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冬
(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史,就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史,是不忘初心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百年来,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中,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人民群众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彰显了党一以贯之、始终坚守的为民情怀和不忘初心、人民至上的执政本色。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可以在历史中寻找印记,它既与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紧密衔接,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追求的始终,在党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本思想是一种历史悠久、有着广泛共识的优秀传统思想,在封建社会具有特定的历史作用。民本思想发端于商周时期。商朝统治者盘庚提出“古我前后,罔不为民之承保”(《尚书·盘庚》)。西周开国元勋周公提出“以民情视天命”(《尚书·无逸》),认为民情与天命是一体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强调了老百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重民、保民、利民的思想。管仲提出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孔子倡导要管理好国家,必须要爱护本国的百姓,提出“仁者爱人”(《论语·里仁》),“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礼记·缁衣》)的思想;孟子发展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孟子·尽心下》);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将君与民的关系形象比喻为舟与水的关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本思想。秦汉时期,民本思想进一步发展,以贾谊、董仲舒为代表。董仲舒进一步阐释了君与民的关系,“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春秋繁露·为人者天第四十一》)。秦汉以后,历朝历代也并没有把民本思想排除在统治阶级的意识之外,而是逐渐接受了“民惟邦本”的理念。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君道》)。宋朝张居正主张“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答福建巡抚耿楚侗》),系统指出了安民治政之要。明清时期的民本思想以黄宗羲最为代表,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原君》);晚清时期龚自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对现代民主的启蒙具有一定的作用。可见,民本思想是封建社会重要的治国思维,是检验统治者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然而,在传统民本思想中,民本始终与君本相联系,虽有重民、利民、恤民之举,却难以改变民从属君的根本政治关系。传统民本思想把民众视为邦国之本,主张“民为贵、君为轻”,把居于庙堂之上的统治者和处于社会下层的民众的关系比作舟和水,是基于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统治需要。相反,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则是强调把人民作为发展的主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
总之,传统民本思想是农耕文明的产物,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但受当时生产力和社会结构的制约,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观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剥离出民本思想现代性的本真价值,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重构。
“人民”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关键词及核心主线,始终蕴含在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共产主义的建构之中。
1.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长河中,以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等人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理想社会,不再将人民视为统治的对象,而是将其看作需要解放的群体,这是空想社会主义最大的历史进步性。然而,他们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解放应由其自身来实现,而是把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寄托在道德高尚、乐善好施的资产阶级身上,因此最终他们的理论也只能是空想。相反,马克思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寻求人的解放。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前提是具有社会关系的人民,强调全部社会活动的本质是人民群众的活动,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工人创造一切,阐明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利益价值和历史使命的主体性。在《共产党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53,这是他们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再次宣示,无论是生产力高度发达,还是公共权力不复存在,或是私有制的消灭,社会的发展终究要体现在每个人、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4]在他们看来,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文明的演进、历史的变迁不是个别英雄人物写就的,而是由人民群众书写的,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的作用。
3.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42在他们看来,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政党把人民当作维护其自身统治并用以获取利益的工具,人民毫无地位和权利可言;无产阶级代表的是广大被剥削阶级的利益,在同资产阶级的较量中,为谋求独立和解放,消灭阶级和阶级剥削,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生产者之间的平等关系而不懈努力。可以说,无产阶级政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其政党根本特征的集中概括。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5]中国共产党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坚守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当前我国现实国情以及党的初心使命相结合的当代确证,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创新发展。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一直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以人民的向往和期盼为奋斗目标。党的每一代领导核心都将人民群众观作为执政的根本理念,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共同目标不懈奋斗。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带领广大工农群众,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为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抛头颅、洒热血。党的六大提出的群众路线概念,是集中了全党智慧创造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6]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7]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领导人民万众一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更加重视贯彻人民群众观,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党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引导、说服、教育和帮助农业、手工业者;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实行和平赎买政策,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为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党带领人民发扬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奋发图强,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变了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在此期间,人民群众观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党还提出了统筹兼顾的方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的最大期盼就是能过上小康生活。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对人民的切身利益更加关注。这一时期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民的新期盼为奋斗目标,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制定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各项方针政策更贴近于人民,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领导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面对新世纪、新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紧密联系,根据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经验、现实需要,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与群众基础,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建设的核心内容;强调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抓住为人民服务这个核心。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刻把握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是核心立场,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发展的思路,制定改革发展的举措,以我国发展的现实国情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为目标,把“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体现在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之中,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精准扶贫,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百年风霜,成就百年大党。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一百年,就是一部不忘初心,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历史,彰显了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实践追求的始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指出:“坚持人民至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1]“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坚持人民至上”,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时代内蕴。在党治国理政过程中,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诚心诚意请人民当“阅卷人”。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8]139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依靠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历史。习近平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9]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四大危险”“四大考验”正尖锐地摆在党的面前。只有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宗旨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牢记人民的信任和嘱托,强化责任和担当,为人民的事业孜孜以求;才能经受“四大考验”,抵御“四大危险”,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努力为人民谋福祉。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共产党人都应铭记宗旨意识,始终保持为民情怀,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二是要让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不二选择。人民选择党,党就必须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利益。“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10]权为谁所用,历来是关系人心向背和执政基础的根本性问题。执政伊始,党就作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郑重宣示。在谈及权力观时,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11]党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同时要用来为人民谋幸福,绝不允许搞任何形式的以权谋私。世界上一些老牌执政党之所以丧失了执政的资格,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背离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当前个别党员干部不能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认为权力是上级领导给的,想问题、办事情逢迎拍马、唯上是从,没有正确使用好手中的权力。要真正代表好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要把权力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从而确保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
三是要全心全意做好人民的公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12]各级党员干部能否增强公仆意识,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只有增强公仆意识,党员干部才能视人民为父母,拜人民为师;只有增强公仆意识,才能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只有增强公仆意识,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称得上合格的“公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涌现了一批批甘当人民公仆、埋头为民做事的楷模。“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牛玉儒、“一心为民的好书记”郑培民、“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杨善洲、“航空报国英模”罗阳等,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人民公仆,自觉把公仆意识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上。无论干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务,都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要自觉把公仆意识内化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改进思想作风,严守纪律底线,勤勤恳恳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3]44。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永远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价值追求。
一是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住房等现实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3]4,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的执政情怀和奋斗目标。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制约着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如何让教育资源配置更均衡,保障人民的教育公平;如何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人民有更加满意的收入;如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高质量、更加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如何切实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让人民住有所居;如何建设更美的生态环境,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等。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切实解决好这些民生热点问题,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二是要尊重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发展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才有更强劲的动力。[14]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可以为百姓织密民生福祉的“保障网”,这是顺应发展大势、符合人民群众利益之事。凡事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保证制度的各项政策符合群众的意愿;要积极回应群众的诉求,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就业难、就医难等大事,要秉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第一时间下大力气着手解决,依法保障群众的各项权益;要切实帮助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解决好实际困难,反映群众心声,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群众期待的民生工程和惠民政策,让群众真正满意。
三是要注重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当前,群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做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就要注重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首先要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从“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15];其次要做到善开口问、善用眼观、善竖耳听,把群众工作做细做实。“眼睛向下看”,不仅要做到“身”入群众,还要“心”系群众,把准群众的脉。再次要狠抓工作落实,不拖延。“马上就办”强调的是一种工作态度,强调的是为群众工作的实效性,要提高办事效率,把群众的工作放在心上,能够“马上就办”的事情不要“拖着不办”“过后再办”。党员干部只有树立“马上就办”的工作态度,才能彰显真诚为民的政治本色。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8]7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是“阅卷人”的重要论述表明人民是党工作的最高检验者。始终恪守“人民评判”标准,诚心诚意请人民当“阅卷人”,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逻辑起点。
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群众的口碑。改革是否有含金量,要让人民来评判,让人民来打分。早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就把“人民评判”作为党衡量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提出了判断一切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党恪守“人民评判”标准,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党诚心诚意请人民当“阅卷人”,坚持人民立场,带领人民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16]“两个是否”与“三个有利于”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改革成效评价标准的新发展,即以人民的获得感来检验改革发展、治国理政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党以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标尺,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进入新时代,共产党人只有倾听百姓的心声,关心百姓的疾苦,把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才能保证党的一切工作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并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落实工作,都要广泛、全面、真实地听取群众意见,并将工作的结果交给群众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要通过上门走访、民主评议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对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及时改进,把群众的评价作为了解民意的“晴雨表”。
请人民当“阅卷人”,要妥善处理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13]97早在1992年,邓小平就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贫富差距的问题。进入新时代,如何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考验着党和政府。要在“提低”“扩中”“限高”等具体政策的推进中敢于动真格,勇于冲破利益藩篱,打击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通过税收调节、社会公共服务和福利、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实现二次分配和再分配,扩大改革的受益面,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体现在教育惠民、就业惠民、医疗惠民、社保惠民、安居惠民上,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纵观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坚持人民至上”的论断,既是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得出的经验总结,也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在治国理政中,必须牢记人民是党执政最深厚、最可靠的根基,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才能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