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堰桥新惠幼儿园 缪燕红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身心稚嫩,价值观尚未确立,具有很强的思想、人格及行为习惯可塑性。所以从幼儿教育开始,就应关注和围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本文首先阐述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概念及重要性,然后主要基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策略,提出部分探讨性建议,希望能为幼儿教育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在幼儿教育中,如何让幼儿实现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项任务,应积极做好研究与实践工作,一方面既要客观、深入认识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概念及重要性,另一方面更要基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需求,改进教育策略,优化教学措施,提高幼儿教育、教学的成效。
社会性发展涉及心理学与社会学层面的广泛定义,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社会性发展指的是一个人在各种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社会任务中,所具有的稳定的、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和情绪活动。这很容易理解,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情绪障碍的人,往往难以适应社会生活,胜任不了自身的社会角色,处理不好社会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性发展则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及行为习惯,如能遵守社会规范,能尊重他人、团结他人,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社交、合作,善于分享、共情和换位思考等。综合来讲,社会性发展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心理、人格品质的发展,其发展的目的是适应社会生活,融入社会生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即围绕其适应社会生活,融入社会生活,培养其一系列的良好心理、人格品质。
幼儿教育的对象,年龄基本都在3~6 岁,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相当稚嫩,而且几乎没有任何的社会经验,对社会的认知完全处在一种朦胧和探索的状态中,需要外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否则就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班杜拉作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人,他认为幼儿阶段人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环境,会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果不加以外在的教育、引导,幼儿就可能形成各种与社会不适应的思想、行为,如自闭、暴力、自利、无视公共规范等,而且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如果其思想、行为得不到纠正和改善,就会越发突出,最终的结果是其难以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不能实现个人价值。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予以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有效培养其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良好心理、人格品质,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同,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并对社会的建设有所贡献。
在幼儿对这个世界的初步认识中,他们一方面会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未知,另一方面还会认为这个世界绝对的自由,因此很多幼儿的行为表现十分自我,很少会在意自我关注以外的其他事物。反映到社会生活中,幼儿的这类行为本质上是缺少规则意识,即不了解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各种明确的或约定成俗的制度、规范,或不了解这些制度、规范的重要性,不能自觉遵守这些制度、规范。显然,不论是在一个班级组成的“小社会”中,还是在现实社会中,如果缺少规则意识,对幼儿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如果不尽早对其进行引导和纠正,在后期还可能发展成为法治意识的缺失,后果更加严重。因此,在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中,应首先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
比如,从幼儿进园入班开始,就应通过合理的方式,向幼儿讲解班级生活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于绘本提升教育、教学的成效。绘本是一种非常适合低年龄儿童阅读的图书,其内容以图画为主,辅以简单的文字说明,非常的直观、形象,而且对幼儿来说还具有非常强的趣味性。绘本的主题各异,但均具有明确的价值和教育导向。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绘本,如《规则意识培养绘本:假如人人都这样》,对幼儿进行教学、讲解,这样不会对幼儿造成学习上的压力和厌倦感,又能让幼儿认识和理解到什么是“规则”。在为幼儿解读绘本的同时,教师要进一步联系班级生活、社会生活,向他们说明在实际的生活中有着哪些规则,以及应如何控制自身思想、行为,以遵守这些规则。
为了便于教育管理和教学组织,幼儿教育中进行了明确的年级划分,这样做确实具有其合理性,因为在3~6 岁这个阶段,人的认识、经验发展是最为快速的,相差一岁就可能存在巨大的身心和认知、能力差异。因此,以年龄划分年级,可以保证教学的统一。但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角度来看,混龄活动的开展,则对其更加有利。因为在同龄的班级和活动中,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等基本相同,所以容易发生一些“矛盾”“冲突”,而在混龄活动中,年龄较大的幼儿,可以表现更强的自信力、领导力,能更好地帮助年龄较小的幼儿。同时减少年龄较小的儿童的竞争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与人合作、沟通。如此一来,活动中所有幼儿的社会接触面都增大,并真正形成一个社会的雏形和缩影,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便可以得到更好的社会性发展。
比如,可以组织开展幼儿混龄建构游戏活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足量的建构材料模块,然后将不同年龄的幼儿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共同参与建构游戏活动。活动要求幼儿寻找自己的伙伴,不能与自己同龄,组成小班、中班、大班各1 名幼儿的组合,对不能自己寻找伙伴的幼儿,教师可以予以协调。然后小组成员相互沟通、合作,商量要建构什么样的作品,并一起动手制作。当然,教师依然要对幼儿的活动过程进行观察和指导,如要避免年龄较大的幼儿霸占游戏的空间,或年龄较小的幼儿不敢与年龄较大的幼儿进行接触等,以保证混龄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所有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共情”是社会性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对人体验社会、融入社会,处理好社会关系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准确的来讲,共情属于是心理学概念,也被称作同理心、神入、投情等,其具体指的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待和思考问题,体会对方的情感、思维,从而产生与对方相同的认知与心理、情感活动。之所以共情在社会性发展中如此重要,是因为人天性是利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但事实上在实际的社会中,如果人人都只在乎自己,社会是无法发展的,个人也将失去生存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空间。因此,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需要,让人们学会了在乎、理解和体谅他人,由单纯的利己扩展为同时利他。而幼儿由于缺少社会经验、生活经验,所以其共情能力较差,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训练。
比如,可以通过教育戏剧的办法,对幼儿进行共情训练。所谓的教育戏剧,即利用戏剧的元素、方法,开展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就是让幼儿参与具有教育意义的戏剧编排、表演,从戏剧中学习、吸收到知识,得到能力的锻炼,并获得更加深刻的思想和感悟。教育戏剧具有非常强的代入感,能让幼儿沉浸其中,站在角色的角度上,尝试分析角色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等,这对幼儿的共情训练非常有效,可以显著提升幼儿的共情能力。
人的社会性发展,自然离不开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指的是对社会、对他人有利的行为,是共情能力和良好思想道德意识在行为上的延伸。如今很多幼儿从小生活在过度保护、溺爱的环境中,因此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如不能向他人分享美好的事物、不懂礼节礼仪就是较为典型的表现。为此,教师应秉持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比如,从幼儿入园开始,教师应对幼儿进行礼节礼仪方面的行为引导,让幼儿向家长道谢、道再见,主动向其他同学、教师问早安。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教导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学会帮助他人,不能随意抢占他人的玩具,破坏他人的游戏成果,尊重他人的权利等。这一系列的亲社会行为,都需要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反复的强调、反复的引导、反复的训练,最终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习惯。
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必备要素。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除了要深入掌握幼儿教育的理论,熟练应用各项幼儿教育技巧、方法之外,还应学习、了解一些幼儿心理学方面的科学知识,以便能更加专业地观察、分析、发现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保障幼儿能身心健康成长,使幼儿能更好地适应集体和社会生活。比如,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行了说明,并要求和强调要在幼儿教育中,关注与呵护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其原因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其自身的生活、学习、成长和幸福感紧密相关。只有在健康的心理下,幼儿才能开心、愉快地成长,高效地学习,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能力。从幼儿的长远人生发展来讲,其将来能否真正适应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生活上、事业上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这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
实践中,教师在发现了幼儿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或危险因素后,要基于自身所掌握的幼儿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幼儿予以科学的教育、干预,让幼儿认识到其自身心理与思想活动的不正确性,并帮助他们做出自我改进。尤其是对幼儿的多发性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要予以重点的关注。比如,对性格内向、较为自闭,以及缺少自信的幼儿,教师应多引导他们,为他们创造参与集体活动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予以他们肯定、鼓励。同时要对其他幼儿做好教育工作,让他们在平常的学习、游戏中,主动与内向的幼儿互动,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环境。这样就可以使本来性格内向、较为自闭的幼儿,逐渐变得开朗、合群、自信。对不能控制自我情绪的幼儿,则应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情绪控制办法,让他们认识到失控的情绪对自身和他人都可以说是一种伤害,应管理好自身情绪,采取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塑造幼儿更加健全的人格和更加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育中,幼儿园、家庭都是必不可少的主体。因为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是幼儿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同时教师和家长也是幼儿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对幼儿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幼儿的父母,他们与幼儿之间存在一种十分密切的亲子关系,所以父母的思想、行为、习惯和人格等,都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为此,在针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育中,应强化家校合作,幼儿园方面应由教师主动建立与幼儿家庭的沟通、交流途径,双向沟通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情况,让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让家长可以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行为表现,这样才能准确评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现状,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家校共育对策,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成效。
比如,在家庭中,对幼儿的溺爱往往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对此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和注意。教师应通过科普、宣教的方式,让家长可以认识到溺爱对幼儿成长及社会性发展的危害,比如,可能让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思维,削弱幼儿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幼儿对他人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缺少自信,导致幼儿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等,其中任何一点都不利于幼儿在将来很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适度关爱幼儿,锻炼他们的自主生活能力,避免其产生自私自利的个人中心思想,应增强幼儿的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等,从各个方面引导幼儿,使其形成良好的亲社会思想、行为,让幼儿实现更好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紧密的关系着他们将来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应加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注和重视力度,围绕幼儿社会性发展需求,改进、优化教育策略及教学措施,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人格品质,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