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燕聪 叶 桦 施明毅 郑世超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文化即经验和现象,是人们历经长久的时间总结出来的精粹,也是一种代表着历史沉淀物的历史现象,是一个国家的象征[2]。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灵魂和根基,是中医的基本知识、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等内容的概括,一些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事件也可纳入文化范畴[3]。中医药文化素养属于中医药文化视域下的产物,指学识、能力、修养等内容,指个人或群体所包含的中医药文化的程度和深度,对中医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中医药社会效应的态度[4]。中医药文化素养涵盖的内容,学界持不同观点。谭巍认为,内容包含对“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文化常识、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信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促进自身健康、提高文化素质的一种能力[5]。吴荣华认为,内容包含“中医药文化历史起源、历史名家、名家著作及文化普及的意义、路径[6]。结合众多观点,本文探讨的中医药文化素养内涵,主要包含个人或群体对“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基本常识、中医药历史文化修养、中医药文化传播”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指导者,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辅导员队伍按其本硕阶段所学专业主要分为:中医药专业(以下简称“专业”)和非中医药专业(以下简称“非专业”)两大类,工作内容主要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工作两个专业属性,本文结合前期文献研究和访谈,对辅导员中医药文化素养培养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提升对策。
具有中医药专业背景辅导员,经过本、硕士,甚至博士阶段学习,专业思想深厚,基础扎实,中医药文化素养普遍较高。这部分辅导员自身水平过硬,但还需深刻认识中医药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树立将中医药文化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理念,把中医药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育人工作中,探索以中医文化为核心引领的文化育人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方面,从中医药文化素养的概念评价,非专业辅导员对中医药文化的态度是崇尚的,经过入职培训和日常工作的耳濡目染,对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历史文化有基本了解。由于缺乏系统学习,知识的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其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学校政策和发展方向与中医药核心专业息息相关,非专业辅导员在理解学校政策和发展规划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开展思政与中医药融合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受到约束,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就业指导等方面,因知识储备不够显得力不从心。
(1)思想重视不够
中医药文化素养属于软实力的范畴,辅导员虽投入了时间精力,提升效果因人而异,大部分需要在今后长时间的育人工作中才会显现,在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中慢慢起效。因日常工作任务涉及面广,各类工作考核尚未涉及中医药文化及其运用的内容,因此,辅导员在思想上根源上不够重视,即使自身有学习和提升意愿,也因为没有外在要求和考核而浅尝辄止。
(2)时间精力缺乏
教育部令第43号规定,辅导员有九大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价值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学风建设、党团和班级建设等。现实情况中,绝大多数辅导员身兼数职,承担资助、心理、团委、党支部、就业等各类专项工作。工作事务繁杂且琐碎,还需要随时待命处理各种突发意外情况,常规工作和突发情况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工作忙、任务重导致辅导员缺少学习的时间和精力。
(3)学习渠道缺乏
目前,针对辅导员的培训项目较多,如入职培训、辅导员沙龙、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学生活动设计组织、职业规划培训等,牵头部门涉及学校多智能部门。高等中医药院校资源丰富,如中医药师资力量、中医药基础类课程、专题讲座、基地参观考察、中医药专业实践活动等,由于缺乏牵头针对辅导员中医药文化素养培训的部门,优质资源未得到整合规划,导致非专业辅导员中医药知识以分散、碎片化学习为主,学习效率低、成效不明显。
(1)提高思想站位,升华教育理念
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蕴藏,不仅仅是医学,更蕴含育人之道。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7],以人为本,全面适度,优秀的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理念。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生工作要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坚持整体思维和适度原则,把握全局,既要拔高,也要俯低,既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也要用心做好每一项具体管理和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这与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作为中医药院校辅导员,不断提高自身中医药文化素养,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来提高思想站位,提升思政教育能力,提高思政课堂实效。
(2)加强自身建设,助力学校发展
辅导员队伍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队伍,在中医药院校,有相当部分辅导员属于非专业背景。学校政策和发展方向与中医药专业息息相关,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有利于辅导员全面理解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其内涵,理解其中蕴含的中医药仁术济世的传统和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帮助辅导员更好地融入学校人文环境,提升自身教育管理水平,与学校发展同向而行。
(3)特色文化育人,增强工作实效
中医药蕴含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实践经验,中医的根在哲学和思辨中,基础理论重视整体诊疗、阴阳平衡、驭简去繁,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辨证施治。如《黄帝内经》:“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具体体现。叶天士总结“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体现了量变与质变间关系原理。学生工作中,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来指导实践,运用中医药文化思维和智慧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智慧处理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如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从整体全局思考,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处理问题;对某些特殊群体,则需要辨证施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辅导员中医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升和有效运用,最终目的是引导和服务学生,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1)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
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是我国独特而优秀的文化资源。作为专业院校辅导员,更应认识到中医药的独特价值、显著疗效和先进性,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活用善用这一有形载体,使其润物无声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2)增强专业自信,规划未来发展
在人类健康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的当下,中医药独特价值和先进性越来越明显。[8]新冠疫情防治,中医药深度参与、中西医结合诊疗取得显著效果,成为我国抗疫一大亮点。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将中医药事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辅导员要不断提高中医药知识文化水平,深刻理解中医药发展政策、规划纲要,讲好中医药故事,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对医学事业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为学生做好专业引导、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使其立志成长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者、创新者和发扬者。
(3)融入思政教育,打通育人全程
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引导青年学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中医被称为“仁术”,施医用药就是仁爱救人,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众多中医名家优秀的品质和杰出事迹、抗击疫情成为学生学习的活教材。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善用中医药文化的宝贵资源,将中医药文化提升融入思政育人全程,激发成才的内在驱动力,促进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师队伍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药文化基本素养是辅导员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也是加强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手段。学校层面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分类分层次推动辅导员中医药文化素养提升。辅导员自身也需要从思想上加强重视,深刻理解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对自身以及学生工作的积极作用,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着力点,研究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切实增强文化育人功能。
(1)整合资源,开展培训
由教师发展中心牵头、联合学生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将中医药文化素养提升计划纳入辅导员培训体系,用好教学名师、博物馆、实践基地等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开展系统培训。①入职培训,启发思维。新辅导员岗前培训期间,合理配置中医药文化素养类课程,如中医药基本理念、基本常识、中医药历史、文化传播等课程,在入职之初重点培养辅导员热爱中医药、崇尚中医药的情感,坚定其中医药文化自信;②日常培训,点滴渗透。鼓励辅导员在入职后参加全校中医药类选修课程、辅导员沙龙、研讨会和讲座等,持续不断地拓展中医药文化知识,邀请优秀辅导员分享将中医药知识和理念融入思政教育的经验,开展经验和案例专题交流研讨会。
(2)混合教育,扩展渠道
线上线下教育结合,全方位、多渠道扩展中医药文化素养的提升路径。充分利用校园报刊、宣传栏、广播站等传统媒体,同时结合新媒体技术,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抖音账号等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推动传统宣讲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辅导员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知晓度、支持度和参与度。辅导员在日常繁忙工作之余,能更好地利用碎片时间灵活学习,有计划地完成自我提升。
(3)积极实践,丰富形式
发挥中医药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如开设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中医传统功法练习,开设针灸、推拿、拔罐等传统疗法体验课程,帮助辅导员强身健体之余能更直观地体会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将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作为天然载体,如博物馆、名人雕像、药用植物园等,组织辅导员参观学习,通过深入了解历史沿革、典故知识等,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组织辅导员参观中医药知名企业、校友创业基地、名家故居等,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4)纳入考核,正向激励
中医药文化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课题,需要纳入考核体系评价学习状况,检验实施效果,提升方案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学生处可联合教师发展中心,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医药文化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内容纳入辅导员年度考核中,对个体起到正向激励作用,通过“以点带面”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影响群体,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增强中医药文化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