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机制贯通性研究初探

2022-11-21 03:14陈光辉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育人机制融合

陈光辉,刘 壮,刘 瑶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311)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机制贯通性研究的主要概念、理论依据与研究现状

1.“融合育人机制”的理论依据与内涵

从理论背景来说,“融合机制”的理念来源于西方最近20年微观经济领域中快速发展起来的“机制设计”理论。“融合机制”,是指一个有机体内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其在社会学上的应用体现为,“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即通过内部各方面的融合,实现微观机制的优化整合效应,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在我国,最初提出“融合发展”的是在“两化”,即信息化和工业化上。现在,“融合发展”已在媒体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产教融合发展等诸多领域成为新的发展策略。

作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育人机制,“融合育人机制”的构想基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须通过系统工程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的需要,创新发展路径与模式来突破发展瓶颈而形成的一种新发展策略。它是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包括党建工作者、共青团工作者、学工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等,面对共同的服务对象“学生”,从“各自为战”到“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走在同一发展过程里,一起创造结果”,也“统一于共同的发展目标,一起对结果负责”的育人机制。

2.“贯通”的概念与育人机制贯通性的内涵

从字面看,“贯通”指连接、通连。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正贯》:“然后援天端,布流物,而贯通其理,则事变散其辞矣。”在学术、思想、认识等方面,表示全部透彻地了解,比如“融会贯通”;在相对位置方面,表示连接、沟通,比如“武汉长江大桥修成后,京广铁路就全线贯通了”。

在教育工作层面上,“贯通性”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对教育的要求,也是科学施教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育人机制贯通性,体现在教育工作者整体开展教育活动上讲组织贯通;体现在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施教上讲思想贯通;体现在教育行为点线面持之以恒上讲行为贯通。在贯通性融合育人机制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力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促进、内在联系与整体统一的新格局。

3.研究动态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机制贯通性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有限。

2019年6月,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刘志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然而全面实现“贯通”在现实中面临三方面亟待突破的关键瓶颈:一是观念更新与思维惯性的矛盾冲突,二是使命体认与能力缺失的矛盾冲突,三是责任划分与绩效评价的矛盾冲突。[1]这项研究重在“体系”贯通上的瓶颈问题。

2019年10月,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靳莹提出,推动思政课程与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与专业课程贯通、与社会实践贯通、与学生党建工作贯通。[2]这里谈的是教学角度的“贯通”。

2020年5月,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万玉凤提出,思政工作与整个教育事业融合起来,与学生成长过程结合起来,与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实践综合起来,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3]但还没有在“贯通性”方面提出明确表述。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机制贯通性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需要

新时代教育事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机制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短板上取得实质性进展”。[4]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加强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系统设计,协调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5]

2.突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瓶颈的需要

建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通性育人机制,树立“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起对结果负责,成果一起分享”的新理念,促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组织上、思想上、行动上的协调与统一,有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相互合作与相互促进、内在联系与整体统一的新格局,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

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需要

建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通性育人机制,有助于凝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向上的力量,是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整体贯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目标,画出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上最大同心圆的组织保证。在国家、社会和教育发展的使命责任面前,改变学校各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力量在育人工作上传统的各自规划、自主发展低效状态,形成高校党建力量、学工辅导员力量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力量融合,推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新局面、新作为、新气象。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机制贯通性初步实践案例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是践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通性融合育人理念的一个案例。工作室以建构贯通性融合育人机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为实践目标,搭建团队中综合了基层党组织、学工辅导员、共青团组织等不同思政岗位人员“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起对结果负责,成果一起分享”的贯通性育人理念,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易于入脑入心,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体验性的特色育人载体。

现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但不少人的思想尚不够成熟,在网络环境影响下极易形成认知判断偏差;他们精力充沛,但对于和平盛世生活来之不易的内心体验比较匮乏,对未来不免迷茫;他们人际交往需求强烈,但在方式方法和社会责任意识上还不够清晰,情感分享方式单一,行为倾向极易偏激,行为选择上也不免会出现特异。而处在共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国家对于青年大学生寄予厚望,青年大学生也将担负起个人责任、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亟须在大学期间实现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健康成长。所以,工作室遴选了“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为工作室的项目主题。

工作室建设过程充分调动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坚持“在工作中推进研究,在研究中促进工作”的指导思想,大力营造“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起对结果负责,成果一起分享”的团队文化。全体工作室成员积极投身于工作室的建设工作。经工作室团队充分研究讨论,决定结合师生所长,以艺术形式开展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给工作室取名为“剧精会神”班主任工作室,意为通过“校园音乐剧”传达“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的精神内涵。音乐剧表达的主题内容学生看得懂、听得进、悟得透,有力推动主题教育入脑入心,从而提高主题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工作室主持人杨舒帆老师为艺术类音乐与表演专业硕士,工作室所在的传媒系也是艺术类系部,学生多有艺术爱好和特长,工作室其他成员也擅长通过艺术形式开展学生教育工作,这些为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也创造了优越条件。

“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搭建起学生自我提升与集体成长平台,有益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助于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也为工作室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搭建起教育实践与科研的平台,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发展。

目前,工作室已陆续着手组织开展系列特色主题音乐剧的创作。工作室项目紧紧贴近学生生活现实与大学生时代际遇,对学生成长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积极挖掘整理学生成长中的共性问题、个体事件、典型案例,组织谋划以价值引领为内涵的音乐剧编制,着力增强思想性、针对性、实践性和体验性。这一案例的不断深入推进,将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教育实践积累可资借鉴的成果。

猜你喜欢
育人机制融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破次元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