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卜弋中学 213003)
现阶段,部分初中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很难独立完成英语文章的阅读,导致学生对英语抱有抵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用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引,尝试开展阅读作业分层设计,针对学生的性格、基础、能力进行分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作业完成方式,以此改变长期积攒的畏难心理,提升英语学习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身上存在超过七种智能,分别为语言智能、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智能是人类大脑中文化知识的积累,是一种生理和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解决问题或者创造事物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并且,每个人身上存在的智能应当不局限于以上七种,能够根据具体需要以及人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进行展现。将其应用到初中英语阅读作业分层设计中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分层设计的根本目标是将个体放到不同的环境中学习,这一点和多元智能理论不谋而合。
分层作业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分层教学设计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制定出完全不同的作业形式,使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锻炼。因此,在布置阅读作业时,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根据进行作业分层设计。具体而言,作业的分层设计应当包括内容分层和形式分层两部分。内容分层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其中也包括对课外内容的探索。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思考,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制定难度较高的作业或者需要独立思考的课外作业,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制定巩固基础的作业;形式的分层是为了解决自制力较差、学习兴趣较低的学生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制定不同形式的作业。总的来说,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爱好、学习情况进行深度了解,明确每名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对作业进行专项调整,激发出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增强实际的学习效果。
陶行知先生强调:“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分层作业设计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根据学生个体的认知特点制定相应的阅读策略。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并为每一层次的学生制定两份作业。一份作业是一般性作业,可以轻松完成;另一份是挑战性作业,其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来说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才能得到答案。为了让全体学生都有较高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完成挑战作业的学生制定奖励,以此吸引学生,让其自发完成阅读和作业。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出五个小组,各小组中都有同等比例的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确保小组水平相当。再按照需要布置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容完成。比如,教师可布置任务:四川当地的气候环境如何?当地的特色动植物都有什么?让学生以这些问题为契机完成一篇100词以上的英语文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必须收集与四川当地气候、动植物相关的资料,并用英文进行表达,然后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利将单词串联起来,并将整篇文章用英文表述出来,最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如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寻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词汇,学习能力普通的学生尝试将这些词汇串联起来,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最后的润色和上台演讲。通过这种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发光发热,让每名学生都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业分层设计完成之后,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到学生作业的点评上。教师在点评作业时,需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全部展现出来。
例如,教师在讲解Do it yourself一章的知识点时,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文章翻译任务,基础稍差一点的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理解,基础很差的学生进行单词、句式的掌握。以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例。教师可以在这部分学生准备完成之后对学生进行单词、短语的提问,如stand for的使用,中文含义是“代表、象征”,与之意思相近的短语instead of的意思是“代替、而不是”,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混乱。如应该使用stand for的句子,学生使用了instead of,导致语句含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时,教师不应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应该换一种表达方式对学生予以鼓励,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
阅读作业的形式不应该只有朗读,也不应该只是个人完成。教师可以举办种类丰富、内容多元的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对话机会。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自身对作业的传统印象,尽可能地丰富作业的形式,让阅读作业生动起来,将活动、情景对话、游戏等更多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完成丰富多样的阅读作业,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显著提高,进而主动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融入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感受到英语课程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布置群体活动形式的阅读作业,并根据学生学情的不同进行任务划分。具体而言,可以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英文情景短剧的扮演活动,通过竞赛的方式确定角色,无论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都能参与到作业完成中。当学生选定想要扮演的角色时,只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练习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各司其职,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从中得到适当的锻炼,对阅读作业效果的增强也有着积极的帮助。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和语文课程类似,对学生的知识积累量有着较高的要求。但语文知识点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英语却极其少见,意味着学生无法从生活中积累英语相关的知识点。所以,只有阅读才能成为学生增加自身积累的最好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开展阅读作业分层设计,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确定其身上存在的智能,并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