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高效应对诈骗突发事件筑牢反诈防线
——线下线上夹攻诱导高校学生消费案例分析

2022-11-21 19:33吕佳惠
法制博览 2022年5期
关键词:诈骗辅导员案例

吕佳惠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5

一、高校诈骗突发事件研究意义

(一)高校诈骗案件研究的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相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各大高校积极地开展反诈宣传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在预防升级的同时,诈骗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高校大学生的社会、金融、法律、维权等意识淡薄,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再加上盲目消费、物质攀比等价值观问题,成为许多诈骗分子的理想人选。不法分子在网络的掩护下,抓住大学生的软肋实施诈骗,学生被骗后身心和其家庭都会受到打击,严重威胁了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辅导员的责任担当

高校辅导员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构成,是教育全链条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存在[1]。新时代,对于人才有新要求的情况下,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有了新的挑战,面对高校诈骗现象,辅导员要时刻走在前端,要嗅觉敏锐,要早筛查早预防,一旦案件发生后,又要有效地维稳,做反思找原因,善于分析总结,提炼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三)高校诈骗常见类型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务的行为。高校常见的诈骗类型有:网络交友诈骗、兼职刷单刷信誉诈骗、冒充客服或快递类诈骗、网络交友诈骗、QQ或微信诈骗、校园贷及消除贷款账户诈骗、冒充公检法军警或购物客户类诈骗、国家助学金诈骗、中奖类诈骗、虚构险情诈骗、“猜猜我是谁”诈骗、提供考题诈骗、高薪招聘诈骗、钓鱼网站诈骗、虚构色情服务诈骗、虚拟游戏装备交易诈骗等;也有手机呼叫转移诈骗、办卡消费诈骗、POSS机消费诈骗、“杀猪”迷魂阵等。

本文从真实的案例着手,通过案例简介、案例分析、目标设置、实施过程,收获启示,并提炼出创新举措,最终在实际的工作中获得预期成效。

二、案例简介、案例分析和主要目标

(一)案例简介

2021年,D同学在校外和同学闲逛,被诈骗分子团伙盯上,最后在美容院内发生了一起线下和线上夹击的诱导消费事件。D同学为男性,平日各方面表现优异,无不良嗜好,但是一直有皮肤困扰,22日下午在红谷滩万达卫东地铁出口处被陌生中介以“免费”护肤为由带去店里体验,在店内被带入单独的房间内由2名店员利用专业话术诱导消费,并承诺可以改善皮肤质地达到90%以上的顺滑、洁净,并诱导办卡6800元,D同学为了改善皮肤有点冲动,但D同学没有消费能力,身上只有800元,也没有带身份证原件,对方以帮忙查看电子身份证为由直接抢过D同学手机进行贷款操作,娴熟地在该生手机里下载“即分期超G会员”贷款软件,并利用支付宝电子身份证及即时验证码,在没有签任何贷款合同的情况下,迅速办理了6000元的分期贷,且该贷款平台与该美容工作室可能存在利益关系,致使该贷款直接放款到了对方账户而非D同学的银行账户内,并榨干了D同学身上带的800元,

当天下午辅导员得知情况后立刻将此事告知院负责人和学校保卫处,学校保卫处经过调查、询问,核实好事情后,马上向当地派出所报警。当天下午,D同学在警方的陪同下追回6500元,对方同意把钱还给“即分期超G会员”,第二天下午两点,APP显示D学生贷款已经还清,且对方退了500元现金,D学生还是要支付300元“免费护肤费”,也就是之前所谓的“免费护肤”服务其实是放长线钓大鱼,是让学生一步一步陷入消费和贷款陷阱。

(二)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信息化时代典型的线下诱导并利用网贷消费的案件,诈骗手段间接、隐蔽,不易察觉、快速促成,诈骗话术娴熟,话术中以赞美和“榜样”法以及夸大其词的手段博取大学生的信任,又抓住了在校大学生盲目消费、虚荣心强、社会经验缺乏、法律意识淡薄、手游成瘾等特点,骗子通过专业的手段,诱导学生消费。

(三)主要目标

帮助该生追回贷款和现金,挽回损失,并且教育和安抚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培养学生对诈骗的识别能力,并以点带面在全班、全院、全校范围内,加强对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

三、实施过程

(一)处理有速度,追回资金,深入约谈

D同学觉察被骗后第一时间联系我,我在第一时间向院负责人汇报情况并报学校保卫处,根据保卫处意见协助D同学报警,维护D同学的合法权益,确保D同学的人身安全、情绪正常和心理健康。警方陪同该生到美容工作室,向卖家追回6500元,在次日由商家操作还清,现金退了500元,学生消费300元。在学校和警方的帮助下,学生最大限度地挽回了资金损失,且我于当日在该生返校后,让学生写一份案件回忆材料,这便于学生回忆细节,同时将材料上报学院领导、学工处,这也便于事件处理和案例教育素材的收集。除此之外,与该生进行谈心谈话,期间没有批评指正,认真倾听该生当时的具体消费环节和被诱导的全过程,做好记录,并和警方联系了解该款项的进展,同时安抚学生,让D同学感受到老师的关怀,达到共情。

(二)教育有力度,批评指正,引以为戒

首先,向家长汇报学生受骗及贷款的全过程,告知国家对不良“校园贷”,如“砍头贷”“套路贷”等明令禁止,讲述盲目消费以及校园贷的危害,协同家长共同教育引导该生。其次,对于学生的虚荣心、消费观、缺乏防范意识等,进行了批评教育,并给出适当的惩戒方案,注意方法、手段、态度,防止造成D同学的情绪波动。再次,引导D同学加强自身的防骗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网络贷款中鉴别真伪,对本次诈骗的惯用手法、手段要引以为戒,不要存有任何侥幸心理,切勿贪图小便宜,理性消费,加强个人保护。最后,也大力地表扬了该生能够及时发现骗局、及时止损且高效地挽回了资金损失,并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鼓励他正确积极地看待这一事件,引以为戒。

(三)传播有广度,以点带面,由表及里

加强教育,利用该案件在全院范围内分享和传播。注意要隐匿学生姓名,保护学生自尊心,各辅导员结合该事件,通过召开以安全为主题的班会、社团活动,在全班、全院范围内对各类诈骗类型进行案例解说,对隐藏的消费陷阱进行识别教育,并加强学生的安全转账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养成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同时将安全教育引申到其他领域,引导同学们注意宿舍安全、交友安全、交通安全等。

(四)帮扶有温度,持续跟踪,协同育人

基于在该事件中D同学的皮肤问题为首要诱因,平日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卫生,健康饮食,心情愉悦,增强锻炼,促进皮肤和身体的新陈代谢,即使是处理皮肤问题也要找正规的医院处理;此外鼓励该生积极地应对学习和生活,参加校内活动,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案例启示和创新举措

(一)案例启示

1.轻重缓急地解决问题。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最紧要的是解决学生的不安全、恐慌等问题;再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资金、财产、住宿、物资等问题;然后解决主要问题,比如心理、惩戒、家庭、休学退学等问题;最后还要以点带面、由表及里地解决集体问题,让所带班级的全体同学引以为戒。

2.辅导员要做“调度员”。通过辅导员的一己之力是没有办法做到诈骗零概率的,要协同学校、分院、班委、家长、社会力量共同筑牢反诈防线。

3.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积极回应,解疑释惑。《伦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学生是我们工作的对象,他们就好比学校的草根,学生在哪,话语就在哪,辅导员就在哪,不然怎么联系学生呢?我们和学生的关系,不能让其停留在云端成为常态,而是平时尽量进寝室看看,找学生聊聊天,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以热爱学生为己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始终站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尽心尽职尽责,无问西东,不忘初心。

4.辅导员在谈心谈话中要扭转学生的认识问题,认识问题的核心是澄清错误的归因,如何澄清错误的归因,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有这样一句话引发了我的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2]。说白了就是不断增强学生系统思维的能力,能够从小看大,从大看小,从长看短,正负兼顾,左右照应,这是谈心谈话中的“道”。

5.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辅导员要摸索和探究,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创新举措

1.寓教于乐,情景剧演绎诈骗和诱导消费的全过程,强化“安全教育”效果。组织同学们编排各类诈骗小品,让学生“情景模拟”[3]“身临其境”地“体验”诈骗流程,目睹诈骗手段,并配有现场解说,生动形象地还原了各类诈骗的常用伎俩,让更多的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知悉诈骗手段,知晓诈骗形式,筑牢思想防御,学到防范诈骗的方法和窍门,拆穿骗局,理性消费,远离校园贷,并布置观后感任务。除此之外,积极组织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形式的活动。

2.问卷了解学生的消费心理,排查校园贷。全面排查班级中是否存在“校园贷”现象,如果有类似情况,要在第一时间精准处理,告知学校,联系家长,协同帮扶学生处理贷款事项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鼓励学生签订拒绝校园贷承诺书,引导学生了解年满十八周岁的青年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合同的签署是具有法律效应的,警惕侥幸心理、不劳而获的不良心态,贪念往往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3.聚力提升辅导员个人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面对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校园贷平台,鼓励辅导员积极参加网上网下各类培训培养教程,通过理论讲授、讨论交流、参与体验、案例模拟等形式,层层推进提升工作技能和业务能力,作为辅导员自身,也要主动加入辅导员工作室及各类专业研究团队,积极申报各类研究项目课题,“组团式”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夯实理论和实践成果。

4.辅导员要回到“兵将帅”三位一体角色和“四季不离伴青春”的初心,即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兵”,学校、学院肩负重任,应有担当的“将”,学生信赖依靠爱戴的“帅”;要说初心,就是做学生春天的花、秋天的果、夏天的冰块、冬天的火,让学生感受正能量,拥有获得感,有成更谦卑,受挫志不短。

5.利用新媒体平台,助力“防范诈骗”的知识传播。利用QQ、校园网、校园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官方抖音、微博等,以“聚青年力量,传现代‘新’声”为指导思想,以“服务青年,上通下达;涵养校园文化,引领思想风帆,共创现代辉煌”为运营宗旨,针对“防范网络诈骗”安全知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反电信诈骗培训会。

6.做好审查预防工作。有针对性地找被诈骗的同学谈心谈话,帮扶和引导他们成为反诈“意见领袖”,也可以大力地培养一批得力的反诈宣传委员,把他们“安插”在班级里和学生群体中,让他们及时关注学生消费、娱乐动态,适当地进行提醒和关怀,如果看到有诈骗事态的苗头,紧急向辅导员汇报。

7.家校合力、朋辈力量,实现协同育人[4]。原生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巨大,辅导员可以建立大家常用的微信、QQ家长群,在群里发反诈宣传知识,把一些真实的案例视频、剪映与家长朋友们分享,提高家长的反诈骗意识;对于一些被骗的学生的家长,要做好安抚和疏导,切不可因为一时的钱财被骗而引发心理问题、精神压力,同时对被骗的家庭予以隐私保护。

五、实际成效

(一)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稳抓稳打,全力防范识别诈骗的各种伪装,对不断呈现的新伎俩抓本质、减贪念,学生碰到此类案件时,有了较强的免疫力,就能够明辨各种诈骗伎俩,能助已和助人;

(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性消费,积极乐观,转变思想,投入积极的学习和生活;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让思想政治教育“有血有肉、有情有感”,与学生共情,找到学生在成长路上发生错误的根源,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问题并引导他们成长;

(四)高校学生的反诈能力逐步提升的同时,校园综合整治成效也显著提升,切实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感,进一步净化了育人环境,夯实了内部管理,促进学校安全系统的运行体制更加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

猜你喜欢
诈骗辅导员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