅戏、昆曲等戏剧形式都采用了“随腔”伴奏方式,倪洪进在这里运用“随腔”伴奏,体现了他对民族化的追求。“随腔”伴奏体现在支声型织体和对比型织体当中。支声型织体是指“当几个声部一起演唱、演奏同一曲调时,其中某些声部与主要曲调时而分离出现一些边体音调,时而合成齐唱、齐奏的形式”。伴奏织体是由主旋律派生出来的,增加了对主旋律的装饰。倪洪进在演奏第二次主题时,分支声部主要体现在高音声部,始终跟随主旋律展开。这是“随腔”伴奏中的“衬”技巧的体现。对比型织体手法运用中,倪洪进主要采用了纵向对比,高音声部彷佛竖琴声音在流淌,中音声部彷佛河水涟漪荡漾,低音声部彷佛大提琴在呢喃,颇有交响乐的立体感受。

结 语

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艺术风格十分明显,具有民族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等特征。曲式结构在继承了广西壮乡传统民歌单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再现,让音乐整体曲式更加立体丰富。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发展了当地民歌的音调旋律,将原民歌的C徵五声调式发展为C商五声调式。旋律方面,钢琴作品《船从远方来》利用五声音阶进行展开,在保持整体三度结构的基础上,增强了省略三音的和弦运用,增加了四五度音程的叠置,旋律更加饱满立体。通过2/4拍与4/4拍的灵活切换,增强了语言的力度和重心,让音乐形象更加厚重饱满,同时又不失流畅。C段快板出现后,速度明显加快,与之前曲段形成鲜明对比,具有较强的冲突性,增添了音乐的表现效果。■

猜你喜欢
织体壮乡民歌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幸福吉祥伴壮乡
壮乡颂歌
梦飞壮乡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钢琴伴奏织体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钢琴曲《乌苏里船歌》的民族性解读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