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发展

2022-11-21 03:14路召飞王津津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技能型校企职业院校

路召飞,王津津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1)

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艳羡的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量庞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专门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些重要论断和重要指示都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进入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供求关系、资源条件以及评价标准等都发生了重要深刻的变化,如何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努力提升培养质量,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何进一步破解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与障碍,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些问题都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毋庸置疑,通过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对于回答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出现的新问题,破解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推动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实践意义重大。与市场接轨,与社会对接,与企业合作,既注重在校学习又注重企业实践,既注重相互合作又注重资源共享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必将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高质量发展带来明媚的春天。

一、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的重大意义

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教与学,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培养新生一代适应社会所需、适应社会发展、继承国家事业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调整的重要支撑力量,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基石。因此,面向经济发展、面向产业需求、面向市场定位,培养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的专业技术人才必定是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实现针对性强、实用性大、实效性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要走校企合作的双赢发展模式。

校企合作对于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首先,校企合作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可以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深度契合。面向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解决的是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的问题。离开了精准的针对性、强大的实用性以及有力的实效性,职业教育过程中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便没有充分的就业渠道与平台,便没有用武之地。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这种人才培养必须切实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于经济结构转型调整,服务于产业结构升级改造。而要服务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于经济结构转型调整,服务于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就必须要了解社会发展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定位。要准确了解社会发展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定位只能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实现。进入新时代,要切实地转变人才培养思路,真正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通过校企合作深化对日益变化的市场以及日益发展的产业的了解程度,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适应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工匠人才。

其次,校企合作对于职业院校与企业来说是一种双赢的模式。这种双赢模式可以获得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便利。如何培养以及储备源源不断的各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便成为各个企业必须要考虑的战略问题。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实现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的有机结合,可以将企业对于市场把握的灵敏性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有机结合,可以实现企业资源与信息同职业院校的共享与融合。随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转变培养观念,调整培养方向,逐步将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校企合作可以促使职业院校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弊端,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打通理论与实践并重、学识与操作同进的人才培养路径,增加学生就业渠道,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于人才“招之能来、来之能战”的实际需求,切实降低人才培养成本。

可见,校企合作不仅能够增强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满足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更好地完善人才供给的途径,提高人才供给的质量,对于企业和职业院校来说更是一种双赢的路径选择,可以构建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双主体格局,实现以学生培养为核心,以课程建设和开发为纽带,以学校教师、企业师傅深度参与和深度指导为支撑,“学生与员工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教学与生产一体、学业与产品一体”的立体化、全方位、高质量、精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进入新时代,创新性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意义重大,不仅迫在眉睫而且势在必行。

二、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困境及成因

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与现状来看,校企合作实质上应该是宏观层面的战略性要求,无疑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实施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依然困难重重,出现的困境和问题也是千头万绪,但是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认识不够,学校主动而企业并不积极,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现象;另一方面是实践不力,政府在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积极热情,而整个社会对于校企合作的推进认同度并不高,出现了“政府热、社会冷”的现象。

无论是“学校热、企业冷”还是“政府热、社会冷”,反映的都是校企合作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弊端。科学认识这些体制机制弊端,客观分析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对于我们破解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用创新性的思维审慎构建校企合作的有益路径至关重要。面对经济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面对产业结构改造升级的急切期盼,面对新形势新发展对于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盘考虑校企合作出现的问题,条分缕析定位校企合作陷于困境的原因,切实构建起校企合作顺畅融合的体制机制对于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开创新局面意义重大。

认识不明确、定位不准确是当前校企合作难以顺畅推进的首要障碍。所谓认识不明确主要是指对于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与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于校企合作这种双赢模式的认同度不够。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层面多看重学历,轻视技能,职业教育与职业学校受到了诸多歧视与不公正对待。多年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培养了许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工资收入稳定丰厚,且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的重要发展支柱。这种局面对于整个社会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长期的偏颇观念和认识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观,对于校企合作的粗浅认识与偏颇认知还没有彻底改变。所谓定位不准确主要是指对于校企合作的双方需求没有正确的对待和理顺。校企合作的一方是学校,属于公益性的,另一方是企业,属于逐利性的,两者在需求上并不相融。职业院校更多的是从就业因素考虑或者考量校企合作,而企业更多的则是从人才需求、利润创造、企业回报的角度来开展校企合作。因此,在合作过程中,职业院校对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而企业因顾忌学生的经验不足、回报企业能力有限、人才流失等因素,缺乏与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的耐心与信心。“学校和企业目标不同,靠两个主体来协调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必须引入一个中介——政府。因此,建立‘双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关键,对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

管理体制不顺畅、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当前校企合作难以深度推进的重要障碍。所谓管理体制不顺畅主要是指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呈现出多元化管理的局面。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学校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不同的主管部门在管理理念、目标推进、方式方法、模式采用上存在较大差距,甚至是天壤之别。不同部门管理导致的独立性难以获得兼容,政出多门、条块分割、职责重叠、力量多头等现象致使职业教育管理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统筹管理出现诸多困难。所谓保障机制不健全主要是指对于校企合作机制顺畅推进的制度与法律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校企合作中,一方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另一方则是带有公益性质的学校,推进校企合作深度开展就是要构建起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双主体局面。这种双主体本身不具有相融性,需要并且也应当有一个第三方机构进行协调、监督、引导与服务。但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校企合作机制的推进主要依靠政府。政府在进行协调过程中因功能发挥不强、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很多事项并不能及时、顺畅地推进。校企合作中虽然有一些政策法规进行规范与引导,但是整体上来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在实践层面上并不明确,同时保障和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法律条文与政策依据没有完善。毋庸置疑,“进一步落实,仍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2]

三、多措并举创新新时代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对策构建

“从最初产学需求而促成的校企合作,到今天的产教融合发展的提法,不仅只是概念的简单变化,而是一种内涵的提升。”[3]进入新时代,深度推进校企合作需要创新教育理念,破除制约校企深度合作的体制与机制弊端,不断破解职业教育展现新作为的难题与困境,多措并举创新新时代校企合作的体制与机制,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时代校企合作开创崭新局面。

深化对于校企合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探索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大论断,这对于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既是发展机遇也是历史使命。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切实改变以往重知识培养轻操作实践的人才培育理念至关重要。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实现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科学模式,可以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针对性强的合格人才,可以针对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培养实用性强的专业人才,可以针对企业实际培养“来之能战”的实效性人才。“只有双方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形成共同的理念,校企合作才能走到一起。”[4]因此,进一步通过实践的推进切实提升整个社会对于校企合作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知,切实通过实践走出一条新时代校企合作的双赢乃至多赢新路径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

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校企合作法律规范,充分发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多头管理与条块分割的现状,进一步调整教育部门与劳动就业部门的业务范围,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对于职业教育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宏观管理的职责,明确人社部门对于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与管理,同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充分形成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的合力,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只有形成最大合力,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各种体制与机制弊端才能得到有效化解与破除,各种不顺畅局面才能得到有效的理顺。针对保障校企合作顺畅推进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不完善的现状,从国家层面应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法》以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制定完善工作,同时要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进行明确,保障和鼓励企业充分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充分发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至关重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调动企业充分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有效参与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也才能切实呈现校企合作的现实效度。针对构建新时代职业院校与企业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新局面,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协调、监督、引导与服务,破除由政府作为单一主体进行协调、推动运行的弊端与缺陷,充分形成“政府牵线、校企对接、部门协调、第三方引导”的新型校企合作新模式。

树立购买服务新理念,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针对“学校热、企业冷”以及“政府热、社会冷”的现状,充分树立起购买服务的现代理念。职业院校与现代企业因为属性与价值取向的不同而不能天然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校企合作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必须要建立在自愿与互利的基础之上。要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和可持续发展路径更需要从购买服务的角度出发,根据自身的需求,相互购买服务,这样才能实现充分的合作与融合,才能构建起各取所需、各尽所能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格局。另外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的发展思路,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校企合作中的先进经验,切实研读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新模式,科学判断其在校企合作中的新趋势,认真汲取其优秀成果并针对我国的实际国情探索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路径也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欢
技能型校企职业院校
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及其构建略论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浅谈技能型人才发展状况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