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2022-11-21 10:29孙恺悦
智库时代 2022年34期
关键词:思政素养内容

孙恺悦

(中原工学院)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并强调二者之间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每一门课程中都要有机融合思想政治元素,2020年教育部再次就课程思政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入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专业课程融合课程思政提供了具体的思路,足见国家对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视度[1]。且新闻传播专业本身涉及信息、思想的传播,提升该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益于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加强,而新闻专业的学生将这一素养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实践,也有利于人民精神文化的充实。

因此在这一学科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大势所趋,也是相关课程优化改革的必然方向,需要有关教师协同学校共同完善课程体系的设计以令其具体实施更加顺畅。

一、课程思政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引领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新闻传播专业就业所对应的是报刊、广播电台、网站、出版、公关等领域,学生很大可能会从事记者、编辑、主持人等职业,而这些职业与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时代发展方向及时调整育人目标,为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使其拥有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认知与思想,以确保其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展现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科学引领舆论的导向[2]。而课程思政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模式,其以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为内容,提倡通过打开全员、全过程、全面的育人格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而言不仅适时、有效地为教学的展开带去了指引,还让专业教学的内容得到了充实,即教师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以及具体的人才培养步骤,因而可以说课程思政的融入为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方向性的指引。

(二)形成课程内容价值引领

新闻传播相关工作主要以资讯的传递为主体,且要求对新闻、资讯等进行相应的处理,形成完整的新闻作品,让新闻报道的方向、视角能够引导舆论向正面的方向发展。而这本身需要新闻人,即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其才能做到对新闻、资讯内容的精准把握。因而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教学需要在内容设置上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正确树立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以令其更好地定位自身的角色,从职业角度出发展开对新闻资讯的合理加工[3]。课程思政本身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内容,且其强调立德树人,与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内容价值指向相符,渗透到该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价值体现都是一种引领。学生在课程思政的引导之下能够深化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识,而这对其日后在工作岗位践行自己的价值观,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不失为一种有力的奠定。

二、新闻传播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强化学生专业技能

从学生个人的提升与发展角度来看,在新闻传播专业中融入课程思政无疑是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一种渠道。因为融媒体环境中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大多已碎片化,如何让一篇新闻报道具有完整性,能够从众多同类化新闻中脱颖而出往往要看处理新闻信息人员的专业能力,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早就不限于新闻捕捉、新闻采编等,要让各个平台的受众都能第一时间接收到相关信息,还要加强新闻人的跨平台编辑能力,即科学素养早就成了新闻人重要的业务能力之一。此外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属于非功利性的教学层面,唯有课程思政的开展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此方面的提升[4]。因而在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对该专业的学生而言极为有益,学生可以在全方位、全程的思政内容吸收中建立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科学素养以及求真无知的精神,进而在日后的岗位实践中让相关精神顺利落实于实际。

(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课程思政在新闻传播专业中的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建立与提升也十分关键。职业精神即是指某一行业从业人员共同的价值取向,于新闻传播专业而言,学生所要建立的职业素养包括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我国社会发展路线)、正确认识新闻现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担当起为社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任,因而教师必须围绕这些内容对学生的职业精神进行塑造和培养。不过职业精神的内涵虽然归属于价值层面,但其形成过程却是具有实践性的,比较倾向于人们在真实活动实践中形成的普遍认知和准则,因而还是需要有一个理论去支撑这类实践教育系统地进行。课程思政在新闻传播专业的融入就是增进学生对职业的理解与尊重,其能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新闻传播专业的落实,因而也被视作学生职业素养建立的精神引领,学生在接触并吸收了一些课程思政内容后,可以提高自身的自律性,并且加强对社会主流意识的认同,进而使其社会责任感也因此而有所提升。

三、新闻传播专业中的思政内容挖掘

(一)教学理念中的思政内容

课程思政融入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固然能在教学效果层面上呈现出思政元素对教学内容、育人方向的引领,学生也的确在过程中得到了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但考虑到具体的工作落实难免有差异,不同院校间所采取的思政课程内容、形式不尽相同,要想让课程思政在新闻传播专业中保持长久的运行和发展,还是需要梳理分析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和课程思政内容的相通之处,找到二者的共性,以促进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融合课程思政能得到更系统化的、全面且规范的展开[5]。从新闻传播专业的育人理念分析其中的思政内容,可知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明确思政元素的重要性,重视学科教学中引进思政的力量,从而下意识地对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进行引领,另一方面也要主动补充思政知识以不断拓展、完善教学的内容,以使其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可以更好地切合教学需求。由此可见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教学在开展方向和理念设计时没少将思政内容纳入考虑,这完全可以作为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开展的一个共性,为具体的课程建设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文化

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思政进课堂得到深入展开的必要路径,而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引领则是课程内容筛选所要考虑的问题,相比填鸭式的灌输观点,在新闻传播有关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更有帮助。以《广播电视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为例,思政元素的挖掘主要体现在中国表达的媒体自信新闻价值观念的正确把握以及媒介素养两个层面,如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导入以调动学生的文化自信,并迁移学生的情感到专业问题讨论与技术的应用上面,以促进课程思政的内容与新闻专业的训练完美地渗透到一起,如此学生也能够接受思政元素,并重新思考当前专业课程所学,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6]。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领导学生摒弃西方媒体设置好的“中国议题”,自主展开议程的设计,探索适合我们国家社会环境的中国式表达,以进一步凸显我们的道路自信。此外,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从信息发布者的角色出发,以确保更先进、完善的价值观被及时导入,进而提高学生有关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三)教学方法中的思政体现

新闻与传播专业侧重实践,常用案例法、讨论法等模式开展教学,而这也为课程思政在学科中落实于实际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教师可借助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深化课程思政内容与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课程教学相融合[7]。比如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先会对案例内容进行了解和消化,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来获得必要的理论知识,因为一些实践和教育都是围绕具体的案例在进行,所以学生往往会在无形之中积极地投入到全面、缜密的思考当中,进而让自身的思政觉悟、新闻与传播素养都得到提升。讨论法常常紧跟在案例法之后,主要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提出论题,指导学生搜集调查讨论资料,以生生、师生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观点表达,提高其专业素养以及思政意识。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有关讨论,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当前舆论传播的现象,让学生就“中国文化在西方作品中的表达与叙事方式”“优秀对外传播作品的特征分析”等问题做出总结,进而为学生思政素养的运用提供空间。

四、课程思政视域在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建设路径

(一)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形成系统工作机制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课程思政在新闻传播专业中的融入有诸多渠道,其能分别在课程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上找出与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相同的内容、形式,为新闻传播课程的重新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因而有关教师在基于课程思政视角设计、开展新闻传播有关课程时,可以系统地打开课程的顶层设计,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课程思政渗透的工作格局,为新闻传播中课程思政的呈现提供良好的平台。具体的工作开展,院系教师可协同学校成立由校党委书记为核心的课程思政领导小组,遵循课程思政的有关文件,不断提高政治在该学科教学中的站位,将立德树人任务作为工作的主线,并围绕这一主线对相关教师的工作进行具体的部署。与此同时,学校还要率领相关教师建立各个学院之间的联动机制,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务、人事等工作都放于课程思政的重点实践名单之中,全力提高各个院系教师的思政基础、认识。

(二)紧抓育人主体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教师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在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渗透的主体,个人能力、素养应当与课程开展情况、需求相匹配,对于很多院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并不很强的情况,学校方面应当引起重视,并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以让他们得以透过自身素养的提升带动学生们在思政认识与践行方面有所加强。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学校方面可以以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加强对师资团队的教育,制定一定的工作制度,并将工作完成进度、具体情况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以强化新闻传播专业内部的师德师风建设;同时教师还要自觉汲取思政养分,围绕课程思政的有关内容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强化自身的理解,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思政内容解读带去更有效的推进。相较于理论素养,教师具备思政元素的提炼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情,掌握了思政元素的提取办法,其课程的设计与展开才能得法,有关课程思政的有关研究也能得以持续,因此可看出加强思政师资团队的建设,调动他们在工作研究中的主动性,是推动课程思政在新闻传播专业中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关人员应对此加强重视。

(三)理论实践课程并举,综合锻炼学生能力

课程体系得到整体的设计,师资团队的能力水平也得到相应的完善和发展,下一步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内容则需要重点着眼于理论知识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渗透和实践训练中课程思政的主要体现两方面。首先在新闻传播的理论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渗透主要目标是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使他们思想意识正确,有关教师需要围绕这一目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新闻传播专业包括新闻传播史论、新闻传播实务等内容,以及一些后学加入的课程,像网络舆情分析、信息检索和数据挖掘等,有关教师要在以上教学中适时融入毛泽东、陈独秀等在创建报刊时的情况,让学生以一个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新闻传播工作的使命、时代责任感,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而在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训练中,教师一般借助融媒体平台让学生在线上积极报名参与一些话题讨论、学科竞赛等活动,主张让学生在实践中出真知。至于课程思政在此环节中的渗透,教师可通过向学生提供一些红色档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线上完成新闻制作的任务,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为其带来爱国主义情怀的加强。

(四)加强课后实践拓展,完善评价反馈体系

完整的课程体系设置必然少不了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鉴于融媒体在互联网上的流行,有关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式,以让学生的体验更加丰富,增进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反馈工作的意愿。比如设置课后实践任务,围绕任务的内容和对学生的训练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一来确保评价体系不限制课后实践任务的开展,保证课后实践任务也能得到全程、全方位的反馈,二来评价工作的开展也能较以前更加丰富,摆脱了教师对学生的单一分数评价,学生可以以生生互评的方式自定义评价指标内容,增加评价工作的灵活性,进而让学生的专业技能、思想政治素养都得到质的提升。

五、结语

课程思政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发展后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推动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重要途径。所有学科教学都应当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增进课程思政内容的呈现,以此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时代的使命。新闻传播专业本身与课程思政内容有一定的契合之处,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思想并不十分困难,但要让学生将课程思政思想落实于实践,并能取得一定的成效,还需要有关教师加强对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整体设计,从教学研究工作的机制制定到评价体系的设置,利用融媒体平台增进学生的有关实践、锻炼,以提高课程思政开展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思政素养内容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