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沛涵
(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高校承担了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一方面需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育,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宣传思想教育明确学生的思想政治规范,实现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经济、人文社会产生的巨大变革,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理念、内容、模式等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因此亟需创新对于高校思想工作的研究,以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学生意识的正向培育效果。
高校思政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能够对学生思维意识培养起到积极的引导。为了承担起自身应肩负的重要责任,高校纷纷在教学体系中谋划建立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相关课程。但是当前阶段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宣传工作效果受到影响。由于高校宣传思想体系不健全导致宣传思想工作开展缺乏明确指导,无法按照不同部门的工作特点确定宣传思想工作的具体内容,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的宣传思想工作无法有效协调,并且思政教育课程和团委开展的宣传思想工作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很多学生在相同内容的重复教学活动中逐渐丧失了对高校宣传思想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宣传思想工作效果。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理念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地更新,这样才能通过对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解读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认识到宣传思想工作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使得思想教育内容能够应用于学生的实践生活。当前高校宣传思想教育的不足主要是宣传工作的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导致宣传教学工作内容无法反映现实情况,高校宣传思想内容缺乏应用场景自然也就无法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首先是宣传工作者群体对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理念存在偏差。其作为宣传思想工作开展的主导方,对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理念认知会深刻影响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对于宣传思想教育开展的认识不到位;其次是学生对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认知存在偏差。部分高校管理部门以及教师群体对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作用以及对学生意识培育重要意义的忽视,导致宣传思想工作在教学体系的比例失衡,这种思想传导至学生层面导致学生对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相关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轻视,无法认识到宣传思想工作对于自身思想意识的塑造作用,使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成效受到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媒介以及传播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开展的形式仍然不能摆脱传统传播媒介的限制,影响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开展的成效。当前阶段宣传思想教育的开展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的方式为主,虽然能够满足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但是无法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一方面是由于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覆盖范围十分有限,学生只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思想政治理念,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有效延伸,导致宣传工作效果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兴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方式中的占比不断扩大,融合媒体传播的方式已经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了社会主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因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的过程已经不适应目前的信息传播特点,需要及时扩展新形势下的多样性的宣传思想工作形式。但是传播方式的升级也有不利的影响,例如很多错误的思想经由新兴传播媒介也得到了更加广泛地传播,很多扭曲的价值观通过互联网获得了更大的传播范围。并且由于高校对新媒体传播阵地的忽视,导致西方借助于网络载体以及新媒体传播带来的便利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大对于青年群体的意识渗透,宣扬错误言论,导致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1]。
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素质能力对于高校宣传思想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能力不足,会直接导致针对学生群体开展的宣传思想工作无法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制订宣传工作内容的高校思政队伍。宣传内容的确立首先应当对于思想教学体系进行深度挖掘,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内容以及工作重难点进行准确的捕捉,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想要实现的目标进行细化,按照详细分布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关的宣传思想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是基层的教学工作队伍。基层教师群体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其具备的专业能力对于宣传思想教育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宣传效果需要教师群体能够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将其传递给学生群体,并且将其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宣传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能够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强化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能力,进一步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
针对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进行创新研究首先需要革新思想工作的理念,通过理念的创新能够更加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使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进行指导,使得宣传工作产生效果。转变宣传工作的理念需要明确的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然后才能使得宣传工作顺应社会发展,因此首先需要强化与时俱进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理念。随着世界文化交流方式的不断扩展,各个行业之间的融合、互鉴程度不断加深,西方文化以及价值观通过互联网等新兴传播媒介在高校中广泛传播。西方优秀文化的传播能够有效的开拓高校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对于学生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错误思潮入侵,对于高校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制约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面对如此现状,高校应当转变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理念,主动顺应社会的发展形势调整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载体等,根据高校学生的认知能力特征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丰富工作内容,使得思想工作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因此,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强化与时俱进的理念。其次,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坚持师生共学的理念,通过老师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想教育工作的活动中,宣传教育的目的是将社会风气中正面的思想文化等传递到学生思维意识中,使得学生能够将优秀的社会文化的转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的方式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会使得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局限于学习范围内,宣传教育的内容不能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起到良好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因此,需要强化师生共学的理念,思想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意识体系,也是教师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师生共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引导带动学生参与到宣传教育学习过程中,促使宣传思想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师生共学这一工作理念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位置,降低学生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抵触情绪。师生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开展平等的交流,相互促进。最后,创新宣传思想工作需要明确正向渗透的理念,即在明确宣传思想工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隐形教学等方式将正向的思想价值体系通过宣传思想教育传递到学生群体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宣传思想工作有着多样性的内容要求,其中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给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理论知识体系的灌输,导致学生会对宣传思想活动形成死板说教的思维认知,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正向渗透理念在高校宣传思想教育中的实践,首先可以强化宣传思想教育的任务,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扩展为多样性的工作开展的形式,例如可以通过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解读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或者通过多样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思想理论的应用实践,一方面能够通过扩展教学形式的方式提吸引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将宣传教育过程中的理论体系应用于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效果。
对宣传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创新一是要植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规定了基本的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只有严格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转变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在高校宣传教育活动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使得青年一代能够通过宣传思想活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加明确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成为具体的行为实践。通过高校学生群体的带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广泛的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二是要坚持弘扬高校学生思想建设主旋律。时代主旋律在不同的工作中有不同的体现,把时代主旋律作为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使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更加了解。除此以外,在高校宣传思想教育活动中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时代主旋律能够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帮助学生解答学习或者生活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难题,通过辩证的方式从多角度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究更为科学的问题处理方式,帮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培育青年群体文化自信。对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内容的创新要更加注重个体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体的地位不断凸显。传统社会宣传工作将以社会整体为主的宣传方向逐渐转向对于社会中独立个体。宣传思想教育要顺应社会宣传方式的转变,更加强调个体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这也明确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要将教学工作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通过宣传思想工作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对个体的重视,传递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丰富内涵,进而实现对于宣传思想内容的创新。
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通过扩展传播范围以及传播形式有效改进宣传思想教育成效。宣传思想教育的开展方式以及平台载体是宣传思想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针对这一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十分必要。针对高校宣传思想工具的创新首先重视转变理念,充分的拥抱新的传播方式,通过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开展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当前宣传思想教育的开展过度依赖教师的课堂授课,很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化的授课风格,因此无法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应用多样性的新兴媒体工具。革新宣传思想教育工具,应用多样化的传播载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扩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开展相关的教学,学生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采取线上的方式进行学习,扩大宣传思想教育的范围。另一方面是高校学生的适应能力更强,能够更加主动的探究新的传播载体,所以高校学生群体成为了社会新兴传播方式使用人群的重要构成。将宣传思想教育开展形式进行扩展,运用多样性的媒体平台,更加符合当前阶段高校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其次,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不断扩展宣传思想工作开展的载体,通过在主流的媒体平台中开展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实现载体的创新。随着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发展,其逐步成为了学生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高校应当重视短视频软件在学生生活中的渗透,在短视频平台中创建相关的账号,然后积极更新内容,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微博作为当前阶段社会热点事件传播平台在学生群体中也有着广泛的基础。高校应当在微博平台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开展相应的宣传思想活动。除此以外,学校要积极建设自身的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思政学习内容,辅助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
创新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开展的载体不但能够有效扩展思想教育的范围和方式,还可以引导高校学生正确的使用新兴传播媒介。信息技术发展为信息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错误思想的传播。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仅要通过积极的思想武装学生头脑,还要提升学生对于错误思想的抵御能力,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革新高校宣传思想教育体制,为高校宣传思想构建更加全面完善的流程体系,使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实现更高的教学效果。针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体制进行创新,首先需要明确工作目标,围绕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目标完善相应体系。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更要塑造正向的思想意志。高校宣传思想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观念体系,因此,针对高校宣传教育体制的变革需要从学生思想塑造这一工作目标出发。其次,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体制需要实事求是。高校人才培养视为了满足社会的人才需要,因此针对高校宣传思想体制的创新需要坚持实事求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能够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宣传思想教育体系要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实际,紧盯社会发展的趋势,保障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体制的改革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对社会正向文化建设贡献积极作用。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体制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通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激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问题的探究。
对于高校宣传思想教育的改革探究需要对理念、内容、工具以及体制这四部分的创新实践,使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能够更好地和社会发展现状结合,将高校学生培养成为技能素质与思想意识并重的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