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和扎力根
(内蒙古奈曼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283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养牛业快速发展。养殖过程中传染性疾病发生率逐渐上升,影响我国养牛业健康发展。牛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牛白血病病毒感染导致。该病为一种慢性恶性肿瘤疾病。患病牛可表现为肿瘤细胞增殖,因此又被称为牛恶性淋巴瘤、牛白血组织增生。该病致死率较高,最早在19 世纪末期被发现。目前在我国、德国、欧美等国均有流行。该病可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肉牛产肉量下降、妊娠母牛繁殖性能下降。另外,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乳腺癌、肺癌等患者体内均存在牛白血病病毒。由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和预防该病毒感染的药物,因此,控制牛白血病传播极为重要。现阶段,主要通过防控策略及阻断传播途径等方式降低该病的发生。
牛在感染牛白血病病毒后大多数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既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又无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加,但病牛具有免疫功能失调现象,因此,该病毒可改变正常的细胞功能,影响牛机体免疫细胞,从而导致牛泌乳性能下降,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风险,对我国养牛业经济损失危害较大。感染牛白血病病毒的牛群大约有33%可发展为良性B 淋巴细胞肿瘤,5%可转变为恶性。患恶性B 淋巴肿瘤的病牛主要为4 周岁以上。病牛可出现肝脏破裂、淋巴结肿大等现象。由于肿瘤细胞可扩散至胃肠道、心脏、肾脏、肝脏、子宫等部位,临床症状多样。病牛主要表现为消化机能失调、机体消瘦、泌乳性能下降、食欲不振等。由于牛白血病病毒会损害机体正常免疫系统,可导致机会性感染[1]。
研究发现,牛白血病病毒与人类乳腺癌显著相关。除牛白血病毒外,现已发现有7 种病毒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牛白血病病毒对人类可能致癌,在该病毒被发现后研究人员进行大量试验发现,在人血清中检测出抗牛白血病病毒衣壳抗原P24 的4种抗体。该结果表明人类可感染牛白血病病毒。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组织可发现牛白血病病毒主要位于乳腺分泌上皮。
牛白血病病毒属于肿瘤病毒亚科成员,该病毒为一种RNA 病毒,病毒粒子为球形,病毒粒子直径为80~100nm。电镜下可观察到该病毒具有双层囊膜和纤突结构,纤突长度约为10~15nm,膜内有点状和丝状物,且具有对称的20 面体核衣壳。该病毒通常在动物淋巴细胞内进行大量增殖,可使宿主白细胞凝集。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差,高温下可快速灭活。通常56℃条件下30min 即可杀灭。除此之外,有机溶剂、紫外线、反复冻融、甲醛等也可使该病毒快速失活。
牛白血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感染水平不同。在我国养殖场内,该病毒感染率较高接近50%,肉牛病毒检测阳性率较低,但牦牛病毒阳性率较高,可达20%以上。
牛白血病病毒可感染多种反刍动物。自然条件下易感染的经济动物包括奶牛、肉牛、牦牛、绵羊等。其中奶牛最易感染牛白血病病毒。人工接种情况下还可感染猪、蝙蝠等动物。该病毒可感染任何阶段的牛,但对3 岁以上的成年牛,尤其4~8岁的牛感染性最强,且临床症状最为严重。牛白血病病毒的传播分为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方式。垂直传播主要是指母牛携带病毒,犊牛在子宫内通过血液被感染。新生犊牛在出生时携带病毒的概率较低,不足10%。水平传播主要指犊牛在吮吸携带病毒的母牛乳汁或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携带病毒牛的口鼻分泌物、精液、尿液等感染。除此之外,病牛在接种疫苗、输液、去势、采血、打耳标等过程中,医疗器械未经严格消毒或操作不当等也可导致健康牛群感染牛白血病病毒。夏季蚊虫、苍蝇、牛虻、蜱虫等昆虫数量较多,也可造成牛白血病的大规模传播[2]。由于感染该病的牛多为无临床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因此对健康牛群的危害较大。病毒在健康牛群1~3个月后才可表现为血清型阳性。
健康牛群在感染牛白血病病毒后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另外,有接近30%的病牛表现为持续性淋巴细胞增殖。低于5%的病牛表现为恶性淋巴肉瘤。持续性淋巴增殖的病牛表现出轻微的炎症变化,被认为是良性感染,多被忽略,但该类型的病牛为病毒的宿主,可持续不断释病毒感染健康牛群。由于细胞数量大量增加,导致该类型的母牛可将牛白血病病毒经子宫传播给犊牛。淋巴肉瘤主要发生于4~8 岁的牛群。患病概率较低,具有一定的地方性流行特点,应尽早淘汰,禁止被屠宰销售。
根据牛患病年龄和症状可将病牛临床症状分为成年型、犊牛型、胸腺型和皮肤型4 大类。
牛白血病成年型主要发生于4~8 岁的成年牛。该类型的病牛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采食量过低、全身出汗、瘤胃鼓胀、呼吸困难、腹泻严重等症状。该类型的病牛由于肿瘤组织在全身范围内均可存在,且常出现于淋巴、胃肠消化道、心脏、脾脏、肝脏、子宫等组织,因此,病牛可见淋巴结肿胀。若病牛出现行动困难,则病变组织位于腹腔。若病牛表现为不孕、眼球突出等症状,则病变组织位于子宫内。
牛白血病犊牛型主要发生于6 月龄以内的犊牛。病牛主要表现为淋巴结疾病。另外,肿瘤可在全身大多数器官转移。犊牛主要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困难、淋巴结肿大。
牛白血病胸腺型多出现于6~8 月龄的牛群。病牛胸腺出现肿瘤且颈部、腹部弥散性肿大、颈静脉扩张。增生的组织可扩散至胸部,随后转移至淋巴结。少数增生组织可入侵膈肌后的器官。另外,病牛还可出现食欲下降、体温升高、腹泻严重、眼球突出、腹部鼓胀等症状。
牛白血病皮肤型主要发生于1~5 岁的牛群。患病牛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结节状病变或丘疹红肿,直径约为1~5cm。该症临床状会短暂性消失,但后期又会反复出现。
患病牛可出现骨髓坏死,从而导致机体不同程度的贫血。病牛尚未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淋巴细胞血液学变化在发病早期最为明显。随病情发展逐渐恢复正常。
解剖病死牛可发现全身广泛性淋巴肿瘤。对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测可发现有致密的基质。皱胃出现肿瘤浸润,胃壁增厚变硬。淋巴结肿大,外观表现为灰白色。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机体全身性充血肿胀。另外,脊髓被膜外壳内有肿瘤结节,脊髓出现变形、萎缩。淋巴细胞大量增殖,且有多处器官出现大量肿瘤细胞浸润,正常组织细胞被严重破坏。肿瘤细胞胞浆少,形状不规则、染色质丰富,部分肿瘤细胞可见核分裂。
病牛病程前期可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有效治疗,通过静脉注射30ml 氮芥,每天注射1 次,连续注射3d 可见明显的症状改善。另外,可通过静脉注射盐酸阿糖胞苷和葡萄糖生理盐水混合液进行治疗,每周注射1 次,连续注射4 周,可有效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3]。
6.2.1 严格检疫
养殖场在引入牛群时需做好疾病检验检疫工作。禁止引入检测结果呈阳性的牛群。若不小心引入则需立即进行淘汰。对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牛群需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饲养,间隔30~60d 后再次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仍为阴性才可进行混群饲养。
6.2.2 科学管理
为降低牛白血病的发病率,提高机体抵抗力,可对牛群每天进行1~2h 运动,提高光照时间,同时饲喂适量青绿饲料,保持营养供给充足,禁止饲喂变质的饲料。合理控制牛群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密饲养造成饲养环境差,疾病大规模爆发。
6.2.3 环境控制
做好杀菌消毒工作可有效切断牛白血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从而降低该病的发病。牛舍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期对场地进行杀菌消毒,外来人员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禁止进入生产区。工作人员在进出牛舍时需经消毒杀菌。牛舍之间可种植乔木等作为生物隔离带。
6.2.4 定期驱虫、切断传播途径
健康牛群可通过口服伊维菌素、芬苯达唑等去除牛体内外寄生虫,如螨虫、蜱虫、线虫等,降低因寄生虫导致的疾病传播。
由于牛白血病毒可通过蚊虫叮咬、牛奶等传播,要切断向人类传播的这些途径。对鲜牛奶可通过巴氏消毒进行杀菌处理,同时不要喝生的奶制品或吃生牛肉,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6.2.5 接种疫苗
目前,牛白血病病毒疫苗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主要有灭活疫苗、细胞衍生疫苗、亚单位疫苗、DNA 疫苗、重组痘病毒疫苗5 大类。灭活疫苗主要从持续感染的细胞系中获得。通过使用化学试剂处理毒株,从而获得灭活。灭活疫苗可诱导体液反应,保护机体免受低剂量病毒轻感染。但对高剂量病毒攻击无明显的保护效果。细胞衍生疫苗是由白血病病毒的基因产物和衣壳蛋白组成,该类型疫苗对牛可提供部分保护。但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仍需进一步测试。亚单位疫苗是根据病毒表面包膜糖蛋白设计,但该疫苗不能持续性提供抗体,使牛机体免受病毒感染。重组痘病毒是一种重组载体,具有宿主特异性能携带大量遗传信息,可有效引发牛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NA 疫苗可以诱导持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4]。
牛白血病病毒感染导致的牛白血病传播范围较广,在世界各地内均有流行。该慢性肿瘤病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由于其可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巨大伤害,易引发感染。养殖人员为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可采取控制环境卫生、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定期接种疫苗、驱虫等措施,不断促进我国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