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雅凌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商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9)
位于福建省闽东地区的福安市,是全国畲族集中的聚居地之一,千百年来,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习近平同志自1988年6月调任宁德地委书记后,便与闽东畲族结缘,深入指导畲族脱贫致富工作,并写下《畲族经济要更开放些》[1]81《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等文章[1]87,收录于1992年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为当时畲族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政策意见。长期以来,闽东畲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受到了各界的重视。2011年,文化部确定并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东地区的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名列其中,其文化价值与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彰显,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畲族银器制作技艺保护的重视。银饰银器在畲族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不论是民俗节庆、人生大事,还是日常生活,都少不了银饰银器的装点。畲族银器及其技艺凝聚着千百年来畲族民众的智慧,同时也体现出传统银雕工艺的文化历史和科学价值。[2]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尤其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一新时代下的非遗传承指导思想对闽东传统畲银工艺的延续与新生具有重要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更要实现活态传承,推动其整体创新性发展,融入时代、融入生活,进而优化和开拓市场,为相关企业和从业者带来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发展。本文基于非遗活态传承思想,在分析闽东畲族银器的产品生产和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面临的困境和未来发展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闽东畲银产品转型与市场创新发展提供可行性路径。
闽东畲族银器历经多年发展,凭借精美的外观和优良的质量不断扩大售量与销售范围,早在2011年便已在全国少数民族银饰品行业中排名第二,在畲族银饰品行业排名第一。[3]自2014年起,宁德市已有大大小小的畲银企业超过百家,以福建省珍华堂工艺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珍华堂”)和福建盈盛号金银饰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盛号”)为龙头,其余均为规模较小的工作室或民间作坊。“珍华堂”与“盈盛号”两家公司从生产研发到流通销售,再到核心技术的保护与传承,都具有较为完善的产销模式,主营的产品多为成人及儿童首饰、茶具器皿、收藏品等。创办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珍华堂”,位于福建省福安市。笔者在与“珍华堂”董事长林伟星的实地访谈中了解到,目前“珍华堂”年营业收入达1 419.7万元,在深圳、福州、宁德、福安设有展厅及工作室,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拥有国家级、省级非遗大师的家族企业。另一家代表性企业“盈盛号”同样诞生于福安市,始创于清同治年间,目前旗下拥有盈盛号银饰福州有限公司、北京盈盛号工艺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在宁德、福州、北京设有线下旗舰店,面向普通消费者,同时也为长期稳定合作的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4]
近年来,宁德地方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致力于保护和传承畲族文化,但就现有的畲族银器生产制作企业而言,仅“珍华堂”与“盈盛号”两家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其余小型企业或工作坊的发展相对滞后,且知名度不高。据“珍华堂”董事长林伟星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许多畲银企业面临销量、产量、分店数量等缩减的局面,进一步削弱了闽东畲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仍需继续探寻发展路径。
虽然,在闽东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畲族银器的市场发展算是比较成熟,但在金银珠宝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闽东畲银企业的市场经营仍普遍乏力,缺乏竞争力,即使是“盈盛号”这样大规模的企业也不得不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维持经营。[5]从有关学者的研究分析[5-7]中可以看出,闽东畲银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其一,过度市场化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当前,许多畲族银饰银器在设计和制作等方面丧失了独特性和创意性,与市场上其他金银饰品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性,逐渐大众化,导致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虽然近几年来,许多闽东畲银大师的优秀作品屡获殊荣,但多为传统银雕工艺品或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相较而言,面向普通消费者群体的产品就存在研发力度不够、创意理念滞后等问题,有些甚至仍处于模仿、复制的水平,同质化严重。即使已有部分年轻的从业者开始尝试闽东畲银的差异化设计,但从数量、规模等方面看,仍有待发展。
其二,品牌建设及宣传力度较弱,难以下沉至大众消费群体。当前从畲族银制品市场的整体来看,银器制品企业由于普遍存在“小、散、乱”等难题,缺少知名品牌,竞争力弱。闽东畲银市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像“珍华堂”“盈盛号”这样兼具口碑与知名度的品牌寥寥无几,并且大部分银制品小企业依靠家庭作坊生产,再由小饰品店销售,利润微薄、产量有限、品质一般,难以形成较强的品牌辐射力。这也进一步导致整体银制品行业的宣传力度不足,大部分小企业不仅无法支撑产品宣传成本,也缺乏宣传意识。宣传的主体以政府以及大型企业为主,且宣传渠道多为艺术展览、博览苑、艺术大赛等,影响范围窄,较难下沉至大众消费群体中。
其三,缺乏有力的营销手段,难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传统工艺品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仅凭借自身的精湛工艺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通过专业的营销推广使其价值在市场上得以充分的展现。但闽东畲银现有从业者大部分为民间艺人,普遍缺乏市场营销技能、经营管理经验、科技研发能力等,导致畲银的内在技艺价值无法更好地转化为外在的市场竞争力,产品的附加值难以真正提高。
首先,与众多非遗传统手工艺一样,闽东畲银的传承同样面临着从业人数急剧减少的危机。畲银的制作技艺十分复杂,包含了熔银、压片、錾刻、洗银等30几道工序,需掌握100多种不同的制作工具,其中“錾刻”工艺会直接影响作品的成败,极为复杂也最为关键,需要从业者进行长期的学习与训练。畲银由于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文化历史内涵,除了掌握基本技法外,对从业者的美术及文化功底也有一定要求,因此要培养一个合格优秀的从业人才,至少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8]其次,不同畲银企业在技艺要求上还有着各自不同的严苛要求,如“珍华堂”就有其独特的银器制作工艺,包含5种技法和4种雕刻工艺,在锻制、造型、纹样和工艺技术上都有更高的要求。[2]
可见,畲银的制作耗时耗力,需要极强的耐性和艺术天赋,每一个工匠人才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再加上当前许多年轻人容易受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影响,在就业选择上普遍看重短期回报,且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以及传承意识的淡薄等原因,导致较少年轻人愿意主动学习和钻研畲银技艺,并将继承畲银技艺作为人生追求或谋生的方式[7],这也进一步使传承人队伍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主要集中在50岁至79岁年龄段[9]。
不可否认,近十年来,不论是地方政策还是有关企业,在闽东畲银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努力都有目共睹,如“盈盛号”以岗位升级、加薪等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畲族工艺等级证书”考试,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创立了“畲族公益培训基金”鼓励和支持热爱畲银的青年一辈创业[8];“珍华堂”也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与福安市职业技术学校、福安特殊学校以及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开设“畲族银雕艺术专业班”,以“名师带徒”的方式开展专业人才的培育[10]。虽然近十年来各界通过多种路径积极培养畲银技艺的传承人才,但参与的企业、学校及其他组织数量仍有限,整体规模有待扩大,即使是现有的校企合作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技术院校存在一定偏见,许多家长和学生并不认同“学徒制”的培养方式,认为学习技艺出来就是“打工的”,没有前途。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相关教学资源不够完善,如教材内容与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岗位要求等吻合度不够;专业技艺实训的开始时间偏迟,大多从最后一学年才介入,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很好地与相关企业对接,人才培养成效并不理想;并且课程设置多注重生产工艺技术方面,忽视了营销推广、运营管理等市场拓展技能,导致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笔者在采访“珍华堂”董事长林伟星时获悉,近年来“珍华堂”也在不断探索新型的畲银技艺人才培养模式,期望能够获得更多实质性的成果,但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单凭行业的推动和努力不足以优化人才资源。
“非遗”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其与各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捆绑在了一起,传承非遗实际上是在传承各民族独有的个性、审美习惯。然而随着众多传统工艺走向市场化,使机械化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手制作。对于传统民间艺术来说,机械化生产和市场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能帮助提高产量、开拓市场,但却极有可能使工艺的原生态和本真性逐渐丧失。(1)邱国珍:《“非遗”语境下畲族民间工艺现代性发展路径初探——以浙江、福建为例》,《福建省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年,第267-273页。闽东畲银同样受到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冲击,原本费时费力且产量低的传统手工制银被越来越多从业者放弃,仍在从事手工制银的手艺人屈指可数,这对一门非遗技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发展趋势。随着当前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以及对白银黄金等饰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传统手工制作的银制品无法满足膨胀的市场需求。为了提高产能以适应市场变化,一些银器制造企业开始大量引进机械设备,以及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虽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却忽略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使畲银失去了其特有的底蕴与匠心,逐渐成为千篇一律的“商品”,而非具有民族魂魄的“艺术品”[8]。在工业机械化生产的大环境中,畲族银制品需要寻找“量”与“质”之间的平衡[8],才能留住传统技艺所特有的“工匠精神”。
以上分析表明,闽东畲银产业在产品开发、技艺人才培养、生产方式与市场开拓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要有效地突破这些困境以促进该产品转型以及市场的创新发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4个方面尝试突破。
第一,不能仅着眼于发展个别龙头企业,而是要带动且壮大整个畲银产业队伍。要改变目前的生产现状,以经验丰富的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强化整体实力,组建有规模的团队、协会等,广纳优秀企业和优秀人才,共同合作进步。建立联盟、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如在2010年开始实施的《畲族银器》联盟标准就提高了畲银企业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量,在加强工艺保护的同时开拓了市场。[3]
第二,要加强宣传力度,提升闽东畲银产品的影响力。畲银的宣传除了通过专业与艺术性较强的各类展览、大赛以外,也应积极利用当前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的新型媒体平台,通过直播、视频、音频、社交等平台,宣传推广闽东畲银的文化、技艺、品牌以及产品等。如“珍华堂”在品牌宣传方面就走在前头,紧随时代发展,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借助自媒体平台开创“用户体验”、直播销售等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另外,宣传时应注重创造热点和话题性,例如,在2019年3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来自福建福安的人大代表雷金玉(女,畲族)以其头戴的畲族传统头冠引发关注,让全国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闽东畲族文化的魅力。由此还可看出,不仅要找到正确的宣传渠道,更需要有代表性的作品,二者相结合能够增加话题性并吸引更广泛的关注,进而提升闽东畲银的影响力。
第一,当前,闽东畲银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主要集中于部分专科及高等院校,但鉴于畲银传统技艺的复杂性和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不仅要走进专科院校或高校,更要下沉至义务教育中。例如,上海近几年便在积极实施和推进非遗走进中小学校园,各类非遗传习项目纷纷进入各中小学课堂,文教结合,旨在培养“非遗小传承人”。2019年初,已有32个长期传承的非遗项目走进上海中小学校园中,超过万名学生受到了非遗艺术赏析的熏陶,多达3 000余名学生亲自参与并体验了传统文化技艺。[11]在闽东畲银的人才培育方面,上海的相关举措与经验值得借鉴,对传统文化和工艺的了解与学习怕晚不怕早,提前培养中小学生对畲银的兴趣与热爱,以及培养一定的鉴赏能力,能够在未来增加更多愿意进入畲银行业的潜在从业者。
第二,闽东畲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有基本艺术涵养与制银技艺的技能型人才,并且还需要拥有营销策划技能、能够透析市场动向,甚至对当下最新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有所涉猎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畲银传承应跳出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尝试跨专业吸纳人才,并以“团队”为单位培养人才,创新多学科融合与跨界融合的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队伍的适应性。鉴于此,应当积极以创新创业为引领,促进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闽东畲银技艺的传承已在初步尝试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例如,“盈盛号”90后接班人林亚凯通过与其母校闽江学院的合作,吸纳来自不同专业的在校生加入并组建团队,打造了“畲家·银壶”创新创业项目,成效喜人;同为90后的年轻创业者林晓峰,借助宁德市蕉城区大学生创业园提供的良好环境,跨专业集结人才组建团队,创立了“畲羽文创手工坊”,其业绩也初见成效。应总结与借鉴已有的成功创业项目和人才培养实例,为闽东畲银打造更专业且更适应时代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第三,要不断创新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人才培养应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未来畲银行业的人才培育工作应以产教融合的核心思想为指导,行业企业以及政府学校等多方协同配合,从人才培养计划、教辅教材、实训基地建设、思政教育等诸多方面入手,共同完善革新原有模式,使每个环节都与产业需求紧密挂钩,使学生学有所成且能为企业所用,并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化解过去存在的社会偏见等。
虽然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传统制银费时久、产量少、成本高等缺陷,能够更大限度延长其市场生命周期[12],但文化产业所出售的主体是商品背后蕴含的文化和智慧,如果为了规模化而只重“量”不重“质”,那么商品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就极有可能被忽视,甚至被破坏,经济价值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不可否认适当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有利于畲银市场的发展,但也绝不能使之完全取代传统工艺,不能忽视传统手工制造的内在传承价值。令人欣慰的是,虽然畲银加工早已实现机械化生产,但依然有许多老工匠和创业者坚持着传统手工制作的技艺[10],为传承畲银的“灵魂”而不断努力。如“珍华堂”,虽然已具有一定的产业和市场规模,但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仕元为首的团队仍然将大量的资源和心血倾注于打造具有收藏价值的定制艺术品以及大师级别的匠心之作。[13]这些匠人和他们心中所坚守的工匠精神,必须在生产自动化的当下得到支持与弘扬。
要重视当代消费者与日俱增的个性化需求,拓展产品市场,提高影响力。在产品的设计与工艺上要兼顾传统与创新,传统指的是唤醒闽东畲银独有的文化内涵,创新指的是摆脱千篇一律的设计理念。二者若能巧妙结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同质化的问题,并打造出生动独特的品牌形象,以增强产品整体竞争力。譬如,深挖闽东畲银的文化历史内涵,打造畲银独有的“气质”和“品牌故事”,再将其融入产品的设计与市场宣传中。在此基础上,可尝试对部分产品展开创新,首先创新必须要立足于市场,深入市场调研,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与购买偏好等作为创新的方向;其次要转变思路,进行跨界合作,不仅要进行“纵向跨界合作”,即与其他工艺相结合,如与汉族、苗族、瑶族等不同民族工艺相融合[3];并且还要关注“横向跨界合作”,即与不同产业结合,如紧抓当下盛行的“民族自信”和“国风情怀”,与汉服产业、国潮产业合作等,多途径探寻产品与市场创新的可能。
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畲银从业者应主动创新,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手段助力畲银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在提高生产效率与产量的同时,又能保护传统工艺流程、保持手工艺制造的美感,并且更能在产品设计上有所突破以满足个性化需求[14],进而达到“质”与“量”的平衡。近年来,已有部分畲银从业者注意到要将新技术融入畲银产品的打造中,并开始积极尝试研发创新。“珍华堂”的林仕元大师就在传统工艺中大胆融入新技术,克服和改进了传统首饰制作工艺的诸多问题。“珍华堂”董事长林伟星作为第五代传承人,更是充分利用计算机专业的优势,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在产品设计上引入多媒体设计等技术,不但样式上有所创新,还缩短了制作时间;制作工艺方面也开创性地进行“跨界合作”,将喷沙、镀金、珐琅等技术与银饰结合,设计十二生肖等创意礼品,积极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15]闽东畲银技艺要真正达到活态传承,需要更多的企业以及从业者共同加入技术创新和产品转型的队伍中,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闽东畲族银器及其技艺对于畲族人民乃至全人类来说都是无价的财富,但在消费多样化和现代审美与生产观念的冲击下,闽东畲银市场的良性发展面临极大挑战。新时代,不论是对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大力倡导,还是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极大重视,都为闽东畲银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土壤。应抓住这一历史契机,积极开拓思维,探索畲银市场的创新发展之路。不仅要从产业与产品方面出发,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要重新思考如何创新最符合畲银产业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更重要的是,在利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遗忘一门非遗技艺背后蕴藏的真正价值,要积极运用新技术保证畲银产品的品质,同时满足愈发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只要多措并举,闽东畲族银器产品转型及市场创新发展就是有希望的、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