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伟
(牡丹江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新文科,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018年10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计划通过五年的时间,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一批一流本科专业点,引领高校专业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2018年12月,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在苏州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聚焦“新时代 新文科 新经管”这一主题,对“新文科建设”以及“卓越经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部署,分析了“新文科”建设的途径和“卓越经管”人才的培养路径。“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时代的要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需要,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升综合国力的需要。
建国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在此阶段,我国的经济学学科发展也经历了一定的历史演变;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发展,物联网、数字经济等新业态逐渐发展成熟,新的商业形态、经营模式、运转机制等与时俱进,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向更宽度和更广度上发展,传统学科正在经历着重大的改革。“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应充分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课程体系,以期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人才。高校经济学专业通过引入“双语教学”方法,一方面,将会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专业与外语应用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人才;另一方面,为我国以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更多的人力资本储备,提高高校办学水平。
“双语教学”在国外起步较早,对于美国、英国等移民国家文化较多元,最早运用到了“双语教学”教学方法,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双语教学”最早的理论是由麦克纳马拉提出的“平衡理论”,但此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来被诸多学者提出了否定的意见,“平衡理论”之后,又提出了“冰山理论”“阀限理论”以及“思维库理论”;其中“思维库理论”等到了广泛的认可,“思维库理论”把人的大脑比作一个思维库,可以容纳多种语言,多种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共同作用于思维库的发展,可以促进语言水平以及认知能力的提升;教学模式方面,加拿大提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实践,即:“浸入式培养模式”,主要是指运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让学生构建第二语言的学习环境,培养第二语言思维;Krashen和Willis提出了“任务型培养模式”,基于具体的语言训练和交流目的,教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交流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学会运用第二种语言,这种模式可能更加行之有效;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模式选择上,可以将此两种方式进行融合,选取适合经济学学科的“双语教学”模式。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此为契机,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需求,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我国高校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双语教学;2003年,我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研讨会指出,高校通过开展“双语教学”和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007 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启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通知》中进一步强调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8年4月,我国在“一带一路”多个沿线国家推进建设70余个境外经贸合作示范区,投资达255亿美元,入区企业近4000家,上缴东道国税费近17亿美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造就业岗位近22万个。“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以及沿线国家提供了诸多就业平台,为我国以及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对于经济学专业学生,适当选取课程,引入“双语教学”教学方法,不仅是教学方法上的与时俱进与重要创新,同时也丰富并拓宽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及经济发展形势,有利于多元文化的渗透,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双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教育,从语言学的角度,根据英国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将“双语教学”定义为:“可以运用第二门语言进行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双语教学”具有两个特征,第一个重要特征体现在语言方面:在教学中,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师生从语言角度可以进行沟通和表达;第二个重要特征体现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师要通过“双语教学”这个特殊形式,引导学生运用第二门语言理解相关知识点,一定程度上具备运用第二门语言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学者从“双语教学”的内涵与意义、教材选用、教学模式与教学情境等角度进行了研究,黄文提出“双语教学”是指除了母语以外,使用另一种语言(主要指英语)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讲授;吕良环提出了“循序渐进渗入法”的教学模式进行双语教学。在教材选取和建设方面,李望国和吴开珊提出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方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袁平华提出在教材选用方面,可以选用国外原版教材、国内自编教材或者任课教师根据知识点自编的讲义;在教学质量评估方面,杨劲松及雷光和强调“以学定教”策略,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其目的是将专业与外语相结合,培养具备一定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是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重要之处,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及外语水平均有很高的要求,地方高校应注重“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通过“访学”“进修”等方式积极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专业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工作,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从事“双语教学”工作。
地方高校可根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特点,在学生大学四年期间,积极培育1-2门“双语教学”课程,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选取合理的学期以及恰当的课程开设“双语教学”课程,首先可选取一门适合 “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试点先行”,例如可以在《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西方经济学选讲》《中国经济史》《金融英语》等课程中选取一门课程;从理论到应用,从宏观到微观,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课程脉络、理论演变机制、案例等进行合理的梳理和设计,循序推进“双语教学”课程开设,学生在大学毕业前争取开设2门“双语教学”课程。随着“双语教学”课程的逐渐推进,师资力量及相关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和成熟,地方高校可通过“双语教学”课程的实践,逐渐引进专业必修课程1-2门应用英文原版教材,例如《经济学原理》《国际金融》《发展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流派》《世界经济》等课程,整体推进“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提高地方高校办学水平。
高校要充分引入“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到外企实习,鼓励学生进行市场调查,了解社会对商科的人才需求;同时高校要积极与市场对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教师要充分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选取适当的课程进行“双语教学”,课上可融入思想史教育的案例,融入欧美国家文化背景分析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推进,共享教学资源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教师应适应时代需求,结合本校学生培养目标定位。通过中国大学慕课及网易公开课等途径选取国内外优秀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积极融入到“双语教学”课程,同时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双语教学”课堂上转换外语思维,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外语水平。
双语教学由浅到深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板书及讲授,是双语教学的一个较初级的阶段,国内部分高校采用此方法进行双语教学,培养了学生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的能力;第二是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板书及中文讲授,这种方式是国内部分重点高校选用的双语教学方式,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提高,培养出了英语思维方式,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第三是教材、板书、讲授均使用英文,这是双语教学最难的一种,教师要充分更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结合实例,例如播放一些时效性强的英语新闻及国外经济学家的访谈,使学生在英语环境下思考问题。
对于地方高校来讲,“双语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一方面,“经济学”专业因其较好的就业前景、并与市场充分结合的优势,近年来一直是高考热度较高的专业,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较多,相关专业教师授课量较大,教学科研任务较繁重,因此可以承担“双语教学”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也较少。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经济学类专业海归教师较少,具有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也较少,因此承担“双语教学”课程教学任务难度也较大。鉴于此,地方高校应对“双语教学”工作予以正确引导,建立正向的激励机制,高度重视,使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敢于去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经过一定的培训可以乐于承担“双语教学”工作任务。一方面,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培养“双语教学”技能,同时也可通过到国内知名高校短期进修访学等途径,提高“双语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应与英语专业教师多沟通,可以通过听课等途径培养“双语教学”技能,培养“双语教学”思维。地方高校应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的质量监控体系,教师在“课前”需仔细查阅备课资料,充分准备好相关教案讲稿,课前可利用云班课等课程平台发布学习资料,使学生了解相关课程内容,学生可查阅资料做好预习;教师在“课中”要条理清晰、内容详实、结合所讲授内容,难易结合、突出重点;建立“课后”跟踪机制,通过与学生课后沟通、作业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经济学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学科,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国际背景给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新文科”的建设为“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发展契机。地方高校通过几年的“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逐渐推行引入双语原版教材,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为我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更多的人力资本储备,为高校服务社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