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昌,马小剑
(1.康乐县食用菌研究种植服务中心,甘肃 康乐 731500;2.康乐县果蔬种植服务中心,甘肃 康乐 731500)
羊肚菌又被称为羊肚蘑或者羊雀菌,其子实体的形状为圆锥形,菌帽表面因不规则的网状棱纹分割而出现凹坑,形状类似于蜂窝,因其外观与羊的网胃较为相似而得名。羊肚菌是一种高档食用菌,属于世界四大珍稀食用菌,深受人们青睐,在我国,羊肚菌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升,我国羊肚菌播种植面积以及总产量持续上升。为提升羊肚菌的种植产量,种植户开始采取温室大棚种植羊肚菌,但是因温室大棚内小气候与露地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其种植技术也各不相同。根据多年经验,就羊肚菌温室大棚种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野生羊肚菌生长于海拔高度4 500 m 以下的区域,在不同气候以及环境内个体存在着一定差异。羊肚菌分布范围较广,在甘肃、云南、山西、四川等多个地区均有分布。羊肚菌一般在每年的2 月—8 月自然成熟,而人工栽培的羊肚菌通常于2 月—4 月成熟,在高海拔地区以及北方地区,一般于4月—6月成熟。
羊肚菌属多数物种为腐生菌,其对土壤类型无明显选择性,在森林、耕地、沙地等均可出苗,甚至在沙滩以及沙漠边缘亦可出苗。当前,人工栽培的羊肚菌品种为腐生种。
应当采取半沙质、含有适量有机质、pH 值为6.5~7.5 的土壤。
羊肚菌是一种低温型菌,其菌丝体适宜在22℃~25℃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在普通的培养基内,其每日生长速度大约为10~20 mm。若环境温度低于5℃,其生长速度较慢;若环境温度高于35℃,其菌丝体较为稀疏;若环境温度高于40℃,菌丝体极易死亡。羊肚菌的子实体适宜在12℃~18℃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若气温超过了18℃,无法再形成原基;若环境温度高于25℃,子实体将全部死亡[1]。因而,在羊肚菌人工栽培生长中,需对环境温度严格把控。
羊肚菌菌丝生长培养料最适宜的含水量为60%~65%。较为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20%~25%,而较为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2%~90%。若土壤含水量偏低,子实体产生难度较大,已形成子实体死亡概率亦较高;若含水量偏高,还容易导致菌丝体缺氧死亡,增大原基的产生难度。
在羊肚菌菌丝生长过程中,需给予其适当的散射弱光。若直射强光,菌丝体生长会受到较大抑制。需适当光照刺激以形成子实体原基,其强度以100~300 lx为最佳。
羊肚菌是一种好气菌。在通风良好的环境条件内,其生长速度较快;若通风条件不佳,不仅生长速度较慢,还容易感染杂菌。在实体形成过程中,其需氧量尤其高,二氧化碳的浓度需低于0.3%。
在羊肚菌种植中,菌种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相较于其他食用菌,羊肚菌最大的缺点为其菌种易退化,在具体栽培过程中,需采取当年分离的母种当年种植。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生产栽培表现良好的品种或者野生羊肚菌中利用组织分离方式获取母种。若从外地引入新品种,或者采取野生羊肚菌分离的母种,首先必须开展小面积的出菇试验,在试验结果良好后才可进行大面积栽培,以防造成损失[2]。一般采取三级制种方式制备羊肚菌菌种,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2.1.1 母种制备
培养基的组成为:200 g 马铃薯、20 g 葡萄糖、20 g 琼脂、2 g蛋白胨、1 g硫酸镁、1 g磷酸二氢钾、0.5 g磷酸氢二钾、0.1 g维生素B1 以及1 000 mL 水。具体制作过程类似于PDA 培养基。试管培养基制备好以后必须待斜面上无冷凝水后方可使用。优选第一潮菇内特征典型、无病虫害问题的羊肚菌作为分离菌种,在成熟度为70%~80%时对其采摘,在无菌操作下分离其菌柄内层组织,通过筛选纯化以获取原始母种,通过扩大繁殖即可获取母种。与其他食用菌相比,羊肚菌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在接种后需做好相关检查工作。应当选择菌丝粗壮、边缘整齐、呈棕黄色、菌核呈颗粒状或者片状、无杂菌污染的优质母种。
2.1.2 原种制备
培养料内各组分添加比例为:小麦∶木屑∶石膏∶生石灰为80∶17∶2∶1。其制作过程为:浮选小麦把并对其浸泡6 h,加清水煮30~40 min 直至其无白心后,向其中添加石灰、石膏以及木屑,充分拌匀后装入瓶内高压灭菌,待冷却后对其无菌接种。每支母种大约可接种4~5 瓶原种,将原种瓶置于温度为18℃~20℃、通风条件良好的室内避光培养,20 d 后待菌种长满瓶即可获取原种。要求原种菌丝整齐、颜色为棕黄色、无杂色及节疤、无间断,培养基部存在干缩问题。此时所获取菌种具备较强的生活力以及萌发力,如果菌种携带有褐色水珠,说明其菌丝生活力已逐渐衰退。
2.1.3 栽培种制备
培养料内添加53%的木屑、30%的小麦、10%的埋伏、5%的腐殖土、2%的石膏、1%的生石灰,将其含水量控制在60%。其制作方法为:提前做好木屑的发酵以及小麦的浸泡工作。将木屑、小麦以及埋伏拌匀后向其中加入水分,将含水量调节至60%~65%以后加入石膏、腐殖质以及生石灰,待充分拌匀后装入15 cm×28 cm 的聚乙烯菌袋,采取常规灭菌方式,待冷却后无菌接种。1 瓶原种可接种40~50 袋培养料。与原种采取相同的培养方式,30 d 后菌丝即长满菌袋。要求栽培种菌丝紧贴袋壁,菌袋紧实,富有弹性,无污染以及杂色,挖出菌种后呈块状,不会松散。若菌种或其棉塞上存在红色、黄色、绿色或者黑色等斑点,表明其已污染杂菌,发现后必须立即弃用。若菌种表面存在浅褐色的菌被,说明菌丝已逐渐老化[3]。老化菌种在接种后易发生污染,导致栽培质量受到影响,因而必须做好制种时间的前期规划工作,避免因菌龄过长而导致老化问题的出现。每袋栽培种大约可播种2 m2。
2.1.4 外源营养袋制备
培养料的配方组成:85%的木屑、10%的麸皮、3%的玉米粉、2%石膏、1%的生石灰、2‰的磷酸氢二钾。
具体制作过程为:提前对木屑发酵,接入其他辅料并充分拌匀,调节含水量至55%~60%,装入15 cm×28 cm 的聚乙烯菌袋内,采取常规灭菌方式,冷却后即可正常使用,用量大约为7 500 kg/hm2。
2.2.1 地块选择
若种植地块农作物生长良好,通常可用于种植羊肚菌。但是,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含有较多腐殖质、靠近水源、排水便利、周边无大规模畜牧养殖的地块种植羊肚菌。若所选择地块土壤为沙质土壤,需严格控制其含沙量,避免因土壤肥力以及保水性能不佳而影响羊肚菌的出菇管理。若土壤为黏性土壤,需保证其疏松肥沃,防止土壤黏性过大,易避免雨淋后土壤出现板结问题,因溶氧性不佳而导致菌丝生长受到影响。
2.2.2 田地处理
在种植前,需结合当地地形条件、水势情况以及风向等多个因素对田块整地。整地前,需对土地预处理,具体而言包括地表杂物的清理、对土壤酸碱度有效调节、对土壤结构调整、将土壤内虫卵以及微生物等彻底杀灭。
①地表杂物清理,在翻地前,需清理田间杂草以及农作物废弃物,亦可切碎杂草后将其翻耕入田,需注意必须清理干净玉米秸秆以防后期爆发虫害[4];②暴晒杀菌灭虫,清理杂物后,需及时翻耕土壤,在春秋季节阳光的暴晒作用下将土壤内杂菌害虫彻底杀灭;若羊肚菌为连作种植,可通过塑料大棚高温闷棚将杂菌害虫彻底杀灭;③土壤酸碱度调整,在播种前15 d,在田块内施撒1 125 kg/hm2生石灰,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将土壤内杂菌害虫彻底杀灭。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种植规模等多种因素建造塑料大棚,需保证大棚可抵御当地大雪大风,大棚一般为南北走向,在东西两侧分别设置通风口,在棚外覆盖遮阳网并加盖塑料布。若条件允许,可在棚两侧分别安装自动卷膜器。
2.4.1 播种
常见的播种方式有撒播以及沟播两种,在大面积栽培时一般采取撒播方式。撒播就是将栽培种块掰开呈细小颗粒状,随着拌种剂均匀的施撒于土壤表面,采用钉耙对土壤翻动,确保土壤以及菌种充分混合,同时大约80%的菌种已被土壤所覆盖[5]。将覆土厚度控制在10 cm,避免覆土过后,以防菌种萌发以及菌丝覆面受到影响。采取沟播方式时,结合地块宽度以及行间距开挖宽度为10~15 cm、深度为8~12 cm的沟槽,在沟槽内均匀施撒菌种,接着回填沟脊土,保证覆土薄厚均匀,表面平整,无外露菌种。在播种后,需加盖黑色地膜,避免地膜密封过严,以防菌丝出现缺水问题。
2.4.2 营养管理
在羊肚菌在种植中,摆放营养袋是一项必要环节,即利用外源营养为土壤内菌丝补充营养。通常在播种后7~20 d,也就是土壤表面出现白色菌霜时将营养袋摆放其中,确保营养袋与已形成菌丝网格充分接触,使菌丝逐渐蔓延至营养袋内,实现对营养袋内营养的充分利用。在每1 hm2田块内大约摆放3×104~3.3×104袋营养袋,其相互间隔为20~30 cm。在摆放过程中,首先捏松营养袋,在营养袋的一面用钉排拍打3次,接着将营养袋孔口边朝下扣在菌床上,将地膜还原覆盖。需注意,在使用营养袋前必须对其灭菌冷却处理。
2.4.3 发菌期管理
正常情况下,播种后1 d 即可观察到菌丝萌发。在出菇前的这一阶段称为发菌期,通常是在每年的11 月—第二年2月。此阶段因配备有遮阳网,无需进行水分以及温度管理。但是需注意,若过早播种,或者气温较高,棚内或膜下温度高于25℃,土壤表面湿度过大时,必须揭开地膜以达到及时通风、降温、排湿目的,也可以在地膜上打孔通风[6]。若土壤保水性能不佳,可进行沟内灌水,或者向地表微喷以进行补水。
2.4.4 催菇期管理
催菇主要是促进羊肚菌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通常于播种后30 d,温度高于3℃,同时后续7 d 温度持续上升时进行催菇管理。
①移除营养袋,若营养袋重量明显减少,表明其中营养已转移至土壤菌丝网格内。此时可将营养袋移除。通常于出菇前15~25 d 将营养袋移出;②揭膜透光,在出菇前10~20 d 需将地膜揭开。通过短时间的光线刺激可促进菌核的形成。在揭膜过程中,需注意动作缓慢,防止土壤揭膜而导致温度以及湿度的剧烈变化,引发原基或者幼菇的夭折。可首先于地膜打孔,确保地膜内外温度以及湿度较为接近,待3~5 d后将地膜揭开;③湿度控制,在催菇阶段,土壤含水量需略高于菌丝生长阶段,将其控制在50%左右。在将营养袋移除,地膜揭开后,可通过喷灌方式或者微灌方式补水2~3次,以确保15~20 cm 土壤层被完全湿透。亦可选择在沟内灌水,保证沟内24 h 持续有水,需注意避免大水灌满,以防出现“水菇”现象。将空气湿度控制在85%~95%。
2.4.5 出菇期管理
(1)原基分化期,在喷水出菇后7 d,会出现大量原基,7~10 d 后菌盖雏形出现。在此阶段需将环境温度控制在6℃~15℃,湿度控制在85%左右,维持均匀的散射光照,防止温度或者湿度出现较大波动[7]。在补水过程中,避免直接向原基喷水,可对其进行外围雾化喷水,以营造良好的温度以及湿度环境。若发生倒春寒导致温度降低至0℃以下,必须及时加盖薄膜或者稻草以达到保温抗寒的目的。
(2)幼菇期。菌盖颜色变深、菌盖及菌柄明显分化,菌柄基部隆起加厚,表明开始进入幼菇发育阶段。需注意多通风、少浇水,以提升环境内氧气含量,浇水主要采取短时间的喷雾方式,此阶段将空气湿度控制在80%左右,地温保持在12℃左右。避免温度超过25℃,以防菌盖出现白色菌落。
(3)成菇期。成菇期需对光照、空气、温度、湿度等各因素综合考虑。将空气及土壤湿度适当降低,保障空气流通,地温控制在10℃左右。若出现高温缺水,可采取外围喷雾补水方式降温。为防止出现积水问题,可进行少量多次喷雾。
待羊肚菌子囊果体积不再增大,菌盖脊以及凹坑间具备明显的轮廓,肉质富有弹性且较为厚实时,表明羊肚菌已经成熟,此时需及时采收。需注意防止过熟采收,以避免羊肚菌质量下降,影响其产量及效益。在采收前2 d,应当停止浇水;采收过程中,需确保手面清洁,防止因泥土污染菌柄或子囊果而导致商品性状受到影响[8]。具体采收方法为:采用锋利的刀片在菌柄近地面位置沿着水平方向切割摘下并置于清洁的篮筐内待采收后,对土壤内的菌体基部及时清理,在促进附近土壤发生新原基的同时避免菌柄基部滋生病虫害。
羊肚菌在大棚栽培时,可实现多潮次生长。在采收一潮菇后,将大棚掀开,以促进棚内空气流通。3~7 d 后封棚,采取前期催菇管理方式继续诱发新原基。二潮菇出菇期所需要的温度相对较高,与一潮菇相比其生长期略短,仅需10~15 d 即可采收。待二潮后,因菌丝细胞营养消耗殆尽,所生长菇体较小、肉薄,无需再次开展催菇管理。
在播种前,需彻底清除新开垦田地周边的杂草、石块以及枯枝落叶等,向其中施入生石灰后翻耕暴晒,亦可在耕前喷施菊酯类杀虫剂以防治各种软体动物。在出菇期严禁喷洒任何化学农药。若未对菌种以及营养袋彻底灭菌,常导致羊肚菌菌害概率的增加。另外,在栽培过程中若土壤或者空气湿度较高、环境温度较高都容易增加子囊果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概率。基于此,必须对其彻底灭菌,严格遵循相关出菇期管理操作规程。若发现蛛网病或者霉菌性枯萎病等真菌性病害,发现霉菌性斑点就必须立即摘除,以防止病害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