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林亭口镇人民政府 王立倩
目前,健康是对人类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若人体不健康,又或者人类的整体健康素质下降,会对未来阶段的人类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不但会造成个人和自身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会导致其他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做好医疗保险的保障工作,以此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这也被认为是反贫困的有效途径。
对普通百姓来说,健康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个人发展,身体健康受损也会导致家庭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疾病反复或病情恶化等现象,也会给个体和家庭造成更大的经济压力,可能会出现因病致贫的现象,医疗保险是个体与家庭提供经济保障的重要方式,能够避免出现问题,更大程度上提升保障力度。
理论上,医疗保险反贫困通过两种机制实现,一是反贫困的直接效应,也就是医疗保险或医疗救助保障,利用现金支付或转移支付的方式,直接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帮助患者承担部分医疗费用,帮助患者减轻经济压力,也避免因治疗造成巨大的亏损[1]。二是反贫困的间接效应,是通过医疗卫生政策的良性干预,提升人的健康保障,减轻面临的疾病风险,在此过程中坚持医疗卫生制度与收入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医疗保险水平的提升,能够利用医疗保险的保障作用,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
收入较低的家庭若出现大病和疑难杂症,会比普通家庭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有可能遭受身体损害,从国内外的实证研究来看,许多研究都体现了医疗保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医疗保险能够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全面的疾病保险。还有相关因素表明,在部分国家建设社区医疗保险,可以帮助贫困人民更好地应对医疗风险,也能降低遭受病情与经济双重打击的概率。也有许多专门针对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开展的研究,明确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国家医疗保险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推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过程中了解到,许多因疾病致贫的家庭在缺乏保险的情况下,处于互相埋怨和互相指责的状态。经济问题无法解决,孩子发展问题就永远不能解决,与父母之间很难形成一家人的亲密关系,这其中也根据不同情况比较了不同医疗保险制度下的不同机制,以此作为依据来探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作用。
(1)我国实行健康扶贫政策的相关历程。健康扶贫所说的是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医疗保障,促进健康水平提升的政策。一般来说,健康扶贫分为以下三方面。一是提升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从而使贫困地区的群众能够受到的良好医疗服务。二是完善医疗保障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效的大病保障和其他疾病保障,解决医药费的后顾之忧。三是帮助贫困家庭和贫困户获得更多的健康常识,尽可能避免出现疾病,也做好有效管理。从发展情形来看,健康扶贫与我国的扶贫事业有紧密联系,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逐渐出现卫生扶贫、医疗扶贫,并且与之相关,产生了医疗下乡等帮扶服务。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和其他管理部门于2002年初步提出要建设“中国健康扶贫工程”,与当下的健康扶贫有很大差异,但已经是健康扶贫的工作起点。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现阶段的健康扶贫体系,提升医疗保险保障力度和保障范围,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提供有效的医疗保障。(2)医疗保险发挥反贫困效应的实践及作用途径。我国采用多种医疗保障措施,最大程度减轻贫困人口的经济负担,并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发展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在此过程中,针对居民的医疗需求,从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和疾病应急医疗救助等方面划定明确的资助范围,使居民医疗保险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定后,针对农村严重的贫困工作发挥了综合作用,但依旧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导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反贫困效应难以充分融合与展现。
(1)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偿政策不利于农村低收入群体。许多农民群众在患病住院后会有一定意愿选择其他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比如省级医院。而一些收入较低的农村群众,就算是借钱治病,也要到县级或以上的医院看病,许多农民群众不会选择在乡镇医院治疗。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省级医院和市级医院都比乡镇级医院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资源好上许多,农村群众选择更大更好的医疗卫生机构就医也是情有可原。但这种趋势会给罹患重大疾病的农村居民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偿政策采用的方式,针对能够付得起医药费的农民群众有一定保障,在报销比例、封顶线都有具体的约束条例,对许多用药范围和报销比例也有严格的限制。当然,为了避免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有效的约束是必要的,但若约束得非常严格,这也会不利于农村的低收入人群。
(2)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象受益率未有效惠及农村弱势群体。农村老年群体是农民群众中的弱势群体,大部分农村的老年人缺乏固定收入,但常年劳作也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不好,非常容易患上疾病。从具体来看,他们应当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中最重要的受益者,但从调研结果来看,他们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认识和认可程度并不高。主要是因为许多农村老年人的子女并不留在家乡工作,而是在其他省市外出务工,而自己在家乡居住的老年人很少会有就医意识,也不会自行去医院看病,从来只是兢兢业业从事自己的工作,或为子女照顾孙子、孙女,处于劳作与奔波的状态,生病了有时候能忍则忍,不愿意去医院接受治疗,也怕拖累儿女,给他们增加负担,小病不治直到病情严重了不得不去医院才去,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也因此会增加更多的医疗费用。还有一个原因是农村老年人在生病之后,即使子女会陪伴左右,也会因为心疼钱不愿意到医院就诊。还有许多家庭的子女,因为老人家的医疗费用问题不断推卸责任,甚至大打出手。许多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农村老人并未受到政策优惠,难以体会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有效性,面对高昂的医药费,不愿治疗自身疾病,又或者严重疾病的治疗费用远远超过普通农村家庭能够承担的范围。本该属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受益群体的农村老年人,却很难真正得到帮助,这体现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和落实制度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降低老年人的贫困率,帮助老年人治疗疾病是当下的重要工作。
(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事后补偿方式和结算机制影响了制度的反贫困效应。当前阶段,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采用事后补偿方式和结算机制,这导致制度无法正常体现反贫困效应,因为农民群众一旦罹患重大疾病,如果很难医治,又需要花费巨款,许多农民群众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认为即使治疗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还可能造成家里的人财两失。在当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关注经济效益,先收费后治疗,虽然这是医院为了避免出现拖欠医药费或不付医药费的现象而采取的合理措施。许多大医院在办理住院手续时,都要求先预交住院押金,这样能避免出现病人跑路导致医药费无法收回的现象。患者住院后,部分医院还会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来让家属补缴押金,但是从就医群众的角度来看,这一制度很容易给他们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相对贫困的家庭,本就缺乏积蓄,在住院期间也无法劳作赚取钱财,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可谓是雪上加霜。筹集押金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很难解决这一问题,也会导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事后补偿机制造成反向影响。虽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提出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一定的医疗保障,但目前阶段采用的事后报销政策和结算机制也不利于多数贫困人员的发展。
(1)持续提高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要不断调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积,提升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和经济补偿水平,要实现更为有效的反贫困机制,利用多样式的方式和有效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政策宣传。要求落实相关策略,不断强化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自觉参保。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较低,尤其是很难在三级医院门诊方面进行报销,导致农民群众在应用过程中很难体现其充分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住院和门诊的报销比例,从而提高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受历史遗留因素影响,现阶段采用的医疗保险服务很难实现完全的均衡化,而是按照人群进行医疗保险的种类划分,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这种制度很难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也导致不同群体之间遭遇的待遇不同,容易出现攀比心理,有可能出现其他方面的分配矛盾。因此要持续提高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根据实际情况,提升管理效率,促进城乡居民基本保险一体化工作的落实。(2)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改进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卫生环境,做好相关设施的有效建设。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较低,医疗服务覆盖率较低,当地居民一旦生病,要想获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只能到周边市区选择大型医院,甚至要到其他城市就医。同一种疾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治疗成本远比在大城市的医院治疗成本要低,还有交通运输成本和误工成本,都需要算入医疗成本之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尤其是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水平,才能够真正降低基层群众的就医成本,构建起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快捷有效的医疗服务,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方面的优势。
由此可见,要想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要提升医疗服务人员的待遇,能够激发更多医务工作者强化学习,提升自我素质,还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融入日常工作中,提升医疗卫生团队的整体素质[3]。二是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要从其他医疗单位选出能够胜任工作的医疗技术人才,下派到基层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一段时间的服务工作,带领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提升自我,有更清楚的工作认识,也让当地农民能够避免长途跋涉,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救助。若能落实以上策略,农民医疗费用会得到很大程度地减少,能够减轻农民的生活压力,也能体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现代发展价值。(3)持续推动医疗保险的统筹管理。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处于相互脱离的状态,政府面对这一局面,有必要调整政策,尽快实现城乡医疗保险的统筹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医疗保险制度不能形成统一而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免城乡收入的差异过大,产生难以调整的矛盾。推动医疗保险的统筹管理,能够不断扩大医疗保险的基本覆盖率,落实报销比例的提升,缓解因城乡发展不平衡出现的矛盾。相关部门需要抓住统筹管理的核心工作,真正解决相关问题。
目前来看,医疗保险制度反贫困效应也有多种应用方法和应用体现,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协助,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实现医疗保险的制度改进,避免外界因素干扰,造成危及普通家庭正常生活的经济风险。改进医疗保障政策,不但能有效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效率,也真的会使人健康,降低出现贫困问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