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羚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福建福州,350003)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周年的伟大历程。在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文科教育始终发挥着引领思想、启发民智、凝聚精神、传承文脉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科教育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更好彰显价值、发挥作用,“新文科”建设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服务大局、引领未来,是关系到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课题。
近代以来,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开启向西方学器物到学制度的探索,均以失败告终后,转而寻求思想层面的革新。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发起对封建意识形态的猛烈抨击,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先声,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1917年,蔡元培入主北大后厉行改革,着力建设文科,并召集陈独秀等文人志士会聚北大,以北大和《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带来了文学和文化的全面革新和解放,促进了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培养了一批接受新思潮洗礼、勇于投身时代洪流的优秀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力量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后备军。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催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传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理论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民国初期,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文理招生比例严重失调,文科生数大大超过理科生数,1935年,教育部开始严格制定招生计划、控制招生比例,文理科人数基本达到均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实用性理工类人才,且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影响,理工科占据了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领域,理科压倒文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世纪50年代,国家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重点建设工科院校以适应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的需要,高校文科专业被大幅缩减甚至取消,文科专业学生人数急剧下降。“文革”期间,教育成为重灾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进入断裂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人文学科的逐步恢复和社会学科的全面兴起成为我国学术在这时期的一个醒目变化。[1]20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各地社科院的相继建立,教育部文科科研处的设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成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座谈会的召开等事件和举措,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愈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和研究机构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壮大,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进入发展快车道。[2]20世纪90年代,国家启动第二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兴起了建设综合性大学的热潮,一些理工类大学通过扩建文科专业、增加学科门类而改造成为综合性大学,文科专业比重有所增大,但部分文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仍较为低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此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有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表述。2004年初,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同年4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启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战略需求,主动融入世界潮流,在开放活跃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蓬勃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文化自信不断坚定、文明素养不断提升,人文教育的思想价值和内涵底蕴进一步彰显,基础文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高校文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基础进一步拓宽,文科教育成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成为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领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加强新文科建设,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号召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内涵式发展、逐步走向成型成熟的必然要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前,新文科建设的概念在中共中央所发文件里正式提出。2019年4月,教育部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展开含新文科在内的“四新”建设。2020年11月,教育部在山东大学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并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三年多来,经过教育部门的引导推动、专家学者的交流研讨和高等院校的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的认识和实践逐步深入,多所高校初步形成了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新文科之“新”是创新的“新”,是新时代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全面支持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创新文科教育势在必行,新文科建设大有可为。
我国的文科学科体系是上个世纪初以西方特别是以欧美为蓝本建立起来的,长期以来,学界试图用西方的理论、概念、模型来解释中国,然而,西方话语体系并不能准确客观地阐释中国现象和中国经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是前无古人、外无先例的探索,中国创造的发展奇迹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超出了西方世界的预判和想象,全世界都关注着中国的崛起之路和蜕变之道。当前,中国有需求、也有实力构建自身学术范式,提升国际话语权力,以更加专业、更具特色、更成体系的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内核,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要求。[3]“三个体系”如何建设,“三个中国”如何实现,是摆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引发了哲学社会科学界对于在建党百年历史新起点上如何“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4]这一问题的更深层的思索。如果说理科代表着“国之重器”,文科则可以说是“国之底气”,这在于中国文明的光彩、中国思想的光辉和中国经验的光芒是中华民族自信心、自主性和自豪感的来源,绵延千年的中华文化是孕育中国魂、中国心、中国梦的沃土。只有提升国家软实力,才能更好地塑造国家硬形象,只有促进文科繁荣,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力繁盛。
2021年11月,备受瞩目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大集结号与动员令。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十个坚持”,总结了党长期实践积累并且今后仍要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的宝贵经验。党领导下的中国改革发展历程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资源富矿和广阔天地,建党百年的宝贵经验对新文科建设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全会提出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5]综合借鉴我国提出“新文科”概念以来学界的主要观点,浅谈对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文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党的领导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保障,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首要前提,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乎民族复兴伟业的实现。价值性是文科教育的主要属性之一,树立文科教育的正确价值导向,首先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文科教育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才能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文科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的永续传承,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遵循文科教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充分发挥文科固本培元、凝魂聚力作用。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传承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内涵的红色基因,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人文道德修养、精神文明境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
从研究对象来说,人文学科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各种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6]教育的最基本作用是培养人,而文科可以说本身就是研究“人”的学科,以服务人的现代化为目标,发挥着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文科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立足于人文关怀的给予、独立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文科教育除了培养文科学术发展所需的专业性人才外,还要致力于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增进人类福祉,推动构建人类社会美好未来。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关注全人类的前途命运,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引领推动世界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经验。新文科建设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培养和研究导向,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在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福祉的奋斗历程中所创造的重要理论命题,聚焦我国治国理政的实践创造,为我国迈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为世界解决人类发展问题提供中国视角、中国方案。
理论创新是党和国家前行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7]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文化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个呼唤思想、呼唤创新,为先进理论茁壮生长提供沃土的大好时代,文科理论创新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此前提上揭示规律、提出学说、阐明道理、创造办法。新文科建设应密切关注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围绕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弘扬唯实求真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使理论创新符合时代要求,适合中国实际。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以中华五千年文明之精华滋养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推陈出新的基础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话语”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西方所建立的标准体系依然占主导地位,国际学术舞台上“中国研究”范式依然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西方话语体系。事实上,由西方建立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能适应变动的时局,西方话语和观点学说无法准确分析中国的现实。我们应当牢牢把握在我们这边的时与势,展现中国学术话语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新文科建设应当摆脱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和结构体系的桎梏,构建以我为主的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和解释逻辑,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彰显中国自信,为我国在新时代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中占领主动地位,在新一轮的大国博弈中赢得战略机遇。当然,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自言自语、闭门造车,不能离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框架“另起炉灶”,而是要充分吸纳借鉴他国优秀文明成果,做到融通中外、博采众长,让各种文明的有益成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注入新能量,在此基础上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广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中国见解。
中国道路具有无比丰厚的历史意蕴、实践价值和相当广阔的学术研究空间,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做出科学合理的学理阐释,并引领展望未来中国道路的延伸方向,解答一系列事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人民命运的重要问题,需要新文科展现时代担当,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新文科建设应扎根本土、扎根中国大地,胸怀“国之大者”,统筹“两个大局”,立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鲜活实践,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发展新要求。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中包含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新文科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从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获得丰厚滋养,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精神谱系中汲取时代精华,进一步增强文科对于时代和民族发展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彰显新时代文科的价值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务实之策,更好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党和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增光添彩。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要在大国竞争博弈中掌握主动、赢得优势,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国际化专业人才。新文科建设要着力培养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国情世情、知识广博、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素养的时代新人。在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进程中,新文科建设既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又要面向人类社会的共同未来,在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中参与改革、谋划发展,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既要植根中国现实、提炼中国经验,为其他各国提供有益借鉴,又要深刻总结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现代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积极吸纳全人类文明发展的先进理论与实践成果,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来源;既要传承好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又要充分理解和包容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文明和谐共生,促进人类社会共同繁荣。
当今世界,新的思想革命、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相互交织。在巨大的变革浪潮之下,文科与新科技的融合发展为文科带来了新增长点,新文科建设只有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做到引领时代潮流、服务大众需要、促进社会进步,才能永葆学科生命力、核心竞争力、世界影响力。新文科建设应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深刻把握科技革命对文科带来的影响,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人文社科教育,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技研究引领文科发展。新文科建设应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备的文科人才,一方面,科学精神和素养为文科研究结论提供坚实根基,有力支撑文科功能的发挥和价值的展现,助力文科实现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文科引导科技创新聚焦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科技发展提供人文关怀、伦理标准和价值判断,以人文精神指引和约束科技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让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于民。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不是“文科+新技术”的简单叠加,不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机械交叉,而是强调学科基础的融通和学科方法理念等的深度融合。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面对各种异质文明与文化思潮的冲击,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暗流涌动,需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积极应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新文科建设应牢牢把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鲜明意识形态属性,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成就的梳理总结研究,集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发展的解释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力,阐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独特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凝聚强大正能量、画出最大同心圆。新文科应强化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充分认识当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国际环境发展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充分认识新时代进行意识形态领域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坚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深化对实践中遇到的新形势新问题的研究,以新时代新文科建设成果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凝聚起直面风险挑战、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合力。
文科的价值引领性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巩固壮大新时代统一战线,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新文科应致力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建设,坚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和源泉,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和当代价值,突出意蕴厚重、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系统研究阐释。要充分发挥文科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各族人民树立科学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内生动力。要加强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共生关系研究、后疫情时代华侨华人社会研究、新时代华人华侨精神研究等,更好展现海外华侨华人拼搏奋进的时代风采和不可或缺的国际影响力,彰显海外华侨华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鲜明立场和捍卫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坚定意志,宣扬海外华侨华人携手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烈心声,在更深层次上增强海外华侨华人尤其是华裔新生代对祖国和家乡的认同和情怀,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的独特作用,进一步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大好局面。
自我革命是学科建设之本和理论发展之要,新时代文科教育应通过提升“含新量”来提升“含金量”,满足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对文科专业人才的要求。培养目标方面,新文科是传统文科生能力素养的升级,是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三合一”,要求文科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本专业知识,还要有兼容吸收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跨界融合思维;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专业布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破除学科壁垒,根据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要对专业进行整合调整,促进专业转型升级。一方面,立足文科特色,发挥文科价值,更好实现文史哲修身铸魂、经管法治国理政、教育学培元育才、艺术学美人化人;[8]另一方面,探索文理、文工、文农、文医深度交叉融合的路径,努力实现基础学科、新兴学科、短板学科的协同发展。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理念,重建知识体系和结构,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新理论成果的转化输出,做好思政教育与专业建设的有效衔接,加强思想引领,丰富形式载体,创新手段方法,提升专业内涵,优化课程质量,打造新文科“金课”。育人模式方面,遵循文科教育规律,推行文科“三制”“五育”模式,[9]深化跨院校、跨行业、跨领域合作,探索更广泛的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新格局。推进文科“强基计划”和“拔尖基地”建设,制定差异化拔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文科人才。
历史照亮现实,经验启迪未来。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教育领域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篇章。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新时代的文科教育要锚定“高质量”的发展目标,把握“创新”的核心要义,担负新时代赋予的育人使命,步伐坚定、踔厉奋发走好新的赶考路,答好教育新答卷,为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新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