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瑶 魏红艳
(1.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2. 济宁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山东 济宁 2720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在育人管理中树立立德树人原则的核心地位,在学生培养中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1]在新时期,实施“三全育人”新模式是改革高校育人的有效措施,是提升育人水平的新理念、新方法。全员育人,扩宽了育人主体,要求包括高校教师、辅导员、家长等一系列人员在内的主体承担起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任务。全方位育人,即强化育人的亲和力,将育人管理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过程育人即将育人实践贯彻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在育人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三全育人“融合了家庭、学校、社区、政府以及网络等多个育人空间载体,突破了传统单一育人空间的限制。高校要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就要在开放的环境中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三全育人”系统产生协同效应。可以看出,这三个方面是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关系,高校教育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提升育人合力。辅导员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引路人,在实施“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目前高校辅导员承担的工作来看,其在学生的学业、就业方面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高校辅导员是三全育人中全员育人的重要主体、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一面、全过程育人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在三全育人的新格局中发挥高校辅导员的应有作用,贯彻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在理论上澄清并在实践中展开。
进入新时期以来,为了应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必然要更上一层楼。自“三全育人”的理念被提出以后,辅导员“充分整合现有高校各类教育资源,切实用足用好各种育人路径”[2]。在新时代,推进协同育人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基本落脚点,辅导员的使命也随之变化,其工作内容要具备协同性、工作内涵和能力发展要做到协同优化、育人角色定位要有利于推进协同育人。
在新时代,辅导员的新工作格局是将教育育人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教育管理规律结合起来。首先,辅导员要主动融入到学生之中,在实践中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摸清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升育人决策的主动性。其次要掌握好学生的教育方法,做好全过程育人的实施者。最后,辅导员的工作要更加精细化,注重育人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教育育人的实效性。
具体来说,新时代辅导员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方面:其一,承担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任务,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指明方向;其二,组织班级的集体活动,负责学生的实践育人环节;其三,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其四,配合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五,管理好班级以及相关的学生组织;其六,服务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学生的恋爱、社交、学习、消费、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的生活;其七,对于部分家庭相对贫困的学生来说,辅导员还要承担起学生的帮扶工作。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观是丰富的,人才是国家复兴的最重要资源。在坚持党管人才的基础之上,人才培养工作既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也要关注其能力成长;既要注重理论育才,更要注重实践育才;既要鼓励个性创新,更要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在多元人才观之下,辅导员在实践“三全育人”理念时必然要落脚于协同育人。辅导员要在具体工作中强化“三全育人”与十大育人体系之间的协同性,增强教育合力。
“辅导员在高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岗位,就与‘三全育人’的关系来说,最显著的一个特殊性在于,辅导员自身就是一个名副其实且独一无二的‘三全育人’岗位”[3]。在全员育人的要求下,高校中的每位教师都要履行育人的责任,增强育人的实效。
在复杂的形势下,辅导员不能单打独斗,要学会借力,创建协同工作模式,运用校内校外的多种资源,走好协同育人的道路。当前,国家的发展面临复杂的形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不断涌现,大有入侵高校校园之势。加之当今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化、复杂化。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丰富性使得大学生与外界社会的联系更强,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也呈现出一定的自由倾向,其思维的批判性更强。在严峻的社会环境之下,辅导员势必要不断强化育人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在工作中更加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感性,在实践中强化对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的体悟。
辅导员要不断逆流而上,提升自己的多平台运用能力,不断推进协同育人体系的创新发展,以更为全面的能力来满足国家和社会的新需要。在新的条件下,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提升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最终成长为新时代的青年筑梦人。在新的时代要求下,辅导员要在吸纳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新型育人体系的要求和内涵,发掘新时代辅导员能力构成的新要素,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以往的那种能力要素大而全的阶段,要关注不同能力要素之间的协同性、结构性。辅导员首先要找到实际工作与能力提升之间的联系性,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己的能力结构,为自己的能力转变提供支撑。辅导员协同育人能力的提升能够增强高校育人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青年人成长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承担者。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辅导员的工作核心原则是立德树人,工作内涵是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助力学生的成长,构建系统化的教育育人体系。“‘三全育人’的核心在于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育人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教书育人’”[4]。全方位育人是“三全育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全过程育人相比,其特点是注重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辅导员在全方位育人中的重点任务是建设系统化的工作体系,以便于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由此,辅导员要转变自己的育人思路,将育人中所涉及的育人、管理、实践活动等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推动高校育人水平的提升。
在实施协同育人的背景之下,辅导员的工作内涵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辅导员要增强自己育人工作的整合性。“三全育人”的每个方面都不是辅导员能独力完成的,一般而言,辅导员队伍整体较为年轻,缺乏丰富的育人经验。辅导员应当利用好政策优势,整合校内外一切有利条件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优化育人体系、增强育人合力、提高育人质量,关键前提在于建立有利于各种育人要素、资源有效流动的共享机制”[5]。其次,辅导员要协同内外部的多种资源,按照班级建设的长远规划来寻求与学生发展相匹配的资源,增强育人工作的长效性。最后,辅导员要全程跟踪学生的发展轨迹,不仅要利用好外部的育人资源,更要认真研究这些资源的实际运用效果。辅导员的工作就是要利用好育人的关键节点,增强育人资源的实际效果,及时调整不足之处。总之,在实施“三全育人”背景之下,辅导员的工作内涵具备整体性、协同性、全过程性等特征,工作新内涵的最好载体是新时期的协同育人体系。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全程跟踪学生的成长,承担着育人管理的实践环节。但是,高校内部的主要育人力量长期处于各自为阵的状态,不同主体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辅导员受双级领导,既要跟从学院的安排来展开工作,又要服从学校学生处的领导,其他力量则分散在院校的多个管理部门之中。
在高校协同育人工作中牵涉的主体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一般来说,校内主体包括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学生社团等等。校外主体则包括企业、家庭、科研组织、民主团体等等具备价值教育功能的主体。正是由于协同育人主体的多元性,才导致协同育人观念无法及时贯穿于多个主体的各项工作之中,这就造成协同育人的主体力量分散,彼此之间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因此,辅导员与其他育人主体之间存在管理分离、工作离析的问题。
举例而言,辅导员是高校育人的主体力量之一,但是其平时工作内容琐碎,在学生工作中扮演着“杂而全”的角色,这就导致校内的育人力量处于分散的状态。在高校推进协同育人工作的进程时,一切具备育人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的资源都需要被运用其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存量、多元化成为协同育人资源的主要特征。在新的技术背景下,辅导员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协同育人的资源面临壁垒高筑、资源分散的问题。
校外的育人力量缺乏协商合作的平台,即便部分主体具备参与育人的主动性,也没有可以贡献力量的平台,这就导致校内校外育人力量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在横向联系上, 总体缺乏畅通的常态化协作机制,实质性的共建共享协同机制难以深入落实”[6]。总的来说,由于缺乏协调机制和工作平台,多种育人力量之间存在工作分散、关系隔阂、力量分化的问题,制约了协同育人合力的形成。
在协同育人的格局之下,辅导员的工作必须具备整体性和互通性,做好育人工作中主客体之间、手段和目的之间的衔接,推动多种育人力量在协同育人的背景之下,更好地发挥育人效能。但是,在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下,当前协同育人机制存在内部衔接不足、主体积极性不强、彼此脱节的问题。导致育人工作的开展后劲稍显不足,多个育人主体普遍缺乏“更上一层楼”的干劲,在前一阶段的协同育人工作中没有形成稳定的工作制度。“三全育人”工作总的目标是依赖多个主体形成的合力,整合内部外部多种教育资源,做好育人全过程的衔接。但是,在协同育人的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方面,教育部在提出“三全育人”的总目标之后,制定了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宏观要求,但是其他育人主体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地说明。协同育人机制在高校的实践还不够成熟,基于全局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全,相关的技术细节尚不清晰。在组织设计、岗位定责、工作目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部分高校确实设置了由院校党委领导、校内外育人力量相协同的工作机制,但是在实践中又浮于表面,缺乏相关保障制度。高校的协同育人工作要经过主动的建构与动态的运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前,高校各个单位在育人工作中还存在各自为营的倾向。原先存在于高校育人工作中的资源散乱、思维活力不足、组织技术生硬的问题没有被很好的解决,育人机制活力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这就导致协同育人工作的节点连接与转换工作机制长期无法成熟。
另一方面,“三全育人”理念下辅导员与其他教育主体深入结合进而开展协同育人工作能够大大增强高校育人的育人力量、协调好校内各种力量的育人工作。但是,很多院校尚未有制度性安排来界定辅导员的地位、工作环节、工作权力等细节性内容。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的育人管理制度稍显僵硬,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联动,例如教务处和学生处两个部门之间就很少有联合性的行动,两者还远未形成教育的合力。在高校协同育人工作中缺乏外部的支持,外部力量同样是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凭借,校外的主体是家庭、社区与多种企业,对于学生的成长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原生影响力,以企业为代表的公共场所对于学生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部分高校未能充分重视起校外力量的作用,没能建立起来高校的联动组织。受传统办学思路的影响,这些高校很少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加之,部分校外力量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于协同育人工作抱有事不关己的态度,校内外育人力量之间的隔阂导致协同育人工作出现影响不足、覆盖面窄的问题,弱化了外部力量对于高校协同育人工作的支撑效应。
“如何建立高校、政府和企业行之有效的协同机制,是开展协同育人的基础,同时也是难点”[7]。多数高校尚未建立以协同育人为核心的育人管理制度,常见的制度是彼此职责平行,考核与评价相分离的工作制度,在工作惯性的作用下,辅导员与其他育人主体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加之,育人成效并不体现在专业教师的评价中,专业教师难免将主要精力放到学术研究上,多数教师不能跟上辅导员工作的进度。可以说,原有的管理制度活力不足,未能形成协同育人的制度化成果,导致多个主体之间没有形成高效、合理的协作关系。
从协同育人角度来看,高校的专业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党政工作负责人、辅导员等主体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育人资源的共享程度不高。“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就是这样一个系统,聚集了高校、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解决人才培养的资源局限性问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问题”[8]。共享性的协同育人资源平台建设水平不高,不同资源之间的融合程度不足,资源共享性很差。辅导员和校内其他部门往往只关注各自的工作环节,长期在熟悉的领域开展育人工作。加之二级学院并未建立起协同育人的资源共享平台,导致资源分享的空间受限,一些新产生的问题和工作方法不能及时覆盖到各个主体之上。部分高校尚未建立起相关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使用标准,各个育人主体之间存在保守的心态,资源共享的隔阂更深,阻碍了育人资源的整合。
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高校协同育人的资源共享性较差,各类型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制约了整个协同育人的构建,最终影响了育人的效果。辅导员与其他育人主体之间本身存在很多工作共性,但是在落后平台的阻碍下,大量资源被浪费,育人合力迟迟无法形成。
一方面,教育资源私有化妨碍即时共享。高校工作本身是制度化、条块化的,学生自入学到毕业的所有数据信息储存在不同部门之中,而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是互相独立的,数据资源被独立储存,难免会存在数据资源私有化的倾向,这一思想误区的存在确实阻碍了协同育人的工作深度,并且辅导员掌握数据的碎片化也导致了数据解读能力的不足。与学生数据资源私有化的过程相伴随的还有学生数据爆炸式增长的现象。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所产生的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的现象,导致各部门只能储存一些价值较高的信息,对信息的选择衍生出了信息管理碎片化的问题,碎片化的信息选择与处理模式使得深层次的育人问题无法显露,微观问题的显露无法带动对深层次问题的研究。
另一方面,育人资源的分散性导致育人价值降低。院校缺乏数据资源共享的标准制度,主体本身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工作态度,导致资源交流的壁垒更高,阻碍了多种育人资源的整合与协调。
拥有一支高效、负责的辅导员队伍是实施协同育人的基础条件,辅导员要不断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主动承担起主导责任,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强化对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是立德树人原则在实践层面上的反映,立德树人是协同育人工作的最核心指导思想。第一,要在育人工作中突出德育理念,辅导员要深刻认识到德育是培养人才的重点,是协同育人中的首要因素。辅导员队伍要深刻认识到只有品德高尚的学生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实施育人工作时,要将德育理念贯穿于育人全过程之中。第二,要贯彻以文化人的思想。辅导员要融合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时代文化,为协同育人注入文化动力,发挥文化育人的潜移默化作用。鼓励社会和文化营造起良好的文化氛围,利用独特而优秀的价值理念培育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
辅导员要树立全面育人的理念,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各大要素的价值,塑造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具体来说,辅导员要从以下方面转变理念:第一,强化对全员育人理念的认识。学校内部的教职工、外部的多种社会组织、政府机构、家庭成员等等都是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在全员育人的背景之下,辅导员的站位要高,要以整体视角来审视学生的成长,将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独立环境视作构成育人总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网络技术的辅助下,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共同构成了协作育人的体系。辅导员要充分重视各个要素之间的协作对于育人合力的形成的重要意义。第二,强化对全过程育人理念的认识。育人主体要关注每位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采取灵活的工作方案,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实行合适的育人计划。高校要利用好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关键节点,运用大数据技术观测学生的身心变化,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制定合适的实践育人方案,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三,要深入了解全方位育人理念。高校辅导员要运用手中掌握的一切资源为载体,在强化载体之间协同性的基础之上,在日常工作中实施协同育人。高校要借助于新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包括德育素质综合测评、贫困生资助精准化、强化网络文化产品宣传等等。同时,利用好红色资源、家风资源等育人条件,构建多渠道、多维度的育人格局。
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协同育人的工作目的是为国养才,“人”是育人工作的主体与对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尊重个体的成长规律,全面分析大学生群体成长的一般性规律和特殊表现,在实践中分析出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以大学生的现代性发展作为育人工作的核心定位。同时,辅导员也要强调差异化培养的理念。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群体普遍追求个性,辅导员要发现这一特殊之处,以更强的耐心来实施协同育人工作。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推进协同育人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院校要转变育人观念,打破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隔阂,建立多个教育主体相联合、内外部多个机构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多种资源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在高校育人工作中,辅导员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实协同育人目标,构建新型德育制度。
高校的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目前较为合适的是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和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育人主动性,鼓励教师投入到“三全育人”进程之中。院校要适当调整教师考核制度,提升育人成果在职称评定中的比重。在日常管理中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高校应当完善育人激励制度。在高校激励制度的建设中,高校要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和育人工作的实际变化来推进激励政策的变革,确保激励制度与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相协调。在激励制度的设计中要重点关注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把握好这两大群体的特征,设计差异化的考核目标。对于教师而言,要根据教师工作在育人体系中的地位来设计专门的激励方案。对于学生而言,要运用新技术挖掘出学生在道德、心理、信仰、民族情怀等方面的特征,构建与不同学生群体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在目标的作用下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主动性,在实施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会得到很多反馈信息,这些信息的特征是不同的,有些将长期存在,有些只存在于某个阶段,还有些数据的生成是具有偶然性的,辅导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研判协作育人过程中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为参与协作育人的各个主体提供参考意见。
第二,要推进评价制度的建立健全。良好的评价制度可以及时反馈协同育人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可以激发参与其中的各个主体的工作积极性。协同育人的评价机制要摆脱由文字、试卷所构成的传统方式,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核心来设计评价制度。参与协同育人进程中的各个主体都是特殊的个体,其外在的差异根源于成长背景、专业学习、生理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因此,评价标准的设计也应当体现出这种差异。辅导员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生活状况来设计评价标准,构建完整的协同育人评价体系,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在协同育人工作进程中,学生不断成长,相应的,各种评价指标也应当随之变化,辅导员、院校管理者、家庭等多个育人主体要密切跟踪学生的成长轨迹,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指导和帮扶。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应当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督促,有效推进他评与自评两种评价方式的结合,以便于从整体上考量学生的价值观念、学术能力等方面素质的变化。
第三,要构建起协同育人的保障制度。高校要建立协同育人工作专门推进小组,由高校的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全盘规划协同育人工作格局,具体而微地设计方案,协调建立协商制度和评价制度,为协同育人工作的推进保驾护航。制度保障应当贯穿于协同育人的全过程之中,做好细节落实。高校要强化顶层制度的设计,以制度形式确立起协同育人的关键性地位,推进协同育人与三全育人之间在细节上的融合,进一步明确高校育人的逻辑、方法、角度和平台,强化制度设计的时效性,增强协同育人的实效。小组要整合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定期组织多方会议,增强校内育人主体之间的交流,强化各个力量之间的配合。同时,高校要牵头建立由家庭、院校、社会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育人制度,强化师资培训、平台开发、经验推广等多种工作的协调性。高校要建立校内外联合组织,拓展校内力量与家庭、企业、校友等多种主体的合作空间,建立长期合作制度。为了强化对协同育人成效的评价,辅导员要不断拓展信息反馈和分析的渠道,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利用交流平台,多个主体之间可以增强联系,便于辅导员从多角度出发来正确评价以往的育人活动,将成熟的经验反馈到现实的协同育人工作之中,不断提升教育水平。最终要建立上下协调、内外合作、全员参与的协作育人制度。
信息化管理成为今后高校育人和管理改革的重心,高校要进一步提升多元化的资源在育人系统中的供给比例,加快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多个管理部门的工作融入学校育人平台之中,创建智慧育人模式,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构建灵活的管理机制。根据工作对象的差异,辅导员可以有效协调多种资源,升级协同育人能力。要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资源集成和资源供给能力。首先,高校要建设精准化的教学平台,平台要能够实现实现教学与学习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效引导学生的价值成长、素质提升,增强育人工作的时效性。其次,要建立由学校多个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云服务模式,改善服务质量。协同育人主要的依托资源还是学校的多个部门的工作,与后勤、财务、教务党团组织等密不可分。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之中,协助改善学生的住宿、饮食、科研、社交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科学、规范。
高校的协同育人工作要做到育人育心,信息化管理平台要具备预警功能,学校要赋予辅导员以特定的管理者身份,以便于能够随时获取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信息,及早发现多种异常信息,为进一步实施精准干预奠定基础。辅导员要运用管理平台来预测校园内容易发生的舆论危机、安全事故等问题,并及时化解隐患。辅导员要求强化对学院科研设备的管理和运用,为推进科研育人奠定硬件基础。在信息化时代,高校的育人工作必然要向智慧化方向倾斜,精准性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高校要根据学生的群体差异,有效协调多种育人力量,升级协同育人工作成效。通过智慧化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多渠道展示育人主体的成绩,增强育人主体的成就感。
除了知识性内容之外,智慧服务平台要根据数据识别的信息强化交友、互联、文艺、考试等多元化的集成资源,进一步增强平台资源供给能力,创建融多种育人资源为一体的线上教育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高校还要强化学生资助的精准化服务,提升协同育人效能。辅导员要通过大数据平台,精准识别每位学生的日常消费轨迹,细化资助对象,建立贫困学生数据库,实施精神资助与物资资助相结合的育人模式。
在高校推进协同育人工作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人的核心地位,促进传统育人范式的转换,在育人工作中更新育人理念、创新运行机制、优化交流平台。发挥新型人才队伍的优势,编织新型育人模式。对于高校来说,协同育人工作的推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要围绕着协同育人的三个基本点投入更大的精力、更为深刻的思考、更为热忱的行动,完成育人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