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制度

2022-11-21 05:01:03孙桂银菏泽市定陶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环球市场 2022年25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事业单位职工

孙桂银 菏泽市定陶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事业单位在管理制度方面都在经历着不断的调整,向着更加科学的方面不断发展,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大众的需求。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社会服务组织,承担着公共管理服务的职能,近些年来我国各事业单位不断深化改革,其在绩效考核制度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制度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急需被发现和解决。

一、绩效考核的相关介绍

(一)绩效考核的概念

绩效考核制度是由某个组织或组织的某个特定部门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制定的特定指标和标准,这些指标和标准对所有职工日常表现,工作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职员进行相应的奖惩,绩效考核制度具有引导以及强制性的特点,绩效考核是一项比较科学的、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

绩效考核制度可以看作是组织管理阶层对于各位职工日常工作态度,任务、业绩完成情况,工作成果的综合评价,其打分越高说明职工日常工作的质量越好,越满足组织的各项要求。相反则会受到组织的批评,组织需要对于绩效考核成绩较差的员工做出正确的引导,纠正他们不良的工作行为。绩效考核制度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单位未来的发展,绩效考核是为了实现企业、单位战略部署的主要措施,考核不是目的,引导员工遵守组织的各项纪律、各项规定,做出更有利于组织发展的行为才是核心目的。

(二)绩效考核的意义

第一,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单位的管理。不同的单位其发展目标各异,在绩效考核制度设置方面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从本质上来看,绩效考核制度都是管理者严抓管理的主要抓手[2]。绩效考核制度在内容上明确了单位的具体要求,例如上下班时间、日常工作量,任务完成指标等,其严格规定了职工的各项行为,同时也规范了职工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单位的日常管理。第二,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众所周知,绩效考核结果直接决定职工的收入、薪资,关系到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

(三)绩效考核的原则

绩效考核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首先,绩效考核制度必须做到公开,绩效考核内容的公开化旨在让每一位职员都能明确考核要求,明白单位为什么要设置考核指标,以及如何能够满足考核指标。其次,绩效考核制度必须做到公平。单位中每一位职员所处的位置不同,往往会出现个别滥用职权将绩效考核沦为权利者的工具,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大大降低绩效考核制度的执行力,使得职员对于单位丧失信任,进而降低自身的责任心和归属感。最后,绩效考核制度要实现公正。在考核指标的设定上必须结合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绝不可因为个人喜好,或领导意图而导致绩效考核制度的失真。

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内容的设置上主要分为:月度考核、季度考核以及年度考核,无论是月度考核、季度考核还是年度考核都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为主要参考对象,在考核方面主要是部门领导以及人力资源部门考核为主,以职工对于自身的评价以及领导的评价为主,职工之间的相互考核并没有明确写入绩效考核制度中去。部分事业单位在考核标准和依据方面并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不同部门根据任务分工自行设定考核指标,在工作中出现了不重视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对日常考核工作不重视的现象[3]。在绩效考核成绩方面,绩效考核结果主要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尺度跨度很大,为了迎合不同职员的需求,存在标准设置过低的情况,绩效考核制度与工资挂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职工的作用,但是缺少必要的惩罚制度,只有奖励没有惩罚的绩效考核制度是不科学的。

(二)现行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对绩效考核制度的重视程度不足。我国各事业单位在过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多秉承“中庸”的思想,主观上不愿意采用考核的方式进行管理,害怕引起内部的矛盾。因此,可以看到单位领导更愿意把工作重点放在政绩层面,对于自身内部的管理工作不是很重视。

第二,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方式单一。现阶段,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制度上缺少创新的意识,大多沿用传统的考核标准,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需要承担更多的公共管理服务的职能,因此,现有的绩效考核内容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事业单位以月考核和年考核为主要内容,缺少定期和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措施。

第三,考核工作存在滞后性。对于职工的考核要及时和准确,因为现阶段大多事业单位只是进行月度和年度考核,考核工作主要集中在年末进行,导致缺少考核工作所需的依据,部分早期发生的工作内容被遗忘,致使绩效考核工作的失真。

第四,绩效考核缺少反馈机制。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目的在于可以及时发现职工的问题,以便可以立刻给予他们反馈,纠正他们的错误,为他们明确工作方向,引领他们完成单位的战略目标。可以看出考核并不是最终目的,反馈信息才是关键,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工作中反馈运用不够。

第五,激励作用不明显。我国事业单位在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的过程中考虑了激励的作用,但是从结果来看,激励作用并不明显,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无疑伤害了在单位中工作努力、积极性高以及对待工作有热情的职员。他们的工作成绩突出,然后却没有得到更高的奖励,久而久之丧失了工作热情。除此之外,在考核过程中,存在按资排辈、人情世故等现象,人际关系成了考核的重要因素,使得绩效考核制度名存实亡,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的思路与原则

(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的思路

第一,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的过程中要始终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为根据。虽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工作内容和性质有所差异,但是在考核制度的设计过程中不可脱离党的基本方针,在思想上与党保持高度的一致,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第二,绩效考核制度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与企业的考核制度在本质上有所差距,我国企业在考核制度的建立过程中主要以引进西方相关内容为主,但是我国事业单位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基本国情,不可盲目引用。在制度完善的过程中不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还要考虑各单位的工作性质,以实践为导向,逐步改善现有的考核机制。

第三,重视指标的设定,调整现有的权重。事业单位性质特殊,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人力资源建设方面都很复杂,在基于德、能、绩、效、廉的基础之上,还要建立考核内容的二级指标。指标的设置要做到人性化,不可为职工设计不可完成的任务,此外,要调整现有的权重比例,进一步细化各项考核指标,避免出现制度的漏洞。

第四,绩效考核制度必须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绩效考核制度能否得到单位职工的认可,绩效考核制度能否持续开展,其关键在于绩效考核制度设置是否做到了公平。无论是考核指标、流程以及内容各个方面都要公平客观,不能因害怕某一人或某些人的权利或利益遭受损害,而肆意修改规章制度,制度一旦形成必须人人严格遵守,切勿随意改动,影响其权威性。

(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的原则

首先,强化领导原则。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事业单位领导要上升对于绩效考核制度的认识,提高对绩效考核制度的重视程度,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与单位战略目标放在同等的位置。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和遵守绩效考核制度内容,不搞特殊化,以一言一行为全体职员树立榜样,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另一方面,单位领导要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地优化绩效考核制度,保证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其次,广泛参与原则。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在开展绩效考核的工作中要动员群众,集思广益,单位全体员工共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一方面,绩效考核制度关系到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职工务必要广泛地参与考核工作中来,广大职工要理解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的意义,不因个人利益受到损害而抱怨。另一方面,职工是被考核者,同时也要成为考核者,各位职工要积极参与到绩效考核工作中去,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其他同事进行评价和考核,保证考核工作的顺利展开。

最后,循序渐进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事业单位各项规章制度都需要不断更新,实现与时俱进,绩效考核制度也不例外。绩效考核要秉承动态管理的原则,不断完善、不断深化。在完善的过程中不可激进,一旦引起单位内部的矛盾,那么绩效考核将无法进一步开展和改善,每一次绩效考核制度的更新,都需要经历过渡期和试用期[4]。

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改进的策略

(一)提高单位全体人员对于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

现阶段,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存在不重视绩效考核工作的现象,这大大制约了绩效考核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单位首先要加大关于绩效考核方面的宣传力度,其主要措施应包括员工大会、部门会议,以及各类相关座谈等,此外要重视绩效考核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连接,将绩效考核制度内容上传到单位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上,还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绩效考核内容教育,提升职工的参与性,增加绩效考核教育的覆盖面积,让绩效考核制度内涵渗入到单位职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逐步提升职工对于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

另外,要提高单位全体人员对于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必须调整现有的奖惩力度,针对现有绩效考核激励作用不明显的情况,要进一步打击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象。对于工作积极、工作能力强以及工作成绩突出的职员要加大奖励力度,相反则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

(二)开展多元化的绩效考核内容

事业单位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找到最优的方法开展考核工作。在绩效考核内容上要避免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方式,逐步实现内容上的多元化。事业单位可建立以德、能、勤、绩、廉为基础内容的考核框架,不再只关注单位员工的绩效,丰富绩效考核的内容。

在道德素养考核制度方面,首先,要考核职工是否具备明确的政治立场,是否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对于党制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是否充分的贯彻和落实。其次,还要考核职工的社会公德,观察其在与上级领导、同事以及群众相处的过程中是否具备良好的精神面貌,是否注重谈吐,是否注重个人修养,对待他人是否有礼貌。最后,还要考核职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中遇到各类麻烦时是否不自怨自艾,不抱怨,不迁怒于他人,对待群众的问题是否耐心予以解决,工作中是否存在“踢皮球”的现象,对于推脱责任,不能勇于承担工作责任的职工要进行考核。

此外,作为国家工作人员要时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要做到廉洁奉公,要传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党的光荣传统。面对各种诱惑,要牢记党的教诲,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关于廉洁奉公方面的考核必须涵盖在绩效考核内容当中。

(三)加强绩效跟进和绩效监控工作

未来,我国各事业单位要充分落实绩效考核工作,增加考核的频率,除了月度考核、季度考核与年度考核之外,也要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制定定期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全新方式,突击开展各项考核制度,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在不定期开展考核工作的过程中可集中某一项内容进行重点考察,避免因考核而导致被考核人日常各项工作搁浅。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分配任务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侧重点,要结合岗位的重点内容开展考核工作,要做到有针对性,高效地开展绩效考核工作。

对于考核结果要实时跟进,根据不同个体的考核结果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指出他们工作上存在问题的地方,即及时反馈,逐条地对应绩效考核制度内容,帮助他们梳理和分析未来工作中需要加强的地方,为职工未来的工作指明方向。除了口头说明之外,还要充分落实责任,将交谈内容及考核说明以书面的形式呈现,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都需要签字,明确相关责任主体。

五、结语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其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其社会服务质量和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在未来,我国事业单位可以从提高单位全体人员对于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开展多元化的绩效考核内容,加强绩效跟进和绩效监控工作等方面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以便可以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未来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事业单位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工会博览(2022年34期)2023-01-13 12:14:16
职工书画
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12 08:53:44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上海工运(2017年12期)2018-01-22 05: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