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刚,黄建圣
(空军航空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长春 130022)
1.1.1 被动式听课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或者是正在与“周公对弈”,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就是抬头率低、低头率高。细究其原因,无外乎对本课程无兴趣或兴趣很低,其他功课多而无精力分配给此课,课程和课堂内容不吸引人,教师讲授枯燥且内容设计无新意,甚至是本堂课内容自己学过而感觉无须再学,等等。在以上原因的促使下,学生们在课堂上就呈现出一种被动式听课的现象,即学生对于教师的讲授没有积极的反应和互动,甚至会出现抵触的情绪和行为。这种情况影响了整堂课时间轴的推进和学习效益的提高,同时对于教师的情绪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因为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和作为参与主体的学生,二者在课堂上都没有获得有效的和有益的互动。相反,低效率和低效益的互动既伤害了个别学生的自尊,引得其他学生增强了自身也受伤的代入感。同时,也使教师精心备课而期望实现的较好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本堂课的情绪和后续课程的精力投入。
1.1.2 主动式听课
①善意配合类的学生,是课堂上学习内生动力很足的学生,他们既主动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在课上进行查缺补漏,同时会在课上从教师的讲授中摘取知识点,课下也同教师进行一定的研讨。这类学生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基础扎实的学生和基础略显薄弱的学生。基础扎实的学生有初高中阶段和课外知识的积累,课堂上和教师的互动效率、效益和效果都很好,对于教师情绪的带动和整堂课的有序推进起到了很好的正向作用。基础略显薄弱而又主动听课的学生,主要是为了考试要考个好成绩或教师讲的内容吸引人和教师的个人魅力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的热情的释放和学识的传播,也促使教师采用更多、更巧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带动此类学生的成绩,从而实现此类学生兴趣和成绩的正比。②“恶意”配合类的学生,对本堂课的内容有一定了解,也希望将自身了解的课堂内容通过某种方式展现出来,于是接话茬、抢话题成了最好的手段。这虽说也是一种课堂互动的有效手段,但往往会由于这类学生的多次运用而导致教师的讲授偏离了主题,需要花一定的精力和课堂时间去纠正与引导此类学生关于本堂课内容的一些无关的、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③无意识配合类的学生,多是在多种因素促使下不能兼顾本堂课内容和他(她)正在做的事情,此时他们主要做的是其他功课。他们既要完成手头的学习内容,又想着和正在讲授课堂内容的教师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或者说是对教师热情和精力付出的某种敷衍式的认可和互动。④多种情况综合类的学生,多是在善意配合类、“恶意”配合类和无意识配合类等多种类别间来回跳跃的学生。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当前的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是认可的,但一部分学生对于思政课程在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正本清源的作用的认识则较模糊,所以才会呈现出课堂上不佳的听课状态,既不利于自身的学习成绩和“三观”培塑,也不利于课堂和课程的有效开展。
1.2.1 家长希望成长顺利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大学阶段学有所获,进而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日益精进。孩子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手艺,固然是以后发展顺利的重要保障,但他(她)的三观是否纯正、思想是否上进也是家长关心的重要方面。学生的大学时光的大部分是在校园度过的,接触的人也多是校园中的师生,因此待人接物的成长、“三观”的培塑也更多的是在校园完成的。在家长的眼中,学校的教育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来自学生家长的期许和厚望赋予了学校,某种程度上主动减弱了家庭对于学生培塑的功能。社会学里有个概念叫作原生家庭,主要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父母的思想思维和言行举止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才会有教育学者认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因此,进入大学校门的青年们,在得到学校的思想培育的同时,父母的教育与引导更应该加强,而不应该削弱。
1.2.2 校方希望多听话
高校培养人才自有其相应的标准和体系,不同高校的标准和体系也是各不相同的。而成才率、就业率,甚或是“杰出校友率”,皆是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不同的“率”都需要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专业的学习中,而这在一些高校看来,必然是要以一心学习、听学校和老师的招呼为前提的。这种想法支配下所制定的一些学校规定是值得商榷的。校方多是从为了学生学习好的角度出发,因此也就自然希望学生听招呼——遵从此种规定。教书育人,培塑正确的三观,学校固然肩负着重要且不容替代的责任,但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把握好度,不能手伸得过长,不能管理得过宽。须知“川壅而溃”的教训,对于学生可能会犯错的问题,正确的疏导往往胜于一味地堵防。
1.2.3 单位希望集体好
不知从何时起,团建成了很多单位凝聚人心士气的重要方式,而这无外乎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个人自我意识增长的同时,注重强调团结与协作的单位集体意识的必然反映。一旦出现个别有违于单位集体意愿的事情,在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时,多会涉及其在校期间的表现,后面又常加上一个“学校教育得不好”或“当时的教师肯定没用心教”,诸如此类的评语。可见,即使学生毕业了,在用人单位看来,此人也是代表着母校的教育形象。这种想法某种程度上拉升了整个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思政课程教学的期待程度。
1.2.4 政府希望效果佳
在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与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措施的推动下,各地领导干部纷纷走上讲台为高校学生讲授思政课程。党政领导干部走进大学校园的思政课堂,是我党重视青年学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体现,也对教学一线的思政课程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1.3.1 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课程与课堂的讲授,首要任务是完成教学目标。传统课堂中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大多是通过师生之间眼神的交流、前测和后测的回答情况、教学进程是否顺畅进行等方式进行监控和实现的。教学目标是相对固定的,但达成教学目标的方式则是多样的。与传统课堂的单纯讲授不同,近年随着大学生“网络原住民”身份属性的增强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融入了思政课程的课堂,即现在常说的“线上+线下”。这种技术进步推动下的课程、课堂的变革,丰富了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同时也对教师有效且熟练运用相关的新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2 注重学生主体
教师角度的“以学生为主体”,最直接的体现是教学对象定位为学生,教学内容对接给学生,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展开、教学手段运用和教学气氛烘托等方面又变成了师生同等地位甚至是“以教师为主导”。明明是要以学情分析为基础而设计的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在教学进程中反而成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明明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小笑话、小段子以活跃课堂气氛、推动教学进程顺利进行,在教学进程中反而成了“跑题”借口;明明是对掌握程度不一的学生进行查缺补漏的“点穴式”提问,反而成了惩罚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低效率手段……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能反映出注重学生主体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值得深入推进。
1.3.3 展示自身学识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很好地说明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正如另一句名言所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然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自然对于自身的学识和道德的要求不能放松,这是 “四有”好老师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课堂进行教学的过程,就是以传播知识为载体的。传播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展示自身学识素养的过程。随着教龄的增加,展示的层次和维度也在随之深化和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及时总结已有的经验,继续夯实学识根基。
1.3.4 教师成长多元
每位教师在步入教师行业、踏上讲台前对自己的职责和教学都熟稔于心。教师对于自身的身份是珍惜的,对于自身的行业是热爱的,对于教育的学生是爱护的。正所谓“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自身学识和素养的提高,教师也实现着自身的成长。教师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既有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等教学相关内容的总结提炼,也有教学转化为科研的灵感萌发与思路开拓,还为完成承担的大项任务提供了不同的思考和实践的角度。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进程中拿出新举措、推出新办法,从而实现自身的多元化成长。
笑点,是课堂的润滑剂。教学内容的讲授当然要以知识性内容为主要内容,也必然存在一定数量的新知识,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新知识,这会加深学生理解的难度。因此,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抵消其畏难情绪,促进相关教学内容的有序且合理的上下衔接,制造若干笑点是恰到好处的。有效的笑点可以为相关教学内容的展开充当润滑剂。要避免为了笑而笑。笑点的出现是对于上一个教学内容的另一种角度的总结,也是下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进行中,学生会出现溜号走神、瞌睡或者其他需要教师采取一定教学惩戒手段予以制止的行为,与直接点名、提问甚至是罚站等方式相比,此时教师如果能制造一个或者多个与当前教学内容相关且又与学生课堂具体表现密切相关的笑点,则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的关系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促进。
泪点,是课堂的升华剂。每个人都有情怀,只是不轻易表露出来罢了。现在大学生个性张扬的色彩很强,但内敛的色彩也不容忽视,情怀往往也被内敛所包裹。如果能用恰当的事例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升华,会使师生的情怀得到抒发,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这种共鸣再承载着本堂课的重点难点的话,效果就会更好了。恰当的泪点是以重点难点为外衣的,授课自然要进行重点难点的讲解,没有重点难点的讲授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恰当的泪点是以情怀为内核的。思政课程讲情怀是理之当然,也是实之所在。正因为有了情怀,中国古代才会出现“奋干戈以卫”家国的文人武士;正因为有了情怀,中国近代才会有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正因为有了情怀,中国现代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才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步入了快车道。如果情怀不能构成全部因素的话,至少也是主要因素。思政课程的内容要讲情怀,有的时候要开宗明义地讲,有的时候要“润物细无声”地讲,而后者的讲授方式就可以恰当的泪点为呈现方式之一。
热点,是课堂的助燃剂。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新时代的大学生了解资讯的方式是多样的,纸媒、广电媒体、网络自媒体,甚至是短视频App,都是大学生获取资讯的途径。通过这些途径,大学生对即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问题有一定了解,但分析和理解也比较浅层次。因此,在思政课程的本堂课讲授中,将相关内容结合着热点讲授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贴切的热点有助于扫清学生的盲点。讲授本堂课的内容需要辅以一定数量的热点话题,更确切地说,引用一定数量的热点话题是讲授好本堂课内容的充分条件。贴切地运用热点,还存在一个讲深讲透的问题。因为很多学生对于热点的了解是浅层次的,深入分析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就需要教师在讲授相关热点的时候,不能只从吸引学生的兴趣点来考虑,还要鞭辟入里地加以分析该热点之所以会出现的原因,哪怕是简要予以分析,对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和三观的养成也是大有裨益的。
焦点,是课堂的浓缩剂。重难点的呈现方式很多,可以平铺直叙地展开,可以如前所述通过泪点展现,也可以焦点事例呈现。焦点和热点有所不同。热点是指某一时间内被广泛关注、议论甚至是争论的新闻、话题或者信息,涵盖范围较宽泛,不具体到一个结论或者点。焦点则指某件事情、某种现象等产生的具体原因和影响等,相对热点新闻来讲更加注重追根溯源。能呈现重点难点的焦点更契合本堂课的主题。焦点如何更好地为重点难点服务,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套用“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这句话加以理解。即某种程度上,焦点相当于矛盾的特殊性,重点难点相当于矛盾的普遍性;焦点的出现隐含着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而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又可以较密切地和焦点发生着关系并通过它得到一定程度的呈现。对于焦点的讲授和分析则需要准备充分、互动充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提出了问题,又解决了问题。由于焦点和重点难点的关系密切,因此更好地讲授、分析焦点,也能起到充分讲清重点难点的作用,从而也更具有教育引导意义。
痛点,是课堂的添加剂。如果课堂只是通过热点、焦点吸引了学生的兴趣,通过笑点、泪点启发了学生一点点的思考,这离根本改变学生“隐性逃课”、回应社会期待多样、助力教师减压尚有很大努力空间。因此,适当地运用痛点就非常必要了。痛点就是要通过本堂课内容讲授以警醒学生,主要是关于其个人、集体、社会甚至是国家的认识方面——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状态和理想的状态以及社会期待的状态之间的差距还很大,这都需要个体、集体、社会和国家共同努力。这样,思政课程的思政属性才能得到真切的表现。
考点,是课堂的催化剂。考点对课堂内容起着逆向催化的作用,即通过考点运用,可以将考试可能涉及的内容、重点难点相关的内容以课堂内容的方式呈现出来。相对于笑点、泪点、热点、焦点和痛点,考点在课程和课堂中是出于根本地位的,是根基。融化了考点的课堂才是有的放矢的课堂。思政课程不能单纯讲授成“应试课”,也不能离开了应知应会的内容而成为学术性十足的“科研课”,能将二者合理分开又不完全对立的重要手段,就是合理地运用考点。融化了考点的课堂,对于教师而言,既能充分展现教学基本功,又能适度发挥教师的学术底蕴;对于学生而言,考试有了抓手,迷雾也得以廓清。
正如大家熟知的BOPPPS教学模型分为热身暖场(Bridge-in)、学习目标/结果(Objective/Outcom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一样,“六点”也可以按着如此的模式进行安排。以热点切入本堂课的讲授,引出笑点,对焦点进行细致分析,通过考点牵引授课,展现泪点,提出痛点引发学生的思考。这可以是一个较顺畅的授课过程,各“点”的顺序随着本堂课内容的不同可以有相应地变化,甚至一个“点”也可以多次出现,只要课堂效果好,这些都可在教师的设计之内。
从理念的角度看,“六点”就不只是六个与“点”相关的词汇了,它所代表和呈现的是为了更好地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原则而进行的主动加工创造的产物,因此,更多的还是强调对于课堂效果的贡献和服务。
综上所述,当今高校思政课程存在着诸如学生“隐性逃课”、社会期待多样和教师压力大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亟须解决的客观存在,也是各方需要集智攻关的“刺激战场”。单从教师的角度来思考,可以笑点、泪点、热点、焦点、痛点、考点为主要内容的六个教学环节或可称为“六点”理念进行相应的实践,这既是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有益探索,也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可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