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皝迁都龙城年代再探

2022-11-21 11:01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116082
关键词:晋书龙城资治通鉴

宁 一(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 116082)

前燕慕容政权是十六国初年活动于中国北方的重要政治势力,慕容皝迁都龙城,对我国北方的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各类典籍中,对慕容皝迁都龙城的时间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如《魏书》[1]《晋书》[2]均记载慕容皝于公元341年迁都龙城,而《资治通鉴》[3]则记载慕容皝于公元342年迁都龙城。

史料记载的不同,使学界对慕容皝迁都龙城的时间有了不同的认识,如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5]等书,认为公元342年慕容皝迁都龙城。邱敏《慕容皝迁都龙城年代考异》一文,依据《魏书》《晋书》及《太平御览》所引《十六国春秋·前燕录》佚文,判断慕容皝于公元341年迁都龙城[6],高然《慕容鲜卑与五燕国史研究》[7]、魏俊杰《十六国疆域研究》[8]均从其说。周伟洲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一文中,也认为慕容皝于341年迁都柳城,改名为龙城[9]。有鉴于学界的争论,本文试从文献流传的角度对慕容皝迁都龙城问题进行探析,以期辨明慕容皝迁都的具体年代。

一、《燕书》与《十六国春秋》对慕容皝迁都龙城的记载

燕王慕容皝迁都龙城发生于十六国初年,记载其迁都较为原始的史料,当为燕国旧史,以及北魏崔鸿依据十六国旧史编撰而成的《十六国春秋》。由于北宋之后,十六国旧史及《十六国春秋》多已散佚[10],现仅能从《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等书内存留的燕国旧史及《十六国春秋》佚文中,寻找慕容皝迁都龙城的原始史料。

先看燕国旧史。《太平御览》卷192《居处部二〇·城上》引用了《燕书》关于慕容皝修筑龙城的记载①,“燕书曰太祖皝八年,使唐柱等筑龙城立门阙,宫殿,庙园,籍田,后遂改为龙城县”[11]。从相关资料看,燕国旧史中能相对完整保存至宋代,且记载有前燕史料的,仅有范亨《燕书》一种②,此处所引《燕书》,可能为范亨《燕书》。从该书看,慕容皝在其执政第八年(341)开始修筑龙城,并建造了门阙、宫殿、庙园等高规格建筑,这明显是在为迁都做准备。

再看《十六国春秋》。《太平御览》卷121《偏霸部五·慕容皝》引《十六国春秋·前燕录》载:“八年七月,晋使鸿胪郭恡持节拜皝侍中、大都督河北诸军事、大将军、燕王,余如故,封诸功臣百余人。九月,迁都龙城宫阙。十二年四月,黑龙一、白龙一见于龙山。皝率群僚观龙,去龙二百步。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悦,赦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寺于山。”[11](583)

由于十六国旧史多“不附正朔,自相君长”[12],《太平御览》此段所引《十六国春秋·前燕录》中的纪年,实为燕纪年③。按《前燕录》记载,慕容皝八年(341)七月,晋使郭恡册封慕容皝为燕王,同年九月慕容皝迁都龙城宫阙,慕容皝十二年(345)四月,慕容皝将新宫命名为和龙宫。

除《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外,《太平寰宇记》卷71《河北道二十·营州》及《太平御览》卷162《州郡部八·营州》还引用了《十六国春秋·慕容皝传》中关于迁都龙城的记载。《太平寰宇记》卷71《河北道二十·营州》载:“又十六国春秋慕容皝传云:柳城之北,龙山之南,所谓福德之地也,可营制规模,筑龙城,构宫庙,改柳城县为龙城;九年,遂迁都龙城,入新宫;十二年号新宫曰和龙宫。”[13]《太平御览》卷162《州郡部八·营州》载:“十六国春秋慕容皝传曰:柳城之北,龙山之南,所为福德之地也。可营制规模,筑龙城,构宫室。改柳城为龙城县,遂都之,改曰和龙宫。”[11](789)从两书引用的内容看,慕容皝营建的龙城位于柳城之北,龙山之南,慕容皝九年(342)迁都龙城并入居新宫,慕容皝十二年(345)龙城新宫被命名为和龙宫。

《十六国春秋·慕容皝传》慕容皝九年(342)迁都说,看似与《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慕容皝八年迁都说相互抵牾,但经仔细分析,两者实际并不冲突。《十六国春秋·慕容皝传》“九年,遂迁都龙城,入新宫;十二年号新宫曰和龙宫”,特别强调慕容皝九年(342)入新宫,并说明此新宫在慕容皝十二年(345)被命名为和龙宫;而《十六国春秋·前燕录》中所言“(八年)九月,迁都龙城宫阙”,仅指出慕容皝八年(341)九月迁入龙城宫殿,并未特别指出迁入宫殿具体称谓。大概慕容皝在八年九月初迁龙城之时,龙城新宫尚未建成,慕容皝只能暂居其他宫殿,到九年新宫落成,慕容皝才迁入新宫,并宣布迁都龙城。由此看来,慕容皝九年迁都龙城说与八年迁都龙城说,都是截取了慕容皝迁都龙城过程中的一个具体时间点。

至于慕容皝迁入新宫之前所居宫殿,很可能是《晋书》曾提到的龙城旧宫。原因有二:首先,《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载:“皝大悦,还宫,赦其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佛寺于山上。赐其大臣子弟为官学生者号高门生,立东庠于旧宫,以行乡射之礼,每月临观,考试优劣。”[2](2826)《晋书·慕容皝载记》将慕容皝立东庠于旧宫之事,紧紧系连于慕容皝号新宫曰和龙宫之后,说明《慕容皝载记》中的新宫与旧宫是相对而言的,慕容皝在迁入新宫之前,很可能就居住在后来改为“东庠”的旧宫之中;其次,《朝阳北塔考古发掘与维修工程报告》中,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资料,将龙城的旧宫与新宫推断为龙城南北中轴线东西两侧的两处建筑遗址,从而旧宫与新宫的说法得到了考古资料的支持[14]。

通过以上对《燕书》《十六国春秋》佚文分析可知,慕容皝迁都龙城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慕容皝八年(341),皝命唐柱等人修筑龙城预备迁都;同年七月,晋使郭恡册封慕容皝为燕王;同年九月,慕容皝迁都至龙城,并暂居于龙城旧宫之中。慕容皝九年(342),龙城新宫建成,慕容皝迁入新宫,正式宣布迁都龙城。慕容皝十二年(345)由于见到黑龙、白龙嬉翔于龙山,慕容皝遂将新宫命名为和龙宫。

二、北魏末年以来诸典籍对慕容皝迁都龙城的记载

分析了《燕书》及《十六国春秋》中有关慕容皝迁都龙城的记载,北魏晚期《十六国春秋》成书后,诸史籍中有关慕容皝迁都龙城的记载也就易于分析了。

先看《水经注》,该书卷14《大辽水》载:“燕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福地也,使阳裕筑龙城,改柳城为龙城县,十二年,黑龙、白龙见于龙山,皝亲观龙,去二百步,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悦,大赦,号新宫曰和龙宫,立龙翔祠于山上。”[15]经对比可知,《水经注》的记载可在《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及《十六国春秋·慕容皝传》中发现,由此看来,《水经注》卷14《大辽水》中有关慕容皝迁都龙城的记载应承袭自《十六国春秋》。

再看北齐魏收撰《魏书》。《魏书》卷95《徒何慕容廆传》载:“四年,元真遣使朝贡,城和龙城而都焉。”[1](2231)四年即代昭成帝四年(341),按照《魏书》说,代昭成帝四年(341)慕容皝派遣使者朝觐代国,同时建造和龙城并以之为都。根据《十六国春秋·前燕录》佚文可知,慕容皝十二年(345)黑龙、白龙嬉翔于龙山,慕容皝遂将新宫命名为和龙宫,将龙城称之为和龙城的时间不应早于慕容皝十二年(345),《魏书》载昭成帝四年(341)慕容皝建造和龙城并以之为都,显然有失偏颇。

现考索史料可知《徒何慕容廆传》中“四年,元真遣使朝贡”一句,同《魏书》卷1《帝纪第一·昭成帝纪》“(昭成皇帝四年)十二月,慕容元真遣使朝贡,并荐其宗女”[1](12)的记载一致,由于《魏书》帝纪部分应渊源于北魏国史,《魏书》卷95《徒何慕容廆传》中“四年,元真遣使朝贡”的记载也应源于北魏国史。至于该传中“(昭成帝四年)城和龙城而都焉”一句,应来源于燕国旧史或崔鸿《十六国春秋》,周一良先生在《魏收之史学》中曾说:“魏书卷九五至九九卷所言,十六国事大抵盖本于崔鸿十六国春秋也。”[16]根据前文所述《十六国春秋》及《燕书》佚文可知,燕国旧史及《十六国春秋》对于慕容皝迁都龙城的过程有详细记载,《徒何慕容廆传》中“(昭成帝四年)城和龙城而都焉”的混乱记载,很可能是魏收等人在摘录燕国旧史或《十六国春秋》时不顾年月,强行将公元341年慕容皝兴建龙城到公元345年慕容皝命新宫曰和龙宫之间有关慕容皝迁都龙城的史事,全部压缩为一句话导致的。

再看《晋书》。《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载:“使阳裕、唐柱等筑龙城,构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县。于是成帝使兼大鸿胪郭希持节拜皝侍中、大都督河北诸军事、大将军、燕王,其余官皆如故。封诸功臣百余人。咸康七年,皝迁都龙城。”[2](2821-2822)又载:“皝躬巡郡县,劝课农桑,起龙城宫阙”[2](2822)。又载:“时有黑龙白龙各一,见于龙山,皝亲率群僚观之,去龙二百余步,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悦,还宫,赦其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佛寺于山上”[2](2825-2826)。由于《晋书》中大鸿胪郭希册封慕容皝为燕王后,慕容皝在咸康七年(341)迁都龙城的段落,以及慕容皝号新宫曰和龙的段落,与《十六国春秋·前燕录》的记载高度重合,可以认为,《晋书》中关于咸康七年(341)慕容皝迁都龙城的记载,来源于《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再看杜佑《通典》。《通典》卷178《州郡典八·营州》载:“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所谓福德之地也,乃营制宫庙,改柳城为龙城,遂迁都龙城,号新宫曰和龙宫。”该条目后有杜佑自注“皝时有黑龙白龙各一,斗于龙山,皝率属僚观之,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戏,解角而去。皝大悦,号曰和龙宫”[17]。将《通典》同《十六国春秋》佚文对比可知,《通典》正文部分与《十六国春秋·慕容皝传》基本重合,注文部分与《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基本重合,《通典》的记载应承袭自《十六国春秋》。

再看《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载:“(咸康七年),春,正月燕王皝使唐国内史阳裕等筑城于柳城之北,龙山之西,立宗庙、宫阙,命曰龙城。”[3](3042)又载:“(咸康八年)冬,十月,燕王皝迁都龙城,赦其境内”[3](3049-3050)。又载:“(永和元年)燕有黑龙、白龙见于龙山,交首游戏,解角而去。燕王皝亲祀以太牢,赦其境内,命所居新宫曰和龙”[3](3065-3066)。按《资治通鉴》之说,慕容皝于咸康七年(341)正月在柳城之北、龙山之西修筑龙城,咸康八年(342)十月迁都龙城,并赦其境内,永和元年(345)命所居新宫为和龙宫。可以说《资治通鉴》在记述慕容皝迁都龙城诸事件的具体月份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在具体年份上与《燕书》及《十六国春秋》并不冲突。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资治通鉴》记载,龙城修筑于柳城之北,龙山之西,而根据《十六国春秋·慕容皝传》记载,龙城修筑于柳城之北,龙山之南,两者当有一误。《水经注》载:“白狼水又东北径龙山西……白狼水又北径黄龙城东。”[15](350)按《水经注》白狼水东北向流过龙山西侧,又向北流过黄龙城(即龙城)东侧,则龙城应在龙山之西,《资治通鉴》的记载是正确的,靳枫毅先生更是根据考古与历史资料,将龙山推定为朝阳城东之凤凰山[18]。由此可知,《资治通鉴》虽成书较晚,但其记载的龙城地望是准确的,其所记慕容皝迁都龙城诸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份亦不误。陈勇先生将残见的范亨《燕书》佚文同《资治通鉴》《晋书》进行对比后,认为《资治通鉴》中的记载与《晋书》不同,出处不详的前燕资料,可能多以范亨《燕书》为本[19]。若确如陈勇先生所言,则《资治通鉴》中有关慕容皝迁都时间的独有记载,当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除迁都龙城具体时间外,根据《资治通鉴》记载,还可推断出慕容皝迁都龙城之前一直居于棘城。《资治通鉴》卷96《晋纪十八·成帝咸康七年条》载:“诏遣兼大鸿胪郭悕持节诣棘城册命燕王,与翔等偕北。”[3](3045)根据这条记录可知,慕容皝在迁都龙城之前,是居住在棘城的,否则晋成帝不会命令大鸿胪郭悕至棘城册命慕容皝为燕王。

再看司马光《稽古录》。《稽古录》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之外的又一重要著作,对慕容皝迁都龙城之事,该书有着独特记载。书中载:“(咸康七年)燕王皝袭赵幽州,入高阳,虏三万余户而还。迁都柳城,更命曰龙城……”[20]按《稽古录》之说,似乎咸康七年(341)慕容皝迁入新都之时,新都尚名柳城,慕容皝迁入后才将柳城更名为龙城。事实上,司马光此说存在诸多疑点。首先,按《资治通鉴》记载,燕王皝袭赵幽州的时间在咸康六年,根据《资治通鉴考异》介绍,在记述燕王皝袭赵幽州一事时,《资治通鉴》作者至少参考了《燕书》《晋书·慕容皝载记》和《晋书·石季龙载记》,其说法应较可信,《稽古录》当有误;[3](3039-3040)其次,按《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的叙事顺序,在慕容皝改柳城为龙城县,成帝派遣使者郭希加封慕容皝为燕王之后,慕容皝才于咸康七年迁都龙城,《稽古录》中慕容皝先迁都柳城后更命柳城为龙城的说法,与《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相互抵牾。基于以上两点,本文暂不采信《稽古录》中有关慕容皝迁都龙城之说。

再看《三国史记》。《三国史记》卷18《故国原王本纪》载:“(故国原王十二年)冬十月,燕王皝迁都龙城。”[21]故国原王十二年即公元342年,由此,《三国史记》的记载与《资治通鉴》所记高度吻合。有学者经考证后确认《三国史记》中故国原王十二年十月记事基本抄录自《资治通鉴》[22]。由此看,《三国史记》中燕王皝迁都龙城记载的史源,应是《资治通鉴》。

北宋以后,由于十六国旧史及崔鸿《十六国春秋》逐渐亡佚[10](75),学者记载慕容皝迁都龙城之事,大多仅能依据《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所辑录的《燕书》及《十六国春秋》佚文,以及《魏书》《晋书》《资治通鉴》等后期成书的作品,可以说这一时期诸史籍中有关慕容皝迁都龙城记载的史料价值较为有限。

如南宋郑樵《通志》卷188《慕容皝载记》中有关慕容皝迁都龙城的内容[23],抄录自《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元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6《舆地考二·营州》所载慕容皝迁都龙城内容[24],抄录自杜佑《通典》卷178《州郡典八》。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8《直北方舆纪要九·营州故城》中“咸康七年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山之西为福德之地,乃营制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八年遂迁都焉。寻号新宫曰和龙宫,宫门曰弘光门”[25]之说,除“宫门曰弘光门”一句可能源于《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外[2](3106),余下部分均可从《通典》及《资治通鉴》相关内容中求得。

清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以何镗《汉魏丛书》中十六卷本《十六国春秋》及《晋书·载记》为主干进行辑录,是清代十六国史研究的重要作品[26]。不过由于十六卷本《十六国春秋》的内容,同《太平御览·偏霸部》及《晋书·载记》所记内容基本一致,很可能是后人依据《太平御览·偏霸部》及《晋书·载记》中残见的十六国史料缀合而成的,大大降低了《十六国春秋辑补》的史料价值[26](5)。综合本文对《燕书》及《十六国春秋》相关佚文的整理可知,《十六国春秋辑补》中有关慕容皝迁都龙城的记载[26](302-303),基本可从《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所引《燕书》及《十六国春秋》佚文中发现。

三、从史料记载看慕容皝迁都龙城的具体过程

经前文分析可知,十六国时期成书的《燕书》及北魏时期成书的《十六国春秋》,对慕容皝迁都龙城的过程有着相对清晰的记载。北魏末年至宋代,除《稽古录》及《魏书》中的说法存在一定错误外,《水经注》《晋书》《通典》《资治通鉴》《三国史记》等书在记述慕容皝迁都龙城相关问题时,大体均沿袭了《燕书》及《十六国春秋》的说法,只不过由于记述简略,相关著作开始片面地将慕容皝迁都龙城的时间定于公元341年或公元342年。宋代以后,由于《燕书》《十六国春秋》等旧史均已亡佚,相关史书在记述迁都龙城事件时,大多只能依据《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等书中残见的《燕书》及《十六国春秋》佚文,以及《水经注》《魏书》《晋书》《通典》《资治通鉴》等成书年代较晚的典籍。于是,《魏书》《晋书》中慕容皝于公元341年迁都龙城的说法,《资治通鉴》中慕容皝于公元342年迁都龙城的说法,均使学界产生了迷惑,由此产生了慕容皝341年迁都龙城和342年迁都龙城两种看似相互抵牾的说法。

本文现结合《燕书》《十六国春秋》佚文,以及《水经注》《魏书》《晋书》《通典》《资治通鉴》等典籍,对慕容皝迁都龙城的过程进行推测。这一过程应为:慕容皝八年(341)正月,慕容皝命阳裕、唐柱等人在柳城之北、龙山之西修筑龙城,并于龙城修建宗庙、宫殿等高等级建筑,预备迁都④;当年七月,晋成帝使者兼大鸿胪郭希到达棘城,拜皝侍中、大都督河北诸军事、大将军、燕王⑤,当年九月,慕容皝自棘城迁至龙城⑥,这一时期由于龙城新宫尚未建成,慕容皝可能暂居于龙城旧宫之中;慕容皝九年(342),龙城新宫建成,慕容皝迁入龙城新宫⑦;当年十月慕容皝宣布迁都龙城,并赦其境内⑧;慕容皝十二年(345)四月,由于见到黑龙、白龙嬉翔于龙山,慕容皝遂将新宫命名为和龙宫⑨。

可以说,慕容皝迁都龙城的主要工作,从慕容皝八年(341)正月慕容皝命阳裕、唐柱等人修筑龙城开始,一直持续到慕容皝九年(342)慕容皝迁入新宫,宣布迁都龙城,并赦其境内为止。若一定要为慕容皝迁都龙城设定一准确时间,笔者更倾向于公元342年。因为公元341年,慕容皝初迁龙城,龙城重要建筑新宫(和龙宫)尚未完工,此时还不能说慕容皝已经正式完成了迁都龙城的工作,直到公元342年,龙城新宫建成,慕容皝入居新宫,宣布迁都龙城,并赦其境内之时,才可说前燕慕容政权已经正式完成了迁都工作。

注释:

①除《太平御览》卷一九二《居处部二〇·城上》之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太平御览》卷一七五《居处部三·殿》中,还曾引述《燕书》中咸康八年(342)秋七月丁卯营新殿的记载,这一出自《燕书》的记载貌似与慕容皝迁都有关,实际却是不可信的。首先,文渊阁本《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器物部七·杵臼》同样引述《燕书》这段记载时,将营新殿之事归于后燕昭武皇帝慕容盛;其次,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太平御览》卷一七五《居处部三·殿》引述这段记载时,明确此《燕书》作者为范享,但仅提及秋七月丁卯营新殿,未提及营新殿的具体年份。由以上两点可知,文渊阁四库本《太平御览·居处部三》在引述《燕书》时很可能出现了错误,《燕书》中记载营新殿的时间可能在后燕昭武皇帝慕容盛时期,而非咸康八年(342年)。

②范亨《燕书》记载前燕史料相关情况可参见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商务印书馆,2017,第141-142 页;隋朝至宋朝燕国旧史的留存情况可参见:《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旧唐书》卷四十六《经籍志上》、《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志二》、《宋史》卷二〇四《艺文志三》。

③清代学者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年表中已有大致考订,具体参见: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聂溦萌、罗新、华喆点校,中华书局,2020,第1119-1122 页。

④参见《资治通鉴》卷九十六《晋纪十八·成帝咸康七年条》。

⑤参见《太平御览》卷一百二十一《偏霸部五·慕容皝》引《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晋书》卷一百九《慕容皝载记》;《资治通鉴》卷九十六《晋纪十八·成帝咸康七年条》。

⑥参见《太平御览》卷一百二十一《偏霸部五·慕容皝》引《十六国春秋·前燕录》;《资治通鉴》卷九十六《晋纪十八·成帝咸康七年条》。

⑦参见《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一《河北道二十·营州》所引《十六国春秋·慕容皝传》。

⑧参见《资治通鉴》卷九十七《晋纪十九·成帝咸康八年条》。

⑨参见《太平御览》卷一百二十一《偏霸部五·慕容皝》引《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猜你喜欢
晋书龙城资治通鉴
闻鸡起舞
嵇绍重礼
闻鸡起舞
胡三省苦心作注
火了1000年,一套被毛泽东翻碎了的书
《资治通鉴》25句至理名言
热舞龙城适力啦啦操
枕戈
《资治通鉴》带我玩穿越
冰雪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