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明
(山东省临朐县畜牧业发展中心 2626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牛肉作为市场上需求量较高的一种食物,既能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不担心会发胖,所以养殖户越来越多,养殖水平也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做好肉牛生长过程中的防疫工作已成为肉牛养殖不可避免的问题。
主要发生在冬季,通常因为饲养不当而导致,冬季肉牛缺乏运动,饲喂大量粗纤维饲料或含有泥沙的饲料,外加饮水不足,大量饲料停留在牛胃里难以消化,时间久了导致牛胃失去消化功能,从而患上百叶干病。患病肉牛多表现为空口咀嚼,体温升高,喜卧倒、少站立。呼吸加快最后衰竭而亡。
顾名思义,牛蹄腐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疾病。主要原因有饲料中钙、磷不平衡、牛棚不清洁、多潮湿阴冷环境、牛蹄长时间泡在水中,外加水中的草木、石子等因素使得牛蹄组织遭到破坏。多表现为喜爬卧,走路跛脚明显,严重时牛蹄红肿明显,蹄上覆盖明显坏死物。
牛异食癖是由环境、内分泌等因素产生的一种常见疾病。通常发生在早春和冬季,当肉牛出现消化不良、随后啃食一些污水、泥土、塑料等现象时需要引起注意。一般认为,异食癖是由代谢功能紊乱或饲养方式不当引起,但牛异食癖的原因很多,应根据情况进一步分析。
首先在引进肉牛时,对引进的肉牛要做好检查工作。在正规渠道购买肉牛,同时附有检疫证明。一定要做好病牛检验工作,防止病牛把疾病带到牛群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只有从根源上引进健康肉牛,才能在接下来的饲养中做好基本工作。既能减少牛群不必要的损失,也能获得优质牛肉。
其次,在肉牛运输过程中,也要注意运输环境。由于途中未知因素太多,运输空间狭小密闭等原因,牛的本身保护程度较差。一旦出现伤口可能会导致破伤风等问题,会加速肉牛染病率,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肉牛死亡率。
最后,保证饲养环境,购买肉牛后一定进行消毒和驱虫工作,在进入牛棚后建议养殖前期每一头肉牛单独分开一段时间,确认没有问题后可集中饲养。要有通风情况好、水源干净充足的生活环境。保证遮住毒辣的太阳和低档刺骨的冷风,还要定期给肉牛洗澡,保证牛体干燥,避免出现皮肤病和寄生虫,才能有助于肉牛健康生长。
提高预防肉牛疾病的方法很多,还需要养殖者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尽量避免牛患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菌二次传播[1]。如山东省莱州市某养殖场在养殖肉牛时采用圈养方式,其饲料都是人工提供,有效避免了放养时误食有毒的果子或喷洒农药的庄稼,有效保护肉牛的饮食安全。
在饲养过程中,牛舍日常消毒工作必不可少,通过日常消毒可以为肉牛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控制病菌生长。消毒工作包括日常消毒、季节性消毒、特定消毒。首先日常消毒包括牛舍地面、食槽、牛圈等地,简单地进行冲刷后喷洒消毒水,注意多让肉牛进行运动,多晒太阳,提高自身免疫力。其次是季节性消毒,四季更替时多易发疾病。如夏季蚊虫多易携带细菌,所以要进行消毒,避免因季节变化引发肉牛生病。最后是特定消毒,在日常饲养中可能有一些肉牛会生病,所以要单独进行消毒工作。将病牛单独隔离,进行有针对性的消杀工作,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在进行消毒工作时还要注意消毒药剂的配比,不可过少或过多。还可以用特定消毒剂消毒牛身,避免生长寄生虫。
机体抗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机体对多种致命原的抵抗能力,抗体较高的母牛在妊娠阶段和哺乳阶段能将自身抗体传递给犊牛,犊牛能被动获得免疫[2]。
被动免疫能让牛犊得到天然的保护屏障,防止外界疾病进入牛犊体内。养殖人员也要对肉牛抗体水平有所了解,在日常疫苗接种时结合肉牛体内抗体的存留情况,采取相应的接种措施,及时调整肉牛体内的抗体水平,保证肉牛体内的抗体和再次接种的疫苗不发生冲突。在肉牛疫病防治过程中,肉牛体内的抗体水平不容忽视,接种疫苗时一定对母体抗体因素加以考虑,选择正确的疫苗接种,保证接种时间、品种。提高肉牛生长过程中的存活率。另外,在疫病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科学选择药物,明确药物对疫病的产生作用,避免使用药物和肉牛体内抗体产生冲突情况,结合肉牛疾病类型,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疫苗接种可有效防止肉牛疾病的产生,如预防口蹄疫牛O型灭活疫苗可以用于各年龄周期的黄牛预防接种;而牛出血性败血病氢氧化铝菌苗可用于牛巴氏杆菌病,可在春秋季节预防接种,怀孕期的牛不宜使用。
原来的流行性疾病虽然已得到良好控制,但在近几年的养殖过程中,新型传染疾病层出不穷、十分复杂,给肉牛病疫诊断和治疗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养殖肉牛很容易受到地域和环境影响,各传染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明确传染性疾病类型是开展疫病防治的前提。首先,基层地区兽医站应加强对各种肉牛疾病的认知和调查,确保在疾病发生时能及时判断肉牛所患的是哪种疾病,明确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疾病或细菌性疾病,运用当前手段加以诊断和治疗。其次,饲养员需要对肉牛的疾病类型有相应认识。肉牛疾病种类相对较多。因此,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但疫苗难以抵抗所有的病原体,此时应对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多种疫苗,从而降低疾病发生概率[3]。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养殖管理不当是造成各种传染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进行养殖中,结合具体养殖场管理水平,以养殖场养殖环境为根据,合理饲养、科学管理。肉牛感染疾病的概率会随着管理环境而改变,没有完整的养殖方案,生产环境下降会让肉牛染病概率的增加。一方面,合理确定养殖密度,减少牛群间的生活密度,避免疾病爆发时因密度大而难以控制。及时清理牛舍产生的污染物,避免废物堆积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使养殖环境发生改变。另一方面,牛舍看管人员的养殖管理技术也有待提高。做好牛群看管工作,养殖人员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及时识别肉牛状态,对牛舍温度湿度的感知能力都要有所了解。养殖肉牛是一个持续性工作,肉牛养殖人员的专业素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肉牛生长情况和健康情况。
对当前肉牛疾病防治的关键点在于严格把控各个环节,不能出任何差错。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基层养殖户的重视,在饲养方面和预防疾病方面提出建议和帮助。还要加强饲养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肉牛疾病认知培训。疾病治疗工作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进行,确保每个养殖户都能得到正确有效的疾病防治工作。加大对肉牛疾病宣传力度,保证饲养环节不出差错,从根本上杜绝疾病的产生。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扩大,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把控越来越严格。肉牛的疾病治疗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抓住疾病防治中的关键点,还需要养殖者继续探索和改进,保证人们吃上更安全健康的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