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反思

2022-11-20 23:19华丹丹江苏省南通海安市城南实小东校区
教书育人 2022年1期
关键词:校园生活笔者家庭

华丹丹 (江苏省南通海安市城南实小东校区)

生活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教师“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践行陶先生生活教育思想,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把更多的生活素材纳入课堂,并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在生活中应用知识、检验知识、学习知识,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联系学校生活开展语文教学

校园生活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他们便真切地感受到校园生活的热闹,校园生活的精彩,校园生活的可爱。在这里,自己可以享受到校长的谆谆教诲,老师的殷切关怀,同学的团结互助;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参与各类活动,尽情展示自我;可以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自身学养,树立远大志向。全新的体验,使他们的学习特别是人文性更强的语文学习变得更有意义。所以,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宝贵的、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教学与学校生活的有机结合,可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的美好情感。

《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通过对祖国西南边疆一所民族小学中各族儿童幸福美好的校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笔者所在学校就有六十多位随父母由新疆、甘肃、湖南等地移居过来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教学的拓展环节,笔者引导本地学生谈谈自己平时是如何与这几位少数民族同学友好相处的。还请这几位兄弟民族的学生分别谈了自己的校园生活感受。这样的拓展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使他们对校园生活产生了新的体验,更增进了各族小朋友之间的友谊,把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种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

在《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六年级下册)教学中,笔者启发学生深情回忆自己美好的小学生活,真切地表达难以割舍的师生之情、同学之情以及对学生母校的感激之情。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他们以时间轴的形式制作成长纪念册,完整地记录自己小学阶段的成长轨迹和人生体会。这样紧密联系学校生活开展的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把小学阶段的生活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来思考,从而使他们对这六年的生活产生全新的认识。这非常有利于他们以更加积极、健康的眼光看待校园生活,热爱校园生活。

二、联系家庭生活开展语文教学

作为孩子对人类社会认知的第一环节,从各个方面来看,家庭教育都是极为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生在家庭,长在家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呵护。这种关爱与呵护,既有身体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既有生活上的,也有学习上的;既有直截了当的提醒,也有润物无声的暗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步认识到,长辈对自己的爱护和帮助是那样的无私,那样的周到,那样的深情。这样的感受,为他们更加有效地开展语文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准备。课堂教学与学生家庭生活的联系,在强化了他们对家庭生活体验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和巩固了他们的感恩意识和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爱父母、爱家庭、爱生活。

《慈母情深》一文叙述了“我”的母亲克服重重困难,鼓励、支持“我”阅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无比崇敬和感恩之情。教学中,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反复朗读母子的那一段对话,引导他们从对话内容“揉得发皱的毛票”“龟裂的手”等细节中感受母亲的节俭、勤劳和对儿子的关爱;通过组织学生反复朗读“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这段话,引导他们从中体会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课堂教学后,笔者布置学生写一篇作文,回忆一件发生在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充满亲情的故事,表达自己对亲人深深的感恩之情。从写作内容上来说,笔者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取材,这就帮助学生明确了取材范围,使他们都觉得有东西可写;从写作方法上来说,笔者提醒学生可以学习《慈母情深》的写作方法,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人物形象,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技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结果,孩子们的作文既有生动的人物描写,又有真切的亲情流露,更有对亲人、家庭和生活的进一步认识。这样做,帮助学生及时巩固了课堂学习效果,同时也使他们懂得了要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道理。

在学习《妈妈睡了》(二年级上册)之后,可以启发学生回味自己与父母相处的温馨时光;学习《父爱之舟》(五年级上册)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家人是如何关心自己、帮助自己的;学习《那个星期天》(六年级下册)之后,可以让学生讲讲亲人是如何为家庭辛勤操劳的……

三、联系社会生活开展语文教学

陶行知先生认为,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也明确要求学校和教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通过社会生活验证书本知识,学习社会知识,参与社会实践,从而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逐步适应社会,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人”。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为孩子们认识世界打开了一个更大的窗口。在这里,他们既能看到真善美,也能看到假丑恶;既能看到大千世界里的纷繁复杂,也能看到芸芸众生中的人性光芒;既能经历生活的磨炼,又能积累生活的经验……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课堂知识,更有助于他们深刻、准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开国大典》一文生动地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当天晚上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游行的情景,更好地体会人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笔者播放了电影《开国大典》的相关片段。人声鼎沸的广场、火树银花的星空和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的教学,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电影资料,从而把枯燥呆板的文字变成了生动形象、直观感人的画面,使教学内容对学生更具吸引力,促进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从教学方法上来说,生动逼真的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科学技术对他们的学习、对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这也培养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在学习《曹冲称象》一文之后,可以布置学生课后阅读体现古代人民聪明智慧的书;学习《走月亮》(四年级上册)之后,可以启发学生重温自己在中秋之夜与父母一起在月光下品尝月饼、欣赏月色、聆听嫦娥奔月神话传说的情景,引导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学习《北京的春节》一文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谈谈家乡过年的习俗和自己的春节生活……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语文素养是学生适应自身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认真学习、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促进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有机联系,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从而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校园生活笔者家庭
开学复课按下“暂停键”,但“校园生活”不停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家庭“煮”夫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校园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