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民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276034)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结节疹、牛疙瘩皮肤病、牛结节性皮炎等,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我国进境动物检疫一类疫病。因此,为进一步降低该病对我国养牛业的影响,加强对其综合防控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十分必要。
1929 年牛结节性皮肤病首次在赞比亚报道,15 年后出现在博茨瓦纳和南非地区,并在20 世纪70 年代向北传播到科尼亚和苏丹,向西传播到尼日利亚,又传播到马里、利比亚等国家。2005 年后,在巴林、以色列、伊朗等地区也出现了该病。并且在2015 年后,该病在欧洲东南部得到大肆传播。由于我国与其中一些国家相邻,且国境线接壤长度较长,因此,该病也从上述国家传播到我国,并对我国养牛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牛是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主要宿主,奶牛、黄牛及水牛等均为易感动物,并没有任何年龄、性别差异。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感染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牛,患病牛无论是皮肤结节、结痂,还是唾液、血液、精液及各种分泌物中都会含有该病毒。通常自然感染情况下会有2~5 周不等的潜伏期,发病率在2%~45%,实验感染的潜伏期大概在4~12d。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当前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牛皮肤传染病,其传播途径较为广泛,不仅能依靠非媒介方式进行传播,如舔舐病牛结痂,被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污染的饮用水、饲料及饲养工具等,共用受污染的针头,或经过人工授精、自然交配等方式进行传播,还能通过蚊蝇、虻等吸血节肢动物叮咬进行传播,尤其是在此类吸血节肢动物繁殖较为旺盛的季节,牛群更容易患牛结节性皮肤病。
患病后牛体温会上升至40℃以上,并且呈稽留热型。在患病初期,会出现鼻炎、结膜炎,并伴随眼、鼻分泌物增多,呈现黏脓性状态,还可能发展成为角膜炎,同时,若是泌乳牛患病,则会出现产奶量降低症状,或者引发乳房炎。若妊娠期母牛患病,则可能导致流产。若公牛患病则会出现不育症状,甚至引发睾丸炎。
随着病情不断加重,病牛体表皮肤会出现硬实圆形结节,结节直径在20mm 以上,并且界限清晰,触摸过程中病牛表现出痛感。通常情况下,病牛结节会先出现在头部、颈部、胸部、会阴、乳房和四肢等部位,严重情况下结节遍布全身,主要位于真皮和表皮,且结节形状大小不固定,在长期患病情况下,结节会聚集成不规则肿块,并且在牙床及颊内面也可能会出现肉芽肿性病变。最后病牛体表肿块可能会完全坏死,但皮肤病变会持续一段时间。
此外,病牛体表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尤其在腹股沟外、股前、后肢及耳下淋巴结等位置尤为突出,此外胸下部、乳房等位置也会出现水肿情况,其中以四肢肿大最为明显。同时,眼、鼻、乳房及外生殖器等位置的黏膜也会逐渐转化为结节,并形成溃疡。
实验室检测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采集病牛皮肤结痂及鼻咽分泌物等,应用EDTA 抗凝全血进行病原检测;(2)采集全血分离血清,进行抗体酶联免疫反应或病毒中和实验等,以此进一步对该病进行确诊,并合理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就当前我国针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疫控制情况看,疫苗是控制该病最快捷、有效、经济的措施。结合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病规律及季节特征,采取计划免疫措施,在春季蚊虫繁殖,疾病高发期,需要对牛群进行集中免疫,为保障免疫效果,需要将群体免疫密度控制在90%以上。由动物养殖场及养殖户承担牛群免疫责任,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并做好相应免疫档案记录,同时还需要积极配合相关防疫部门的监督检查,并由相关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对免疫效果进行监督评价,确保免疫计划执行效果,以此保障能及时发现疫情,并做好相应处理。我国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常用疫苗为GTPV 和SPPV,还可以通过接种国家批准的山羊痘疫苗实现防控[1]。
我国最早通报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例位于新疆伊犁,由此可知,我国牛结节性皮肤病主要来源于境外,因此,需要加强对边境地区的防控管理,严禁境外疫情输入,当前边境防控已成为我国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边境地区的防控主要是依靠边境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及海关部门的管控和配合,加强对动物出入境管理,并切实落实相应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相应部门加大对防控设施的投入,健全防控管理体系,并在边境地区建立免疫隔离带,实现对入境动物的有效隔离、临床观察,并能在必要时进行相应的生物学检测,强化动物出入境管理。对出入证件不符合相应规范要求的情况,可结合动物及产品情况,选择退回或销毁等无害化处理措施。严禁进口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及牛只等。并加强做好边境检疫、巡查、疫情追溯等记录,确保边境管理安全,并对高风险牛只进行安全检查和疫情排查,如与发病牛只共同饲养的牛,或者在发病牛只周围活动过的牛等。一旦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疑似病例,需要立即隔离,并遵循相应流程将情况如实上报。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若发现疑似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情况,需相关养殖人员及时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规范处理,同时将病例实际情况及相关信息等报告给当地相关部门,保障反应速度,避免疫情进一步扩大,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对已经发病及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牛要及时扑杀,并对养殖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在出现病发情况后,需要扑杀已经出现症状的病牛,然后将发生疫情的圈舍、草料、饲养用具等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并对养殖区域内的吸血性虫媒进行消杀治理,最后对未发病的牛只采取紧急免疫措施,并控制好接种疫苗牛的活动范围。在疫情处置结束后,还需要如实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相关信息,处置流程及处理效果。
对牛结节性皮肤病这种传染性较强、危害较大的动物疫病需要做好相应动物检疫监管工作,确保检疫监管的有效落实。各地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需明确自身职责,严格履行检疫监管规章制度,严禁给患病牛只颁发检疫合格证。
在检疫过程中若发现疑似病例,需及时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并进行采样诊断,按照诊断结果采取合理处置措施。此外,还要加强屠宰检疫监管,若屠宰牛只已经出现牛结节性皮肤病患病症状,需立即中止屠宰,并进行隔离处理。对已经屠宰的牛只需对牛只及相关产品进行扣留,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设备的清理和消毒。并对牛只及同群牛进行采样诊断,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牛只要及时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最后,还需要加强公路检查,一旦发现发病活牛要就近隔离,并进行采样诊断,针对不同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为确保牛结节性皮肤病防疫手段及防疫管理措施能得到有效落实,确保防疫效果,仅依靠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执行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还需要从根本上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兽医人员及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以及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认识。一方面,需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结合当前相关防疫人员了解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制定相应培训制度和方案,编写动物疫病防控相关材料,对整个畜牧兽医部门进行逐级、逐层的培训和宣传,主要宣传培训的内容需涉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牛结节性皮肤病相关基础知识等,并着重加强对防疫技术人员疫病检测技术的培训,以此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及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当地兽医工作者、养殖场、养殖户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其了解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特征及危害,并具备基本的防控意识,在疫病发生时能进行准确及时的判断和处理,强化疫情控制效果[2]。
加强饲养管理也是控制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重要措施,养殖场及养殖户需要建立相应的饲养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圈舍、饲养环境、饲养用具等进行清理和消毒。同时尽量减少调运引种,并在调运引种过程中加强对疫病的监测,严禁从疫病高发地区引种,做好车辆消毒工作,并对引入牛只进行隔离观察,在确保牛只健康后才可进行混养。此外,还需要做好养殖区域内的安全管理,控制车辆、人员等进出养殖场,并做好消杀工作。
综上所述,为避免牛结节性皮肤病大肆传染,给牛养殖场及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综合防控,不仅要制定相应免疫计划,加强牛群监测,还需要做好检疫及排查工作,一旦发现疑似患病或患病牛要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还需要加强养殖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防疫意识,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做好养殖管理。相信随着对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措施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我国牛结节性皮肤病将会得到良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