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滥用古诗词命名现象及其根源探析

2022-11-21 03:15陈泽森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影视剧命名古诗词

陈泽森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秦时丽人明月心,那年花开月正圆。春风十里不如你,人间至味是清欢。”这首乍看像是七言诗的作品,实际上来自网友的“加工”——以四部不同年代、不同题材的电视剧名字连缀而成,然而光看剧名却不知所云,可谓毫无辨识度。这正是近几年来国产剧在命名上的“通病”,借用或化用古诗词尤其是七言句几乎成了标配。除了上述提及的剧作外,还有诸如古装神话题材剧《香蜜沉沉烬如霜》《三生三世枕上书》、民国情感题材剧《海棠经雨胭脂透》《人生若如初相见》、年代战争题材剧《桃花依旧笑春风》、青春励志题材剧《良辰美景好时光》等等,类型涵盖古今,剧名却有着强烈的同质感和套路感。这些剧名看似诗意唯美,实则空洞无物,让观众如堕云雾。令人不无担忧的是,国产剧滥用古诗词命名的现象如今愈演愈烈,没有丝毫偃旗息鼓的趋势。这一现象有哪些主要表现?导致其发生的主要根源又是什么?以上种种问题值得关注和探析。

一、国产剧滥用古诗词命名现象的主要表现

作品的名字本是对内容的提炼和概括,常言道“题好文一半”。名字是否引人注目与一部影视剧的收视率关系甚大,在口碑形成之前,不少观众会首先根据作品名称来选择关注与否。直接借用或间接化用古典诗词给影视剧命名的情况由来已久,一个诗意的剧名往往奠定了剧作诗意的基调,甚至暗示了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走向,为作品增添了一份含蓄蕴藉的韵味。尤其如果这一类型电视剧获得成功,往往会引发大规模的跟风效应,导致剧名和类型千篇一律,形成高度同质化的泛滥现象。

以古诗词起名是影视剧制作最直接最快捷的文化输出方式,哗众取宠也好,随波逐流也罢,打的无非是依靠剧名来吸引观众的主意。有些作品的确光靠名称就能吸引到一波受众,看重即时性效益的创作团队尤其喜欢在起名这种表面文章上下功夫。创作者为了迎合市场,纷纷投入到以古诗词命名的大军中去,反而造成创作的被动,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好剧名更是寥寥无几。从近几年影视剧命名的乱象来看,滥用古诗词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题文不符。如宫廷剧《寂寞空庭春欲晚》主要讲述了康熙、纳兰容若和卫琳琅的三角恋故事,作为男主角之一的纳兰容若流传后世的经典名篇名句不乏其数,却没有一句被采用于剧名,反而使用了唐代诗人刘方平《春怨》中的句子,颇令人不知其可。而家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讲述的是北宋官宦家庭中一个庶女奋斗逆袭的故事,不知来龙去脉的观众容易误会,以为与李清照的闺中生活有关。

二是弄巧成拙。如年代剧《那年花开月正圆》讲述的是陕西一代“女商圣”周莹敢为天下先的传奇故事,原剧名“大义秦商之安吴寡妇”倒是匹配主旨、契合剧情,而导演却以原剧名过于沉重为由,在时下“唯美缥缈”文风的影响下将剧名改成了“网红体”。类似的还有古装剧《秦时丽人明月心》,原名叫《丽姬传》,虽无新意却一目了然,改过后的名字反而有蹭另一部古装剧《秦时明月》热度的嫌疑。

三是移花接木。如都市剧《人间至味是清欢》讲述的是几个都市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三位主角分别叫丁人间、翟至味和安清欢,由三个并不常见的人名组成了剧名,凸显其三角恋关系,而苏轼的原句是“人间有味是清欢”,寄寓着清旷闲雅的生活态度,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冲着苏轼去观看本剧的观众多半会产生上当之感。而悬疑剧《花谢花飞花满天》,男女主角的名字分别叫花满天和谢千寻,与原诗伤春自怜的基调毫无关系,不过是牵强地让人名与诗句产生联系而已。

四是生搬硬造。如神话剧《香蜜沉沉烬如霜》主要讲述花神之女锦觅与天帝之子旭凤三世轮回、守望千年的爱情故事。然而剧名毫无常识与逻辑,“香蜜”一般代表果子,是无法烧成灰烬的,起名全然无视诗词中约定俗成的意向解释,有种闭门造车的违和感与尴尬感。类似的还有都市剧《十年一品温如言》,显然模仿自杜牧的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却全然不符合语言逻辑与审美习惯,颇令人不知其可。

可见,滥用古诗词命名非但无法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而剧名千篇一律、内容粗制滥造的作品,不仅是对文化的不尊重,还会给文化传播带来负面影响,既欺骗和误导观众,又玷污和损害诗词本身,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大众对古诗词产生混乱甚至排斥心理。

二、国产剧滥用古诗词命名现象的主要根源

影视艺术与诗词文化的融合,原本不失为双方各自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一种较为理想的合作模式。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用以古诗词命名的形式来营造和烘托一种含蓄蕴藉的情境,让观众从中感受文化的熏陶和产生审美的联想,有意无意间、潜移默化中起到对中国古典诗词普及和传承的作用[1],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然而,正由于古诗词所具有的上述价值与影响,加之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等在近几年来的火爆形成先例,故让不少影视与综艺节目从中嗅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各种与诗词相关的制作不断涌现,而质量上则参差不齐。

归根结底,正是当前影视剧市场的过度商业化,导致了诸多弊端的产生,“整个市场对于商业利润的狂热追求,已经妨害到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产品进行生产与创作的基本规律”[2]。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影视创作生态中,推出佳作的最大障碍是从业者对渗透在文化讯息中的急功近利思想的自觉接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重宣传轻业务,许多制作的资金没有花在“刀刃”上,前期宣传动辄成百上千万,不惜花费重金大搞噱头,但制作团队却明显滞后,人才缺失,业务能力远远跟不上宣传力度;二是重流量轻质量,制片方过度依赖流量,为了抢占市场,不惜出高薪片酬邀请当红明星加盟提升热度,却无视创作规律,没有把关注重点放到打造思想内涵精深、艺术质量精湛的优质作品上来。

滥用古诗词命名这一现象的背后,既有跟风逐利的浮躁心态,又有迎合市场的谄媚心理。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日益密切,然而不少行业的思想认识还停留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过时理念上,误以为文化的功能仅仅是为经济发展服务,而忽略了文化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因此,许多文学艺术形式不可避免地沦为了商品,成为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中的“快餐文化”,而古诗词亦未能幸免。在资本主宰、流量为王的时代里,不少创作者将大众的情怀与追求当作了猎物,借助传统文化的感召力收割流量。主创们往往只在乎商业上的成功,而直接无视了对诗词所应怀有的敬畏之心、对观众所应抱有的负责之态。然而这样的作品非但不具备文化竞争力,且对提升观众的思想文化素质毫无裨益。

另一方面,数据可视化、观众年轻化、审美“网文”化,以及网络播出平台话语权的改变等因素也会给影视剧起名带来影响。大数据时代,观众的每一次消费行为都会被保存成数据,并形成市场趋势。年轻一代的观众如今业已成为影视剧市场的消费主体,在不少制片方看来,以古诗词命名有助于营造一种虚无缥缈的“网感”,从而吸引年轻的受众。“网感”一词目前尚未有严谨的学术定义,更多属于业内约定俗成的说法,“考量的是从业者对互联网传播规律、平台角色定位、社会心理痛痒、用户获知习惯等多方面的洞察”[3],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本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近些年来根据网络IP改编的影视剧迅速占领了市场,有着“互联网原住民”之称的年轻一代正在成为影视剧等文化产品的消费主体,他们是网络小说的阅读主力军,而网文偏重“唯美梦幻”的语言风格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审美趣味。因此,他们的喜好左右着市场前景与创作方向,无论是网络小说创作者还是影视制作方,都在以所谓的“网感”极力讨好年轻的受众。眼见网络IP被改编成影视剧后照搬名字就可以吸引一大批原著粉,一些原创剧于是也有样学样地学起风格雷同的剧名,以谄媚的姿态迎合这种审美,“除了导致因‘名’害义,某种程度上亦使相关制片方露出‘不自信’的马脚”[4]。

三、借用古诗词给国产剧命名的思考与建议

“片名是窗户,是影片的眼睛,透过‘眼睛’可让观众洞察影片背后传递的人性本质和内心世界”[5],借用古诗词给影视剧命名,无非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文化传播,应当以作品自身的内容特色为主,而非随波逐流、丧失个性,因此,扭转滥用古诗词命名的不良局面势在必行。

(一)补齐“文化短板”

国产剧在命名上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由于传统文学力量的缺失造成的。许多影视创作团队光顾眼前利益,没能沉下心来对传统文化进行钻研与消化,全凭一些肤浅和片面的理解,就打起“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不仅吃相难看,还糟蹋经典,背离了从业者应有的责任与良知。只有正视自身的“文化短板”,弥补文化缺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在培养审美感受、塑造艺术趣味、陶冶生命情怀、培育人文精神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6]。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中国广播电视传媒的有力支撑,利用当下新的媒介条件使古诗词在传播与接受中焕发新的生命力,用兼具感性美和智性美的语言文字提升观众的审美体验,这种尝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呼吁传统文学的回归,正确引导影视剧投资趋势与创作方向显得至关重要。影视行业工作者应当端正态度,提升素养,自觉增强在作品中对包括古典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从而达到利用影视传媒平台提升全民精神文明素质的目的。

(二)树立“精品意识”

在当前市场过度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从业者们的“精品意识”日渐淡化,导致很多作品沦为速食商品,起名也是噱头大于实质。滥用古诗词命名对于制片方来说并非明智之举,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加之在大量精品电视剧的洗礼下,新一代的年轻用户对剧作的质量和审美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企图依靠剧名来忽悠观众的做法注定是行不通的。

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体现之一的影视作品必须努力做到以质取胜,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胜出。而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得自身是经得起考验的精品,否则名字再动听也只是“空城计”,观众迟早会觉察自己上当从而影响口碑。真正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经典作品,必然是能够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具有永久生命力的作品,绝非靠一时的噱头和花哨的修饰就能够蒙混过关。那些一播再播的好作品,从来不愁没有好市场,且收益是持续性的,这才体现出一个良性市场的真正需求。因此,必须坚持“质量为本,内容为王”[7]的原则,强化价值引领,提升文化自觉,从而推出精品。

(三)注重“遗貌取神”

影视剧命名应当根据题材的选择和观众的接受程度,处理好文化传播与受众理解之间的关系,做到言简意赅,一目了然。文题匹配的名字并不影响剧集的传播乃至所谓的“网感”,例如好评如潮的古装剧《大明宫词》和《琅琊榜》,名字并无多少深意,却紧扣主题,又能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而诸如《霸王别姬》《游园惊梦》等作品,名字只有短短四字,却做到了古典文化素养与浪漫主义气息并重,给人以美的熏陶与想象,不需要哗众取宠,也没有生搬硬套。

可见,借助古诗词给作品命名并非不可,只是更应注重“遗貌取神”,而非舍本逐末地在形式上大费周章。如若名字传神,往往能够与观众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使观众对其传达的文化意蕴心领神会。上世纪我国所引进的一批外国经典电影的译名,就多有借鉴之处。例如著名影片《魂断蓝桥》,英文原名是“Waterloo Bridge”,直译为“滑铁卢桥”,观众非但猜不出这是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反而会误以为是一部与法国拿破仑有关的战争电影。在引进时片名经过本土化处理,顿时化腐朽为神奇——“魂断”二字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蓝桥”二字则运用了象征忠贞爱情的典故,此四字便足以令观众即刻领悟到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又如影片《人鬼情未了》,原名“Ghost”若直译过来是“鬼怪”,让人一看会误以为是恐怖片,而意译之后,观众便能理解这是一个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改编自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同名小说的电影《洛丽塔》,讲述了年龄悬殊的中年男子亨伯特与少女洛丽塔的不伦之恋,翻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取自大文豪苏轼为好友张先在八十岁时迎娶十八岁小妾所作的一首打趣诗,译名借古说今,既与主题吻合又带着令人会心一笑的调侃。

借用古诗词含蓄地传达文化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自觉,但借用不是滥用,更不是故弄玄虚。以古诗词给国产剧命名,如果使用得当,无疑是点睛之笔,但若一味跟风滥用,不仅会削弱剧名乃至整部作品的个性色彩,令观众心生疲倦,还会让从业者滋生创作惰性和产生投机心理,安于用“网感”代替精准生动的剧名呈现。因此,从业者须摆正心态,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还应秉持对作品负责、对观众负责、对文化负责的态度,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影视剧命名古诗词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福建舰”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中国地名命名考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