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刘园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教师讲授-学生学习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打消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且理实一体化的结合程度参差不齐。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工作中单纯注重理论知识讲解,未能结合岗位能力给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教学。虽然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较为薄弱,进行大量的音乐理论教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教学中也应融入实践教学,尤其是和岗位能力对接的音乐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欲望和主动性,降低学习效率。而这种问题的存在也促使学生在步入社会成为幼儿教师后,很难落实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深入挖掘幼儿的音乐天分,影响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其次,据笔者调查发现,上海高职类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内容和学习深度参差不齐。有的院校只保留了钢琴课,却未开设视唱练耳、声乐等重要课程。而大多数院校关于音乐课的课时比例也是只占主干课程的1/2或者1/3。在这种音乐课程设置较少的情况下,学生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更为专业的音乐技能等训练,这导致学生的多声部思维能力非常薄弱,影响了音乐素养的提升。
最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往往重“唱”不重“听”,重“弹”不重“动”(律动),这就导致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岗位能力呈现不对等的状况。在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技能后,如何有效地综合运用到幼儿的音乐教学之中是我们当下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人的大脑由各个成分共同组成,且大脑有明确的分工,左脑主管逻辑思维功能,包括数学、语言等抽象思维;右脑则是主管音乐、空间、知觉等形象思维,左脑要比右脑发达。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正是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重视音乐教育,能促进大脑皮层的发展,采用音乐刺激大脑皮层活动,开发右脑。因此,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并掌握一定的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时,也会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引进阿拉贝拉演唱形式能够使音乐教学更加丰富与活泼。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思维,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多声部音乐的魅力,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使学生在今后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开发儿童的多维度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阿卡贝拉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其音乐内容也呈现了多种音乐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使阿卡贝拉不仅仅是一种歌曲演绎方式,而是成了一种独特风格的小型合唱或多人重唱的模式。由于其不拘一格的表演形式,深受当下年轻大学生的喜爱。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教学课堂,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理念下,充分挖掘优秀的阿卡贝拉音乐素材,以片段化和多声部简化的模式循序渐进地融入高职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中,试着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这些音乐教学活动来感受到音乐的旋律之美,声势之美,律动之美,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享受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分享音乐实践带来的成就感。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参与音乐教学课堂,在发扬学生音乐个性的同时,又让学生认识、体验到多声部视唱练耳的魅力。
融合多种元素的阿卡贝拉是一种多元、包容的音乐表现形式,除了能巩固、增强、提高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外,还可以提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阿卡贝拉本身拥有多元的人文内涵,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如学生可以通过欣赏《西江月》、《鱼戏莲叶间》等中国曲风的阿卡贝拉作品理解、发现中华民族的诗词之美和民族调式的韵律之美。
内心听觉是指借助音乐记忆,能内在地想象出声音的音高、旋律、节奏、音色、想象出音乐形象。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培养良好的内心听觉可以提高歌者的音准能力,增强抗干扰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内心听觉才能将音乐作品的内涵表现呈现出来。
阿卡贝拉中多声部纯人声的合唱形式是培养学生内心听觉的重要手段。在演唱卡农旋律时,通过对自己声部的想象和对方声部的音程构建,可以增强学生的旋律内心听觉。在演唱多声部阿卡贝拉作品时,可以按照音程、和声在听觉上产生的效果和结构性质进行音乐语汇的累积,能够辨析音程与和声的属性,从而理解整首作品的音乐走向和表现手法。
高职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且多数学生由于在中职三年的培养,培养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强和较强的创造力。肢体语言律动化和富有设计的队形动作是现代阿卡贝拉的一大显著特点,也是吸引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们喜欢阿卡贝拉的原因之一。老师可将学生分为5-8人一组,每组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备选曲目,选曲后自行组织排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依据歌曲的风格进行舞蹈、律动、音乐的创编,包括加入合适的人声打击声部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对音乐的理解力和二度创编能力,最终以作品的形式表达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以传统节奏型和节拍的单声部节奏为主要内容进行训练,其目的是为了稳定学生的内心速度,掌握常用节奏的形态及其音乐功能。但这种模式忽视了通过节奏训练培养学生多声部思维,拓宽音乐表现形式和节奏创编能力的培养。融入阿卡贝拉灵活的节奏形态,通过给一条单声部的节奏型配上二声部的节奏或旋律,即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跨出了培养学生多声部思维培养的第一步。例如给下面一条单声部节奏配上二声部节奏型。
4/4 X XX 0 0 | X XX 0 0 | X XX 0 0| X XX 0 0 ||
这时就可以形成一个二声部的节奏训练。比如双手可以拍桌、拍腿打出双声部节奏,左手低声部,右手高声部。同学之间也可以合作,把全班同学分为两个组,每组拍打不同物品或身体部位来划分声部和音色,这样的声音进行交替与配合就会形成比较丰富的音响效果。
4/4 (一声部:跺脚) X XX 0 0 | X XX 0 0| X XX 0 0 | X XX 0 0 ||
(二声部:捻指)0 X XX X | 0 X XX X | 0 X XX X | 0 X XX X||
这样的节奏训练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也更能提高学生的节奏创编能力,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率和魅力。由此,引入阿卡贝拉的形式,能够使节奏更加立体丰满,同时加强了节奏与节奏、旋律与节奏相互之间的融合,使学生更加懂得音乐为何物。这种形式不仅对传统教学中节奏型教学的进行了丰盈与创新,也对旋律与节奏分离的状态形成互补,在丰富节奏和节拍的同时体会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音乐教学不是单纯的教音乐,学音乐。尤其我们的学生将来面对的3-6岁的儿童,对他们来说,音乐是一种美好的,自发的行为。为此,我们更应该给现在的学生传递出这样一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理念。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的本质是—种律动,是一种以人的自身为载体表达内心情绪的律动。从这个层面解释,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育法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乐器。大量阿卡贝拉的作品最终都呈现出一种自然的体态律动的节奏感。一方面这种身体律动为本身的旋律增加了动感和流动性,为整首作品赋予了新的形式和风格;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阿卡贝拉歌者对音乐的全情投入和享受。
在单声部视唱的教学过程中,也可结合阿卡贝拉这种融入身体律动的形式,打破沉闷的课堂,通过拍打身体不同部位所产生的音色来丰富单声部视唱的形式和音响效果。具体做法可采用两两合作或分组合作的形式分为旋律声部和律动声部,当学生已掌握分组合作的情况下,可采用单人完成旋律演唱和身体律动相融合的形式。这种阶梯式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体会更加深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律动的创编能力。
现代阿拉贝拉的风格愈加多元化和国际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阿卡贝拉的喜爱有增无减。学生在完成节奏训练和单声部视唱后打下了良好的视唱基础,这对于多声部视唱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巩固作用。学习多声部视唱学生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视唱能力,更加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听觉和自我调节与团队合作的能力。聆听各个声部,做到整体的和谐与平衡。教师分组对整体的表演与演唱效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对其深入的分析与总结,反思自己在演唱中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演唱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在达到整体演唱效果良好的基础上,可以加入打击声部来丰富音响效果。打击声部可借鉴与该首作品相符的节奏型也可由学生自主创编,让学生充分体会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形式和音乐特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建立学生的和声思维,培养学生的乐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充分发挥阿卡贝拉的实践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堂在内容和授课形式相比于传统的音乐学院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堂大多是班级集体面授的方式,这给任课老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声乐的学习中,这就要求老师在选曲的过程中既要结合当下所要教授的知识点,又要考虑学生对所选歌曲的接受和喜爱程度。既不能选择太单一的旋律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不能选择声部过于繁杂的曲目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阿卡贝拉本身曲风多元且要求声音统一、音色和谐,所以选择阿卡贝拉的曲目在解决学生呼吸与发声问题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风格较为青春活力的曲目,可以引起学生对这首作品的共鸣。比如说《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首作品,这首作品用独特的改编与创作,旋律优美又不失青春的动感,让学生参考这类演唱形式并在演唱的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体态律动,不仅可以增强曲目感染力,也能更好的突出发声技巧,让学生充分认识舌头、嘴皮以及气息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根据曲目旋律的变化,适当调整呼吸的速度以及发声的位置,以此让学生感受人声变化,进而营造出《夜空中最亮的星》作品所表现的爱、力量和信仰,切身感受优秀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倘若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免会打消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阿卡贝拉虽在我国流行的时间不长,但一直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我们应该关注当下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其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手段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具多元化的作品及表演形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