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建设中高校教师的素养与职责

2022-11-20 19:40四川开放大学
亚太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金课高校教师学习者

四川开放大学 樊 梅

2018年6月,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金课”这一概念。同年,在第11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就“金课”建设的目的意义、建设“金课”的保障措施等做了重要阐述。随后,教育部联合多个部委出台一系列促进“金课”建设的政策文件,激发了全国各大专院校建设“金课”的热情。各高校一致认为打造“金课”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高级思维、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课堂教学的转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

近年来,各高校以“金课”建设的“两性一度”标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在打造五大“金课”上做了大量尝试和探索。不论是线上线下“金课”,还是混合式“金课”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从理念到技术改变传统课程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实施者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建构知识、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以学为主”模式,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信息素养,努力适应教学变革带来的新理念、新模式。

一、“金课”建设的内涵及目标

(一)“金课”建设的内涵

“金课”建设的核心归结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一是指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二是指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三是指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培养学生去探究,能够把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出来。挑战度是指课程要有一定难度,教师要认真花时间、花精力、花情感备课讲课,学生课上课下要有较多的学习时间和思考做保障。

(二)“金课”建设的目标

打造“金课”就是要培养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课程的教育价值和社会适应性。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应关注教学问题和认知发展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从问题视角对课程进行建构,将知识问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习者的需要设置学习情境,匹配学习资源,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需要融入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的知识和技能,将知识和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

二、“金课”建设中教师的素养及作用

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关注的是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主要精力放在教的层面,注重完成教材指定内容的教授,教学评价和考核都以教材知识掌握为标准,不注重知识运用及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教师参与“金课”建设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好教学过程的引领者、指导者作用,以适应信息时代教学的新变化、新要求。

(一)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素养

高校教师多为非师范专业毕业,一般对自身所承担的专业课学科知识和前沿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对教法研究关注较少,教学基于经验总结,缺乏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支撑。高校教师要参与“金课”建设,首先要深入学习、了解各种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如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构—发现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最优化理论等,还要了解教学设计原理和学生建构知识的方法途径,辩证地使用各种理论和学说,改变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结构和心智模式,知道如何根据不同学习对象和学科应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1.激发学习动机,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了解学习者的需要,激发学习动机,学习者的动机水平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会影响学习目标的制定、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评价方法的运用,针对不同学科,根据学生对知识和能力掌握的侧重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把握不同学科适合的教学方法的特性,合理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提供学习支架,挖掘学习潜力

教师要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为学生搭建必要的学习支架。“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学生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3.倡导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是高校学生必备技能,学生要领会、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需要花费精力和时间大量查阅课外资料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还要通过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渠道去掌握知识的深刻内涵。教师要教会学生制订自学计划,培养自学的主动意识和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推荐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为学生探究知识、掌握知识提供学习情境,还要构建平等和谐、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学生可随时获得教师的指导和回应。

合作学习是特别适合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最好是与学科相关的团体任务,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是个体无法完成的,需要小组成员合作参与才能完成。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同伴互助,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制定探究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逐步建构自己独有的学科知识框架,从而牢固掌握学科蕴含的理论知识,最后再将理论灵活地运用在工作实践中。

4.在课程教学中植入思政元素

“立德树人”是“金课”建设的价值引领主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科知识与党和国家倡导的主流核心价值观融合在一起,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健全人格和具有责任担当、能辨别是非的专业人才,才能走得远、走得稳,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价值取向。

三、“金课”建设中教学模式的变革与重构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实施者,是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评价考核的主体,在“金课”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责。在金课建设中,五种类型“金课”的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应用方式都各有不同,教师要主动了解和掌握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及使用方法,还要对本专业课堂教学进行模式变革和体系重构。

(一)线下“金课”建设

线下“金课”的打造侧重于课堂教学,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教授学科知识过程中既需要注重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又要关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课程内容要具有先进性,反映学科专业先进的核心理论和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水平。教师要承担起引领者作用,做教学的组织者和助学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动机和潜能,挖掘潜力,尊重个体差异,分层提高,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线上“金课”建设

线上“金课”建设主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基于网络的课程资源,实现知识的数字化重构。最具代表性的线上“金课”就是慕课,慕课是一种大型在线免费课程资源,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课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慕课学习资源建设中,教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主要的组织者、设计者与参与者。在慕课资源建设中要体现“思想性、先进性、科学性及创新性”的理念,为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巩固所学知识提供支撑和补充。利用线上“金课”资源辅助教学,教师需要重新建构教学流程,调整教与学的时间比例,指导学生合理利用慕课资源拓展知识性内容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跟教师一起在线下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主要依据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和慕课教学资源等实现,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的革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共享开放的在线学习资源很容易获取,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获取更多高质量线上学习资源,按照自己的需求制订计划和学习步骤。教师作为引领者和指导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节奏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同时也能重点关注那些分布在两端的学生的不同需求,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有助于兼顾学校教育和网络教育的两种优势。

混合式“金课”建设对学科教师教学能力要求更高,不仅要按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标准来参与“金课”建设,在具体课程教学中还要了解、掌握翻转课堂实施的步骤和特点,变革课堂教学结构,将知识性内容放在课外,让学生通过目标导学、教材自学、慕课助学、合作互学等形式掌握学习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问题讨论、案例分析、游戏化学习等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度,形成由师生、学习资源、信息技术手段构成的学习共同体。

四、“金课”建设中学习生态系统的构建

高校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在“金课”建设中还要关注促进教育创新发展和实践应用的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科学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EDUCAUSE发布的《2020年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列举了新兴技术为智慧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自适应学习技术可以明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定制个性化的课程资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教育应用可以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提供决策能力和解决方案;学生成就分析让学习者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其提供最佳的学习规划和合理的成功指南;教学设计/学习工程/用户体验设计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扩展现实技术可以提供完全沉浸式虚拟体验的环境,构建有情境的学习体验。

新兴技术还在持续不断发展,如2021年地平线报告又因为全球疫情的影响增加了在高等教育中的新应用:混合课程模式、微认证、高质量在线学习。新兴技术的应用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教师不仅凭课堂观察、教学经验和考试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通过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手段了解学生学习行为并制定个性化学习指导。学生的学习是否真正发生不仅凭到课率或考试成绩评判,还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精准地了解学习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技术的精准分析得到最佳的学习支持服务和解决方案,还可以通过扩展现实技术获得各种学习体验,教与学的过程形成了环境友好宽松、师生联系紧密、和谐共生共处的良好学习生态系统。

建设“金课”需要高校教师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熟悉的教学方法,走出职业舒适圈,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根据“金课”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重构,并通过新兴技术手段了解跟踪学习过程,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金课”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跟所在地区、学校的教育改革密切相关,建设“金课”首先要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还要所在学校建立配套的制度和组织保障,参与“金课”建设的教师也比承担常规课程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随着互联网、5G通信技术的发展,知识的获取、传授、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课”建设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变轨超车”的机会。高校教师要主动适应变化,不断提高信息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教研水平,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高校学生,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肩负起自己的职责担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金课高校教师学习者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