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2022-11-21 08:04:01包含川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知识点信息技术

◎包含川

(凉州区会馆巷小学,甘肃 武威 733000)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信息技术也为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代研究认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是实现现代教育转型升级的关键.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信息素养不足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我们需要寻找一条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新方法,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概念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中包含了“以人为中心”“信息技术支持”等概念.根据学术界的研究结果,所谓信息素养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进行选择,并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处理事件,对信息质量开展评估,最终使网络信息成为自己所需要资源的一种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信息素养体现在查找信息、评估信息、使用信息等多个方面,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着深远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

1.时代发展的要求

现阶段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特征,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已经对教育行业产生影响.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信息的数据传递能力更强,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在信息技术中可以从时代发展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一条能够快速提取、分析、处理信息的有效方法,最终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同时,信息技术的出现本身就是课堂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解逻辑性较强的知识点时,学生会出现学习积极性偏低的情况,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正如著名学者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信息素养的支持下可以主动创新课堂教学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完成知识点展示,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了解,并增加视频的趣味性,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所带来的弊端.

2.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必须具有更强的数据处理功能,并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个性化特长,最终发展为能力.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信息素养成为影响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便捷地掌握知识点,并形成掌握方法、提高素质的良好局面.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坚持从信息时代发展的角度入手,探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从另一角度来看,在当前教育教学中实现与信息技术之间的高度融合已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若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不达标,则会直接影响教育过程的开展,导致课堂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积极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的培训,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了解各种信息技术系统的操作方法,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创新,加深自己的操作与理解能力,增强信息技术素养.

二、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师忽视学科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整合

就目前而言,传统教育理念在我国依然根深蒂固,再加之小学教学中不需要面对中考与高考的压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还是会遵循传统的理念进行教学,将黑板与粉笔作为自己教学的工具;在学科定位上,教师也习惯于将数学定义为“计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数学公式及概念等,忽视了课堂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虽然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在方法上没有创新,还有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过于简单、片面,如通过网络检索教学素材之后,采用面授的方法将网络素材告知学生.由此可见,在当前教育模式下,部分数学教师并没有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结合在一起.

(二)信息技术的基础薄弱,软硬件建设不达标

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软硬件建设之间存在相关性,就目前而言,小学学校软硬件实力不足的问题时有发生,例如教员办公室内的电脑数量不足,教师内部电脑系统的分配不均匀或者使用率偏低等,而这种现象长期存在,最终会影响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从而产生不良影响.也有学者指出,现阶段小学的电脑硬件配置明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获得电脑的使用权之后只能进行查阅资料等简单操作,缺乏进一步开发网络资源的机会,而这一现象无疑会严重影响教师的信息素养养成结果.

三、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对策分析

(一)转变教育观念,主动培养信息素养

为快速培养信息素养,在当前工作中,广大教师需要主动转变思维模式,认识到信息素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在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后,激发自身深入学习的积极性,最终突显信息素养的优势.其中的关键包括以下几点.

1.提升信息敏感度.广大数学教师作为一线教职人员,为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岗位要求,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信息意识及信息觉悟等,树立社会责任感,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变革,在这一基础上,养成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识别信息的能力,最终将各种网络资源加工成对教育教学有用的关键信息,这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2.主动适应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广大教师应具备应对信息技术挑战的能力,认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并了解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可以促进现代教育发展.所以在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信息技术的学习者与传播者,在把握信息技术潮流的基础上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进程.

3.重新认识小学数学教学.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可知,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应该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发展变化,能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知识抽象化问题,尽量运用形象的方式方法渗透知识点.所以,广大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所带来的变革,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过程,将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坚持用信息化思维引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设信息化氛围

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师的数学教学过程也要做出转变,坚持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方案之间的整合,为教学提供全新的思路,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中的重点包括以下几点.

1.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各种合理资源,通过网络渠道对课程教学方案进行改进,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最终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示不同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物体,包括不同大小的正方形与长方形、生活中常见的正方形与长方形等,通过多样化的形态变化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网络渠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物体进行想象,例如学生提出有长方形的房子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搜索,并展示长方形房子的图片,肯定学生的回答.

2.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使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难以领悟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这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在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方案的不足,并通过信息技术拉近数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例如,在人教版“大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在传统模式下,教师只能通过口头讲解来介绍各种数据的大小,学生的理解难度较高,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则有效解决了该问题.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泰山的高度,教师可以将泰山展现在多媒体平台上,再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楼房进行对比,这时学生可以发现,泰山的海拔达到了1500米,若一幢楼的高度是30米,则至少要50幢楼叠在一起才能与泰山平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技术来模拟楼房堆叠的画面,让学生对表示泰山的高度的数字有更深刻的了解.

(三)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离不开软硬件设备的支持,因此,学校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建设的积极影响.其中的重点包括:(1)保证硬件上的投资,提高电脑的利用率.在硬件采购上,学校应确保教师与电脑的人数比例达到3∶1左右,满足教师日常教学的使用要求;微机室以及多媒体教室应及时向外开放,避免出现硬件设备闲置的情况.同时,学校在设备管理中可考虑适当延长微机室及网络服务器的开放时间,以满足教师在特殊时间段的使用需求.(2)全面开展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在校园网建设中,学校可针对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要求打造局域网平台,该平台内部可以流通各类教学资源,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教师可以随时从校园网中提取信息数据,促使教师养成使用网络的习惯.(3)重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学校可考虑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打造相应的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教师可以自行下载教学资源,并提取其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要素.

(四)重视教师信息技术的培养

针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信息素养培养已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需要通过集体培训的方法引导教师养成信息化的数学教学思维,并强化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为实现该目标,学校可以在校内网站上增设“教师信息技术培养模块”,教师在该模块下凭借账号密码登录后可下载各种资源,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学习与信息素养有关的知识点,促进专业技能的形成.而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学校可从教师素养出发,针对各类信息软件的操作进行培训,增强教师的岗位适应能力,强化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学校还要根据小学教学的要求,在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养中开发CAI课件,该课件可供教师日常选择使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书本内容制作网络教学视频,将其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补充.同时,为保证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将多功能教室改为网络教室进行授课,在校园网及互联网的支持下,让学生利用网络渠道下载各种学习视频.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教学为例,在网络教室中,学生可以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作为关键词检索校园网中的相关视频资料,而校园网的资料都是教师亲自制作的,因此不需要担心视频内容与课程教学不相符.在学生兴致勃勃观看视频之际,教师可利用互联网下载“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相关视频,了解其他教师关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总结,如“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三角同大小,都是60°,属于锐角三角形”,通过这种简洁的话语有效涵盖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在视频中播放制作等边三角形的步骤和流程,要求本班级学生进行模仿,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等边三角形性质的了解.

(五)善用信息技术进行翻转课堂教学

按照信息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路径,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代表.

以人教版“鸡兔同笼”的教学为例,在信息技术下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步骤包括:(1)先利用系统软件制作本堂课的教学视频,视频中详细介绍鸡兔同笼的背景故事,并插入一个与该故事相关的图片,提出问题“你知道如何计算吗”.(2)在视频中开设专门的模块,详细阐述“鸡兔同笼”的计算思路及运算过程,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如“画图法”“方程法”,鼓励学生分别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并拍摄视频将验算过程上传到平台上.(3)教师观察每个学生的验算视频,根据视频判断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4)在第二天的课堂上,由于学生普遍具有运算“鸡兔同笼”问题的经验,因此,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简单总结知识点,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如部分学生在“鸡兔同笼”中无法理顺各个要素的关系,也有学生无法理顺其中的假设问题,甚至少部分学生完全因为马虎大意而导致计算结果错误,教师在对上述问题进行讲解后,可有效加深学生的理解.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多样化地展示“鸡兔同笼”的知识点,并且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课堂作为集中解决学生问题的场所,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在现有教学基础上实现了创新,最大程度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四、结束语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有信息素养,为实现该目标,需要相关人员深入了解信息素养的概念,在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总结后,提出一种全面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合理路径,以推动数学教师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最终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教学的要求.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知识点信息技术
一张图知识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