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教学的本质、功能与问题消解

2022-11-21 03:14华晓琼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本语文教师

华晓琼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学生要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达到读有所思、读有所感,必然离不开文本解读能力。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重视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文本解读教学逐渐脱离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走向自主阅读、独立阅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文本解读的本质反映着阅读教学的关键和语文教学的需要

文本解读,指的是读者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走进文本和作者,透过作者笔下表层、浅层的文字,切入到文本内部更为隐秘的部分,探寻文本原意的解读。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则与一般的文本解读有着明显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目的”的不同,一般的文本解读主要指向于实现文本的原生价值,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在与作家、作品的对话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是属于社会性的阅读。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材中的文本解读则指向于“文本教学解读”,所谓“文本教学解读”是指:教师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寻找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建构文本意义,探寻文本的深刻内涵,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建构,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解读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做到“以篇达类”,在课后运用相应的方法去解读类似的文本,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根植于文本,服务于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与提升,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语文教学的需要。

二、文本解读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1.文本解读在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本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通过对文字的阅读来了解文章内容,对文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整体感知”在阅读层面上是针对读者而言的,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学生在阅读作品后对作品产生的一个整体性、全面性的认识,对作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的内容、情感及表现手法。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和经验,能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教师的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感知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中的关键所在,深入体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独特的表现技法。通过文本解读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建构起整体感知的能力,进而能够更快地捕捉到文章的关键信息,把握文章内涵,理解作者的构思,将自己的观念与文本相融合,从而体会、感悟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2.文本解读在于实现与作者对话,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曹明海指出:“人与文本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关系。文本解读是以理解、解释和建构文本的意义为指归,在解读过程中读者总是通过文本与潜在地存在于文本中的作者见面,这就必然沟通了解读主体和创造主体两个主体世界,使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发生心灵碰撞和灵魂的问答。”[2]从这个角度来讲,文本是沟通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一座桥梁,读者通过这座桥梁,跨越时空的距离,走进作者与作者对话。在这一过程中,读者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主动发挥联想和想象来对作者在文本中呈现的内容进行建构和解释,在还原作者所处的环境、作者的内心世界之后,再渗入自己的个人主观意识深入思考,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从而使文本的意义更加丰厚,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同时,也能使读者受到启迪,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性能力,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3.文本解读在于体会作者诗意化的表达,促进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

文本是作者内心诗意化的建构和表达,语言是作者传递信息和表达其精神世界的载体,要深刻领会文本的文化内涵,就要认真感受和体会作者诗意化的表达,分析领略字词中的文化信息,在语言的感悟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领会语言背后的深刻底蕴和文化内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学生阅读时要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3]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品味语言是进行文本解读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对文本进行分析,把握和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从文章的篇章结构、表达技巧到具体的修辞运用等,对文本的语言进行评价和鉴赏,通过对语言的品味鉴赏,体会作者艺术化的审美和诗意化的表达,从而学会更好地表达和写作,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三、文本解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个性化解读,解读呈现单一化

文本解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阅读文本材料,将材料中的信息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思考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独特体验。阅读主体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使得文本解读应该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在现实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素质和过多教辅资料的影响,教师往往会带学生先入为主,使得文本解读呈现单一化和人物形象标签化的特点,解读流于形式,学生缺乏与文本的真正对话和独立思考的空间,理解较为肤浅,忽视了文本教学真正存在的价值。

2.解读浮于表层,缺乏细致分析

文本解读教学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直面文本,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阅读,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剖析。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快餐式”的阅读,浅层次阅读,对于较长的文章学生会出现跳读,甚至是采用直接不读的方式应对。语文教学中常会出现阅读教学形式单一化、套路化的问题,如小说的教学就围绕着小说三要素展开,散文的教学就着重分析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这样的教学缺乏对文本的细致分析,仅仅浮于表层,教师往往会忽略文章的独特之处,但文本教学的关键在于本文和其他同类文章不相同的地方,这才是教师最应该教、学生最应该学的地方,也是最利于学生突破和提高的地方。

3.脱离文本,过度解读

文本解读是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文本会有自己的独特思考,但是解读文学作品必须具备文本意识,不可对文本进行过度解读,或者对某些不确定的东西进行任意解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脱离文本的情况,让文本趋于思想教育,或是趋于字词句的教学,还有的教师会抛开文本直接用多媒体,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课件来代替文本解读。全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兴趣随意对文本进行解读,会造成文本价值的缺失,很难让学生真正地走进作品,深入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文本的内涵,文本的教学价值难以体现。

四、文本解读教学问题消解的基本路径

1.关注作者,知人论世

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曾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4]所谓知人论世,指的是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创作意图,才能对作品作出恰当的评价。文学创作和时代背景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读一部作品,往往就是读一个人。因此,在文本解读中必须要立足作者本意,关注作者本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了解作品的写作时代以及创作的心态,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核心内容。要做到知人论世,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走进作者的世界,创设合适的解读情境。教师需要适当地营造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作者所处的状态,从而走进作者,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更好地去解读文本。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教学中,让学生闭上眼睛,做平常学习过程中常做的拿书、写字、做作业等一系列的习惯性动作。在这样的一个情境中,学生就会发现那些看似平淡简单的事情变得很难,从而能够体会作者海伦身处黑暗,内心对于光明的向往和期待,为文本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体验基础。

(2)韦克勒、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说:“一部作品最明显的起因,就是它的创造者,即作者。因此,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方面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5]从这个角度来说,作品源于作者,创作离不开作者的个人经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了解作者生平,特别是关注作者与作品时代相接近的那一段人生经历,深刻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如《百合花》,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对人性回归和真善美的呼唤,要读到这一层就必须要对作者在总工团做后勤工作,以及丈夫被划为“右派”这一段生平有所了解,才能把握住作者内心最想要表达的情感。

(3)走进作者,开展专题教学。教师可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单元整体和教学需要展开专题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阅读与作者相关的人生传记或是作者的其他作品,充分地了解作者,为文本解读的教学打下基础。比如我们学习鲁迅的作品,不能局限于课文,还要了解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读其他人眼中的鲁迅,读鲁迅其他的作品,读鲁迅的生平,通过对作者和时代的了解,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把握作品内涵。

2.考虑学情,关注学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在于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的,必须关注学生需要什么,只有立足于具体的学情,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学情是教学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在文本解读教学中适当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补充一些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本解读,促进学生对文本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3.树立文本意识,立足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一要求提倡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也对学生个性化的解读作出了肯定,但多元解读并非脱离文本的任意解读,而是在立足于文本的基础上,以文本为中心产生的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文本解读是个人立足于文本基础上的个性化行为,面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人生经历会导致文本在读者心中留下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会产生多元化的解读,但是在多元化的背后必须要坚持对文本的解读不能脱离文本。所以,在文本解读中,教师需要有文本意识,立足于文本的基础上对多元解读进行引导,同时紧扣文本,引导学生进行一元深入解读,让学生有效地走进文本,实现与作者对话,探寻最趋近的文本原意,把握住文本教学的核心价值,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4.抓住矛盾,把握主题

孙绍振指出:“要理解艺术,不能被动地接受,还原了,有了矛盾,就进入分析,就主动了。”[6]一篇文章、一部作品就是作者所创造出来的艺术,我们要理解作品就不能只是被动地去接受,而要主动去思考和还原,更好地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其中矛盾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对文本进行解读。以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为例,通过阅读文本我们可以看出文中的三对显性矛盾:给我这么多钱——母亲只有这么一点钱;给我这么多钱——母亲极其不易地挣来这么一点钱;给我这么多钱——买了“闲书”。文章中的这三对显性矛盾是我们可以在阅读中很容易发现的,但文中最主要的、最隐秘的矛盾藏于这三对矛盾之后,通过对文本分析才能挖掘出来:在极度缺钱的情况下,母亲以其艰难的劳作挣来这么大一笔钱,竟然给我买了“闲书”。通过对矛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母亲的形象:透过显性矛盾可以看出母亲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形象,是世上千千万万母亲形象的缩影;透过最隐秘的矛盾我们可以看到母亲的与众不同,她尊重知识,有着不一样的精神高度,正是这样的一位母亲使得作者获得了精神上的成长。

5.抓住细节,分析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所选文章文学体裁多样,但很多都涉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表达的思想主要通过人物或环境变化来实现。对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都离不开细节描写,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细微之处的把握,通过细读文本,分析描写中的细节,从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丰富内涵。以《百合花》为例,文中作者多次提到“小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破洞”这一细节贯穿了整篇文章,在细节背后凸显了“小通讯员”以及周围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现了人物的美好品格,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类似的细节描写在很多文本中都存在。在文本解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捕捉文本细节,从细节处去挖掘文本背后所要表达的内涵,学会从细节处去感知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教师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领悟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专业能力,立足学生实际,整合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增强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将语文教学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猜你喜欢
文本语文教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美育教师
圆我教师梦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