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品设置:怎么奖励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2022-11-21 06:42王晓波
江苏教育 2022年63期
关键词:康乃馨奖品礼物

王晓波

奖励不是对学生某次行为的盖棺定论,而是对学生品德、能力、个性培养的开始。班级的奖品设置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大有乾坤,蕴藏着无限的教育契机。

一、鼓励好的德行的产生,是奖品设置的根本遵循

尼尔在《夏山学校》一书中指出,奖品从来都不是目的,而做一件事本身才是目的。雷夫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说:“用礼物或者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很危险。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在我看来,奖品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或者鼓励学生去做某件事情,而在于教师可以将教育目的很好地隐藏其间,最终让学生朝着教师设定的目标良性生长,即内尔·诺丁斯博士所说的“为道德生活建立前提条件以鼓励德行的产生”。

我们班奖品的种类非常丰富,有常见的文具,也有孩子喜爱的小零食。随着年级的上升,有一类奖品开始越来越受欢迎,如“作业免写条”“师生共餐券”等,这些奖品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求,激励他们不断朝向优秀。但这些奖品都是激励学生向内提升的,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外发展,我特意设置了一类奖品。

妇女节来临之际,我提前准备了一些康乃馨放在教室。我预想着节日当天,学生们会为自己的母亲换购一朵康乃馨。但一整天,大家都对康乃馨视而不见,没有一个人提出要换购康乃馨。于是,在放学之前,我和学生来了一场即兴对话。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妇女节!”学生齐刷刷地回答。“那你今天给妈妈准备礼物了吗?”我继续追问。“没有。”“我们又没有钱,怎么给妈妈买礼物啊?”“我打算回家给妈妈做张贺卡。”……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我提示道:“其实今天老师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礼物,你们完全可以用你们的‘善德币’为妈妈换购一样礼物。大家看,这里有被称为‘母亲之花’的康乃馨,它的花语是‘母亲,我爱你’,还有护手霜、围裙、护袖……”“哇!这些东西也可以做奖品啊!”“我要护手霜!”“我要康乃馨!”“我要康乃馨,还要围裙!”……学生们纷纷举起小手,争相抢购起来。

这次换购活动之后,很多学生的脑洞都被打开了。一次期末换购的时候,有个女孩问我:“老师,有没有手套换?我爸爸每天骑电动车送我,冬天到了,爸爸的手一定非常冷,我想给他换一副手套。”还有一个男孩子问我:“老师,有没有拨浪鼓?我想给妹妹换一个拨浪鼓做玩具。”自此,每逢特殊的日子,我们班都会出现换购礼物的热闹场景。

当我们所设置的奖品不仅仅立足于学生个人需求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也随之被打开,对于周围人和事的关心也在逐渐增加。他们在得到积极的回应后,收获了爱的良性循环,这会促使他们下一次爱的付出。一次次日常行为的强化,最终把美好的品格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中。

二、有趣又有意义,是奖品设置的基本原则

作为班主任,我一直觉得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追求所谓的“教育意义”,能让学生体验到快乐和有趣就好。当然,在快乐之余如果还能收获一些教育意义,那就更好了。因此,在奖品设置上,我始终强调既有趣又有意义。

为了让发奖品的过程更有意义,我经常会改变发放的形式。比如,每周获胜小组的组员都能获得一张“梦想币”,但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致便淡了下来,而且在评比中失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于是,我设计了“升级版”的发放方式:获胜小组内部商量,是当周直接领取还是等待连续三周获胜以后换取一个抽大奖的机会。这个“升级版”有点博弈的味道,获胜后直接领奖是一种及时行乐主义,能够等待三周获胜后抽奖是种延迟享受,三周后虽然能够获得更大的奖励,但其间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如果有一周没有获胜,那么就是前功尽弃,不要说大奖,就是前面的小奖也没有了。这样的发放形式带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增多了,他们开始学会分析、学着做选择……

除了改变发放的形式,我还改变奖励的构成。我在原有“善德币”的基础上,分设了五种“币”,分别是“梦想币”“温暖币”“优雅币”“担当币”“勇气币”,学生只要集齐其中任意四种,就可以换一张“善德币”。将计算融入集卡中,学生们不仅不觉得烦琐,反而变得兴趣盎然,玩得不亦乐乎。

三、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是奖品设置的最大激励

“善德币”是孩子班里很有意思的奖励,孩子们通过学习、竞赛、劳动、为班级做贡献等方式获得。在班里,孩子们可以用“善德币”从别人那儿换购物品。班里有“善德币”,也有银行。我家小宝就开了一家银行,可以接收“储户”的“善德币”,还可以提供借贷收取利息……一枚“善德币”,让班集体变得灵动起来,让孩子学会付出,懂得感恩。

这是学生小宝的妈妈发在“朋友圈”的一段文字,配图是小宝的“班级银行”申请书、开业活动海报以及用“善德币”换的各种物品。这个之前对班级事务一向漠不关心的小男孩,仿佛被激活了,生发出无限的活力。

慢慢地,大家发现了“善德币”的价值。于是有人开始造假,有人以遗失为借口反复获取,有人开始防范……大家都开始有了计较。在我看来,所有的连锁反应都是人性之下的正常生态,不必用“道德败坏”“思想滑坡”这样的字眼给他们贴标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应该害怕问题,而应该敞开怀抱拥抱问题,因为问题就是教育的契机。

“怎么办?”我把问题抛给学生。“去广告公司订制,这样就不会出现冒牌货了。”“可是,订制的价格太高了,我们没有必要这么做。”“那就在‘善德币’上盖上猫国的印章,这样就不怕山寨版的了。”学生们纷纷提出解决的策略。你看,学生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班主任是否愿意花时间来引导。“那么,怎么解决‘善德币’经常遗失的问题呢?”我追问。“遗失不一定是被人拿走了,也有可能是自己丢了,比如我有时把‘善德币’放在裤子口袋里忘记拿出来,就被妈妈洗衣服时洗掉了。”“有些同学的‘善德币’越积越多,自己随处乱放特别容易弄丢。”“要不我们开个银行吧,可以用保险箱帮大家代为管理‘善德币’。”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经学生的一致表决,我们的“班级银行”成立了。“班级银行”运行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慢慢失去了信用。于是,“个人银行”成立了,“小行长”们以更优质的服务和更有吸引力的活动吸引顾客。学生小邵在日记里呈现了“个人银行”的运行情况:

今天真是忙碌的一天!我和我的“大老板”小许有条不紊地忙着银行开张的活动。我们承诺:只要在我们银行存满一个星期就可以得到一个大礼包,礼包里放着我们精心挑选的礼品。一下课,好多“顾客”就来我们银行存钱,不一会儿,我们的“保险箱”就满了。我觉得我们的辛苦付出非常值得,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一天,可真是充实又开心。我们的生意太好了,近期还准备招聘一个工作人员。

因为“个人银行”的竞争,“班级银行”的工作人员又意识到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开始进行调整。大家互相讨论商量、回家请教父母,此时,对学生来说,世界成了教材,学习没了边界,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我认为,让学生面对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进而自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和综合素养,这才是对学生最大的激励。

教室,既是一个物理空间,也是一个微型社会。学生在这个空间里,不仅学习知识技能,更通过每一天的集体生活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生活。一枚小小的“善德币”以及由此带来的奖品设置,让学生遭遇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处事做人。

猜你喜欢
康乃馨奖品礼物
送错的礼物
爱的礼物
礼物
有心与无意
完形填空Ⅷ
发奖品巧算账
五月的康乃馨
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