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华友
2021年5月21日晚,江苏省淮安市北京路中学近2000名师生齐聚学校操场,参与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教育活动——观看露天电影《惊天动地》。播放现场,师生席地而坐,秩序井然。播放电影的设备是电脑连接操场边上的LED大屏,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师生观影后直呼“新奇”“过瘾”。此情此景,让我百感交集,时光仿佛又把我拉回到儿时那露天电影的放映场上……
我是一名在农村长大的“60后”。那时,虽然物质生活没有现在这样丰富,但平时的娱乐活动倒也不少,快乐和幸福指数一点也不比现在的孩子低。那时,男孩子玩得比较多的是春天到树上掏鸟蛋,夏天去河里捞鱼摸虾,冬天打陀螺;女孩子则是踢毽子、跳皮筋、打房子。这些活动中,真正属于文化活动的少之又少。观看露天电影,则是其中之一,也是我们儿时的最爱。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乡里的电影放映队会根据安排到各个大队作巡回放映。每每听到电影队要来大队放电影的消息,我们会高兴得手舞足蹈,纷纷奔走相告。放映的前几天,我们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走路都不像平时那么正经了,连蹦带跳,嘴里还时不时哼着电影里的歌曲,期盼放映那天快快到来。
那时,我们的父母每天要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养家糊口,即便后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庄稼的播种和收割还以手工为主。那时的学生,也没什么学习负担,所以为了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家务事多数由家里的兄弟姊妹分担。平时,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可能会为谁多做谁少做而闹矛盾,甚至有时为了少做家务故意在放学路上多玩一会,或谎称被老师留下来了。但在大队放电影的当天,我们则会空前团结,步调一致,放晚学早早就回家。大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有人烧饭,有人切猪草、拌猪食,有人清扫庭院……
近水楼台先得月。得知大队要放电影,小伙伴们早早做好准备,摆好凳子,把主场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到了周边大队放映时,我们也会乐此不彼,争做“追影一族”。尤其是当听说播放的是我们喜欢的战争电影时,更是克服万难也要前去观影。
美好的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但回忆起那时的一场场露天电影,从模糊斑驳的黑白片到色彩鲜艳的彩色片,从讴歌革命英雄主义的战斗片到宣传除暴安良的武打片,从带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戏曲片到传递真善美的生活片……露天电影带给我们的回忆,不仅是欢乐,更是一部部生动、鲜活的启蒙教材,让我们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对个人来说,爱国主义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熏陶、自我感悟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战争题材影片占据了大多数。这些影片,也是儿时我们的最爱,即便看过多遍,还依然流连忘返、乐此不疲。每当《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那激昂嘹亮、雄壮威武的片头音乐响起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厂徽光芒四射、红星闪耀的景象在幕布上出现时,吵吵嚷嚷的现场就会立刻安静下来。
儿时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张白纸。那些影片,就像是一支画笔,把爱国主义精神清晰地画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图案。当看到电影《董存瑞》中董存瑞视死如归地托起炸药包,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时;当看到《英雄儿女》中王成高呼“向我开炮”,手持爆破筒奋不顾身地跃向敌群时;当看到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中陈铁军向周边群众宣布“我们就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做我们结婚的礼炮吧!”……虽为少年,还有些懵懂无知,但我仍血脉偾张、激情澎湃、热泪盈眶。时至今日,我的眼前还常常浮现那些英雄的身影,耳畔还常常响起他们振聋发聩的声音。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深处,并成为我人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初中前,我获取中国历史、中国革命史、党史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少。除了电台、广播等渠道外,观看电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与其他途径相比,电影融声、光、电于一体,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寓教于乐。那时的电影,不仅让我们了解到部分中国历史,尤其是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和党史,而且为我们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历史结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行动基础。
观看《火烧圆明园》《林则徐》《甲午风云》等影片,我们看到了旧中国的积贫积弱、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的悲怆历史,也看到了为拯救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豪迈气概;观看《洪湖赤卫队》《党的女儿》《闪闪的红星》等影片,我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观看《地道战》《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等影片,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观看《董存瑞》《红日》《烈火中永生》等影片,我们看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壮丽画卷,也为许许多多革命烈士倒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夜而悲伤不已、扼腕叹息;观看《上甘岭》《英雄儿女》等影片,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的历史诗篇……如果说,历史是一本教科书,那我认为,儿时我们观看过的许多影片,则是了解、学习中国革命史、党史最好的启蒙教材。
观看露天电影,对于儿时的我们,常常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群体行动。多数情况下,在临近电影放映结束时,放映员会告知观众下一场放映的时间、地点和片名。当然,也有事先没有预告临时通知的情况。这时,我们平时玩得比较好的几个小伙伴就会相互转告,决不漏掉一人。如果那天去离家稍远的地方看电影,小伙伴们都会心有灵犀,早早做好准备,就怕误了时间,影响了集体行动。去的时候,因为离家稍远,搬凳子不方便,但稻草或者小块的塑料布是不可或缺的,到时我们就可以将它们铺在放映场地上。这样,既不需要受站着看之苦累,还可以在放映不感兴趣的影片时,美美地睡上一觉。放映时,如果哪个小伙伴带了零食,那也是一起分享,绝不会一人吃独食。影片放映结束,更需要结伴同行。散场的时候,人很多,非常挤,一不小心,就可能走丢了。尤其是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人,哪怕是三两人回家,也会感觉害怕。所以,每每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手挽手,彼此相互照应,生怕有什么闪失。平安到家,大家悬着的心才能放下来。
这种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互助合作的良好品质,不是在课堂上由老师灌输给我们的,不是由外界的力量强加给我们的,更不是靠“流量”宣传出来的,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亲身实践逐渐习得的。
儿时的露天电影,还能使我们从中感受到影片的无穷艺术魅力,这为我们日后鉴赏美、创造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对革命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就是从小时候模仿、学唱电影主题歌或插曲开始的。这些经过老一辈艺术家们精雕细琢的电影歌曲经久不衰,哪怕现在唱起来依然还是那么朗朗上口、回味无穷。如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现在唱起来仍令人激情澎湃,它已然成为国家重要节日、重要场合庆典时演奏和演唱的保留曲目。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电影里的主题歌、插曲就是我的音乐启蒙老师,让我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和神奇力量。
电影给予我们的艺术魅力和熏陶,不仅来自电影里的歌曲,还有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们对电影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及他们所塑造的生动鲜活、经久不衰的艺术形象。提起于蓝,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她在影片《烈火中永生》中饰演的英勇不屈的江姐形象;提起赵丹,就会想到他在《林则徐》中饰演的正直刚毅、忧国忧民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的形象;提起陈强,就会想到他饰演的恶霸地主黄世仁、南霸天的形象;提起刘江,就会想起他饰演的反动派汤司令、还乡团头子胡汉三的形象……虽然这些老艺术家们已经离开我们,但他们的精神长存,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露天电影作为一部生动、鲜活的启蒙教材,不仅为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且激励我们继承先烈遗志、赓续红色基因,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谱写出鲲鹏击浪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