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创新探析

2022-11-21 10:13
闽江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思维

章 超

(温州大学研究生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利用网络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讲述鲜活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事迹,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开拓和深度挖掘提供了机遇,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开新局面。新媒体的融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的重要体现,在信息多元化、思潮多样化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之道,营造更加舒适、轻松、自由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一、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因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政治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新时代航向的指南针,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的理论指南。”[2]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备良好的政治环境,主要体现为: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青年大学生应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历史地位、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刻领悟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的价值内涵,提升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二是以新媒体新技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3]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育人过程是一个新的时代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应紧跟时代发展,大胆利用新技术创新教育模式,加快媒体融合速度,拓宽媒体融合范围,形成线上线下矩阵式育人态势。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需要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显著,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旋律的弘扬和正能量的传播;承担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展主题教育和拓展“第二课堂”;承担着清朗网络空间建设、引领网络舆论健康发展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春风化雨润万物,丹心妙笔著华章”,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体现出高校“三全育人”和“五个思政”的工作实效。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和校训精神的重要窗口,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工作,对积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重大意义。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需要

大学生从初中开始就在课堂上和书本里接触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本身相对抽象、枯燥,以应试为目的的“灌输式”思想政治课教学,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一定的抵触。“灌输式”教学更多注重的是“灌”,如教什么内容、让学生学什么知识点,而忽略了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输出”,即忽略了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没有去寻找如何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教授知识点,导致教学实效性欠佳。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魅力。当前,大学生个性突出,对新事物接受度较高,敢于创新,崇尚自由,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寻求突破。一是大学生对新事物比较好奇。新媒体是大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和娱乐工具,一般是作为接收信息的媒介,如果将此运用到思想政治学习中,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未曾有过的体验。二是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兴趣浓厚。李静等[4]通过对上海10所高校调查发现,参与社会热点传播的大学生占79.8%,占比非常高。思政课可以通过新媒体将即时的社会热点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达到将学生兴趣点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目的。三是大学生喜欢选择良好的学习体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比较有限,一般仅为课堂、教师、课本、作业,学习媒介单一、形式单调、载体固定,难以给予学生新鲜感、冲击感和愉悦感。新媒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有效拓展学习媒介,丰富学习形式和载体,满足大学生在娱乐中学习,以大学生群体感兴趣的载体施教,增加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既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提升学习体验感,又可以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环境。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治理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也正在逐步实现转型,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为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奠定了基础,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1994—2004年入网适应阶段、2004—2012年的范式转换阶段和2012年至今的融合拓展阶段,未来很大可能将会倾向按需施教、生活化、日常化、体验式的教育方式以及共建共享、团队化协作的教育形式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正处于拥有机遇和面临挑战的发展瓶颈期。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全面铺开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和影响力也有所提高,载体得到拓展,形式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发展问题,如平台建设力度不够,话语过于严肃、单调,教师网络专业技术偏低,队伍管理机制不健全等[5];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网络诈骗事件时有发生,网络环境治理工作势在必行。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整合需要

“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打破传统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优质资源整合。首先是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整合。基于新时代数字技术的进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线上可用资源比较丰富,比如学习强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线上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创新,是对线下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补充和叠加,线上线下相结合不仅迎合了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符合大学生运用自媒体学习的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选取上,线上线下相结合打破了时空束缚,可以实现即时性需求和最优化选择,此外,对于师资、载体和方法等也都可以利用线上线下充分结合。其次是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具有形式规范、目的鲜明、计划有序、理论宏观的特点,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典型代表;特定题材的微电影设计与制作,内容丰富的图片与文字成为新媒体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形式巧妙、即时多变、具体可见、微观渗透的特点。显性灌输是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的常用方法,有利于占领和巩固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隐性渗透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传播方式,是实践、体验和感悟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注重显性灌输的同时也要加强隐性渗透,充分整合线下课堂和新媒体资源优势,帮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社会主义思想。

二、新媒体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新媒体也逐渐被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对相关方面的研究逐渐引起关注。截止2021年10月31日,在知网以“新媒体”并含“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词进行篇名搜索,共有3 231篇文献,其中核心期刊发表475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6篇。从不同年份的文献发表数量来看,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起始于2004年,2007年到2016年逐年递增,2012年到2016年共发表1 279篇,2018年的论文发表数量达到顶峰。随着新媒体运用的普及以及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纵观多年来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文献,以下3个维度的研究对促进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新媒体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型研究

新媒体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离不开3个关键要素:教育者、教育媒介和受教育者。教育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教育媒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工具,受教育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新媒体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过程和结果,主要侧重解决以下3个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运用新媒体,二是新媒体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三是如何提升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效性。综观文献,高校运用新媒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发生变化,从最早搜索信息的互联网到移动互联,再到自媒体“去中心化”的交互时代,伴随网络媒体的功能多元性、信息即时性以及资源系统性等特点,出现了大量以微博、微信、手机媒体等为对象的研究。关于新媒体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集中表现为教育者不善于使用新媒体,教育媒介的平台建设不完善和使用不到位,受教育者对教育形式和内容的诉求难以得到满足,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等。新媒体运用到新媒体语境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刘增军[6]提出构建高校媒体矩阵,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结合学校特色,扩大学校影响面;贴近青年人思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激发师生学习积极性。

(二)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型研究

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后,学者们纷纷以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为对象进行研究,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根据影响要素的差异,这类研究可分为3个方面:一是新媒体对不同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如新媒体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影响,对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二是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影响。新媒体的两面性决定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新媒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余友情[7]提出,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是提供了全新的载体,让思政工作更有吸引力,提升了思政工作实效性;有关消极影响,他认为新媒体时代要严防西方敌对势力的入侵,防止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影响大学生素养。三是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的具体影响。如网络思政如何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思政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党史教育中如何运用新媒体手段提升实效性。曾令辉[8]提出,实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首要的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通过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构建起主客体协调协同融合的整体性关系和联系。

(三)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型研究

随着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逐渐成熟和深入,研究的创新性也逐渐凸显,不仅为学者们突破了思维瓶颈,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打开了实践探索的大门。创新型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类:一是新媒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创新,主要体现在应用方法、应用技术、应用思维、教育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熊皇等[9]在此类研究中提出转变教育思路、强化资源整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创新策略;夏守信等[10]以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实践为例,探索网络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二是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主要有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互动模式创新等。钱伟等[11]提出在新媒体生态下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重构的思路。

三、制约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碍分析

(一)信息多元复杂,外部威胁仍然存在

新媒体平台的海量信息传播,导致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纷繁复杂。受新媒体开放式交互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严防敌对势力的信息渗透。如何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同时可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之一。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还只停留在“嘴巴”上,情感只付出在“字眼”上,兴趣只建立在“个人兴趣”上,同时大学生可能获取伴有炒作、纯表象、失真且逐渐沦为“流量”工具的网络信息,不仅限制了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还可能给外部邪恶势力创造入侵的机会。

(二)知识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分离,协同育人机制滞后

经验丰富的年长思政教育者,往往理论功底扎实,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多变,课堂氛围活跃,但是在手机互联时代,部分年长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新媒体技术运用水平不高,手机终端思政教育手段匮乏;以辅导员为代表的部分新一代思政教育者新媒体使用技术较好,但是教育理论的基础积累不够、理解不深,开展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欠缺,致使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者技术与知识不匹配,新媒体技术型人才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型人才相互分离的“不和谐”现象。与此同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科研、实践、文化、心理、网络、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体系在各自领域人才都需要新媒体技术人才作为支撑,以此创新教育形式,提升教学实效性,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但是不同类型人才协同育人机制的不健全,限制了知识传播和新媒体技术优势互补,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协同作战难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僵化,部分教育者新媒体意识淡薄

思想政治教育者新媒体意识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内涵把握和形式展示上。首先,教育者未意识到新媒体技术在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学生接受的信息存在复杂性和多元性,教育者容易忽视社会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其次是未意识到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已经不仅局限于教室内,不仅局限于教学时间内,不仅局限于思想政治专业课教师,而是以新媒体为手段实施“三全育人”,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再次是未意识到新媒体时代对待学生应增强服务意识和平等化意识,以提升学生认同感,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育人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

(四)新媒体“双刃”存在,网络信息安全防控困难

新媒体拥有传播速度快、即时性强、互动性强、内容多元且丰富等优点,但由于新媒体自身特点、大学生群体特征以及高校单位特性,导致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一定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首先是部分高校信息审核不严格。高校新媒体宣传工作一般由教师审核并把关,各种媒体平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一般由学生干部负责,由于学生的媒体宣传专业素质偏低和风险警惕性不高,往往容易出现风险问题;大部分高校教师由于缺乏媒体宣传专业技术知识,审核环节容易出现不同类型内容发布要求不明确,图文、视频等宣传手段的选择与使用不当等问题。其次是网络信息部分内容虚构不真实。信息传播作为新媒体的主要功能,内容真实性是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属性和底线,是对宣传工作负责任的表现,保证宣传内容真实性是应对传播风险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最后是个人信息泄露易被骗。从大学生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社会阅历较浅,思想单纯,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使大学生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受害群体,如“刷单”、兼职赚外块、女大学生失踪等;同时,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有限,遇事慌乱,碍于面子隐瞒被骗等。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终端使用率已达100%,以手机为主要媒介的自媒体传播更迅速、反应更灵敏,高校往往是信息泄露和舆论发酵的高发地,网络安全防控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创新

(一)以批判性思维创新融合,把握主流意识形态方向

批判性思维概念最早由美国哲学家杜威提出,被翻译为“批判性思维”。国内早期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较为传统,倾向于否定含义。国内外多位学者对批判性思维概念进行解读。国内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也有了新的认识,即批判性思维不能被狭隘地理解为负面和否定性的批判,应该是在辩证理性和开放精神指导下的认知思维活动和过程,以认识的理性发展为标准和目标,以建设性批判讨论为推进认识的有效途径。[12]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是以肯定正确的、合理的和否定错误的、不合理的方式,以事物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辩证认知思维。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将其运用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考虑批判的目标、标准和方式3个要素。

第一,批判立目标。就目标而言,用批判的态度审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的目标是突破现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瓶颈,探寻新的路径追求新的发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做某件事前,总是要思考做这件事的意义和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才能明确该做什么、怎么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信息交互的新媒体时代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在实践中探寻发展和突破,这个过程就是不断改变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合理、不适用或违背原则的现象,继而发展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因素和新的建构,以达到螺旋式循环上升的教育效果。

第二,批判树标准。就标准而言,用批判的态度审视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对与错的标准是什么,“界限”在哪里,才能实施“批判”。标准的建立有利于避免“一刀切”“不批判”和“无差别批判”,用辩证的思维去论证是非对错。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话语权,在党的领导下发挥新媒体的传播功能,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宣传历史虚无主义,吹捧西方宪政民主,奉行个人至上,夸大国内社会矛盾和问题,批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其他违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坚决予以抵制。

第三,批判改方式。就方式而言,用批判的态度审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否定+肯定、继承+建构”的方式。首先要走出“批判即否定”的错误思想,理性的批判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在一定的标准下进行负面的摒弃、积极的继承和保留,从而达到发展的目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目前已经适应移动互联、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体现。

(二)以跨界思维促进融合,整合多方资源

“跨界”英文为crossover,本意为“交叉、融合”,用于两个不同领域事物的合作与交融,最早用于音乐和汽车领域。在音乐领域用于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交叉演绎、融合创新;在汽车领域用于“跨界车”的设计生产,以满足消费者对不同类型、不同功能汽车的需要和追求。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跨界”逐渐蔓延到商业、文学、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以优势互补、交汇融合等方式达到互利共赢、“1+1>2”的目标。跨界思维强调的是创新的方式方法,打破原有界限束缚,站在“界”外看问题,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间的交叉融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模式逐渐由线性传播转变为循环交互式传播,扁平化信息获取是主流传播思想。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跨界思维有助于打破原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壁垒,以人才跨界、资源跨界、理论跨界、文化跨界、学科跨界等多种思维将“大思政”理念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以多领域、多渠道、多资源的交叉融合实现育人实效的提升。利用跨界思维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意识是灵魂。

第一,跨界用技术。将新媒体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创新的基础。技术的融合有利于创建“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在“后疫情”时代作用更加明显。在线下教学受现实情况阻碍无法正常开展时,线上新媒体技术可以有效保障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同时可以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技术的融合有利于整合“线上+线下”丰富的教学资源,在信息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不仅要避免传统教学资源边缘化,同时要结合教学目标开发和挖掘有效的时代性教学资源,通过技术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崭新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技术的融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突破学科领域范围的局限。从传统媒体时代进入新媒体时代,不仅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教育也随之进入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传播可以指尖传送,知识的学习可以远程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新媒体突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简单的微信分享和QQ转发就可以精准传播。

第二,跨界合人才。新媒体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薄弱环节所在,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功能的发挥和实效性体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些群体很少为新媒体专业毕业,新媒体专业素养较低,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只能运用新媒体基础功能,难以将新媒体功能充分发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现教育质量和效果的质性飞跃。因此,如果将新媒体专业技术人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人才的跨界融合,共同致力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规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新媒体专业技术短板,还可以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突破人才技术壁垒,实现质性飞跃。

第三,跨界融意识。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包括其他专业课教师、行政工作人员及后勤工作人员。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要以“大思政”意识为前提,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在新媒体技术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让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能参与其中,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科研、实践、文化、心理、网络、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的十大体系,凸显高校“大思政”格局。同时,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媒体技术的融入可以促进学科交叉、理论交叉和资源跨界,以跨界思维引领“大思政”守正创新,将“大思政”意识充分拓展到各个育人环节和育人模块,拓展到高校、社会、家庭的多维融合中。

(三)以互联网思维拓宽融合,丰富创新思路

互联网思维是2011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一次主题演讲中首次提出,认为互联网思维是利用互联网的特征、模式和经验来思考、解决问题。多位学者对互联网思维的概念进行界定,但是迄今为止业界和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定义。结合学术界对互联网思维的多种定义,笔者认为互联网思维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时代产物,是通过将互联网无界交互、多元共享、动态去中心化、自主差异化等优势融会贯通用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是科技创新的时代产物,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运用的思维创新。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经历了web 1.0门户时代、web 2.0社交时代和web 3.0智能互联3个时代,从作为单一的信息搜索工具变为今天的以一种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思考和行为。[13]互联网思维应用于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重在将互联网思维的相关内涵用到实处。

第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用户至上思维。所谓用户至上就意味着用户的需求高于一切,一切都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网络以信息传递为手段,信息发布、传播和使用的对象都是人,通过人获取流量为核心,“人”是关键,是网络的中心。同样,在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即用户,一切工作的开展、一切信息的传递都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需要为中心。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以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为初心,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以学生为本,培养出又红又专的时代接班人。以学生为中心的用户至上思维符合新媒体时代高校发展要求,学生可以借助电脑、手机通过网站、社交平台、手机APP等渠道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和建设发展;可以通过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百度传课等线上教学平台进行远程学习,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是最好的案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制作学生喜爱和感兴趣的短视频、微信推送等形式展现。

第二,树立以融合为中心的系统化思维。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新媒体碎片化特征逐渐凸显。对于大学生而言,碎片化学习可以随时随地但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内容的纵深把握;可以获取大量信息但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逻辑性思维的培养。当新媒体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手段融合“碎片”,实现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成为一个非常现实且重要的问题。系统化思维是能够将一系列零散的问题进行有序整理,并以全面、整体的视角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新媒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多元融合,坚定方向,系统推进。碎片化学习在内容上覆盖面广,时间上接触时短,形式上偏向零散,加之新媒体终端娱乐化内容丰富,信息错综复杂。因此,在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育人过程中,不仅要在政治上坚定立场、思想统一,在内容上主题选择、活动策划方面也要建立系统性机制,最大化避免碎片化弊端,以系统性纵深代替碎片化浅学,建立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和长效机制,形成网络育人合力。

第三,树立以情感交流为中心的社会化思维。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发展自我、改变自我的过程。耶鲁大学的克来顿·艾尔德弗于1969年提出了ERG激励理论,他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即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这一理论强调指出,各种需要可同时具有激励作用,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未得到满足,就会出现倒退。[14]社会化的核心是“关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是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移动互联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国内国外、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的时空束缚,正在以社会化思维构建的“关系网”将“三全育人”落实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无论是教师、行政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全员参与育人,从开学到毕业全程系统育人,以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资源的整合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应以师生关系为基础,才能进一步以情感渗透为核心,用心育人、用情感人。

第四,树立以信息安全为中心的防控体系思维。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的大胆创新,深受大学生喜爱,教育实效性也随之提高,同时对于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要积极应对。一是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随着科技发展和网络安全形式的变化,当前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正在由原来的1.0向2.0迈进,这就要求高校在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资金充足、人员配备完整、思想意识到位和制度建设完善等。二是增强师生安全防护意识教育。正是由于互联网存在扁平化、去中心化特点,高校更应加强对网络使用主体师生的教育和引导,对校园网及时进行等级保护测评,对校园网的病毒防护、密码保护和漏洞修复高度重视,防止黑客攻击,对师生开展全方位的网络安全宣传,增强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