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红
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十四五”建设阶段,这一时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河北地区也要紧随时代发展,对民间音乐进行全方位的传承保护,促使民间音乐文化发展获得新的成效。人才作为推动河北民间音乐发展的第一要素,对于新时代民间音乐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对河北民间音乐人才培养意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策略性的民间音乐人才培养探究,从而实现新时代背景下河北民间音乐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河北民间音乐文化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民间音乐作为河北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需要被很好地保护起来,并进行科学传承,得以发扬光大。而对河北地区民间音乐的良好传承,离不开相关音乐人才作为根基。只有专业人才的不断加入,才能使民间音乐被更全面的保护和传承下来。因而,在新时代文化发展视域下,音乐人才担负着传承和保护民间音乐的重任,同时也对人才培养的相关部门和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人才对于河北民间音乐传承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各个层面。首先,在对民间音乐的传承方面,因为有传承才能保证传播效果,才能让更多的人群了解河北的民间音乐文化内容,感受传统音乐文化魅力。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民间音乐文化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有陈旧的成分,要在新时代获得传播价值,就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这些都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参与和创新。另外,在信息快速传播的当下,河北地区的民间音乐的发展需要产业化和相对完善的宣传机制,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全面的人才培养机制来进行推动,对民间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河北民间音乐的产生源于群众文化生活和情感的需求,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民间传统音乐的传承也需要非常深厚的社会精神需求和群众基础。在传统社会中,民间音乐作为经济开销和成本较低的群众文化娱乐项目,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供其传播和发展。在当今社会,随着群众对娱乐文化活动的需求增加,也提出了更高的文化审美需求。因而,在新时期文化发展背景下,河北民间音乐人才的培养能够增进民众对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了解和把握,有利于培养群众的审美情趣,所以以地方民众文化消费和心理需求为特点的民间传统音乐活动也成为地方音乐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地方民间传统音乐与民族习俗有紧密关系,随着众多民族习俗不断简化,直至消失,一些有着重要的精神价值的传统音乐文化也面临失传。民间音乐的价值更是早已超出其艺术表演范畴,在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民间音乐与民族习俗的传承是建设地方生态环境的根本,而音乐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河北民间音乐向着更高、更广的范围内发展的重要前提。
河北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地方民众的审美有很大的关系,群众对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间音乐的发展程度。在过去的社会环境中,地方民众的音乐审美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风俗有直接关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信息的流通,各种音乐文化的冲击使得民众的音乐审美不再受地域限制。尤其是受各种新兴音乐的冲击,群众的音乐审美情趣和文化消费心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青年一代对于与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相关的民间音乐的兴趣淡薄,认为其表演形式落后守旧,丧失了学习探索的兴趣。群众审美观念发生变化,所以民间音乐的传播失去了社会民众环境支持。河北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尽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是对青年人群来说,仍需要进行更广泛、深刻的传播和宣传,才能从根本上培养起青年群众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审美观念。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需求有更高、更新的要求。所以,在当下的传统文化发展大背景下,对音乐人才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优秀的音乐人才能够保证传统音乐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只有创新才能让当下的青年人群对民间音乐感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形成审美观念。
在“十四五”期间,河北民间音乐人才的培养要作为传承、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重点工作内容,要引起相关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不仅在专业技术方面对人才进行培养,还要培养音乐人才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动员社会各界,获得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更广的范围内的传承需要一定的人才机制作为支撑。人才建设机制有利于培养群众的民族文化自信,通过音乐人才的培养让河北的民间音乐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得以发扬。人才建设机制能够让民间音乐的传承获得更专业的资源支持,让民间音乐人才的培养通过各种院校、社区、文化馆等机构去实现,有利于民间音乐资源的整合、收集。
此外,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基础也不一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与地方经济相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提高地方基层群众的民间音乐文化素养,大量优秀的音乐人才能够带领地方的传统音乐文化发展更上一层楼。人才建设机制的制定能够将地方社会各界的需求考虑在内,也能将地方各文化机构的资源加以整理运用,让民间音乐人才的培养方向更切合地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际。河北要对当地的音乐人才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同时对每种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有清晰认识,将两者结合起来,按照当地传统音乐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制度和音乐文化人才的需求标准制定人才建设机制;其次,对于不同方面的民间音乐人才的培养要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既可以推动人才培养体制的建立,也能在专业的学习方面形成良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保证音乐人才的培养质量。
在传统的民间音乐人才培养中,表演性人才培养一直是重点。所以,这也使得整个民间音乐人才体系存在重技术而轻文化的显著弊端。随着多元文化的快速发展,民众对于民间音乐的文化审美也越来越丰富,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民间音乐人才培养已经很难追的上现代的音乐文化发展步伐。所以,在后续的民间音乐人才培养中,要从全面性人才体系塑造切入,对河北地区的民间音乐人才进行专业能力的打造。将民间音乐表演技能作为人才能力的一部分,加强对民间音乐人才理论、创作、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塑造。一方面,夯实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人才的理论基础,从文化素养、艺术审美等层面进行拓展,提升民间音乐人才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从民间音乐创作和表演实践出发,使民间音乐人才不仅能够展现民间音乐的文化魅力,而且能够根据时代发展和群众审美进行新作品的创造,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基于此,加强河北地区民间音乐全面性人才体系的打造,能够使民间音乐人才队伍更加的均衡发展,不再局限于表演能力突出的人才布局上。也缓解了河北民间音乐缺乏创作型人才的压力,激发了河北民间音乐的创作创新动力,多元化的人才助力使河北民间音乐充满了活力和动力。因而,在新的文化时代背景下,河北地区的民间音乐人才培养更要注重专业性和创新性的培育,能够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底蕴的同时,做出自身的创新和突破,使民间音乐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来观赏和保护。此外,河北民间音乐全面性人才体系的打造,使民间音乐创作和表演不再受限,表演特色突出的人才不再受没有优秀作品的困扰,创作型人才也越来越有创作的动力,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生动高质的优秀民间音乐作品。因而,全面的进行民间音乐人才类型的塑造,对于“十四五”背景下河北民间音乐的快速发展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
高校作为社音乐人才的培养基地,各级政府要加强高校在民间音乐传承人才培养方面的促进作用,为民间音乐传承输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资源。在新形势下,推动民间音乐的传承发展,为社会构建新的文化传承机制起到引领作用。河北高校有较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在师资和教学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有着绝对的优势,而且高校学生是学习能力很强的一个群体,在高校普及民间音乐文化教学内容,能够发挥高校教育的公众性和集体性优势,提高音乐人才培养的效果。在高校加强音乐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是在音乐专业教学中加强民间音乐教育的推广,为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加专业的音乐教学,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另一方面是在整个高校全面推广民间音乐教育,营造高校浓厚的音乐文化氛围。高校学生将来会走入社会各个行业,自身在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方面的修养和个人的审美观念会影响每个人,也会借由个人对外界产生更强大的文化输出,为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构建更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近年来,在传统音乐文化大力发展下,河北地区的民间音乐在各方面的价值被不断发掘,社会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重视民间音乐人才的培养,各种支持和保护政策为地方民间音乐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然而,基于当下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人力的不足,还有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在民间音乐人才的培养方面要采取现代化传承模式。首先,要健全民间音乐的法律保护体系,明确立法。河北地区已经出台了一些民间音乐保护传承的法规,使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不再只是一句口号,不仅有利于民间音乐项目的保护,对民间音乐传承人才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河北地域广阔,各地的文化特色不同,民间音乐资源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河北地区对于民间音乐传承人才培养,要落实到基层,省、市、县等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台更精准的人才培养方案。民间音乐与当下的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原有的社会礼仪、风俗习惯被淡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群众对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需求不断被弱化,民间音乐的发展市场在萎缩,要让其“十四五”时期重新焕发生机,就要不断通过对民间音乐文化的创新来激发现代文化市场的需求。所以,河北民间音乐人才的培养也要符合新的社会环境需求和文化发展需求,将人才的培养与群众在其他方面的需求相结合,培养现代传承人才。
总而言之,在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的背景下,人才是根本,也是驱动力。对于河北地区的民间音乐而言,其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形式,不仅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想要得到持续的传承发展,就需要大量专业性突出、能力全面的音乐人才进行保驾护航,进行全面的艺术传承和创新发展。因而,结合当前“十四五”文化建设背景,对河北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现代文化传承模式为媒介,才能全面的彰显民间音乐人才的显著优势,全方位的推进河北民间音乐传承发展。我们也相信在大众的共同参与下,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河北民间音乐将会进入到系统而有序的发展轨迹之中,以蓬勃的音乐人才队伍构建,确保河北民间音乐的健康发展,使其散发出夺目璀璨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