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波
(莒南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莒南 276600)
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浆果类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自南美洲,在世界范围内均有种植。草莓口味独特且营养价值丰富,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茶多酚等营养元素含量较多且加工方式多样,我国在20 世纪初期引进草莓,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草莓种植和消费第一大国,草莓种植面积以及产量始终处于增长状态。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来看,2011年—2020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10年间草莓产量增长幅度为150%。草莓种植不仅有着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还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探寻草莓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对于种植人员增收乃至种植地区经济的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种植前应当做好草莓的选种工作,草莓选种要点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种植人员在选种过程中要将渠道商以及消费者的利益相联系,在选种过程中大多种植人员希望追求高产效果,但是由于草莓自身特性的影响,渠道商则更加看重果形、耐运输以及货架期等等,而消费者则比较重视草莓的口感等等,基于此,种植人员在选种过程中应当统筹考虑各方的要求,选择能够满足种植人员、渠道商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品种[1]。
第二,结合区位优势,做好选种工作,一些地区草莓种植逐渐形成生态采摘园产业,且人流量较大,草莓的销售途径较广,所以就会选择一些生长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的草莓品种进行种植,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水平不足的现象,这也是由于选种错误导致种植效益低下的表现。
第三,注意所选草莓品种抗病虫害能力,在一些土传病害比较严重的地区,选种时还必须考虑草莓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
第四,重视品种优势与配套管理相结合,草莓种植过程中只有将农艺与设施相配套、品种与管理相配套才能够实现种植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大棚草莓定植前还应当做好土壤管理工作,尽量选择没有种植过草莓的地区。其次,施足基肥,基肥使用时间为草莓定植前的一个月左右,可以将商品有机肥作为基肥,用量为每0.067 hm2施用1 500~2 000 kg,此外还可以准备500 kg微生物菌剂作为底肥,在基肥施用完成后应当多次耕耙,使得土壤充分吸收肥料。整地后做畦,在草莓定植前的一周左右挑选天气晴朗时做畦头。
育苗前,做好育苗基地的准备工作。一般情况下,在春季4 月上旬,按照100 kg/0.067 hm2的标准,对育苗基地施有机肥。之后还应进行深翻、整平、作畦,使得土壤的肥力以及湿度达到种植要求。培育出来的壮苗应达到以下要求:茎粗0.8 m以上、4~7片叶、根系发达、没有病虫害。
草莓定植时间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是通常情况下以9 月中旬定植最为合适,且定植时间最晚不能超过10月初。定植前,要做好草莓的起苗工作,在准备挖出草莓的前一天要在苗圃内浇水一次,能够有效地减少起苗过程中对于草莓根部的损伤,采用营养钵育苗,在起苗过程中去掉塑料钵,能够有效地提升草莓定植后的成活率。
视种植地土壤品质、草莓品种等因素确定定植的密度,种植密度通常为每6 000株/0.067 hm²左右,株距离通常为10 cm左右,通过科学控制种植密度和间距能够最大化利用水分和肥料,从而为后期草莓的高产奠定基础。
科学确定定植的深度,草莓定植不能过深或者过浅,草莓新茎的基部必须种植在土壤内,这有利于草莓新茎部位生根,此外草莓外叶脱叶鞘部位不能进入土壤当中,做到深不露根,深不埋心[2]。
在草莓定植后需要立即浇水,浇水的作用在于稳定草莓的根系,草莓定植浇水后10 d 左右就会成活,这10 d 内种植人员要做好除草、松土以及补苗等工作,此外还要摘除定植草莓中枯死以及染病叶片。
大棚种植草莓铺设黑色地膜优势较多,不仅可以保持种植土壤中的水分,控制水分蒸发,并抑制土壤中杂草的生长,而且还能够控制大棚内的湿度,由此降低一些由于湿度较大而出现的病害。此外,铺设地膜还能够降低草莓果实与土壤的接触,防止土壤中的病原体对草莓造成污染,是确保草莓果实鲜红靓丽、清洁卫生的关键所在。种植人员可以在10月下旬进行地膜铺设,这一时期草莓地补苗、除草以及培根等工作已经完成,能够进一步保障草莓的生长状态。铺设方式法:种植人员将地膜覆盖在垄面的草莓植株上,而后在垄面存在草莓植株的位置挖出小口,并掏出草莓叶片,这一过程要注意不要对草莓叶片造成损伤,且一定要确保草莓苗株中心的叶片能够露出,草莓四周的老叶可以压住地膜的边缘[3]。
大棚种植草莓的优势在于能够自主控制草莓生长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草莓在各个生长过程中对于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各不相同,种植人员应当尽可能地为草莓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大棚内草莓开花结果存在连续不断以及交叉进行的特性,所以通常情况下草莓在显蕾后白天大棚内的温度应当控制在24℃~28℃,而夜间的温度则应当控制在6℃~8℃,棚内温度最高不能超过30℃,而最低则不能超过5℃,否则将会对草莓的开花和结果造成影响。大棚内的湿度控制比较困难,尤其是在清晨或者遭遇连续的阴雨天气后湿度更难控制,若大棚内湿度较高,一方面会对草莓的授粉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还会滋生一些霉菌,如灰霉病就是由于湿度过大所导致。为了控制大棚内的湿度,种植人员首先可以铺设地膜控制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另一方面可以在田间铺设稻草阻止水分蒸发,此外在晴天时应当进行通风,将大棚内的湿度控制在75%以下。草莓果实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5℃以上,这一时期白天大棚内的温度应当达到25℃但是不能高于30℃,而晚上温度应当控制在5℃以上,若出现高温天气时要进行通风。草莓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大棚内的湿度应当控制在70%~80%,湿度失衡会对草莓根系以及果实生长造成影响。
光照对于草莓果实同样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光照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线的长短、光照的强弱两个方面,所以为了满足草莓对于光照的需求,种植人员首先应当定期清理大棚内的灰尘,防止灰尘阻碍大棚的采光性。草莓属于喜光性作物,所以种植人员还应当提升光照的时间,若使用草苫等覆盖物,则应当遵循早揭晚盖的原则,在阴雨天气等外部光照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使用电灯等设备满足草莓的光照需求[4]。
大棚内为温度高于外界,且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量较大,所以种植人员还应当做好草莓水分管理工作,防止失水对果实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白天大棚温度较高,所以灌溉应当集中在清晨或者傍晚。草莓生长后期后外界温度偏低,此期灌溉工作要在中午温度较高的时间进行,在草莓灌溉后要适当通风,草莓浇水频率不能过高,且每次浇水应当浇透。种在开花前7 d 左右不能浇水,在开花后15 d 左右结合施肥浇水一次。
在草莓田间管理过程中,可以向棚内排放二氧化碳,这一举措旨在提升草莓的光合作用,进一步提升草莓的产量,研究表明通过在棚内增加二氧化碳能够使得草莓的成熟期提前10 d 左右,且对于提升草莓的品质和产量也有一定的帮助。种植人员可以准备适量的小苏打,兑水后制作成为溶液,而后加入与小苏打同等剂量的磷酸二氢钾,当小苏打与磷酸二氢钾发生化学反应后便会释放出二氧化碳[5]。
当草莓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当中时,草莓的植株也会迅速生长,并产生大量的分蘖及匍匐茎,这些部位会与草莓的果实争夺养分,所以要及时去除这些部位,通过科学摘除草莓无用部位能够有效地增大主茎叶面积,并促进顶花芽及时萌发、抽生健壮的顶花序,早开花。通常情况下每一株草莓只需要留下1~2 个健壮的分蘖即可,及时去除草莓病变以及衰老叶片。
草莓为繁伞花序,在生长过程中花较多,且这些花若全部保留,则会消耗大量的养分,尤其是草莓级次较高的花,虽然最终也会坐果,但是这些果实的品质无法保障,所以种植人员要做好草莓疏蕾、疏花工作,在这一工作中应当保留一级、二级以及三级花,剔除其他高级别以及出现病变的花朵,此外还要去除畸形果实以及染病果实,通常情况下每株草莓前后大小过程同时生长不能超过15 只。大棚草莓花期可以使用蜜蜂进行授粉,蜜蜂能够在草莓花粉活力最强的时期进行传粉工作,且传粉效率较高,能够有效地保障草莓授粉需求以及种异株杂交的优势,所以无论是授粉效率还是授粉效果均要强于人工授粉[6]。
大棚草莓地首次追肥应当在草莓定植成活后至覆盖地膜前这一段时间,追肥次数视草莓生长状态以及土壤条件施用2~3 次不等。大棚草莓的结果期较长,为了确保草莓果实的持续性产出,以及防止草莓早衰病。在施肥过程中适当提升氮磷钾类肥料的用量,并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追肥,防止一次投入肥料过多而导致烧苗现象。草莓从上棚至现蕾期可以使用水溶性肥料,这一期间可以配合一次浇水;在开花前一周左右停止浇水,且在开花后15 d 使用水溶性肥料追肥一次,草莓从开花至结果时期可以将硼酸水作为叶面肥使用,通过施用叶面肥能够提升草莓的坐果率。
大棚草莓的主要病虫害有蛴螬、灰霉病、蚜虫、叶螨、鼠害等。灰霉病危害果实最为严重,该病的发生与天气及棚内温湿度有关,低温高湿是诱发该病的主要环境因子,因此做好保温、降湿及通风工作是防治灰霉病发生的关键,可采用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治。若发现有虫害或鼠害发生,则可采用相应的杀虫剂或灭鼠药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草莓种植要点较多,无论是选种、定植还是定植后的日常管理工作,均与草莓的最终产量和品质存在密切联系,基于此,种植人员应当做好草莓每一生长阶段的管理工作,为草莓高产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