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网络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

2022-11-20 19:40福建省建瓯市芝山街道中心小学张骋茜
亚太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案例法治道德

福建省建瓯市芝山街道中心小学 张骋茜

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早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个人的长远发展。多媒体网络作为新时代信息交流与资源获取的首选渠道,为小学生呈现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在多媒体网络背景下展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小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多媒体网络会在某种程度上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各界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以德育为先的主导战略。在新时期背景下,各地教学工作者要努力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不断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一、新时代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过度沉溺网络,影响学习成绩

网络世界精彩纷呈,用途广泛,既是学生学习的乐园,也是游戏的天地。小学生由于自身的身心特点,对新鲜事物特别好奇,而且接收能力比较强,但是小学生判断力差,对一些网络内容无法正确分辨。再加上小学生自我管控能力不足,很难为自己科学规划上网时间,因此容易导致部分学生沉溺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既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影响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

新媒体下形成的虚拟环境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良、虚假、负面甚至暴力的信息,而小学生由于经验阅历尚少,对这些信息无法自主分辨真伪,很有可能形成负面、消极的价值观。网络内容供应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时会根据青少年的兴趣设计比较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这些内容难免含有不良信息,这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威胁性。

(三)沉迷游戏类网站

虽说科普类和自主学习类网站能为小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小学生学到许多知识,可是许多小学生对故事与游戏类网站更感兴趣,进而容易沉迷其中。再加之许多游戏中存在暴力倾向,如果小学生长期接触相关游戏,经常登录类似网站,难免对身心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这极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也更容易导致小学生荒废学业。

二、化危为机,让多媒体网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助力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要想让多媒体网络发挥其正面效应,教师应迎难而上,抢占思想阵地,让小学生多接触网络的积极内容,多应用网络的正面功能。如果前期工作做得顺利,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到许多富含正能量的内容,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多媒体导入故事教学法,树立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

小学是形成正确“三观”意识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三观”意识形成的主要学科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将一些案例故事引入课堂,通过相关故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比如,在学习“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时,教师可整理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让学生明确自己作为公民应当做到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以下案例故事:某小学生在放学回家时因未遵守交通规则,遭到车辆撞击,因伤势严重被截肢。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小故事进行播放,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到未能遵纪守法所带来的后果。当故事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随机提问,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做课堂总结,加深学生对“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的重要性的认知。

(二)用负面案例树立小学生对互联网的警惕之心

现实世界中每天都有儿童因沉溺于网络世界而引发的悲剧新闻,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整理此类新闻在课堂上作为教学案例与学生分享,让学生认识到以不良方式接触网络带来的伤害。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也具有一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在教师的教育和指引下他们会慢慢学会甄别网络内容的优劣。比如,在学习“网络游戏的是与非”时,教师可整理一些负面案例与学生进行分享,当学生耳闻目睹与自己年龄相若的小朋友因沉溺于网络游戏而导致视网膜脱落,甚至涉嫌暴力犯罪时,会深深意识到不良网络游戏的危害,从而会对网络游戏产生警惕之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涉足健康的网络游戏,比如添字组成语、对诗句等。

(三)抓住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让学生认识到虚假信息的虚伪本质

小学生在涉足网络之初,由于警惕意识差可能会对网络上的内容轻听轻信。教师可以从网络上选取虚假信息,对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认识到虚假信息的虚伪本质,从而让学生树立睁大眼睛甄别信息的意识。经过长期的教育,学生甄别是非的意识和能力均会得到提高。比如,在学习“正确认识广告”时,教师可择选某教育机构于数日前发布的广告,现在该机构已经携款潜逃了。事实面前,学生可以认识到该机构之前所发广告的欺诈本质和欺诈手段,由此会对各类广告引起警惕,提高辨别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甄别广告的技巧,然后从网络上找来各种真假广告让学生分辨,小学生对此类训练任务会很感兴趣。通过不断的甄别训练,小学生的分辨能力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四)多带领学生参加有益的活动,让学生远离网络游戏

小学生的思想阵地总是要有人占领的,教师若不用健康的活动占据小学生的空闲时间,不健康的活动就会乘虚而入。因此,教师可以多为小朋友讲述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英雄事迹。比如,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关于苏武牧羊、岳家军等故事的动画片,找来讲述各国科学家勤奋钻研、勇克难关的视频内容,如爱迪生为发明灯泡做过上百次实验,这些励志资源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后,渐渐地小学生会觉得网络游戏甚是无聊,会渐渐与其疏远。教师还应不断丰富游戏内容,比如为学生出些字谜、讲述富含人文知识的小故事等,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

积累生活经验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少,因此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增添了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在教授学生生存之道的同时,可以适时对其渗透德育教育,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比如,在学习“做聪明的消费者”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告诉学生不要因为外卖只迟到了几分钟就给人家留“差评”,要知道外卖小哥每天奔波劳累,在街上开快车还冒着交通风险,通过类似教育学生会养成体贴他人的美德。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介绍反映普通人每日如何艰难谋生的新闻,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的艰辛,这样学生会更加珍惜自己在校园内拥有的学习生活。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在超市选择商品的时候,如果不想买手中的商品,一定要将商品归放到原位,因为超市的理货员每天要将这个动作重复许多次,消费者自己省下一个动作一位理货员的工作量就要增加许多,通过类似教育学生不但能够积累生活经验,也能学会换位思考。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反映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尊敬、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多为他人着想。

(五)利用微课辅助教学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既可被视作教学内容,也可被视作教学工具。说其可被视作教学内容,是因为微课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素材,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微课上面有许多现实案例,对教材中的内容可以起到印证补充的作用。说其可被视作教学工具,是因为微课具有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平面内容立体化、零散内容集中化、静态内容动态化的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用适当的形式录制微课,这些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在学习“交友的智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多个案例集中起来,利用微课的形式为学生开展对比教育。案例中有好朋友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故事,也有坏朋友落井下石、实施诈骗的故事。通过现实对比,学生会意识到朋友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或好或坏,但共同特点是十分深刻。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后,在以后交友的过程中就会保持警惕,也会懂得选择,这对其健康成长是有好处的。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由于每课所学内容相对单一,具体案例内容较少,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如不加以改进,学生对本门课程会渐渐失去兴趣,因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情境中。利用微课教学后,课内教学内容同网上资源得到整合,充足的案例既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也能更强有力地阐释教育核心思想,不由学生不信服。比如,在学习“让家更美好”这部分内容时,通过课内外资源整合,学生接触到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有的人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人不珍视婚姻,为自己的后半生、自己的子女都带来了不幸;有的人因为充满爱心,懂得珍惜家庭,老年时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关爱和照顾,度过了一个充实幸福的晚年……通过鲜活的案例,学生对课本中阐释的涉及和谐家庭的内容会更为信服,也会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现实生活。

(六)利用多媒体平台实现价值观引导

新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社会带来了新的进步的机会,同时也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获得了新的优化契机。小学学校应当加强自身的基础建设,积极地创新和改进德育教育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得学生德育素养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最终成长为社会所需的拥有高尚品质的人才。提问是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热情的重要方式,在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把控提问的尺度,深度解读教材中的内容,并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优化整体的教学思维能力。例如在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南京大屠杀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视频,而后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谁知道九一八事变是怎样发生的?(2)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三大惨案”?(3)了解了南京大屠杀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4)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你知道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吗?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感知我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受到的屈辱,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我国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屈辱历史之后能够更好地铭记历史、居安思危,通过自身的努力避免历史的苦难再次上演。

新媒体是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凝聚了当今时代发展的精华,是社会的主要基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新媒体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可实现对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有效避免教师运用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形式化地学习德育知识的不良现象。学生能够被新媒体所吸引,产生对德育知识的浓厚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德育学习体验,真正学会与学好德育知识,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教学保障。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应当重视对新媒体的应用,积极地落实新媒体教育理念,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感受,让德育思想的传播能够更为顺利。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要想让学生不接触网络既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教育工作者要善假于物,让网络发挥其正面育人功能,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案例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