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龙维民众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2022-11-21 03:15张仁杰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丹麦民众民族

张仁杰

(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格龙维(Grundtvig)被称为“民众高等学校(Danish folk high school)之父”。他于1783年出生在丹麦西兰南部的乌兹比(Udby),是丹麦历史上一位多产的作家,其民众教育思想推动了民众高等学校的产生。格龙维的民众教育思想对考察民众高等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以及反思我国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格龙维民众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9世纪初,丹麦经过连年的战败,领土被瑞典和英国等国分割。历史上多民族混居的国家不复存在,丹麦变成了由两个民族组成的小国。持续的战败严重挫伤了丹麦人的民族自信心,整个民族处于分裂的危机当中。而这时候在欧洲,法国大革命带来了民族主义的勃兴,自由、独立的号角在欧洲大地响起。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以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建立了民族国家。1848年,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达到高潮,争取自由民主、民族独立与统一成为时代思潮。与此同时,文艺思想方面浪漫主义兴起。浪漫主义者号召人们回归自然和天性,呼吁用唯美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来反对理性主义的机械化。格龙维此时正在哥本哈根大学求学,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认为只有在一种精神力量的指引下,才能启发民众,激发全民族为求独立生存而战的意识。真正促使他民众教育思想形成的是1829年之后赴英旅行的经历。在伦敦,工业革命生机勃勃的景象与丹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他带来极大的震撼。丹麦的祖先同样勤劳勇敢,为什么现在落后了呢?他认为原因在于精神的休眠。同时,英国务实的精神也让他认识到诗歌、历史的教授并不能完全唤醒民众,只有实际活动中,才能促进启蒙和创造。民众教育的思想就这样一点点在他的头脑中形成。

二、格龙维民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政治哲学基础

在格龙维心中,国家不仅是一群人在一定制度下共同生活的地域,更是一群拥有相同口音、相似思维方式,拥有共同目标和愿景的人之间的精神联结。一群人因国家的历史和精神而团结在一起。这种不可否认也无法打破的精神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是由不同阶级的人民在世世代代的历史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人民不但创造了国家的过去和现在,也在创造着未来。一个人,当他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说着自己的母语,他就在过一种国家的生活。培养有丹麦民族精神,了解丹麦历史的国民,建立一个团结的民族国家,是他民众教育思想的重要目标。

(二)本体论基础

在本体论上,格龙维肯定了人有道德的潜力,认为善是人类存在的天性,人类本身就代表了积极的生命表达。良心、同情、正义、信任、宽恕等,这些人类善的表现,被称为“生命的主权”(sovereign manifestations of life)[1]7。他认为,“生命的主权”是人类团结和共同生活的基础。所以,人类要实现其道德的潜力,也需要共同的生活。在一个社会机构中,可通过共同而普遍的生活,来实现对生活的启蒙。正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道,一切沟通都具有教育性,当一个沟通的接受者,就获得扩大的和改变的经验。共同生活本身具有教育作用,这种共同生活,扩大并启迪经验,刺激并丰富想象[2]。共同体发挥作用的前提在于对人本身的唤醒和尊重,而不把其看做没有主动性、被动灌输与接受的生物体。

(三)认识论基础

格龙维用推演的方法,将人与人类社会进行推演类比。他认为人类心理由三种元素构成,分别是幻想、感情和理性,这三种元素对应人的成长阶段分别为幼年、壮年和老年,而对照社会历史阶段又为古代、中世纪和现代。现代是理性的时代,所以学校成为教授知识、培养理性的重要场所,承担了将古代和中世纪的优秀历史传统传递给学生的重要使命[3]。

三、格龙维民众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目的:生活的启蒙

在教育目的上,从一开始,格龙维就致力于把学校生活与民众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学校不是要培养工匠、农民、手工业者,而是要培养健全的人。这样的人,对人生的意义、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一般性的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向往。从青年步入成年后,学生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但这些经验是混杂凌乱的,学校要帮助学生发现和解释这些经验,让他们探讨生活的意义,以形成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格龙维认为,只有在具体生活中引发共鸣,才能实现真正的启蒙。他强调民众学校除了教授学生规范(norms)、价值观(values)、伦理(ethics)等各种抽象理论的知识,还需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观念”(selfopinion)[1]8。只有在人们共同创造的生活中,才能促进“自我观念”的形成,实现生命的启蒙和生长。个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一份子,民众教育包含了格龙维对新的社会生活的想象。他致力于通过对丹麦历史、诗歌的教学,唤醒民众的爱国心和自豪感,使其自觉地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政治权利。

(二)教育对象:农民为主的成人

格龙维认为,民众教育的对象应该是以农民、工匠为主的成人。他认为,18岁之前的青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体育锻炼和为未来职业作准备,而民众教育是为了帮助民众更好地参与丹麦的政治生活。青少年还没有成熟到足以理解生活的程度,故这种“社会责任”的教育要放在成年之后。成年以后,人们开始接触社会生活,开始对社会、对国家、对故乡有了基本的认识。而又由于丹麦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民在各社会阶层中文化程度最低,要想实施社会的改革,就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解放其思想,使其意识到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责任。故格龙维把农民、工匠这类成人作为主要的教育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民众高等学校没有入学门槛,全国符合年龄的青年皆可入学,且不需要接受入学考试或评价之类,同时也十分欢迎妇女入学。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进步。

(三)教育内容:历史、国语与诗歌

19世纪,丹麦在对外战争中节节败退,激发了格龙维的爱国之情。实行民众教育的理想,很大程度上来自格龙维的爱国之情。他希望民众通过对丹麦语言、历史、法律等内容的学习,能有意识、有能力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重振。

格龙维的历史观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历史教学法(其强调对一系列事件的学习),也不同于更现代的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历史观。他希望把历史作为振奋民族精神的源泉,它应该振兴一个民族的自觉性,为国家创造忠诚和理解,促进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必要互动。但是,历史也应该告诉人们,它“涉及所有人”,国家的最高职责是帮助促进全人类的福利。这样人们就会明白,只有人的发展才能成为国家的目标和目的。历史学习不仅包括理性主义学者所提倡的精神的历史,也有古老的北欧神话。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实现启蒙民众、增强民众信心和力量,以振兴民族和国家的目的。在教学上,历史的学习不是简单地记背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参与的人物等,而应以一种发展的、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发展。他认为,个人的经验总是局限的,而历史的经验能丰富个人对生活的看法和认识,同时也能启发个人认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也更能加深对个人民族性的理解。历史的学习不仅是继承,也是创造,应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身处的时代中去创造历史。格龙维还把诗歌穿插在历史的学习中。他翻译了许多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以及北欧传说和游吟诗人的诗歌。在诗歌的学习中,格龙维激发丹麦人对祖国的热爱,唤醒他们沉睡的民族特质和力量。

格龙维十分重视母语的作用。他曾说,“民众没有了母语,就如同国王没有了土地。因为一个国家的强大在于其民族形成了共同的精神,而母语就是人民身体和生命的自然表达,是共同精神形成的基础。”[4]他认为英国的宗教改革获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宣告了英语的合法性,而丹麦在拉丁语的统治下,却逐渐蔑视母语。在中世纪,作者们都以拉丁文来进行写作,加剧了学者与普通民众之间的鸿沟,书写实质上成为了维护精英地位的一种方式。为了让更多的民众觉醒,认识到他们的权利,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就必须让民众能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必须承认丹麦语的优先性和优越性,激发学者和民众对丹麦语的崇敬。要想恢复母语的地位,发挥母语的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自由地在田野里、在人群中传播。母语是本国人民在生活中创造的社会性的交流语言,母语学习有助于人们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着的精神以及产生语言的社会根基,从而加深对本国社会的了解,延续民族精神。

诗歌是民众高等学校重要的传统和特色。诗歌来自于希腊词“poeisis”,意思是创造。格龙维认为,不管对个人还是社会,创造都意味着可能性。如果说历史是过去,那么诗歌就是未来。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和想像,学生可拥有创造力和未来。格龙维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为了贯彻这一思想,他本人就创作了1500多首诗歌。这些诗歌充满了感情和创造力,又扎根于民众的实际生活,富有力量和情感。

(四)教育方式:讨论与远足

格龙维强调教育方式的民主。他认为在民众高等学校,教师的教授要让位给学生的讨论。讨论一般和讲演结合在一起。教师首先要把历史、诗歌用充满感情的方式讲述给学生,然后就着里面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这些问题往往与人生和社会有关。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观点或者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通过这些讨论引发学生的思考。这种讨论和对话不仅限于课堂,更存在于师生的日常生活和交际中。学校通过师生间的共同兴趣和相互作用,提升学生的视野和思考能力。

他还强调远足的作用和价值,号召学生去学校周边的农场、车间等地深入观察,或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参观。通过远足和旅行,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方面不让学习远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学生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并对时事进行相应的评论。格龙维甚至还建议,学校周边最好有农场和车间,这样学生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实际生活,对了解丹麦社会以及政府管理等有着重要作用。

(五)教学语言:“活的语言”

格龙维认为,民众教育不应该像在大学那样用拉丁语,而应该用口语。口语被称为是“活的语言(living words)”。他认为,书面语晦涩难懂,与农民的生活脱离,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口语来源于人民生活,是一种精神的实体,唯有口语能唤醒民众精神的觉醒。相比于文字,富有感情的口语既能表达现实世界,也能带领人们走进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精神世界,在唤醒人的精神觉醒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格龙维从宗教和历史的观点出发,来建构“活的语言”的合法性。他认为,教义是抽象的符号,而真正把肉体与灵魂联结在一起的,是语言。从历史上来说,他发现,历史上很多的故事传说,都是靠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这更加坚定了他对口语的推崇。格龙维对普通民众的关心和同情,形成了他“活的语言”的思想。在以他的理念建立起来的丹麦民众高等学校中,丹麦口语成为重要的教学语言。

(六)论教师

格龙维认为民众高等学校的老师,应该首先是丹麦文化的传播者。他根据不同学科功能和特性,描述了自己心中民众高等学校的教师结构及应具备的技能:(1)应有一位母语教师,可以教授丹麦文学和谚语;(2)一位历史教师,可以解释这个国家所经历的危险和它所获得的荣誉;(3)一位能指导民众合唱的教师;(4)一位地理教师,除了教一般的地理知识外,还可以介绍贸易、文化等知识;(5)一位社会科学教师,教授祖国的宪法和法律[5]。

四、格龙维民众教育思想的特点与局限

(一)深受宗教传统、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的影响

从格龙维的成长经历和时代背景看,格龙维的民众教育思想深受宗教传统、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影响。他认为精神生活胜于物质生活,人类只有通过精神生活才能认识到世界本质。同时,受浪漫主义的影响,他又很重视人的感情和意志,强调对人的天性和自由的保护。他所主张的教育内容和目的就受此影响,如提倡尊重人的天性,主张从共同的生活中汲取养料,以实现人的全方位发展等。由于丹麦是一个宗教国家,为了让更多人认同他的民众教育思想,他也以宗教信仰为基础来建构自己的教育思想。他认可宗教信仰对人的教化作用,但反对宗教凌驾在人之上,反对对死板、教条的宗教教义的学习和对人民的剥削。在民族危机与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他又把对国家的热爱与政治、历史教育等联系起来,希望借此来培养胜任的国民,建构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的合法性。

(二)教育与政治改革相结合

格龙维对丹麦民众高等学校的构想从一开始就与丹麦的政治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格龙维致力于为一般大众争取权利,致力于实现国家、人民、教会关系的重新建立。他反对传教士对宗教知识的垄断,反对宗教对国家政治的干预,反对国家对人民的压榨和剥削。他认为,学校是民众的学校,教会也是民众的教会。教育要在解放民众和社会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要实现对民众的教化功能,即让民众意识到民族的历史文化、优良传统,让他们产生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信仰,成为改造社会的重要基础。

(三)重人文与精神,轻科学与实用

格龙维的民众教育思想从教学内容来说,以历史、诗歌等为主,讨论的问题也大多为人生、国家、政治等问题。从教学方式上看,其教育主张重讨论思辩而轻实验。而在民众高等学校的实际办学中,农业、数学等科目也被包含进去,以更好适应农民生活的需要。格龙维民众教育思想对人文精神的重视,一方面成为了丹麦民众高等学校的重要特色;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丹麦面临着移民和难民的多元文化融合问题,以及融入欧洲一体化及全球化竞争的问题,也需要对他的一些思想进行改革,以不断适应变化中的实际。

总体来看,格龙维的思想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冲突,各种观点之间往往缺少衔接和联系。他的思想没有像理性主义者称赞的那样像一座大厦那样建立起来,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融合这些冲突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恰恰因为这些冲突,格龙维的思想才有了无限的魅力和生生不息的活力。

五、格龙维民众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重视共同生活,推动互学共学

格龙维十分重视民众的共同生活,希望通过共同的生活,来实现民众的启蒙。民众学校的课程以共享生活为框架,学生们居住在那里,他们分享生活、分担责任,以实现共同成长。在共同生活中,学生们被共同的经验所联结。格龙维对共同生活的重视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借鉴意义。目前我国的很多成人教育课程,仍然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即使有些互动,也远离了学员们的共同生活和生活经验。教育、学习和社会互动是相互交织的,生活和学习没有明显的区别。在与人交流中,在共同做事中,学员们得到了生动的、具体的知识,而不是一种抽象和理论的、停留在脑海的知识。师生的共同经验、共同生活,更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师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教育,并通过自己的行动不断创造和更新这种文化。

其次,通过共同生活,学员也能促进对彼此的了解,通过非正式的交流来获得理念的更新,实现共同学习、互相学习。目前在社区或学校教育中,存在将个体的人具体化、孤立化的问题,忽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多样的联系。而终身教育要求打破各学习主体间的割裂,重建主体间关系,推动主体间的互学共学。一些研究者对此做了相应尝试,如通过推进中小学和老年大学的合作,改变原有两个不同对象教育机构和主体间的封闭、割裂状态,最后实现的是共同的进步和发展[6]。故未来社区学校的办学也要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互动,通过发挥不同主体的能动性,使学习能打破时空限制,场景更加多元。

(二)根植传统,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

格龙维民众教育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对丹麦的民众教育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于其充分挖掘了丹麦的历史文化传统,这样就大大减小了推行的阻力,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农民的认可。同时,其民众教育重视对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授,使民众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能形成高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教学语言也为简单易懂的丹麦语,朗朗上口,深得农民喜爱。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教育、学习直接与道德修养相结合,通过塑造“圣人”“君子”这样的道德理想,激励知识分子在修身的道路上不断学习。这样学习本身就兼具了过程性和终身性,是我国终身教育思想的滥觞,有着独特的意蕴和借鉴价值。同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历史传说、家风家训、英雄故事等,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首先我们要对中国的教育传统进行历史的溯源和深度的分析,并结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进行有机地融合。只有根植于自己的传统,才能知道来路和去向,成人教育的发展才能更有力。其次,应该结合成人实际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对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进行课程转化,转变课堂教学形式,少照本宣科,多讨论交流,以激发成人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就我国目前的成人教育研究和实践来看,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以文化视角来对成人教育的办学进行探析的案例还相对较少,格龙维的探索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

(三)师生平等,多方参与

在格龙维的理想中,学习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通过社会化的学习,人与人之间建构起了相互关心和依赖的民主关系。在丹麦的民众高等学校,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的,课堂上经常会有争辩声和笑声。教师不仅在学习上有帮助和指导学生的义务,也在生活上、职业生涯上给予学生建议。学生与老师携手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所有学生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同时,教师还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通过鼓励和指引,让学生发现自己在人群和社会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格龙维倡导民众学校“师生自治”“学校自治”[7],使得民众高等学校在政府、学校、社会群体、学生、教师等不同的主体间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平衡,保持了自己的独特地位。对我国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的发展来说,也可以借鉴其管理方式,理顺各主体间的关系,积极鼓励多方参与治理。如社区学校可以积极与社区内外的教育资源联动,鼓励多方共同参与社区学校的资源建设和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学校组织、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汇聚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和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主和自治的精神,激发学习者的动力。学校要积极培育学习团队和带头人,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要注重发挥基层组织的办学活力和动力,给予基层更多的空间,积极引导各组织认识其教育职能,组建学习团队,定期开展活动,不断加强社区教育发展的基层活力。

猜你喜欢
丹麦民众民族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MINORITY REPORT
真相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丹麦圣诞季
圣诞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